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帖子
账号
关于
{"ObjectType":101,"Sequence":3115,"PreHash":"133EA86EC9F544E6D68D60C024F0DDD6","Content":"![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1YS5yicdcpJN6ZyuRzLTLiabp54Wjm9LLAsH864iatlHVfZkbBrxbPCqKrSNeib9jI4e7ZhUGGQRrhOLuUuCeZTibog/0?wx_fmt=jpeg)\r\n\r\n# 高考语文应试技巧,只能用来应试吗?\r\n\r\n[ 新潮沉思录 ](javascript:void\\(0\\);)\r\n\r\n__ _ _ _ _\r\n\r\n以下文章来源于林一五精读 ,作者林一五\r\n\r\n![](http://wx.qlogo.cn/mmhead/Q3auHgzwzM4oCy7SCoo7jgetnH5JRfIWMmjS2SiaxhjiaJLKsWDQqxEg/0)\r\n**林一五精读** . 情况比想象中复杂\r\n\r\n![](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8T2WTyz6Xy2hyA00U2ibjibYDKtBc7Tpc1oicGmJclgBceYXCfmzjep82YQjUMb8tlfFXjdVR6HTYcRPYjd2WvMjw/64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tp=webp)\r\n\r\n** 文 | 林一五 **\r\n\r\n** \r\n**\r\n\r\n** \r\n**\r\n\r\n本文最早发在知乎,是我收藏量最高的回答。一般有朋友来问怎么考语文考出高分,我就会把这个回答丢过去。有朋友来问我平时怎么工作的,我也会把这个回答丢过去。这个回答里涉及的套路,我从小学用到高考,现在工作也还在用。\r\n![](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51Aqd3FOZfM09mXibYDxIA1KUPMv50a2gMhljibTCiadmAl8pN7AugccDWGwq7MmEfrIxmsCQiclDTGPOWLibUs2DGw/640?wx_fmt=jpeg&from=appmsg)\r\n先说一下,语文考试除了要背字音字词等基本功的东西比较烦之外,阅读理解是很简单的。这里的阅读理解不只说的是最后的大题,也指古诗词鉴赏。\r\n**答阅读理解类的题,只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就行了:1)概括段落大意,写了什么;2)描述手法,用了比喻、类比、拟人、想象、反衬、正衬、欲扬先抑、反讽、借景抒情、托古讽今、白描、通感之类的;3)猜测作者思想感情;4)结合上下文和文字主旨,猜测文字话外之音。除了这四点,如果有别的想法,可以写出来作为补充。**\r\n这个答题套路,可以从小学一直用到高考。我当年高考语文单科,据我班主任杨老师所说,应该是省里前三,所以当年《江苏教育报》高考后让我写了一篇介绍怎么学语文的经验介绍。\r\n**然后我再来说为什么十二年的语文教育,要培训你这个技能——因为这个技能是成年人社交需要的基本技能。** 先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例1 ):\r\n你上班三年,到了升职季,有一天老板喊你吃饭,席间谈到同事某某某最近总是加班到深夜,请阅读理解老板话里的意思。1)概括大意:有同事某某某加班多;2)手法:略;3)猜测作者思想感情:老板似乎是赞赏他加班;4)结合文字主旨,猜测文字话外之音:老板是不是暗示我多加班,才能升职?老板是不是嫌我加班少?\r\n这是最基本的例子,下面是 稍微复杂一点的例子( 例2 )\r\n,可以用在商业谈判、政策报告以及时事分析。