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帖子
账号
关于
{"ObjectType":101,"Sequence":730,"PreHash":"0DC734CCF4C3BA90F7F7D8C9841F06D9","Content":"# 雁默:昂山素季不需要符合西方的圣人形象\r\n\r\n[ 底线思维 ](javascript:void\\(0\\);)\r\n\r\n__ _ _ _ _\r\n\r\n【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r\n\r\n特朗普的亚洲行结束了,但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还有一程——缅甸。\r\n\r\n这时候去缅甸,罗兴亚问题是绕不开的,昂山素季恐怕是不得不见的。\r\n\r\n缅甸那些事儿,在西方舆论里已经沸沸扬扬。但是具有国际声望的西媒,在讨论非西方事务时,其主要毛病就是西式偏见与受众误导。西方俯视他们心目中文明落后,或是非西式自由民主体制的地区,西方媒体的惯性就是“价值凌驾真相”。举凡一切不符西式的“自由、民主、人权”的,都是妖孽,批评随意,反之,则是圣人,吹捧随性。\r\n\r\n这一点在涉华报道上,观察者网的朋友肯定领教过很多,央视主播刘欣在十九大后批评西方媒体时说:西媒在报导中国时,总是出现某种谬误,没有说谎,却也没有说出全部事实。\r\n\r\n昂山素季现象,大概是近年最典范的西式套路了,给她戴桂冠的,再泼她硫酸的,都是同一批西方舆论。\r\n\r\n关于罗兴亚人事件,如果你想在西媒里找到兼具深度与全面的报导,真的是浪费时间。相对地,这位曾被西媒誉为“亚洲曼德拉”的东方女性,如何“堕落”成如今的低俗政客,这类的新闻剪裁与评论,充斥于西方主流媒体。\r\n\r\n台湾媒体自然也有样学样,占据西方受众与台湾这种“次西方”受众思想版面的,是“诺贝尔和平奖是否不该再颁发给活人”的热烈讨论,以及“罗兴亚人被迫害得多么凄惨”的片面新闻剪裁,而不是罗兴亚事件的全貌。\r\n\r\n我想了解事件全貌,却总是被“西式人权价值”挡住了视线。\r\n\r\n**处境,才是最该关心的事**\r\n\r\n看现在昂山素季身上的两个标签,“圣人”与“冷血”,如果可以量化,昂山素季本身的改变幅度,肯定远小于西媒给他的两种极端评价。真实的她,从来都是介于两种评价的中间点,与其说她变了,不如说是西媒一开始就看错了圣人,现在仍然看错了冷血。\r\n\r\n纽约时报最近的一则评论《圣人的坠落:世界是否看错了昂山素季》,引用政治心理学中的“确认偏误”(Comfirmation\r\nbias)来反省西媒常常错看其偏好政治人物的现象:“你对某个结果或者这种情况下的某个人是好是坏,有了先入为主的看法。”讲得那么学理,不如简单讲,西媒对非西方事务,常常充满“圣母”视角下的偏见吧?\r\n\r\n![](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XQXd3cyicKyeibm1bRXOggY9ENORibv4M7FqMS6B07A4AGoD1lN7ysuiaNVG6su3FNJhicvLyUSDrBArQ/0?wx_fmt=jpeg)\r\n\r\n西方媒体曾经大力“吹捧”昂山素季,图片来源:见作者签名\r\n\r\n新闻的产生方式,与历史叙事的产生方式,有一定程度的类似:观点是编修素材的剪刀,立场是什么,被剪辑出来的成品就是什么。\r\n\r\n当我们阅读秦始皇嬴政的“焚书坑儒”事件时,读到的主要是儒者观点下的叙事,但若我们想深入探讨,追寻事件全貌,首先应确认的是,焚什么书?坑什么儒?然后再考察当时的政治大环境,嬴政的政治习性、执政危机、政敌动向,儒者为何站在当权者的对立面,有没有伪儒者?或嬴政整肃的主要对象究竟是儒者还是方士?等等等等。\r\n\r\n换言之,了解决策者的处境,才是真正的重点。但在西媒解读下的罗兴亚事件与昂山素季,一如“焚书坑儒”的儒者叙事:\r\n焚书就是不对,坑儒更是令人发指,嬴政是万恶之渊薮,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r\n\r\n《纽约时报》回头检视昂山素季的圣人建构现象,赫然发现,其实这位自由民主价值的典范人物,早在2013年接受BBC专访时,就露出了“马脚”:(昂山素季)颇为唐突地驳斥了关于罗兴亚人遭遇不断升级的暴力的提问,说佛教徒也被迫流离失所,双方都感到恐惧。被问及为什么受暴力影响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穆斯林时,她转移话题,说佛教徒生活在“全球穆斯林力量”的恐惧之中。\r\n\r\n评论指出,由于这段话与昂山素季当时的圣人形象不符,所以基本被忽略了,这就是确认偏误。如果从此评论所探讨的“浮夸的圣人化”观点来看,观察可谓细微,然而,昂山素季这段话,在缅甸国内族群冲突问题上是非常重要的线索,也是她想要澄清出一个更真实自己的表白。