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Type":101,"Sequence":2863,"PreHash":"0DAE529279D36714093E9EAFC08BE913","Content":"![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MV3IC6G4Wrb8ZbPuf1mxksXL08BdJ45iaN0qibvxyx51DY0PZNcUR7AD7OLdicLDHaP6Uf9OacCCZTg/0?wx_fmt=jpeg)\r\n\r\n# 刚刚!我们见证了最热的12个月\r\n\r\n京平 [ 长安街知事 ](javascript:void\\(0\\);)\r\n\r\n__ _ _ _ _\r\n\r\n[\r\n![](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P6icIrGJEzI9jEUuIEia4SwtkJk7pBSbibJgzxMp4mHlQ2ic4laciboYMXl4jUoiajSyht9N3kI5JJzYNQ/640?wx_fmt=jpeg)\r\n](https://mobile.bjd.com.cn/#/?uuid=5b16573ae4b02a9fe2d558fb)\r\n\r\n毫无意外,刚刚过去的6月,全球平均气温再次打破了历史纪录。\r\n\r\n \r\n\r\n根据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数据,今年6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6.66℃,比2023年同期高0.14℃。\r\n\r\n** \r\n**\r\n\r\n**高温预警持续拉响,今年是否将成为史上最热一年?**\r\n\r\n \r\n\r\n![](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aBkTUIuV1KQiaSynYJIA56P01W1TKK2SdJTTiak2jiae39UUDVMQWDPJ5MXWUjTT7GWKmicncFVtmV3wasvN3dicByg/640?wx_fmt=other&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r\n\r\n \r\n\r\n(一)\r\n\r\n \r\n\r\n统计显示,全球气温已连续十三个月打破历史纪录。从2023年6月份开始,每个月的全球气温都打破了之前的纪录,过去13个月成为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时期。\r\n\r\n \r\n\r\n据ERA5再分析数据,过去12个月(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的全球平均气温比1991—2020年的平均气温高0.76℃,比1850—1900年工业化前的平均气温高1.64℃。全球多个机构都在对全球温度进行监测,结论非常明确:过去12个月全球平均气温已经上涨超过1.6℃。\r\n\r\n \r\n\r\n**这一温度成为有人类文明以来的最高气温,超过了全新世暖期(距今9500年至5500年前)。**\r\n考虑到目前处于地球间冰期,之前为漫长的冰期,可能需要往前追溯到上一个间冰期(埃姆间冰期),即\r\n**距今至少11万年前才可能找到与现在差不多的温度,而那时我们的智人祖先才刚刚走出非洲。**\r\n\r\n \r\n\r\n(二)\r\n\r\n \r\n\r\n过去12个月全球气温创纪录,是全球变暖的必然结果。\r\n\r\n \r\n\r\n在过去一百多年里,人类活动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并且由于人类对陆地表面的大规模改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和全球气温升高。\r\n\r\n \r\n\r\n2023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374亿吨,如果还考虑甲烷、氧化亚氮和土地利用的改变,2023年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则达到55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上。这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工业革命前(1750年)的150%以上,甲烷浓度达到264%以上,氧化亚氮达到124%以上。\r\n\r\n \r\n\r\n过去10年里,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平均每年增加2.46ppm\r\n(ppm代表“百万分之一”),这一速度是过去100万年里最快变化速度的数百倍以上,这使得我们处于“史无前例”的全球变暖中。\r\n\r\n \r\n\r\n回想2015年,全球多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巴黎协定》,希望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1世纪末不超过2摄氏度,并努力争取将升温幅度控制在1.5℃以内。但过去12个月里,我们已经共同体验了升温1.6℃以上的世界,以及热浪、暴雨、洪涝、山火等造成的次生危害。\r\n\r\n \r\n\r\n![](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aBkTUIuV1KQiaSynYJIA56P01W1TKK2SdJAojRdsPQWysINIdtDOu6qqdcyO5iaUEphrAFibbNRMh9MTwFYqfoPUQ/640?wx_fmt=other&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r\n\r\n \r\n\r\n(三)\r\n\r\n \r\n\r\n**此番全球高温,也和过去一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密不可分。**\r\n\r\n \r\n\r\n厄尔尼诺事件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一般高海温区域从南美沿岸向西延伸到日界线以西,跨越约1/3个地球半径,这样尺度巨大的海温异常对全球温度都有所影响。\r\n\r\n \r\n\r\n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r\n上升约0.2℃左右,而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发生的超级厄尔尼诺事件使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约0.3℃—0.5℃。