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Type":101,"Sequence":7061,"PreHash":"04E029D8955083A147E20CE06153A7CF","Content":"![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Uw2HleeleFg53gLFBj9RXyQGW3LibiaSrCP6S3HeW2x2kkWoFoQcdm73rpw8Xy0ZSmkHWgcjuEicMIw/0?wx_fmt=jpeg)\r\n\r\n# 德国大爷跟我打趣道:“这里有两场比赛,球台上一场,看台上一场”\r\n\r\n原创 冬晓 [ 底线思维 ](javascript:void\\(0\\);)\r\n\r\n__ _ _ _ _\r\n\r\n![](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Uw2HleeleFg53gLFBj9RXyNU1wJr4nu2sbjZtukuTiab9x7fVYibgblrPVErr32U04HU9mnkOreIMQ/640?wx_fmt=jpeg&from=appmsg) \r\n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冬晓 \r\n \r\n\r\n观察者网编辑\r\n\r\n巴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举办场地不在市区,而是在曾经举办世博会的城郊。从我居住的民宿前往这个被命名为Arena Paris Sud\r\n4的场馆需要搭乘45分钟左右的公交,中间视具体线路选择,还有2-3次的换乘。\r\n![](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nDIM6gq2cUw2HleeleFg53gLFBj9RXyDZtY9356Oq8UoEU4PTfWAhZUQ567ccHsVZ2uBBSSQHg8LHX5rsTeTw/640?wx_fmt=png&from=appmsg)\r\n场馆入口 作者供图\r\n女单乒乓球决赛门票是我在到达巴黎前一个星期,临时起意购买的转售票。座位是A类、C区、8排3座,看起来(不管是从价格还是位置)应该可以拥有极好的观赛体验。\r\n和其他体育赛事的预售门票不同,购买巴黎奥运会的比赛门票时,买家是无法自主选择位置的。官方只是粗略提供一份场地分布座位图——即便你在购买转售票时可以看到座位信息,但你仍然不能把它和场地内的实际就坐位置对上。\r\n这就导致我在抵达现场后才发现自己的位置被安排在角落,1号紧贴着墙,旁边是2号和3号。更要命的是,现场被画出四个区域,放置了四张球台,方便多场比赛同时进行;而到了决赛时,赛事组织者并没有将场地重新整合,将球台放置在正中间,而是把球台放在了二号区域,颁奖台放在三号区域,因此直面四号区域的我,视线所及范围内能看到的比赛场景就相当有限了。\r\n![](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nDIM6gq2cUw2HleeleFg53gLFBj9RXyDib6YVzHUWlaloluKuwly4LwyWNGaw1F7u59xK4SlJ3jt8l0rGsx9icg/640?wx_fmt=png&from=appmsg)\r\n奇怪的场地设置 作者供图\r\n后排落座的两个美国观众对此也很不满,“他们为什么不把球台放在中间?这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搞出这样的设计?”当我想说点儿类似“或许他们害怕球台被偷走所以粘在了地上”这种俏皮话一起抱怨时,坐在我旁边的德国老爷子开腔来了一句,“想开点儿,他们可是法国人。”\r\n一扭头就看见老爷子脖子上挂了一幅望远镜。“我们昨天去看羽毛球比赛,但什么都没看到”,他看我好奇便解释道,“也是这样的情况,场地布置很奇怪,所以我就做好了准备。”\r\n说话间,其他观众也陆续到场,见比赛还没开始,就纷纷拿起手中加油用的横幅和国旗,以比赛场地为背景,开始拍照发朋友圈。坐在我右手边的是个烫着羊毛卷、画着深黑色上调眼线的时髦女孩儿,她拍完照一屁股坐下,从包里拿出一张紫色横幅,上面印着孙颖莎的大头照和一句加油的标语。\r\n她在原地坐了没两分钟就跑开了,还把包丢在座位上(这可真是心大)。等她回来时,手里多了一张写着莎字的大方巾,她又站回了刚才拍照位置,举着那块方巾,让人帮忙拍下一张新的照片,然后按照前面的流程,又上传到了朋友圈。大约五六分钟光景的功夫,便收集了二三十个赞。