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Type":101,"Sequence":3198,"PreHash":"FB2059539AAC7FC9C838B8E7CC85A14A","Content":"![cover_image](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jnDIM6gq2cV63NQWu9GAiaYPOa790AUkIhO5pNls79Yiaj0sLNhE2OiaTCY50SdNgJ2H7ibgiactQKKEiaVCibIPjIcKQ/0?wx_fmt=jpeg)\r\n\r\n# 我们在新疆看到了大一统,有人却只在琢磨民族自决\r\n\r\n原创 保尔 [ 底线思维 ](javascript:void\\(0\\);)\r\n\r\n__ _ _ _ _\r\n\r\n![](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V3fiaozrnfBJkrIeXgjOXvO8IrAST4l2xiaLC3iaZ1CibYNq9Aq7CWdLdNyJly3aS1AC6awKMTI0fhOg/640?wx_fmt=jpeg)\r\n\r\n \r\n文/保尔 \r\n \r\n\r\n历史学博士,自由撰稿人 \r\n\r\n \r\n\r\n去年,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所谓的“2019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同时,更是对中国在新疆地区去极端化、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的努力视而不见。说实在的,这种“双标”,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长期以来,西方部分媒体对中国新疆所谓“集中营”问题反复抹黑,炮制了不少假新闻。\r\n这不,最近美国“BuzzFeed”新闻网又编了一系列漏洞百出的“调查报告” 。\r\n\r\n今日的中国,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一带一路”与全球化进程的纵深发展,我们的影响力几乎覆盖到了世界每一个地区。但与这种蓬勃的能量不相符合的是,中国的内陆边疆始终存在不稳定因素。仔细研究这些动荡,有些竟能延续一二百年之久,可以说边疆问题困扰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r\n\r\n围绕“边疆”这样一个重大话题,来自中国学者的声音从来未曾缺席。西北边疆史地研究发轫于乾嘉时期,而后日渐兴盛。至80年代,我国已经出现了“第三次边疆研究”的热潮。现如今,更有“中国边疆学”之说,特别是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边疆研究如火如荼,无论学术阵地、学术成果,亦或学术活动,皆颇为繁盛,前途一片大好。而针对美国常拿新疆说事儿的动作,我国学者也不乏揭示、声讨。\r\n\r\n当然,这样热闹的领域,自然也少不了海外学者的声音。如果从学术的发展历程来看,在不少领域里,反而是西方学者开启了中国边疆研究。特别是美国学者,一直是西方世界里研究中国边疆问题的中坚力量。就此言之,了解美国学界在做什么,认清美国学界对中国边疆的研究水平,并进一步与之对话,成为一个有价值的话题。这正是本文试图讨论的内容。\r\n\r\n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边疆既包括陆上的边疆,也包括东南的海疆。但从学术讨论的热点出发,本文所言的边疆研究,特指西部,特别是西北边疆。\r\n\r\n![](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V63NQWu9GAiaYPOa790AUkIvHRDialzN2HuegLd9OuIxlcib3yvSaR5RgjfiasQaNniaMp53rLfiadUNKQ/640?wx_fmt=jpeg)\r\n\r\n新疆出土的汉代蜀地织锦护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r\n\r\n**一、美国人为什么研究中国边疆?**\r\n\r\n读者们最感兴趣的大概是这个问题:“边疆那么重要、那么热门,美国学者的研究旨趣究竟是什么?考虑到边疆问题的敏感性,美国学者的研究又是否带有特定的政治考量?”要解答此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美国的中国边疆研究形势如何。\r\n\r\n关于中国边疆,在美国的大学中,即便算上非实体的机构,主要也只有印第安纳大学内陆欧亚研究系、哈佛大学内亚和阿尔泰学委员会、哥伦比亚大学现代藏学研究项目、弗吉尼亚大学藏学研究中心等少数几家机构。还有一些学者散落分布在普林斯顿大学、乔治敦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等院校。无论是机构数量,还是学者规模,涉及中国边疆的内亚研究在美国都较为有限,远远无法与东亚研究相比拟,甚至不如南亚研究,而且近几年还出现了学者转向东亚研究的情况。\r\n\r\n对比之下,中国的边疆研究在美国非但不火热,反而有些冷门。这也意味着,与国内情况截然相反,美国人在这一领域投入的资源非常有限。尽管有一些专业学者,也有一些留学生重点推荐,但中国边疆问题绝非美国汉学界最为着力的研究方向。