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帖子
账号
关于
{"ObjectType":101,"Sequence":34,"PreHash":"847A33225BEA39B20AE062CDA673780F","Content":"# 【玄处专栏】滴滴药丸?—各地网约车新规背后的利益冲突\r\n\r\n玄不救非氪不改命 [ 新潮沉思录 ](javascript:void\\(0\\);)\r\n\r\n__ _ _ _ _\r\n\r\n![](http://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0snfcJbqYvvl53xV1wzn8oZSl3kV7MP7xicH7X99aluFHkChPRbLksyJnG9waDcJmmzDkXopibYZ8Q/0?wx_fmt=gif) \r\n国庆长假刚刚结束,一线城市的地方政府就搞了一个大新闻。几大城市几乎同时发布了网约车经营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除了对轴距、排量做出明确要求,从而将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网约车一举封杀外,下手最狠的,是北京和上海这两大直辖市,明确要求车辆有本市号牌,驾驶员有本市户籍。考虑到京沪户籍和号牌入手的难度以及这个中国最重要的特大城市的市场规模和风向标意义,可以说,京沪两市的管理办法在实质上废止了交通运输部今年7月底在换帅前夕出台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r\n\r\n \r\n\r\n![](http://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2d633V9DtJ3gR8q9ZA3WgiartLibNiaoLcl2FKHtH3q6fOkedh89DpRSaVADc6Q0eEJR4yUnQeQsaZA/0?wx_fmt=png) \r\n_ 仅仅过了不到两个月,交通部的新规就变得岌岌可危了 _\r\n\r\n \r\n\r\n其实,只要稍微留意相关的新闻报道,就不难看出,在网约车平台蓬勃发展的短短数年时间里,交通运输部与地方政府关于网约车存废一直有着截然相反的态度。一方面,交通运输部在各种场合多次表态对网约车的支持态度,原部长甚至公开表示:“网约车我坐过,我也请我的工作人员、司机都去坐过”。另一方面,多数地方政府对网约车则坚决打击,例如山西太原,市民举报网络约车,可以获得100元奖励。很显然,交通运输部与地方政府的不同态度背后,有着不同的利益考量。\r\n\r\n \r\n\r\n![](http://mmbiz.qpic.cn/mmbiz_jpg/8T2WTyz6Xy2d633V9DtJ3gR8q9ZA3WgiaEiaV8h76LDaOmUfJI3KTGeN8uGuicRug7vgIppXhu8PPkMLGU8Z5vv8Q/0?wx_fmt=jpeg) \r\n_优步与人民日报签署合作备忘录的现场_\r\n\r\n \r\n\r\n对于交通运输部而言,“互联网+”带来的中心化、垄断化特征符合其部门利益。他们的利益与互联网利益集团存在着一致性。随着少数几家甚至一家互联网巨头将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市内客运车辆控制起来,也就使原本只能由地方政府控制的这部分管理权限和利益收归中央政府。因为地方政府管得了车,管得了人,但绝对管不了网络平台。而网约车这块蛋糕,站在交通运输部角度看来,是绝对值得争取的。毕竟,交通运输部听起来唬人,但实际上公铁空水,公路主体在地方,铁空有相对独立的铁总和民航,交通运输部基本上只能管住个水运,所以,有统计说这些年算下来有近20个交通厅长被查,而交通运输部十八大以来有报道的只有一名水运局副巡视员因为天津港事件被处理,另有一位副部长因为大吃大喝被通报。交通运输部自己也反思过:\r\n\r\n \r\n\r\n>\r\n> “有人问,为什么各地这么多交通厅厅长贪腐,交通部的司长却没查出腐败问题?这是制度设计的原因,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体责任在省里,交通部只是负责规划,交通部不具体操作。”\r\n\r\n \r\n\r\n交通运输部得到的,就是地方政府失去的。行政审批权作为政府最主要的权力之一,也是政府的金饭碗。正所谓夺人饭碗如杀人父母,地方政府在利益问题上是绝不可能含糊的。除了利益关系外,行政审批也是市场监管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现在有些人一说起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喜欢说“事前审批逐步转向事中事后监管”,这实际上严重低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复杂性。每逢有恶性事件或伤亡事故发生,很多人就追问,监管到哪里去了,其实,这些事情一再表明,事中事后监管是靠不住的,因为各级政府都缺少执行事中事后监管所需要的人力物力。