比如现在我写文章报告,经常要分析英美新闻和英美政客的发言或演讲,以下面这个为例:\r\n![](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51Aqd3FOZfM09mXibYDxIA1KUPMv50a2gddBib0u8HzjQkKuHZJ84icqicmyXFVG7IHLXhNOLn4kvzo2Ldk2jnYNCg/640?wx_fmt=png&from=appmsg)\r\n![](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51Aqd3FOZfM09mXibYDxIA1KUPMv50a2gFFFHnQ05x0B7zsVcUd9OG8IhpHoiabjl0DcSzDJahiash6r0DMF3lXaw/640?wx_fmt=png&from=appmsg)\r\n![](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51Aqd3FOZfM09mXibYDxIA1KUPMv50a2gCG73v2HclXHkmEsSrXtPqLBsl9AiaDWUFI5QKO9q3DTyTB32osnKaEw/640?wx_fmt=png&from=appmsg)\r\n概括大意:说懂王要在中期选举后开展总统竞选活动; 手法:道听途说,匿名消息源; 猜测作者思想感情:消息源是CNN,CNN作为民主党喉舌讨厌懂王;\r\n结合文字主旨,猜测文字话外之音:炒作懂王归来以逼中间选民出来为民主党投票是民主党的核心竞选策略,CNN不断放风是为了中期选举。\r\n看,是不是用的中学语文技巧? 还有更复杂的实用案例( 例3 )。\r\n这里推荐南京大学毕飞宇教授的《小说课》一书。毕飞宇是非常厉害的小说家,这本书是他的课堂讲义,做文学文本精读的。我特别推荐其中分析海明威短篇小说《杀手》的那一篇,毕飞宇教授用的全是中学语文的技巧,逆向分析海明威当时这个句子为什么这么写,这个词为什么这么用,里面有什么深意。按照《小说课》里的话说:\r\n**会读就会写,优秀的小说家,都是中学语文老师教出来的。** \r\n我可以再举 一个更更复杂的例子( 例4 )\r\n。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他的代表作是《耻》。这本书我做过英文原文的精读。书里有一组对称的故事。\r\n前半段写52岁的单身教授和女学生两人发生关系,女生男友和父亲告发教授,大学让教授公开忏悔,表示这样就能保教授过关。教授说,如果说我的做法不符合社会的道德观,我承认我错了,但是我认罚不道歉,因为第一我们发生关系是你情我愿,第二你们怎么能保证我的道歉是真心的呢——这里寓意的是曼德拉上台后,图图大主教搞得真相与谅解委员会。原文有一个词,教授说你们就这么想看我humble\r\nmyself吗?\r\n后半段教授因为不道歉而失去教职,跑到乡间女儿处。女儿是同性恋嬉皮士。附近的黑人长工为了侵占女儿的土地,找人轮奸教授女儿并致其怀孕。女儿决定当黑人长工的妾,把孩子生下来,只为了能留在“这片土地上”。女儿觉得以前白人对不起黑人,现在白人为了留下来,必须承受屈辱。教授想把女儿送到欧洲,劝说的时候说,你不用humble你自己。\r\nhumble作为关键词,出现在小说最重要的两段对话中。库切为什么用这个词?这个词我们现在当“谦逊的、表现得谦虚”的意思讲,如果去查韦伯斯特词典,会发现这个词在最初是专门用来形容穷人、侏儒、小丑的低等词汇,词源上它隐含着把自己置于低人一等的地位的意思。奥尔巴赫在《摹仿论》里有一节专门谈到莎士比亚在王子的对话里,加入humble这个词,是一种语言的革命,解放了词语的身份地位属性。而库切把humble的地位属性捡了回来,并隐藏在现代人的对话里,描述一种南非当时那个环境下新的不平等。他是怎么想到用这个词的?他是怎么写出这两段话的?如果我们按照毕飞宇《小说课》里讲的技法来分析,库切用的就是中学语文教的东西。\r\n上面从例1到例4,本质上都是中学语文教的东西的不断迭代、衍生与应用。\r\n**如果说中学语文教育有什么问题,那么问题应该在这些东西说起来简单,但缺乏社会历练和人生经验的学生往往无法理解。**\r\n从某个角度讲,中学里教的很多东西,除了用来应付考试、进行选拔,也是希望\r\n短时间内通过大量重复性的机械训练,把一些思考方法刻在你的脑子里,形成肌肉记忆,等你将来走上社会,可以反刍 。\r\n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辜鸿铭小时候是他的英国养父进行的教育,学德语,就是背《浮士德》,懂不懂不要紧,先背下来再说。