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Type":101,"Sequence":1408,"PreHash":"3DACC50B383CD8EFCB50AA2AB41CD358","Content":"# 相声博士触众怒,只是因为不会“做人”吗?\r\n\r\n王晓笛 [ 底线思维 ](javascript:void\\(0\\);)\r\n\r\n__ _ _ _ _\r\n\r\n**【** **文** **/** **观察** **者** **网** **风闻社区** **作者** **** **王** **晓** **笛**\r\n**】**\r\n\r\n现代传媒的一个可怕之处,就在于舆论真实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发酵成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李宏烨怒怼郭德纲事件就是如此。\r\n\r\n目前看来,李宏烨郑钰夫妇还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人们议论、批评,亦或者声援。但无论这场大众狂欢何时结束、结果如何,李宏烨夫妇和他的“公式相声”已经被人记住,他们的名字会变成某种品牌,并形成一定的市场,至少在多数电商上,你已经买不起他们的书了。从这一点来讲,李宏烨输了面子,却落得了实在。\r\n\r\n考虑到我交大的身份,以及在天津多年的耳濡目染,观网希望我可以完成一篇关于李宏烨事件的稿子。老实讲,我心中并没有多少底气。就传统相声而言,我只是在喜好厌恶这个层级,谈不出一二三来;至于“公式相声”,此前闻所未闻,而当我想以学术姿态钻研一番时,可惜又已经买不起这二位的大作,心中不免也想坐到郭德纲那个位子上。\r\n\r\n![](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Qbib5k3giak5MSmgAthqYhOHONWSNTmdqaXz9LbEFQRXz6D8gGDZf7ouncgAaMiaDmZIdlfIdDLxBA/640?wx_fmt=jpeg)\r\n\r\n来源:东方卫视视频截图\r\n\r\n但我又有话要说,尽管这些话已经在此前社区的帖子中提及了一二,不如趁此机会做一个铺陈展开,也顺了我这口郁结之气。\r\n\r\n**第一说,老生常谈——做人**\r\n\r\n虽是半路出家,但李氏夫妇这股钻研的精神值得佩服,今天你可以嘲笑他们,但他们至少为了真理思考过。常言道,真理在少数人手里,也许有一天,这些你不待见的玩意真的会让你刮目相看。\r\n\r\n郭老自己讲,相声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一个人一个样,很多人会从各种渠道了解到他如何小肚鸡肠,但至少在台面上,他作为前辈,把对艺术包容的态度表现了出来。所以,我支持博士夫妻去创,去做自己的风格,做了才知成败。\r\n\r\n博士夫妻似乎也抓住了这其中的精髓,在目前看到的几个采访中,都强调了自己的推陈出新,这当然无可否非。但问题在于,你表达的方式,破坏了某种纲常。\r\n\r\n请注意,这里的纲常并不是封建糟粕,而是想说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关系。我们生活在群体之中,群体会自发,亦或者是被建构出一定的机制,约束我们的行为,以保证这个群体的融合性。\r\n\r\n窃以为,多数人不喜欢李博士的原因,不是专业,而在纲常。专业上的争辩,会带来专业的进步,但纲常却意外的刻薄和苛刻,它很难被讨论,甚至不容置喙。共同体隐含了趋同性,人们在乎的是相处的舒不舒服,对于破坏秩序的人,自然心中有不满。\r\n\r\n想要标新立异,多数人不会反对,但为此失了底线,那就是不会做人。\r\n\r\n![](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Qbib5k3giak5MSmgAthqYhOaXNv11BhS7ibc6WO9ANhEDfiakVgOicqymyUnnZI4iawFbOGcVUXTaJNbQ/640?wx_fmt=jpeg)\r\n\r\n来源:东方卫视视频截图\r\n\r\n其实我对李博士的暴走并不感到意外,在表演之前,他的言行举止就已经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一种高高在上的狂妄,一旦被拂逆,肯定要爆炸。我可以理解为这是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但口碑是需要认可而来,而认可除了要能力出众,也要遵守这个社会的规则。你可以推崇自己的理论,但既然是半路出家,那么在座的多数都是前辈,面子上的客气还是要给的,更何况那里本身就是你视作陈旧迂腐的老派圈子,不弯下点腰,只会显得自己不识时务。\r\n\r\n想起达芬奇的一句话:“微少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所以空心的麦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麦穗则低头向着大地,向着它的母亲。”知识越广博,越知自己在这世间的渺小,李博士的张扬,反倒让我觉得,他的创新无凭无据,并没有认真钻研前人的成果,民科范无疑。\r\n\r\n**第二说,如何做一个正常的博士**\r\n\r\n看过新闻后,便忙不迭地在社区水了篇帖子,因为此事一出,博士这个职业也会跟着变成话题,无论是正名,还是切割,总要表明一个态度——博士也可以很正常。\r\n\r\n读博士的人都知道一些黑梗:高分低能,情商堪忧、社会脱节云云。也有很多关于博士的段子,比如某人在一个博士群里,看到博士们用各种公式理论验证雨滴从很高的地方落下,会不会砸死人,插嘴说了句没淋过雨吗而被踢出群的故事。\r\n\r\n作为一个博士,诚实地讲,身边确实有很多单细胞的生物。繁重的研究,限制了博士的生活空间,尽管在专业领域有一定的造诣,但日常生活的经验会有所欠缺,外表不修边幅,内在情商捉急,也就不难理解了。