\r\n\r\n昂山素季可能早已察觉,她无法如实地继续演出西方给她的圣洁扮相,因为国际社会对缅甸国内问题的了解也非常片面甚至偏颇,她的现实处境将与自身形象严重冲突。\r\n\r\n尤其,罗兴亚问题,根本是吹捧她的西方所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r\n\r\n**罗兴亚问题**\r\n\r\n冲突事件的缅甸若开邦地区,曾经是独立王国阿拉干(Arakan),1785年为缅甸的贡榜王朝兼并,1826年因缅甸战败而割让给英国,1948年缅甸独立后回归。\r\n\r\n![](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XQXd3cyicKyeibm1bRXOggY9EzPCQN6DctjxSwjOupXywz2wDQTubm6aZ2jwFPrVHwibH9D6mWYyk0w/0?wx_fmt=jpeg)\r\n\r\n图片来源:搜狐\r\n\r\n若开邦有两大族群:\r\n若开族与罗兴亚族,前者为佛教徒,操缅甸方言,后者为穆斯林,操孟加拉方言。罗兴亚人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八世纪阿拉伯商人、波斯商人与孟加拉人、缅甸原住民的混血种族,二是英国殖民时期为了便于统治,鼓励孟加拉地区的穆斯林大量移入。\r\n\r\n从1872年到1911年,若开邦的罗兴亚移民从近六万增加到近18万,2013年,增加至130万。在英国殖民以前,两大族群虽文化宗教语言都不同,但尚能和睦相处,直到殖民政策将两个族群以宗教信仰区分开来,英国人直接统治缅甸原住民,而给予穆斯林族群自治权力,借此培植亲英势力。换言之,殖民政府拉拔穆斯林,压制佛教徒这种族群分化政策的结果,就是愈趋激烈的族群冲突。\r\n\r\n二战时,英军组建了一支孟加拉穆斯林部队“孟加拉V支队”,在印度与缅甸边界活动抵挡日军入侵印度。英国人利用穆斯林,日本人就利用佛教徒,在缅甸本土进行英日斗争。V支队在对日军的战争中贡献并不多,但在1944年日本开始撤军后,枪口对向了若开族佛教徒,展开一次种族清洗大屠杀以抢占土地,烧毁上百个村庄,众多平民佛教徒受难,或流离失所。V支队的后裔,也是现在罗兴亚人的一部分。\r\n\r\n二战后,V支队拒绝英国要求将抢占土地还给若开人,并组建了“穆斯林圣战党”(MLO),联系印度穆斯林领袖真纳,欲与印度分离建立“东巴基斯坦”。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战争后“印巴分治”,东巴基斯坦决定并入巴基斯坦,又引发了另一波罗兴亚人躲避战祸而逃至若开邦的移民潮。\r\n\r\n1948年缅甸独立,虽承认罗兴亚人为少数民族,但需要在缅甸居住八年以上才能申请归化入籍,于是那些在二战前后移入若开邦的罗兴亚人成了无国籍者,缅甸人显然无法忘怀V支队在若开邦的屠杀行径。\r\n\r\n穆斯林圣战党在要求自治而被缅甸当局拒绝后,又一次发动捣毁佛教徒村庄的“圣战”,控制若开邦北部时,又引入了大量东巴基斯坦的贫民进入相对富裕的若开邦。从此便开始了缅甸政府军与穆斯林圣战党的长期斗争。\r\n\r\n1962年,由于罗兴亚问题,缅甸发生军事政变,奈温将军推翻了许诺罗兴亚人公民权的吴努政权,并开始建构缅族主义,在若开邦大量修筑佛寺,将大量缅族移入,以排挤“世仇”罗兴亚人。\r\n\r\n1971年,东巴基斯坦宣布独立,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隔年就成立了孟加拉国,这场战争再一次引发从孟加拉到若开邦的移民潮。缅甸军政府一方面接受了超过五十万的孟加拉难民,另一方面则再一次推出排挤若开邦穆斯林移民的政策,将之划归为外侨,与穆斯林圣战党的矛盾再次深化。\r\n\r\n军政府此后数度清剿若开邦的穆斯林武装势力,其中以1978年与1991年的战争最为惨烈,终于在90年代收回了原属若开人的大量土地,许多穆斯林农民则因失去土地而沦为贫民。所以现在所谓“罗兴亚难民”,是90年代才开始见诸于穆斯林媒体,再为国际社会所使用的称谓。\r\n\r\n明白了以上的历史简述,就知道为何昂山素季在BBC专访中谈到“佛教徒也被迫流离失所,双方都感到恐惧”的缘由了。\r\n\r\n在这次专访的前一年,3名罗兴亚人抢劫并奸杀了一位若开女性,若开人展开报复,导致10名罗兴亚人死亡,而引发了双方的大规模冲突。结果29人伤亡,2528栋房屋被烧毁,30000人因此冲突而流离失所。\r\n\r\n当时的缅甸总统登盛提出了遣散罗兴亚人到孟加拉的计划,遭孟加拉拒绝,也遭联合国反对。一个月后,冲突再度爆发,造成82人死亡,21700名穆斯林与1200名若开人失去家园,4665栋民房遭到毁坏。\r\n\r\n表面上,若开邦问题是穆斯林与佛教徒的文化冲突,实际上,它更像是一个新住民与原住民争夺土地资源的古老问题。