当下从事中国边疆研究的学者,在美国汉学家群体中,无论是职位还是学术地位,也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本就没有必要把他们的想法视作不刊之论。\r\n\r\n回归到问题本身,美国人为什么要研究中国边疆,他们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呢?我们不妨聚焦于美国研究中国边疆问题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机构:印第安纳大学内陆欧亚系。其前身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943年,目的是为美国军方培训熟悉中亚语言的人才,而后转向语言学研究,在60年代成立了乌拉尔和阿尔泰语系,又经历约30年的发展与壮大,改名为内陆欧亚系。这个单位的出现源于现实需求,后来的发展和壮大也离不开现实需求的支持。\r\n\r\n毫无疑问,美国的中国边疆研究者是美国最了解中国边疆问题的人,美国政府会向他们咨询中国边疆问题。最为常见的方式是向美国国会,或者相关的政府部门发表演讲。实事求是地说,没有哪位研究中国边疆的美国学者公开发表过侵略性的话语。从言行来看,他们大多对中国抱以友好的态度。比如美国研究西藏的权威学者、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范德康,他从90年代起经常往来于中美之间,不仅在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兼职讲学,还将美国学术机构研究整理的学术数据库引入并赠送给中国高校。\r\n\r\n![](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V63NQWu9GAiaYPOa790AUkIOfoR5Z9n11TLQDTYAzK1RN3RTsGRseiakiaB2G4qbWq8AamUX0kOJ3kQ/640?wx_fmt=jpeg)\r\n\r\n范德康\r\n\r\n但如果以此为据认为所有研究者都会爱中国甚于爱自己的祖国,那就太过幼稚了。正如科学家有国籍之别,人文学者也理应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己任,美国人也坚持这样的“政治正确”。2004年,美国13位学者共同撰写了一本书,名为《新疆:中国的穆斯林边界》,其中若干篇章具有为分裂活动提供理论支持的倾向。几乎与所有人文研究一样,美国人研究中国边疆问题,既是学术圈的事情,也与现实颇多瓜葛。没有学术的热诚,中国边疆研究不可能在美国长期延续,并在一些学校做大做强。但在此过程中,学术必然要为政治服务,由于边疆问题本身的敏感性,问题与麻烦变得不可避免。\r\n\r\n**二、中国边疆有什么?**\r\n\r\n提起边疆,大众最为熟悉的是民族、宗教等敏感话题,但在学术研究的视野中,边疆的范围是相当广阔的。国内学者做边疆史研究,无论是文献梳理,亦或是考古发掘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大一统的历史叙事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佐证。而美国学者的中国边疆研究,同样具有多个维度。其中比较重要,国内的关注和回应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r\n\r\n首先,“边疆”这个概念本身就有丰富的讨论。在传统帝制国家,往往没有很精确的边界,中国古代的西北边界,大多源于农牧分界的变动地带,其形成有着非常复杂的过程。这期间的偶然与必然,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r\n\r\n其次,是民族认同问题。既有回溯探讨50年代的民族认同,也有研究更久远的民族形成问题。这个问题看似敏感,其实学术性非常强,而且由于中亚地区的族群在历史时期发生过重大变化,许多研究成果与现实政治其实并无关联。\r\n\r\n再次,边疆地区的历史一直是关注重点。在国内,边疆历史可以说是边疆学研究中最为丰富的部分,也是读者们最感兴趣的内容。某个地区,是否可以套上“自古以来”的名头,都需要在历史时期中进行追溯。因此,看似与现实相差数百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讨论,反而是最为敏感。\r\n\r\n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西方学者往往会区分看待长城内外的历史。中国人觉得王朝大一统理所应当,明清帝国早已将西藏、新疆纳入版图。可在西方学界看来,不只是西藏、新疆,包括内、外蒙古的边疆都不能视作帝国长期稳定统辖的一部分。在西方,这一观点可谓根深蒂固,甚至《剑桥清代中前期史》中的地图也区别标注了内陆十八省与西藏、新疆、蒙古。这种做法看似公允地尊重了边疆与民族独立性,实则是具有分裂主义倾向的做法,由此也不免让人想到争议颇多的“新清史”。\r\n\r\n历史问题毕竟还算隐讳,更有直接刺激大众敏感神经的边疆研究,那就是基于情报分析,直指当下的政治、宗教、环境等领域的社会讨论。受“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或者更直观一点说,源自于政治偏见,这一类的学术观点往往最亲近美国的政策立场,进而侵犯中国的国家利益。\r\n\r\n**三、差异能够被理解吗?**\r\n\r\n以上只是简要梳理了美国对于中国边疆研究的几个方面,但已经不难发现,中美学界围绕边疆研究有不可避免的存在冲突,现实中也是如此。