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Type":101,"Sequence":178,"PreHash":"E4EF5241144DE5C969820B80B0E414DA","Content":"# 美联航事件——民族情怀,政治正确和其他\r\n\r\n原创 Allen Xu [ 新潮沉思录 ](javascript:void\\(0\\);)\r\n\r\n__ _ _ _ _\r\n\r\n![](http://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290XoHTXPnSczlMU4d8uzSeFXPxxQb19xjHqFbttjTia8dJCyy6mqgHUriauVQsxNUQrgt70nX8iaEw/0?wx_fmt=gif)\r\n\r\n \r\n\r\n前几日美国芝加哥奥黑尔机场,一位亚裔乘客在已经登机的情况下,由于拒绝让出座位给美联航的乘组成员,被机场安保人员殴打并拖出飞机。这一事件已经扩散,立刻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不光美国民众纷纷声讨美联航公司,由于这位乘客的亚裔乃至很有可能的华裔身份,在留学生群体和大洋彼岸的国内,也一样引发了广泛关注。留学生们很快动员起来,通过诸如社交网络积极传播这一事件,还是发起White\r\nHouse Petition活动为这位乘客鼓与呼。\r\n\r\n \r\n\r\n然而,事件发生未足一天,就有了意想不到的发展——有媒体爆出,这位乘客是越南裔美国人,此前也有过多次犯罪行为。\r\n\r\n \r\n\r\n当然,无论这位乘客此前有过怎样的前科,都不应当受到这样粗暴的对待。但是,越南裔的身份和白宫请愿网站上那个“Chinese lives\r\nmatter”的请愿活动之间反差,多少让人有些尴尬。\r\n\r\n \r\n\r\n![](http://mmbiz.qpic.cn/mmbiz_jpg/8T2WTyz6Xy3jeNpYzDia7w6ulOnEicbQ6JVe3KcqCZib0ic1VyEOviapl8F4mOmC8KUcjJb1BjYJPgZjS2uUTsm1QDg/0?wx_fmt=jpeg)\r\n\r\n \r\n\r\n笔者在这位乘客的具体身份还没爆出时,曾经在和友人聊天时给出过一个略显刻薄的评价——“这个事件,严谨的说属于美国人民内政,我国人民这么热情,好像也不是特别合适。“不过,在这次事件后所反映出的”超民族主义的民族情绪“,实在是一个值得拿来讨论的问题。\r\n\r\n \r\n\r\n谈及民族主义问题,总是不能不从民族这个词的翻译谈起。比起英文中区分鲜明的“nation/ethic\r\ngroup”,中文似乎有用“民族”一词兼用的倾向。严谨的说,“nation”所指的,应当是“国族”而非“民族”,对于多民族国家这个区分尤其重要。当我们说中国的“nation”时,其实指代的应当是“中华民族”而非“汉族“——如果直接用nation指代汉族,那么让其他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同胞处于何地呢?但是,民族一词在中文中还有另一个含义,也就是我们日常使用中的“五十六个民族“中的用法,这个用法更偏向于ethic\r\ngroup的含义,也更接近斯大林的”民族“的定义:民族是指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一群基于历史、文化、语言、宗教或行为与其它人群有所区别的群体。\r\n\r\n \r\n\r\n从上面不难看出,民族主义这个词有个较强的政治意味——他带有很强的政治主体认同感,并且常常建构于一个现存的政治共同体之上。如此看来,国内群众和留学生们对这次被殴打的亚裔乘客所做出的反映,是超民族主义的——人家一个美国人,怎么就唤起了中国人的民族情绪呢?\r\n\r\n \r\n\r\n可是,我们又不能说这种情绪是完全国际主义、世界主义的——如果被打的不是一个(可能的)华裔,而是一个白人,或者黑人,那么我们还会如此的激愤吗?我想是不会的。这种情绪毕竟有这他的民族背景,只不过这个背景不同于西方语境中的nationalism,而是具有历史感的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r\n\r\n \r\n\r\n不同于近现代民族主义的发源地欧洲,中国历史上虽然经历过诸多分裂的时代,但是这一分裂局面并没有长期保持,在治乱循环中总是会有大一统的王朝时期,上至秦汉,下讫明清,这些大一统王朝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不同地域、不同群体间的差异,并为中国疆域的核心区烙上了不可磨灭的“汉”的印记。我们经常调侃的欧洲混血儿放到中国来,从地理上看或许只是跨省婚姻的结晶。汉族内部如此,而在同其他民族的关系上,虽然唐宋之际经历了一次夷夏之防的转变,但是总的来看,华夷之辨要让位于文化差异,决定夷夏定位的不全然是族群生理上的差异,而是文化、制度层面的正统性——儒家为主的意识形态,大一统专制的组织形态,科举制为核心的官僚制度。这种历史背景,给共同体认同涂上了超民族主义的色彩。