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Type":101,"Sequence":698,"PreHash":"5F0CA62EA28BE5D696B257396D430CBA","Content":"# 孔帆:十九大后,欧洲媒体画风突变?!\r\n\r\n[ 底线思维 ](javascript:void\\(0\\);)\r\n\r\n__ _ _ _ _\r\n\r\n【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孔帆】\r\n\r\n非常巧合,我前几天刚刚写了《恐惧“中国模式”的西方专家,都很难说服自己》;这几天,德、法媒体就连续发了好几篇类似“无需惧怕中国”的文章。\r\n\r\n在欧洲,与中国合作最为紧密的是德国;最了解中国的,也是德国。可惜的是,这个欧盟的领头羊,并不能将羊群带上一片绿草青青的高地。也许,这就是欧盟的现实。而中国,也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面对这个现实。\r\n\r\n中国去年并购德国企业规模达110亿欧元,导致国际舆论评价德国是与中国经济关系最为亲近的国家。中国巨额斥资购买德国企业,主要是为了获得德国工业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以求在短期内缩短与西方先进的技术距离。去年中国在欧元区的并购拆资额为351亿欧元。\r\n\r\n正是因为中国去年在欧洲的大手笔收购,让法国总统马克龙感到了惊慌,他在首次出席欧盟峰会时,就提议给予欧盟更大权力,限制中国等对欧洲重要产业的投资。但是,遭到了葡萄牙、希腊和西班牙等欧盟伙伴的反对。\r\n\r\n当时,马克龙的提议得到了盟友德国的支持。随后,德国经济部向欧盟委员会发出了应该遏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要求。其实,在此之前,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已经致函欧盟总部,要求制定更严格法规,防止高技术企业尽数落入中国之手。欧洲媒体也开始一边倒地强调“限制中国收购”,“提防中国”之声不绝。\r\n\r\n中共十九大之后,欧洲媒体的画风突变。最近的是11月2日的德国《每日镜报》的评论“为什么我们不用害怕中国”。文章在引言中指出,西方国家可以和这个超级大国一起塑造世界,为此我们必须先要想理解中国。\r\n\r\n文章写道:“如果涉及到人类的未来,中国承诺满满的‘第三条道路’可能是一条我们可以携手共进的道路。我们的希望是,一起将从殖民主义和纳粹主义的经历中吸取教训的任务提升到新的层面,在这个层面上责任分担是清晰的。”\r\n\r\n文章接着指出:“我们可以开始一起从历史中学习,通过我们文化的特殊经历和能力携手打造一个更健康、更具持续性和更公平的世界。因为这些原则和品质也经常贯通于双方传统的经典作品。”\r\n\r\n中化集团斥巨资收购了德国塑料加工机械制造商克劳斯玛菲后,《新苏黎世报》认为,中国投资者相中的是专业技术,目前无需担忧在德国的厂房会被关闭。\r\n“中国既不是雅典,也不是罗马,更不是‘第三帝国’。尤其是中高层阶级,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鲜有恐惧,占主导地位的是消费和享受生活。我们必须认清:中国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个体制的支持者,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我们的体制看来并不是可以说服他们的替代品。”\r\n\r\n“中国投资者主要锁定的是专业技术。与西方买家相较,对他们而言,利润率或许还不是最优先的考量。不过人们不用担心整个设施会立刻被转移至中国。中国买家清楚知道,技术知识是与员工捆绑在一起的,最好还是努力留住人才。他们经常让德国企业继续自由发展,着眼的是长远的未来。”\r\n\r\n文章强调:“我们几乎没有惧怕中国的理由,也鲜有理由无奈地看着中国崛起摇头叹息,感觉我们似乎未能履行自己的责任。如果我们在民主和人权的问题上是认真的,并且真的像我们所想的那样理解了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就应该能展现一个让中国在其历史背景下可以理解的体制,而不是使用迄今为止的后殖民主义统治工具。”\r\n\r\n![](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EhAU6wo7Vxgzg00wOLzgF4YPmwhG2DJvkGURiaBWnUMicVFaiaFbXHSRccK5kjuzWu4ItZdq2Dzy6Q/0?wx_fmt=jpeg)\r\n\r\n第二届德国中国电影节开幕,图片来源:《欧洲时报》\r\n\r\n《南德意志报》一篇题为“不用惧怕中国”的文章指出,“中国投资者的加入是一种褒扬。