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帖子
账号
关于
{"ObjectType":101,"Sequence":322,"PreHash":"6AECF33C5CBC218703110D1D1BE7DACB","Content":"# 石豪:老一辈航天人如何面对挫折\r\n\r\n[ 底线思维 ](javascript:void\\(0\\);)\r\n\r\n__ _ _ _ _\r\n\r\n**【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石豪】**\r\n\r\n从钱学森时代开始,中国的航天道路就一直是充满了荆棘,老一辈的航天人们在当年是如何面对挫折,走出困境的,非常值得现在的我们去回味、学习。\r\n\r\n**钱学森与东风**\r\n\r\n说起中国航天,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钱学森同志,这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中国航天的起步是从弹道导弹,具体的说是从引进苏联P-2短程弹道导弹开始的,其仿制型号即为东风1号导弹。在此基础上,突破从仿制到独立研发的难关,研制东风2号导弹,就成为建设我国导弹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我国导弹技术发展的一次飞跃。\r\n\r\n但要实现这种飞跃,谈何容易?\r\n\r\n为了确保技术继承性,研究团队决定以东风1号为基础,放大发动机和弹体结构,将射程从600千米提升到1300千米。在经历了无数通宵达旦和废寝忘食后,第一枚东风-2号在立项一年零四个月后就顺利出厂了。\r\n\r\n1962年3月21日,东风2号从酒泉发射场发射升空,然而起飞后导弹很快失控,坠毁在距离塔架仅600米的戈壁中,炸出了一个直径30米的大坑。\r\n\r\n所有参试人员都傻了。\r\n\r\n东风2号导弹的总师林津围着导弹炸出的大坑转圈,流着泪说:“这个坑是我的,我准备埋在这里了。”\r\n\r\n![](http://mmbiz.qpic.cn/mmbiz_png/jnDIM6gq2cUy8AKfXDSf7WicXeET8uWwejweoowuktckqaMWP8mQibl25icibFMuDjl0zxQapRTn8DML7iczUGLENxA/0?wx_fmt=png)\r\n\r\n东风2号导弹\r\n\r\n在如此困难的局面下,主抓国防工业的聂荣臻元帅说:“既然是科学试验,总会有成功,有失败。成功了,我们就取得经验;失败了,我们就得到教训!成功了,功劳是你们的,失败了,责任由我来负!”并且指示各级领导,不要追查责任,重要的是找出失败原因,以利再战。\r\n\r\n3月22日,钱学森带领国防部五院技术人员奔赴发射基地,带领大家勘察现场,顶着戈壁的苦寒收集残骸,分析故障原因。面对队伍低落的士气,钱学森说:“我在美国,每写一篇重要的论文,成稿没几页,可是底稿却装了满满一柜子\r\n**,科学试验如果能够次次成功,那又何必试验呢?** ”\r\n\r\n经过三个月的分析研究,钱学森领导的故障分析小组,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全面总结。\r\n\r\n从总体方案上看,导弹的稳定系统没有考虑加长的弹体弹性振动对控制系统的影响,飞行中振动与姿控系统耦合,导致导弹失控;发动机推力提高了,但是结构强度不足,导致发生局部破坏。\r\n\r\n事故暴露出的问题是多方面的:\r\n\r\n在工程技术上,我们对导弹系统的自行设计规律没有完全掌握,对复杂性和技术协调性认识不足,地面试验不充分,缺乏科学的质量检验标准。\r\n\r\n在科研管理上,没有建立技术负责制,没有制定严格的工作程序和制度。\r\n\r\n在思想作风上,急于求成,对基础工作特别是地面工作重视不够,对困难预计不足,对产品缺陷和隐患没有有力措施坚决消除。\r\n\r\n根据这份调查报告,从国防部五院到科研团队,每个单位都进行了针对性整改,“把故障消灭在地面”自此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准则。\r\n\r\n随后,经过改进的东风2号导弹发射成功,为我国未来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n\r\n钱学森在工作中,始终注重原理分析,作为系统领域的绝对权威,他同样对细节有着极高的要求,从大处着眼的同时也从小处着手。\r\n\r\n在后来东风3号导弹的试验中,钱学森亲自去靶场指导测试与合练工作,对于测试中出现的每一个小问题和改进措施,他都一一过问,亲自把关。一位参试老同志回忆起他曾向钱学森汇报氧化剂的加注活门“有点漏气”,钱学森立即问:“有多大点漏气?你们测量过没有?”在得到否定回答后,钱学森严肃地要求他马上回到阵地进行测量,然后再来汇报。经过反复测量,漏气程度每分钟一个小气泡,在允许范围之内,钱学森这才放心。\r\n\r\n试验没有一帆风顺的,东风3号导弹一号、二号试验弹,在飞行到111.2秒和129.2秒的时候,都出现了发动机二分机推力下降,导致弹头落点与目标偏差较大的问题。