\r\n\r\n \r\n\r\n但是,这一天下观、华夷观在清末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被冲击得一败涂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就和一步步被蚕食直至瓦解的朝贡体系一起成为历史。在重新开眼看世界之后,为了摆脱亡国亡天下的危机,清末的知识分子们开始捡起民族主义这一武器。在最开始,这表现为较为纯粹的汉民族主义(这也体现在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一口号上);但是另一方面,清朝在开拓和稳固疆土方面做出的贡献,又间接地造成了汉民族主义无法践行到底建立起以汉地十八省为疆域的较为纯粹的汉民族国家——东北、蒙古、新疆、西藏这些地区同样不可放弃。于是最初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演变为“五族共和”,并最终在旧中国面临的最大的危机——抗日战争中演变成了中华民族这个经共同抗战的鲜血盟约铸就的新的民族。\r\n\r\n \r\n\r\n![](http://mmbiz.qpic.cn/mmbiz_jpg/8T2WTyz6Xy3jeNpYzDia7w6ulOnEicbQ6JPMiaS2emppG9tBmENIGufXu5bXIVOyicYrPEMoHY9fo84CUCv7RbGrew/0?wx_fmt=jpeg)\r\n\r\n \r\n\r\n无论是古代的天下观,还是现代中国的中华民族,都是建立在一个受众更为广泛的共同体之上的,这一共同体的范围超越了狭隘的ethic\r\ngroup,也和西欧式的民族主义格格不入——在西欧的民族自决理念中,无论是新疆、蒙古还是西藏,似乎都完全可以独立为一个新的国族。于是,我们的民族主义叙事的建构,其实是通过超民族主义的方式实现的。\r\n\r\n \r\n\r\n而这种“超民族主义的民族主义”叙事方式,在全球化和移民日渐频繁的今天,就会带来一些用“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好解释的现象——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过程中,不惟留学生群体,海外华侨们也自发地参与到了保护火炬传递、支持火炬传递的行动中;而国人对外海外华侨,也有着一份不同于对待外国人的微妙感情,既非同胞,亦非异族。\r\n\r\n \r\n\r\n说回这次的事件,正如笔者前文所说,这件事情完全是美国人民内政问题,却激发了如此强烈的反应,这显然不能用“国族主义”来解释,而是一种基于相似文化背景的“物伤其类“式的共鸣。笔者不妨再刻薄一点,这件事情就算有华人群体要爆发,也应当是华裔美国人起来鼓与呼,为华裔在此次事件中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抗议施压,又与中国人何干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公民的坚强后盾,可没说是美国公民的坚强后盾呀?如此反复刻薄的询问之下,这次事件引发的情绪,恐怕只能用“超民族主义的民族情绪“来概括了。\r\n\r\n \r\n\r\n当然,这次事件所反映出的问题,包括华人群体的激烈反应,不仅仅是一句“民族情绪”就能解释的,这一次事件同样可以视作在政治正确之下,美国社会长期以来对华人乃至亚裔群体的区别对待的应激反应。而这,也是下一部分的论述内容。\r\n\r\n \r\n\r\n最后,请读者们有空的话花几秒时间帮我们点下文章下面广告并迅速返回即可,为作者提供支持。感谢 。\r\n\r\n作者简介\r\n\r\n** Allen Xu ** / **** 本号驻东海岸记者\r\n\r\n \r\n\r\nP大本科,现在美帝留学\r\n\r\n![](http://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290XoHTXPnSczlMU4d8uzSatOzluoEmw7uicvvcSf6HLloia9nnYrpnHv6lDdngM5lYr2LsUUn2UsQ/0?wx_fmt=gif)\r\n\r\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n\r\n微信扫一扫 \r\n关注该公众号\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 分析\r\n\r\n 收藏\r\n\r\n","Timestamp":1492099200000,"PublicKey":"0319773E4E75194DE9810E624C4B2B57BD976F8E62CF12ACC85909BABF216A6406","Signature":"3044022037C967BBF744A52B72B38C33ECB0F6847CA5D97996B7EACF9A5A15140F080BEA02200B155287337EE0D2E14D7AAA8893867DA592E6066956E7B0F9CB932237C4DF41"}
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