2023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从2023年5月开始,峰值出现在2023年12月,这是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因此,\r\n**即使扣除该事件的影响(约0.2℃),过去12个月全球升温幅度已超过1.4℃。**\r\n\r\n \r\n\r\n(四)\r\n\r\n \r\n\r\n**从速度来看,全球升温目前正处于加速状态。**\r\n在1970-2010年期间,全球温度升温的速度大约为每十年升高0.18℃,而在2010年之后,全球升温的速度达到每十年0.32℃以上。\r\n\r\n \r\n\r\n这一方面是因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飙升,不断突破历史极值。尽管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时出现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暂时下降,但是疫情结束之后,排放量又迅速飙升至新高。\r\n\r\n \r\n\r\n升温加速可能还和全球产业升级带来的污染缓解有关,当大气中充满污染物的小颗粒(气溶胶)时,天空呈现灰蒙蒙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随着空气污染的缓解,空气变得更加通透,这有助于升温的加剧。或者还可以换个说法,空气污染对全球升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空气污染的缓解,二氧化碳飙升导致的全球变暖才完全露出了真实面目。\r\n\r\n \r\n\r\n![](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aBkTUIuV1KQiaSynYJIA56P01W1TKK2SdU2yVf9DFBEsV5315E4QZHXtGDg2k6jmhS13gT3u5Bia45l0yicJBRqFg/640?wx_fmt=other&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r\n\r\n \r\n\r\n(五)\r\n\r\n \r\n\r\n按照世界气象组织和各个研究机构的预测,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已经于2024年4月和5月之间结束,近期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维持中性,而年底很有可能会发展成一次拉尼娜事件。\r\n\r\n \r\n\r\n**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几乎完全相反,届时赤道中东太平洋会出现海温偏低特征,从而对全球变暖起到一定抑制作用。**\r\n\r\n \r\n\r\n但正如前文所述,一次中性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引起的全球气温波动约为0.2℃,考虑到2024年前半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已经超过1.6℃,即使年底出现气温“踩刹车”,一年平均下来,全年的气温升幅很有可能依然超过1.5℃。如果是那样,那2024年将超越2023年,成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r\n\r\n \r\n\r\n好消息是,随着拉尼娜事件的形成,全球气温在2025年可能会有所回落,起码会比2024年低。而坏消息是,全球增暖还在继续,即使全球温度回落0.2摄氏度,按照现在的增暖速度,5至6年后,全球升温会补偿这个回落值,使全球温度突破2023年和2024年的高点,\r\n**那时候将开启一个气候灾害更加严重的2030年代。**\r\n\r\n \r\n\r\n(六)\r\n\r\n \r\n\r\n2300多年前,名医扁鹊见到蔡桓公,先后对蔡桓公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蔡桓公不以为然。月余,蔡桓公身体疼痛,最终死亡。\r\n\r\n \r\n\r\n1988年,著名气象学家James\r\nHansen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呼吁针对全球变暖采取措施,遏制全球升温幅度,当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仅为350ppm左右。而2024年5月,夏威夷Mauna\r\nLoa观测站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超过425ppm。\r\n\r\n \r\n\r\n**在地球过去80万年的历史中,这样巨幅的增加需要近万年的时间,对应着地球从冰期到间冰期的气候剧变,而如今只用了36年。**\r\n\r\n** \r\n**\r\n\r\n**治理窗口不断缩小,气候灾害恐将加剧,人类做好准备了吗?**\r\n\r\n \r\n\r\n撰文:魏科\r\n\r\n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r\n\r\n \r\n\r\n[\r\n![](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gif/VibQR9B4PHqMOiarHAM8HVLzyS0mSFkzvE1jRB5Lde7p7mv3P0afXvAhibc9E7ibTwM2TKdflS5ibpxalneXYEicGMeA/640?wx_fmt=gif&from=appmsg)\r\n](https://appcdlztf171320.h5.xiaoeknow.com/p/decorate/page/eyJpZCI6IjQ2MDkyNDYifQ)\r\n\r\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n\r\n微信扫一扫 \r\n关注该公众号\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 分析\r\n\r\n: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r\n分享 留言 收藏\r\n\r\n","Timestamp":1720540800000,"PublicKey":"03AB954D8F5F03DE6291FFC71B7FEC71E1FDE372566555E4C15FEA5007A11A7E20","Signature":"3044022069E704F6B330B79A2156D087286D53E689DF1B9169AAE5BCAB11EA8649AB2AA602206693C9D1C22D9EA35CCAF8B1C6169888C42114B22D5F1F0D2325E15BD2262DC8"}
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