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Type":101,"Sequence":4268,"PreHash":"6C44155D6CEEAB40C1B9EC5D5E465A48","Content":"![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MtFJQBRTT58ibicD7T6l2S2pLYdO0IlZqfGM6JthmQTdw6EKianJicZ7BkW2y8aiccVNw9MPnKlvKDeHw/0?wx_fmt=jpeg)\r\n\r\n# 梁思成之女梁再冰口述:营造学社一次漫长的调查\r\n\r\n[ 长安街知事 ](javascript:void\\(0\\);)\r\n\r\n__ _ _ _ _\r\n\r\n[\r\n![](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gif/VibQR9B4PHqMlt2wSq4YhHibOBIMW7MOUib0I3nhQswNWF3KmslibMiacD9KjpgpAa8uanCASM2b04BF4x8zG0Vr19Q/640?wx_fmt=gif&from=appmsg)\r\n](https://mobile.bjd.com.cn/#/?uuid=6509d33de4b0d557a6cd9f51&pattern=2)\r\n\r\n(更多新书好书推荐,点击知事荐书)\r\n\r\n \r\n\r\n中国营造学社八十多年前在四川调查的三千多张照片,今年整理汇成《中国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图录》(六册)出版。\r\n**作者萧易还根据重走当年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路线的见闻,写下了这本《漫长的调查:重走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 。\r\n\r\n \r\n\r\n1939年秋季至1940年2月,我父亲梁思成和刘敦桢率队,带领莫宗江和陈明达二位先生到四川省和西康省(现川西及西藏东部)进行了一次范围广泛的古建筑野外调查。\r\n**173天中他们走过35个县,调查了730余处汉阙、崖墓、摩崖、古建等。与此同时,母亲林徽因和刘致平先生留守在昆明乡下的麦地村,在一座叫“兴国庵”的小庙里开展营造学社日常工作**\r\n。兴国庵大殿成为临时的古建研究工作室,木架支撑起一块木板成为绘图台,上方立着几尊菩萨,工作台与菩萨们共处一殿。\r\n\r\n \r\n\r\n父亲他们首先考察了重庆、成都及周边的古建筑,当时日本敌机在四川狂轰滥炸,考察工作只能在警报间隙展开,趁着警报稀疏时扛着仪器出城或返回。行走在兵荒马乱之中,他们随身都携带着由重庆市政府颁发的护照,以备军警时时盘查。父亲的护照上写着:“为发给护照事,兹有中国营造学社社员梁思成,现年三十九岁,广东新会县人,由重庆到__调查古建筑遗迹,特发给护照,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勿阻,该持照亦不得携带违禁物品,致干查究。”这一路,他们往返于岷江沿岸、川陕公路沿线、嘉陵江沿岸,跑了大半个四川。\r\n\r\n \r\n\r\n**四川省的木构建筑大多毁于“张献忠之乱”,但境内保存了大量的汉阙,其总数占全国汉阙的半数以上**\r\n。崖墓数量也很可观,在岷江、嘉陵江两岸,崖墓时而散布,时而集中,随处可见。 **最多的要数摩崖石刻** ,那里几乎找不到一个没有摩崖石刻的县城。\r\n**虽然学社没有找寻到明清以前的木构建筑,但大量的石阙、崖墓均反映出汉代建筑的营造法式,这是华北地区所难见到的** 。\r\n\r\n \r\n\r\n摩崖石刻中往往刻画出人们想象中的西方极乐世界,以及其中各种类型的亭台楼阁,建筑各细部处理准确、比例逼真,它们是研究唐代木构建筑的宝贵资料。总的来说,川康考察虽然在木构建筑方面收获不大,但发现的汉阙、崖墓、石刻大大填补了建筑史中汉唐阶段的空白。\r\n\r\n \r\n\r\n学社团队到川康两省展开野外考察期间,我们曾收到父亲的来信,厚厚的一沓,那是十多张“考察连环画”。画面中,他们走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之间,脚夫们手上抬着滑竿,嘴里喊着号子。脚夫通常两个人抬滑竿,一前一后,后面的人看不见前路,全靠与走在前面的脚夫对话来实现默契配合。父亲的画将这些景象描绘得惟妙惟肖,读之如临其境:\r\n\r\n \r\n\r\n前面脚夫喊:左边一个缺(告知有个坑)。后面脚夫和:来官把印接(官场术语,回答知道有坑)!\r\n\r\n \r\n\r\n画上,路前方有个不大不小的坑。他还把自己和刘伯伯都画了进去:脚夫们挑着滑竿前行,父亲在后面的滑竿上坐着,前面则是刘伯伯,他们听到脚夫文绉绉的号子,一时乐得前仰后合。读信的母亲、我和弟弟也笑得前仰后合。又见另一张画上写着:\r\n\r\n \r\n\r\n前面脚夫喊:天上鹞子飞(告知不要只看天,注意脚下)。后面脚夫和:地下牛屎堆(回答知道有牛屎)!\r\n\r\n \r\n\r\n1940年11月下旬,中国营造学社决定随同工作关系密切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迁往四川南部的李庄。由母亲带领外婆、我和弟弟与刘敦桢伯伯一家同行。父亲留下治病,治愈后再到四川来。12月13日上午,我们从宜宾坐小木船,终于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离宜宾约60里的李庄。\r\n**我们一家在李庄住了五年半,直到1946年夏天才离开** 。\r\n\r\n \r\n\r\n李庄镇在长江南岸,不太高的小山上是成片的橘林和茂密的竹林,江边有多人才能合抱的大榕树和宽阔的草场,沙土地上生长着颇有名气的李庄花生。在物资匮乏的抗战时期,这里是一个得天时地利的好地方。因此,不仅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和社会所、中央博物院以及营造学社等学术单位迁来了,同济大学也差不多在同一时期从云南迁来。