背到第二年,养父才开始一段一段的给辜鸿铭讲意思,不能完全体会也不要紧,以后长大了就懂了。中学语文阅读理解的大量重复性训练,其实就是背《浮士德》和一段段讲解。\r\n以前经常有新闻,说某个作者的某篇文字被选为考试题,然后他在网上说我自己都没那个想法,网上一群人跟在后面嘲讽。这其实是没弄懂语文题目到底考的是什么。\r\n**上面说的四步骤答题模板,不一定每次都能猜准作者原意,但却是陌生人最好的猜测方向。那些考题的标准答案要的也不是你真去问原作者他写的时候脑子里在想什么,而是要你展示自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猜测。**\r\n等到了大学里,要开始积累专业知识,学习检索方法,再到大学毕业去工作,开始补人情世故、社会经验,这些其实都是填充中学里语文答题框架的东西,有了专业知识、检索方法和社会经验,可以更好地利用中学机械训练得来的阅读理解方法。\r\n简单说, **阅读理解方法+专业知识+检索方法+社会经验=一个人的理解力。** **语数外三科说到底都是培养一个人的理解能力的**\r\n,因为人生在世,离不开搜集信息和逻辑思考,语文是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数学是逻辑思维的能力,外语是帮助了解外部信息的工具以及与汉语圈不同的阅读理解思维模式。\r\n**三科里语文其实是最基础、最重要、最有用但却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科。很多成年人觉得语文没用,其实是没学好。** 原回答下的两个衍生问题:\r\n**_1)阅读理解猜测作者原意有什么实用意义?_ **\r\n其实例1和例2已经说明了现实中有什么意义了。例1是每个人在职场都会遇到的。例2是很多大公司政治顾问干的活,很多商业咨询公司专门给大公司提供这方面的报告,然后公司才可以及时调整投资和运营布局。\r\n如果还要举例,我们可以继续举美国法学理论和实务界非常重要的“立法者原意”解释方法,还有学术研讨会上对论文的评议等等。\r\n我还可以举一个更有意思的例子。1991年,有一位学者写过一本《US反对US》,里面考察了美国的农业,说美国粮食自给自足,而中国粮食很大一块靠进口,国家战略层面是隐患。1997年,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写了一本《大棋局》,里面提到中国粮食很大一块靠进口,是美国可以拿捏的软肋。2005年,我们国内有一批学者鼓吹取消耕地红线,用来搞房地产,他们的主要理由是“粮食国外可以稳定供应,想买多少买多少,管够”。虽然这帮学者反复强调自己是为了经济增长、为了惠及农民才提这个建议,但是当时许多人认为“作者原意”并非他们说的那样。然后就到了2022年,从夏天开始,国际组织连续警告全球粮食危机、各粮食出口国接连开始限制出口。\r\n_**2)中学语文教育和文学是对立的吗?** _\r\n有个朋友说语文这套理解模板是“规训”,是反文学的,不“诗性”。我不这么看。例3和例4举的是两个文学上的例子,如果是“知其好但不知其为何好”的人,可能只能用“文学性”这种暧昧不清的词描述它的好,但如果语文基础比较扎实的人,可以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清楚地描述出所谓的“文学性”是什么。\r\n我举个例子。我大学的时候选修过格非老师的小说写作课,格非喜欢用“好句子”来形容那些“文学性”强的文字。比如他和马原等人都非常喜欢的“城市终于被攻克了,河水在我们身后流淌”。我记得他当时上课还说《圣经》第一句话“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也是一个好句子。\r\n但为什么《圣经》这个句子好呢?我的理解是,“于是就”三个字非常好,乍一看这似乎是一个因果关系的连词,但是仔细品味一下,上帝说要有光,和有了光,现实世界里是因果关系吗?不是。正是这种反因果的关系,突出了上帝的至高无上。这种反因果的联系,我们最早可能可以在朗基努斯的《论崇高》里找到详细的论述。米兰·昆德拉后来把这种没有因果的非逻辑性改了改,和直觉的趣味性糅合在一起,在《被背叛的遗嘱》里拿来分析拉伯雷的《巨人传》,也非常有趣。