钱学森带领技术人员,仔细分析和排除发动机故障疑点,最终找到燃烧室破裂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r\n\r\n在电影《钱学森》中,有这样一个桥段:东风1号导弹在燃料加注中,由于弹体内外压差大,导弹外壳被向内挤压变形,燃料加注被迫中止,这件事情其实发生在改进后的东风3号导弹试验中。由于推迟发射,推进剂需要从箱体中泄出,但操作人员思想过于紧张,忘记打开通气阀,造成导弹内部真空,被大气压挤瘪一块。\r\n\r\n当时基地参试人员都认为这是个重大故障,导弹肯定不能发射了,而钱学森在亲自爬上塔架查看情况后,结合自己在美国进行圆柱壳体研究的经验,判断导弹外壳形变并没有达到结构损伤的程度,主张发射可以继续进行。和电影中一样,基地领导没有签字同意,还是钱学森在文件上署名,向聂荣臻直接汇报。而聂帅的回答也非常简单:“这次发射在技术上由钱学森负责,他说可以发射,我同意。”最终试验顺利完成。在电影中,被聂帅称为“学问像森林”的钱学森,在面对佩服得无以复加的基地领导时,说了这样一句话:“\r\n**不要服我,要服科学。** ”\r\n\r\n服科学,也许正是钱学森在面对研究挫折时,最强有力的行动方式。\r\n\r\n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中,陈列着这样一个信封,是钱学森在1941年研究火箭圆柱形壳体在高速飞行中产生变形的问题时存放论文手稿的信封,正中间Cylindrical\r\nShell即为圆柱壳体,下方红字Final意为定稿。为了《柱壳轴压屈曲》这篇论文,钱学森的演算手稿达700多页,在没有电子计算机的时代,仅靠计算尺将论文中所有数据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8位,最终的成文凝练到薄薄10页,可见“成稿没几页,底稿一柜子”所言并不仅仅是打趣,这也是他面对凹陷的导弹外壳,敢于主张继续发射的底气。注意右下方Final红字旁的“Nothing\r\nis final!!!”,永无止境,这是这位不世出的英才对自己的鞭策,也是他贯穿一生的信念。\r\n\r\n所以,正是对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求索,才让钱学森带领着一批开拓者,让一穷二白的中国拥有了比肩世界的航天科技,创造了永载史册的奇迹。\r\n\r\n![](http://mmbiz.qpic.cn/mmbiz_png/jnDIM6gq2cUy8AKfXDSf7WicXeET8uWwelO1O7botUQPib9Vrko5H4m7Gk94DYiancEyj7LZE7HiaWKVTjg4YDutzA/0?wx_fmt=png)\r\n\r\n钱学森装论文手稿的信封\r\n\r\n**航天元老的执着与担当**\r\n\r\n钱学森带领的那批航天开拓者,后来都成为了中国航天的元老功勋,他们的执着与担当同样值得今天的我们追思与学习。\r\n\r\n任新民,三年拿到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神”,我国六大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被航天人亲切称为“总总师”,与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并称“航天四老”。在生活中十分随和的他,对待航天事业却一点也不“随和”,一线工作者对这位总总师是又敬又怕,敬的是他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往往最先发现并解决问题;怕的是他要求严格,批评起人来一针见血。\r\n\r\n一次火箭发射前的总检查中,遥测信号突然出现过压报警,技术人员排查无果。这时距离发射只有两天了,大家觉得火箭上有保护装置,这点小毛病可以“扛过去”,就没有往下查。任新民知道了这件事,脸色一沉,赶到测试车间大声吼道:“是谁不想查下去了?”没人敢吱声。“保护装置是火箭的第二道防线,是发生万一时才去的紧急措施。你们明明知道第一道防线出了问题却不去追查,难道想让火箭带着隐患上天吗?”所有人都被镇住了,房间里鸦雀无声。任新民斩钉截铁地说:“不查清楚,我让全线停工等着你们!”\r\n\r\n“全线”是什么概念?是火箭、卫星、发射场、测控船、地面用户一大串系统几十万人。大家再也不敢怠慢,从图纸开始,一点点查,一点点算,一天一夜后,终于发现是一根导线接错了——新图纸对导线连接进行了修改,但是实际上导线是按照老图纸连接的。重大隐患被排除,发射取得成功。\r\n\r\n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这十六个字是周恩来总理对国防科技工作提出的方针,而“总总师”任新民正是这个方针坚定的执行者。但如果你以为任新民只是一个萧规曹随的保守主义者,那就大错特错了。\r\n\r\n在我国立项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时,研制能把卫星送入远地点35786千米的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火箭是必不可少的。