一时间,这个小镇成了抗战时期后方人才荟萃的文化中心。\r\n\r\n \r\n\r\n**但是,李庄也是一个气候比较阴冷潮湿的地方。入川后不到一个月,母亲肺结核症复发,病势来得极其凶猛,连续几周高烧四十摄氏度不退,从此失去了健康** 。\r\n\r\n \r\n\r\n我们到达李庄后,立即前往离李庄镇约两里路的上坝村月亮田,中国营造学社的“社址”就在这里,也是我们居住的地方。\r\n\r\n \r\n\r\n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在另外一个地方,叫作板栗坳,社会所在门官田,中央博物院位于李庄镇的张家祠。叔叔梁思永是史语所的研究员,记得母亲那个时候身体还很好,乘坐滑竿去板栗坳看望三叔,回来跟我讲:“板栗坳好极了,大块大块的石板,大棵大棵的梅花、茶花,上五百五十五层台阶才到上面。”\r\n\r\n \r\n\r\n2018年,萧易根据父亲与刘致平先生应广汉邀请拍下的560张照片,写成了《影子之城》一书,将小城广汉作为中国城市布局的标本,讲述建筑与城市、建筑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也拉开了川康古建筑再次研究、调查的序幕。\r\n**这几年,他重走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讲述了父亲与刘敦桢伯伯等人抗战年间一段鲜为人知的调查,也勾勒出了一个八十多年前的四川**\r\n。照片中的很多地方,崖墓汉阙、石刻建筑,他都一一走过。零散的照片经由他之手,变成了一座座立体的建筑。\r\n**八十多年的变迁在他的笔下,读来是如此亲切却又天翻地覆** 。\r\n\r\n \r\n\r\n口述:梁再冰, 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之女 \r\n\r\n执笔:于葵\r\n\r\n \r\n\r\n* * *\r\n\r\n \r\n\r\n**感恩回馈** ** 长安街知事准备了精美图书 ** ** 赠送给广大粉丝! **\r\n\r\n** 《漫长的调查:重走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 **\r\n\r\n![](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MtFJQBRTT58ibicD7T6l2S2pPqZFSRXX0ibiaarQoaTacUJgsId3LADmwENeuO9XA54rgtNiaYcVRwBbg/640?wx_fmt=jpeg)\r\n\r\n** \r\n**\r\n\r\n** ★作者 **\r\n\r\n萧易 \r\n\r\n \r\n\r\n** ★内容简介 **\r\n\r\n1939年8月—1940年2月间,梁思成领导的中国营造学社在四川、西康走访了35个县市,拍下3100多张照片,这就是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也是营造学社历时最久的一次调查,共173天,却一直鲜为人知。\r\n\r\n \r\n\r\n本书沿着当年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路线,重走考察之路,将营造学社的调查对象一一考证,重现当年梁思成与他的同伴们的考察经历,结合营造学社拍下的调查照片与今天的现场照片,让读者再次看到川康古建筑的过去与现状。全书约15万字,图约260张,以营造学社当年的考察路线为顺序,兼及地域特色划分章节。\r\n\r\n \r\n\r\n**活动参与方式**\r\n\r\n1\\. **关注“长安街知事”** 微信公众号,已关注用户可以省略此步!\r\n\r\n2.在 **本篇文章** 评论区留言( 系统限制每篇文章只能精选100条留言 ,敬请理解)。\r\n\r\n3\\. **留言获点赞数最多的三位** 粉丝,每位将收到一本赠书。\r\n\r\n4.留言点赞截止至当天24时,中奖名单及领奖方式将在 ** 次日 ** ** 推送 ** 中公布,敬请关注。\r\n\r\n \r\n\r\n**注意事项:**\r\n\r\n① 所有奖品一律包邮\r\n\r\n② 由于个人原因导致图书邮寄不到,与长安街知事无关\r\n\r\n③ 活动奖品寄出后,由于快递失误导致的奖品丢失所造成的损失与长安街知事无关,由用户自行与快递协商解决\r\n\r\n④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长安街知事所有\r\n\r\n \r\n\r\n![](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gif/VibQR9B4PHqNRicFpO7zkwO1RQwhZVEJQz3RficlG0vDMSgSQJtGOMvhEpFrJy9VZyXaBm46JQxxQRVYnsMOR8klQ/640?wx_fmt=gif)\r\n\r\n \r\n\r\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n\r\n微信扫一扫 \r\n关注该公众号\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 分析\r\n\r\n: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r\n分享 留言 收藏\r\n\r\n","Timestamp":1729008000000,"PublicKey":"03AB954D8F5F03DE6291FFC71B7FEC71E1FDE372566555E4C15FEA5007A11A7E20","Signature":"304502210090F0D609DD0744F913A3FA3B604166E35DD0CDB35BA51653CE74277EA70E98D10220686E97B5C21ADC355B6644D62383A6CE0FF057992392A36D0FDBC18B6F6FC509"}
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