\r\n\r\n \r\n\r\n![](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Qbib5k3giak5MSmgAthqYhOugs8LlwQSd4XiaguVKxyV9A72hVHQe0oL9K1AmSdFCnqu1675lK5Qkw/640?wx_fmt=jpeg)\r\n\r\n \r\n\r\n但我并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这算是行业带来的某些特性,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如此。学商科和看商评的可能知道林宸这个人,在我曾经工作的中欧商学院中,林博士是过着女神般细致生活的科研工作者,微博上有扎实稳健的工作,也有小女孩般烂漫的生活。这样的活法,和普通人没有差异。\r\n\r\n博士是普通人,既然是普通人,那么他便和你我并无不同,没有三头六臂,也不会腾云驾雾。这个社会某种程度上在将博士异化,变成某种特殊的存在,亦或高高在上,亦或众矢之的。这是宏观问题,很难凭一己之力改变。\r\n\r\n但悲剧的是,为了寻求心理上的安慰,很多博士会接受这样一个标签化的过程,放大博士的光环,强化心理的特殊性,自我合理化后,行为上也就表现得不可一世。节目上的李博士,表现得骄横跋扈,但本质上,是在将一个综艺节目转变为一场学术研讨会,将一干人等打成外行,合理化自己的存在。\r\n\r\n![](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Qbib5k3giak5MSmgAthqYhOKyoEFMZQEqlsjYJdHE4Q7rB9jZOFibWV0mr2ichkcwS8EV0ZEtkU7vPw/640?wx_fmt=jpeg)\r\n\r\n在那样一个场合,有这样的一个动作,“不正常”,也自然是人们能想到的词了。\r\n\r\n博士没什么大不了,只不过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工作的方式。以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博士有平常心,大概才会与这个社会有和谐的调节吧。\r\n\r\n**第三说,传统主义和科学主义**\r\n\r\n相声风波也让我想起一个文科界经久不衰的话题,即传统主义和科学主义之间的种种。\r\n\r\n很长一段时间内,文科的研究,多数是学者基于学识积累所做的诠释。上世纪50年代行为主义革命大幕拉开,文科研究开始借鉴自然科学方法,由此逐步走向实证主义,但文科论述依然无法做到盖棺定论般的爽快。而自然科学并不存在这样的争议,因为规律是死的,你能捕捉到,那就是你的本事。但是文科不一样,人的行为很难掌握,社会的运行受到诸多变量的影响,能说明一组因果关系已实属不易。至于人文艺术这种基本上基于主观判断的东西,更难做出某种实证范来。\r\n\r\n我还记得在淡江大学读书的时候,一位老师被问到社会科学为什么被叫科学,这位老师丢出一把硬币在桌上,振振有词说学术界就是名利场。这虽然好笑,但也言过其实。实际上,文科实证一些,并无不妥。\r\n\r\n文科的实证,本质上是在用科学的态度来做自己的研究,这其实有助于文科的规范。很多前辈讲,做论文其实是在做现代的八股文,是因为论文有一套自己的框架流程,它使一个问题的阐述具有脉络,让结论有理而清晰,至少从知识传播的角度讲,这很有效率。\r\n\r\n但是过犹不及,在提倡科学的同时,文科“泛实证化”的阴影也在浮现,一切都能用数字来解释,一切都能用实验来处理,在偏理工的大学中,这股氛围更加浓厚,甚至演变成“泛方法论”式论文,即缺少理论支撑,仅凭跑回归取巧的论文。\r\n\r\n![](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Qbib5k3giak5MSmgAthqYhO919lib4eYsCxy1Tp2kK1DFIIkOQqu6fQv6zicicYys9X9dnVJI6gPmMjA/640?wx_fmt=jpeg)\r\n\r\n当然,这并不是要否定李博士的努力,我其实十分欣赏他的模型,虽然还没有资料供我完全参透。但若具有一定的解释力,那就是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但若验证失败,就要考虑这个门路的适用性。看待问题的角度,要根据问题的特性。若要在大样本中找到规律,定量自然是最佳路径。若要给这个规律做一个因果阐释,那似乎又需要用到个体案例,用讲故事的手法,把这层关系娓娓道来。\r\n\r\n用什么解决,怎么解决,我想应该是一个受过学术训练的人,在面对一个问题时下意识想到的问题。目前我无权置喙李博士的成果,只能表达祝福。但从半路出家,和推翻一切的民科范看来,我又很担心,他是否是在充分理解相声的基础上做出了自己的研究。\r\n\r\n相声科学化,并非不妥,怕的是生搬硬套,而让相声界的理论创新变成了笑谈。\r\n\r\n**本文系观察者网风闻社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n\r\n![](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XJvM95nWoCnv5Tl0pQ2dxh6TKAyX2S2lX2V0SSpSaIlYeE1uwo6FH0JNQ7psmCndgrkGkNZW35KQ/640?wx_fmt=jpeg)\r\n\r\n \r\n\r\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n\r\n微信扫一扫 \r\n关注该公众号\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 分析\r\n\r\n: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r\n分享 留言 收藏\r\n\r\n","Timestamp":1534348800000,"PublicKey":"025BB998F9094380ADAEE18FE09936970A0D80EB4AC0A750302305B6362D0F656B","Signature":"304402200851D3B0BDC89215BE94B706A152BD8E36AAD27F703A19E6AB07AE9F9FE08AB7022036BFD371C3D8D349EE6BC6C35B912128B519C57E54880822E542C06564EA5281"}
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