实现同步转移轨道发射,最好的方式是选用高比冲、能够二次点火的氢氧发动机,当时美国和法国已经有了高水平的氢氧机,中国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研制氢氧机困难很多。因此当时研制团队中曾经有过很尖锐的观点对立:一方认为采用常规燃料发动机难度小、把握大;另一方认为氢氧机潜力大,有利于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差距。最后国家决定两种方案一起上马,但几年后,氢氧机在试验中发生爆炸,因此在方案报批的时候,常规发动机被定为第一方案,氢氧机为“另一方案”。\r\n\r\n任新民当时正在日本进行访问,得知消息后立即返回国内,直接向上级部门陈述观点:“从发射眼前这颗不大也不小的卫星来讲,常规发动机和氢氧发动机都可以完成任务,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要发射重量级的大卫星,常规发动机就力不从心了,而氢氧发动机则能胜任。现在世界上只有美国、法国抢占了这个制高点,其他国家都在奋起直追,我们为什么要自甘落后呢?既然上这项技术是迟早的事,那么晚上不如早上,何况我们已经有了成功的希望和把握,为什么非要把它打入另册呢?”\r\n\r\n一席话有理有据,饱含着老一辈航天人对祖国和事业的一腔赤诚,上级部门认真地对任新民的建议进行研究讨论,最后决定,变“另一”方案为“第一”方案,成就了长征三号系列火箭的辉煌,可谓一字千金。\r\n\r\n![](http://mmbiz.qpic.cn/mmbiz_png/jnDIM6gq2cUy8AKfXDSf7WicXeET8uWweGwY8pgU07lzJceiaYLAwBficaBqsAskEDjicfrBCLicofxobW2r3FfWSGA/0?wx_fmt=png)\r\n\r\n长征3号甲火箭发射嫦娥一号探测器\r\n\r\n**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洋、只唯实。这是任新民一生治学立业的不变原则,时至今日,依然值得每一位航天人学习。**\r\n\r\n2017年2月12日,102岁高龄的任新民与世长辞,直到生命的最后,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新火箭的发射。去年首飞,任老饭都没吃,守候在电视机前观看。这是老一辈航天人最后的牵挂,也是对我们新一代航天工作者的殷切期待。\r\n\r\n在今天这个时间,重温航天巨擘们的故事,学习他们的治学,他们的方法,他们的态度,他们的精神,对于解决眼前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r\n\r\n**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不忘初心,方能继续前行。**\r\n\r\n(本文史料来自《钱学森故事》(解放出版社,涂元季、莹莹著),《一代天骄——记中国运载火箭和卫星的总设计师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石磊主编),《任新民:不只是传说里的人》(中国青年报,蒋欣、王嘉兴))\r\n\r\n**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r\n\r\n![](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VTNakOaPfqSbbjNjx107Lp8z78PvtOgD8OT7ib7eU24ZyeAHQRvb6j4KIy2eGzKk0x6TicX3pLUvuQ/0?wx_fmt=jpeg)\r\n\r\n \r\n\r\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n\r\n微信扫一扫 \r\n关注该公众号\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 分析\r\n\r\n: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r\n分享 留言 收藏\r\n\r\n","Timestamp":1499097600000,"PublicKey":"025BB998F9094380ADAEE18FE09936970A0D80EB4AC0A750302305B6362D0F656B","Signature":"3045022100816D3F33BD61EC9AC04AD77A7E72E9310E3E95E4C4548C371BA5494C7B18719802201A2915CA4F093BE343D6E3B884FE360994A339BD29457A97803F74015C1ABB19"}

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