\r\n\r\n**如果你是昂山素季**\r\n\r\n昂山素季在2012年“接手”的缅甸,问题重重,若开邦的族群冲突不过是比较显眼的部分,而之所以受到国际瞩目,是因为她与军方以及西方的复杂三角关系所致。有分析者认为这是缅甸军方故意给掌权的昂山素季难堪,也有人认为是西方发觉昂山“不够亲西方”,而刻意片面解读与扩大若开邦冲突的结果。\r\n\r\n2015年,“罗兴亚人遭到屠杀”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旋律,昂山素季面对国际批评她未发声支持罗兴亚人时公开表示:不应夸大这个问题,这非常重要。国际媒体注意到昂山素季甚至刻意避免使用“罗兴亚人”来称呼若开邦的穆斯林,但显然不苟同自己“夸大”。\r\n\r\n孟加拉穆斯林主张,“罗兴亚”(Rohingya)这个称谓早在阿拉干王国时期就已存在,缅甸人则认为这个称谓是英国殖民时期随政策而进入若开邦的非法移民,为了制造他们已生活在此地很久的假象,才创造了与若开(Rakhine)发音很像的名称。\r\n\r\n国际媒体中的罗兴亚问题,是2016年冲突再起后,联合国批评的“种族清洗”,是2017年冲突事件中的“超过400名儿童丧生,数十万人流离失所”。\r\n\r\n昂山素季于2017年再度接受BBC专访,强调“种族清洗”一词言重了,事实上,“如果有穆斯林与当局合作,也会被穆斯林屠杀”。昂山澄清这是立场分歧的人群在互相伤害,不能纯以种族矛盾视之。\r\n\r\n缅甸当局的说法,最近的冲突是针对国内主动发起攻击的“穆斯林战士”,而非平民。如果以战争常识而论,儿童的死亡与妇女遭士兵强奸,在族群冲突严重的地区,伤及无辜是肯定的,只是这种资讯是否被过度渲染而已。\r\n\r\n昂山素季的真实处境是,如果她想改变缅甸,就必须掌权,而政权的稳定,也必须依赖与军方的合作。西方社会对缅甸前军政府本来就怀有刻板的敌意,又对至少表现得崇拜英国的昂山素季有过度的期待,她如果过偏军方,经济堪虑,过偏西方,政权不稳。\r\n\r\n再者,缅甸是一个佛教为盛的国度,极端穆斯林又是斗性坚强的少数族群,如果你是昂山素季,当被迫选择时,你会站在什么位置?\r\n\r\n摆在眼前的是,举凡被西方文明扣上“践踏人权”帽子的政权,不会再有被国际社会公平看待的机会,因为从此“价值凌驾真相”,谁也不关心“全部的事实”,哪怕绝大多数的国人支持领袖的决策,你缅甸就是“流氓政权”。\r\n\r\n昂山素季呼吁国际社会也转头正视那些没有离开若开邦的罗兴亚人,想想如果这是种族清洗,为什么有人选择不离开?对于这种不明究理的“人权血滴子”,她向西方直言,“给我指出一个没有人权问题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践踏人权的问题,我正在严肃对待对本国侵犯人权的指责”。\r\n\r\n期待一个凡身肉体在短时间内完善解决长达百年的族群恩怨,想太多的究竟是谁呢?对昂山素季而言,趁此机会摆脱“圣人”的沉重负担,或许是好事。\r\n\r\n对访缅的蒂勒森而言,他面前的难题同样大。大多数缅甸民众无疑并不站在罗兴亚人一边,但西方媒体此前的狂轰滥炸,某些机构撤销给昂山素季的荣誉,已经一次次向他们证明,西方恐怕不可能成为可靠的伙伴。蒂勒森即使给昂山送上定心丸,能争取整个缅甸吗?\r\n\r\n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n\r\n![](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X5qO7w46HcP86z2X8CGy90K3v4rfbqBVpC5te5hHweaEmBqetu7dENUeVD4SbKUqoVjmsibRhYDsA/0?wx_fmt=jpeg)\r\n\r\n \r\n\r\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n\r\n微信扫一扫 \r\n关注该公众号\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 分析\r\n\r\n: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r\n分享 留言 收藏\r\n\r\n","Timestamp":1510675200000,"PublicKey":"025BB998F9094380ADAEE18FE09936970A0D80EB4AC0A750302305B6362D0F656B","Signature":"30450221009495836064E665F65F23CCB1569D0B46242E096A09A526C620CD5F975FFC28FA022071F25B029385A9D8C76FC886F5A9B1449CD7CABD65323C9BDC27094AEC12185C"}

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