国内某985高校边疆政治学专业学者曾无奈表示,尽管中外学者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但双方的分歧却很难缩小。\r\n\r\n有趣的是,如果从学脉上观察,中外学者本不应该存在差异。特别是关于中国西北边疆,中外文献综述中经常追述到同一个人物:欧文•拉铁摩尔。他当过蒋介石的顾问,也做过周总理的客人,更是一位学者。拉铁摩尔留给后人的著述其实并不多,但影响却至为深远,特别是他由“长城边疆”出发理解中国历史结构的思考,将边疆研究的价值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因此,许多中外学者都将他视作中国边疆学研究的重要奠基人。\r\n\r\n然而,同样是借鉴拉铁摩尔的研究,中外学者却走出了差异巨大的路径,在某些问题上,甚至存在根本性的出入。比如中国边疆研究的出发点照理应该是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出发,国内研究基于王朝国家出发,更加关注中央对边地的控制与治理。而在西方世界,边疆意味着民族意识的觉醒,比如巴尔干半岛的新生国家就是典型。西方视野下的边疆,天然的带有反中央、反统一,而且倾向民族独立的因素。说到底,西方视野并理解不了我国大一统的历史经验,而只着眼于大一统带来的征服与压力。\r\n\r\n从肩负的历史责任来看,中外差异就更大了。中国的边疆研究形成于民族危亡时代,从一开始就担负了救亡图存的使命。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巩固国家独立完整,是每一位中国边疆研究者尝试继承和传承的使命。但对外国人来说,他们不仅没有这样的负担,而且另有想法。从西方的历史视野出发,两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世界受民族国家运动的冲击,昔日庞大的殖民帝国纷纷破产,民族国家概念不仅深入人心,而且被视为历史的进步力量。所以,即便没有任何预设的政治立场,西方学者也会自然地站到“民族自决”、“民族独立”的立场上审视中国边疆。\r\n\r\n![](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V63NQWu9GAiaYPOa790AUkIm1p2oQA1r5UFBGo177ZFyMrUsgKkZ1A8tG0vABWUL0Ays1oqwQUZrA/640?wx_fmt=jpeg)\r\n\r\n清修《新疆图志》书影\r\n\r\n着眼于现实,中外边疆研究的差异更是难以消弭。今天的中国,已成为全球化的重要部分,“一带一路”的宏伟战略要将遥远的西北边疆转变为发达的国际枢纽。在地缘政治和经济战略上,这是美国政客很难接受的。在文化上,也不是美国人能够很快理解的。毕竟,美国人无需考虑中国的民生经济,更不需要在意中国的政治治理,他们可以从“纯学术”、“纯历史”出发,要求保留边疆的民族特色、尊重民族意识,甚至鼓励民族进行独立特行的表达。\r\n\r\n以往谈到理解和融合中外学术界的不同观点,笔者大多报以乐观态度,但对于边疆研究中存在的中外差异,笔者却没有那么乐观。从根本上说,包括美国人在内,西方世界还没有做好接受中国崛起的准备。在他们的脑海中,大概只有遥远、荒凉,甚至蕴含着动荡的图景,才能符合边疆的样貌。至于我们在边疆史中看到的那些大一统的历史叙事,他们大多是视而不见的。\r\n\r\n正如此前有学者指出的那样:\r\n\r\n为何会只有人“什么是中国”,而没有人会去追究“什么是美国”呢?中国的疆域是经过两三千年的演变而形成的,而美国只经过二三百年就从十三州发展到今天横跨两洋的国土。时间上虽然差别甚大,但这两个国家的地理或空间,同样在改变。\r\n\r\n所以,对于中国的读者们来说,阅读来自美国的中国边疆研究书籍,大可不必太上纲上线。需知,站在别人的知识话语体系里,无论你再有辩论的激情,都基本不可能站到上风!重要的是,我们要尊重并清醒地认识自身历史发展的脉络与逻辑,不要被他人的话语牵着鼻子走。\r\n\r\n点一下右下角“在看”,让我们做的更好\r\n\r\n![](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v4vz52CcB128kB3dqU7xYytGQTwrbdy7kof4lnHElibMFrcX8IeqCgyRYj7QqLkCawecFgW781KcNAzIp5y0Rkg/640?wx_fmt=gif)\r\n\r\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n\r\n微信扫一扫 \r\n关注该公众号\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 分析\r\n\r\n: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r\n分享 留言 收藏\r\n\r\n","Timestamp":1598976000000,"PublicKey":"025BB998F9094380ADAEE18FE09936970A0D80EB4AC0A750302305B6362D0F656B","Signature":"3045022100AB8BA58FB0BF01AAFB4270A98BF23E32F0E65ADCA8899E147B3824698DDBE34C022030768509DE5AAB1E5B170C8D595CD145546DA291E93F52B616031772BEBB9760"}
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