\r\n\r\n \r\n\r\n严格的事前监管下的事中事后监管靠不住,放松的事前监管下的事中事后监管自然更靠不住。但是,在“依网治国”的大背景下,通过放宽准入门槛赚到吆喝和事中事后监管管不住受到惩处的并不是同一拨人。在网约车问题上,我们看到,一方面,交通运输部的积极表态屡屡收获民意的支持,另一方面,因为网约车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却需要地方政府去解决,解决不好的,还有可能被问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网约车引发的一些刑事犯罪问题,但这不是最主要的。最麻烦的,是出租车司机屡屡制造的群体性事件。\r\n\r\n \r\n\r\n虽然,群体性事件分为两种,一种是广大网民纷纷骂娘的群体性事件,一种是广大网民纷纷叫好的群体性事件,出租车司机罢工基本上属于后者。按理说,人民群众那么支持,就有他闹好了。但网络的民意一日三变,根本不好当真,前几天还在骂政府强拆民宅形同土匪,过几天看到拆迁户喜获千万回迁楼,心态失衡下主流民意立即变成转口痛骂“社会畸形”。想想上半年,多少网民一边痛骂国有企业养懒人,而等到东北的东北真有一批他们口中的“懒人”在两会期间讨薪,这些人立即兴高采烈纷纷表态支持。所以说,假如出租车司机真的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有些人也会很高兴的。因此,执政体制的态度一贯非常明确,群体性事件就是群体性事件,处理不好,就要被问责。而这口锅,最后只能由地方政府来背。\r\n\r\n \r\n\r\n![](http://mmbiz.qpic.cn/mmbiz_jpg/8T2WTyz6Xy2d633V9DtJ3gR8q9ZA3Wgia4oufonOJlvsQC3icoBSZ3tF5zU8icJPJlYLMWkutQhJBozU2dsTYdCNw/0?wx_fmt=jpeg) \r\n_ 天津市出租车司机罢工 _\r\n\r\n \r\n\r\n一面把人家的利益拿走,一面又要让人家去背锅。这种事情,地方政府显然是不干的。而交通运输部,其实是压不住京沪这样的特大城市的,用一套违背后者利益的《暂行办法》强行闯关,自然被后者用十分简单、粗暴、有效的方式轻松化解了。\r\n\r\n \r\n\r\n至于说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城市出行的问题,其实网约车这一出行方式从来都不是特大城市鼓励的交通方式。政府倡导的历来都是公共出行、绿色出行,公交、地铁当然算,自行车也算,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拼车出行属于“共享经济”,自然也算。而网约车属于出租车行业的延伸,被商家硬吹成“共享经济”,属于偷换概念,自然是不鼓励的。只要统计一下北京市究竟涌进来多少河北牌照的网约车,这些车辆几乎都在道路上高频行驶,你就知道北京市对此究竟支持不支持了。\r\n\r\n \r\n\r\n那么,一线城市的这些政府关心的是什么呢?关心的是控制人口规模,以便治理以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为特征的“大城市病”。这依据的是最高指示。控制人口规模,很显然,此前一再上涨的房价,是筛选人口的最主要经济手段,买不起房甚至租不起房的,自然是一线城市首先要“控制”的这部分人。那么在一线城市开网约车拉活的、打不起正规出租车的,属于不属于应该要“控制”的人群呢?当然不能一概而论,至少,能在京沪落下户口,摇到或者拍到牌照的那批人,还是属于“人口规模”范围内的嘛。\r\n\r\n \r\n\r\n![](http://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0snfcJbqYvvl53xV1wzn8o191EfwIuhwzXnVnEbYaujVYhTjm6wG3wmmMWKX6Lf850QIiaCjiakLNA/0?wx_fmt=gif) \r\n\r\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n\r\n微信扫一扫 \r\n关注该公众号\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 分析\r\n\r\n 收藏\r\n\r\n","Timestamp":1475942400000,"PublicKey":"0319773E4E75194DE9810E624C4B2B57BD976F8E62CF12ACC85909BABF216A6406","Signature":"3045022100CCF0F26BAF1F89AE5F5BD98A3245BA73A28A54D340D2F7C80B791A1F0F307C8D022011653B6EF666AB9704FBC29890014DF79EEBD936BDE5AF6C31446377F4996B6D"}

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