\r\n现场来加油助威的观众里,中国人最多,其次还零零散散地来了些为早田希娜加油的日本人和为申裕斌加油的韩国人。而在中国人中,又以孙颖莎的支持者最多。就在我坐的这片区域,前一排、后一排、左手边,全都是带着不同加油道具的观众。\r\n他们的道具类型大致相同,一个小尺寸手幅和一个中等尺寸的方巾横幅,不过从不同的设计来看,他们应该分属不同的粉丝组织,彼此之间也不交流,只有在为得分喝彩时,才会统一行动。\r\n但此时的我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直到在孙颖莎得分的一瞬间,一阵暴鸣差点儿把我吓得从椅子上滚下来,此时我才反应过来,今天这场比赛不论谁输谁赢,我的耳朵都得狠狠遭一波罪了。\r\n果不其然,从第一局到第二局,在此起彼伏的加油声中,我被吵到头皮发紧发疼,那不是一种单纯的的大分贝嘶吼,而是一种高频率夹杂了尖锐的鼻音和哨音的震动。在如此浩大的声势下,为陈梦加油的喊声寥寥无几,且零星散落在各个看台。\r\n对面看台的左下角有位短发女士,一直在各种间隙努力为陈梦呐喊,结果因为喊得略晚(喊早了会被孙颖莎粉丝的声音盖住),到了快发球的时间,被坐在我右前方的一位女士怒吼“闭嘴”。\r\n这是一位全副武装的黄衣女士,留着干练短发,还带着一只看上去就十分专业的麦克风,她看我们这边球迷喊得不够整齐,显现不出气势,便挺身而出给大家做指导,指挥球迷跟着她的口号一起喊加油。\r\n![](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nDIM6gq2cUw2HleeleFg53gLFBj9RXycGxINjJkLDLSs3GXnzDlw0U4iagQa6pXxeLJiaYPu82lKWU1TmRBbk1Q/640?wx_fmt=png&from=appmsg)\r\n对面看台 作者供图\r\n然而这种乐观的氛围很快随着比赛局势变化而消散殆尽,陈梦取得3:2领先后,空气一时变得极为消沉。他们不会再在局间休息时站起身用手里的应援道具尽可能地铺满还没有扫过来镜头,也不会兴奋地对着手机尖叫。但与之伴生的沉寂过后的反弹,则将另一种堪称狂热的氛围推向了巅峰。\r\n由于陈梦起势,现场也开始响起路人观众的加油助威声,粉丝们对此的应对策略则是不惜一切代价把它盖住。于是单纯的加油助威,变成了另一场比拼。坐在我左手边的德国大爷指着隔空喊得起劲儿的两边球迷,笑着打趣:“你看,这里有两场比赛,球台上一场,看台上一场,买一张票看两场,这可真是回本了。”\r\n比赛进入第六局,预感形式不妙的孙颖莎球迷开始变得更加激动,他们会突然从凳子上跳起来为每一个得分喝彩。虽然离得远看不太清(以及被各种应援物品遮挡视线),但我每次都能通过座椅的震动精准判断这一分到底是谁拿了。\r\n最终陈梦赢下了这场胜利,这一分的到来却比之前安静了许多。我由衷放下录像的手机,和德国大爷一起为冠军鼓掌,而在我们身后响起的还有隐隐的哭声。\r\n这是一个难以言喻的胜利时刻,看台上鲜少有人庆祝——他们垂着头,飞快地在手机上敲着什么,似乎是在同某个远方的精神图腾寻求着互相安慰。在那里,它永远不会垮塌,总有新的含义可以将此填满,我在恍惚间似乎又听见他们在球员失利时喃喃自语,“别着急,一点一点来”,“相信自己,你可以的。”\r\n一时间,让人分不清,说话的人到底是说给运动员的,还是自己的。\r\n颁奖结束后,孙颖莎和早田希娜退到台下,留下陈梦站在颁奖台上,接受媒体的拍照。此时,场内再次响起整齐划一的对孙颖莎的呼喊,一浪高过一浪,像雨点又像雷鸣。\r\n而此时,那个身穿黄衣服指导大家加油的女士,已不见踪影。 \r\n\r\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n\r\n微信扫一扫 \r\n关注该公众号\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 分析\r\n\r\n: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r\n分享 留言 收藏\r\n\r\n","Timestamp":1722700800000,"PublicKey":"025BB998F9094380ADAEE18FE09936970A0D80EB4AC0A750302305B6362D0F656B","Signature":"304502210089F06C5CAAE7928C8C2569FFF1994887D1E0728E82A416B3DF6E4E674E484DEC02201BD415D2448525D7B9C3DAE2AE3442CD965A98FFE73443B932E58708BD678D0D"}
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