为了满足不断成长的中产阶级的需求,他们开始收购一些中国无法提供的:品质和高科技。生产厂房可以被迁移,但却无法带走那些拥有多年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人力。中国的许多投资者都知道这一点。而这个新所有者为德国开启了进入一个庞大市场的大门。”\r\n\r\n11月2日的法国《费加罗报》表示,欧洲已经成为中国投资的一个重点目标,除了组织起来以外,欧盟别无选择。欧盟委员会开始就此展开讨论。欧委会主席容克今年9月13日发表欧盟政情咨文时解释说,当一个外国政府企业希望收购港口、电厂、或军工企业的时候,保证一定的“透明度”是正常的做法。\r\n\r\n![](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EhAU6wo7Vxgzg00wOLzgF4AhMkrFiaOekt6fk1Egjd89o0s77a6TZ6fVeNkQ8xAy0gibviccfibJECg/0?wx_fmt=jpeg)\r\n\r\n法国迪卡侬承包的中欧专列,图片来源:《欧洲时报》\r\n\r\n不过,欧盟境内不断响起不同的声音。今年6月,波兰总理就已经警告说,波兰将反对欧盟推出任何保护主义措施。匈牙利和希腊这两个接纳了大量中国投资的国家也已经开始频频努力。文章作者认为,从这些情况来看,容克提出的建议很有可能只有可有可无的参考性质。\r\n\r\n除了“透明度”,欧洲还要求与中国的投资“双向互利”。\r\n\r\n《费加罗报》表示,中国制造2025战略明确推动海外并购行动,要在机器人、半导体、电动汽车、生物制药或医疗器材等领域,打造中国的高科技领军地位。同时,中国投资也不断进入欧洲港口、机场、铁路或能源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在投资问题上,中国尤其没有展示出“双向互利”。在中国,很多领域欧洲企业都难以进入。2016年,欧洲在华投资只达到60亿欧元。中欧围绕投资议题的双边谈判上周在布鲁塞尔重新启动,但进展十分缓慢。\r\n\r\n由此可见,只要中国加大投资的“透明度”,同时兼顾“双向互利”,那么,欧洲对中国投资欧洲的疑虑,有可能全部被打消。\r\n\r\n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强调中国将保持经济开放,这将为欧洲企业带来新机遇。法国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玛丽-\r\n弗朗索瓦丝·勒纳尔认为:“中国保持开放,意味着有可能接纳更多的外资企业。中国的制造业正在经历转型升级,本土研发能力虽然很强,但仍不足以满足国内需要,中国未来会通过更多的外资企业完成技术转让。此外,在加强市场经济效率、增加竞争力上,中国也需要外资企业的参与。”\r\n\r\n也许,中共十九大释放的一系列信息,正让欧洲对中国的“恐惧”慢慢转变为接纳。\r\n\r\n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n\r\n![](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LUdYgTMdgC4zWGL2ibgQ29zmLX1JV1wyqLE0vdN7IFiaZ7S8XlRwJqWtMmNiaCZVGec3OSpj0nr6bA/0?wx_fmt=jpeg)\r\n\r\n \r\n\r\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n\r\n微信扫一扫 \r\n关注该公众号\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 分析\r\n\r\n: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r\n分享 留言 收藏\r\n\r\n","Timestamp":1509897600000,"PublicKey":"025BB998F9094380ADAEE18FE09936970A0D80EB4AC0A750302305B6362D0F656B","Signature":"3045022100C412A92FD991D1BF54A00285CEA63E71933876B5FCD36F8C7B406F8C7BC94F6B02206B0C091ABC6F6F561E2EECB0EC9CD9AA2C6FFF041BA97EFD53EB56985AC5A6BA"}
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