Bulletin#0140F8C059B4C5049FFD39F1EDC175BB
发布@2022-05-23 17:32:05
数字人民币与个人的关系
首先,个人是否使用数字人民币,靠的是个人的选择。
关键问题是数字人民币是否能够给个人带来好处、便利等正向体验,是否比现有的支付手段更具优势。
要分现金、银行支付、三方支付的蛋糕,争取用户,得拿出比较优势,甚至明显的比较优势,学习使用新事物是需要成本的。
我们来逐条分析一下:
1、法偿性。现行的纸币、银行支付、三方支付里流通的人民币,那个不是法偿性的。结论:无优势。
2、便捷性。无优势或者无明显优势。
3、无网支付。比不过现金,现金不仅可以无网支付,还可以无手机支付、甚至无人支付。
4、人民币国际化。李迅雷说过中国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坐过飞机出过国的人可能需要。但是我也没太搞懂国际化跟个人的关系,国际化以后去国外旅游、教育、投资可以使用人民币?谁懂可以介绍一下,谢谢!
5、“小额匿名,大额可溯”。小额要匿名用现金就好了,现金还是真匿名。数字人民币是假匿名,只是央行在小额资金流分析的投入收益不高,并不是央行不知道小额资金流向的双方身份。大额,额,我没有大额或者等我有大额再说。
6、去政府中介(资金的全流程监控)。这一点我觉得才是数字人民币的杀手级应,比如近期中央财政要下发1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补贴,财政部门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发给各级政府,各级政府不得提现,最下一级政府要发给农民本人,如果这套全流程监控做的好,可以保障财政资金专款专用,防范克扣、盘剥、贪腐。
总结,如果政府对个人发补贴,我是坚决支持用数字人民币的。其他场景暂时兴趣不大。
供大家参考,谢谢!
#1 发布@2022-06-02 04:42:11
政府偏好投资拉动经济,却对拉动居民消费无能为力。
搞投资做项目,好看、有权,既能贪到钱,又能有政绩。
拉动居民消费,显不出领导的英明决策。
发消费券是一种打着拉消费名义的投资项目,发了多少券、能买那些商品、如何领取等等都是不公开数据,里面应该有不公正不公平的操作空间。
如果没有贪腐行为,也是拿着税收去补贴富人,比如买车、买电子产品等等,是在加剧贫富差距。
我觉得最公平的拉动消费就是给每个人都发央行数字货币,设置一个政策有效期,过期人行收回。
既推广了数字人民币,又公平,又节约行政资源,减少寻租贪腐空间,微弱地降低贫富差距和地区差异。
一举多得,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