\r\n以前我自己有两篇练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篇分析的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篇分析的卡夫卡的《新律师》,用的都是中学语文的技术,探索可以分析到多深: 《\r\n[ 诡异的张公子湖心亭看雪事件始末\r\n](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NTc4NzYwNQ==&mid=2247483662&idx=1&sn=788367ab502377a622a24c405d7a6be5&chksm=ec4f0c34db3885223ff0d3d593c00ab22732f45cb46df86eb77ce92bf5dcbc48a2dfcc993fe8&scene=21#wechat_redirect)\r\n》 \r\n《 [ 卡夫卡的律师故事,犹太人的历史悲剧\r\n](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NTc4NzYwNQ==&mid=2247484946&idx=1&sn=0f6ac9bd3ba900c84cf151ddbdd5ab52&chksm=ec4f0b28db38823ec193c49872e4468d23e95e24e7d7397ad5fcdfffabba69ca9e4e0de1ef65&scene=21#wechat_redirect)\r\n》\r\n我想说的是,掌握语文基础的分析方法,跟文学性根本不对立。我们有时候形容某些作家写了几十年,技艺愈发纯熟,其实说的是他们越来越有意识、越来越熟练地写出那些“好句子”。而我们有时候形容一些作家“老天赏饭吃”,其实说的是他们可能不需要很多练习和学习,就拥有写出这种“好句子”的直觉与天赋。\r\n总而言之,不求甚解的人可以拿“文学性”、“诗性”这种词来糊弄人,但了解门道的人可以看得更深。为什么要看得更深呢?因为很有趣。这种有趣就像侦探探案,就像识别微表情,就像德州扑克勾心斗角,就像打英雄联盟玩味BP或是算对方打野路线。\r\n这方面推荐几本书,除了上面提到的毕飞宇《小说课》、奥尔巴赫的《模仿论》,还可以看格非的《小说叙事研究》、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昆德拉的《被背叛的遗嘱》(尤其里面对“重复”这一手法的讲解,和作曲的ABA等结构联系在一起,让人印象很深)、北岛讲诗歌翻译炼字的《时间的玫瑰》、库切的《异乡人的国度》等评论集以及他的自传体小说《青春》。\r\n尤其是《青春》,前面基本都是文论,只有这本是小说,书里面有很多段落描述库切年轻时在伦敦怎么锻炼写作基本功的,很多也是中学语文的延伸。《青春》英文原文非常优美,而中文译文是北外王家湘教授翻译的,在我看来中文译本之“楚楚动人”不输原著。\r\n\r\n \r\n\r\n![](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MK54Bia15KN2riacWTy8XWiaw90eksfwb26a6icHNJhTq3pfk6HrBFRMhPayWOGibIXDA3ClFfBHHmfZw/640?wx_fmt=jpeg)\r\n\r\n \r\n\r\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n\r\n微信扫一扫 \r\n关注该公众号\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 分析\r\n\r\n 收藏\r\n\r\n","Timestamp":1731168000000,"PublicKey":"0319773E4E75194DE9810E624C4B2B57BD976F8E62CF12ACC85909BABF216A6406","Signature":"304402205C707E05EDA57351C836AD6C8094F3BA3124C712FA179CF5891F05D8CAD9584B02207F5DFFE6D2A321CDD0190B4A53FBA8601DAFB885403A027C874C0DE6E95DCDEA"}

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