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帖子
账号
关于
{"ObjectType":101,"Sequence":130,"PreHash":"68783C2947859A94CC91FCB2C574A294","Content":"# 财产的联姻——道德、婚姻、性交易及中国革命(六)\r\n\r\n原创 安生 [ 新潮沉思录 ](javascript:void\\(0\\);)\r\n\r\n__ _ _ _ _\r\n\r\n![](http://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290XoHTXPnSczlMU4d8uzSeFXPxxQb19xjHqFbttjTia8dJCyy6mqgHUriauVQsxNUQrgt70nX8iaEw/0?wx_fmt=gif)\r\n\r\n \r\n\r\n书接上回。在私有制社会中,在男女经济地位不平等的时代,一夫一妻组成规模较小的家庭,是相对比较合理的结构。这样的结构能提供有效的经济平台,满足双方的基本性欲需要,能哺育下一代,还能为婚姻的双方提供心理慰藉。于是,就出现了“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之类的俗语。\r\n\r\n但是,事情并没到此为止。\r\n\r\n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出现了阶级分化,出现了以私有财产(或权力为依据的)严格的社会等级。\r\n\r\n这时,财产或权力介入人类的性关系,决定男女双方结合的因素不再是两情相悦,而是个人及其家族的利益最大化。\r\n\r\n这时, 拥有巨额财产(或权力)的人成为财产或权力的宿主 ,所有的人都成为 被财产或权力支配的奴隶\r\n,任何人的最基本的行动规则都是确保自己控制的财产或权力的最大化,按照这个规则行动的人有机会爬上更高级的社会层级,违背这个规则的人,将很快失去自己现有的社会地位,被边缘化,或者说,被淘汰,失去对社会的影响力。他们曾经拥有的财产或权力会被别人接管。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被自己的财产或权力抛弃,他们的财产或权力去寻找新的宿主了。\r\n\r\n物质条件,让人性发生了扭曲和异化。\r\n\r\n**这时的婚姻与爱情摘钩,完全为财产同盟服务,只有两个功能,促成财富和社会权力的集中,孕育新一代的财富和社会权力的宿主。**\r\n爱一个人,嫁给另一个人,或者娶另一个人,是这个时代的基本游戏规则。\r\n\r\n《红楼梦》中 四大家族错综复杂的联姻关系 , 让四大家族结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牢不可破的同盟\r\n。在这样的背景下,宝玉虽然喜欢林黛玉,但是只能娶薛宝钗。因为薛宝钗同时包含王家和薛家的利益,其代表的家族势力远远强于林黛玉这个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的孤儿。\r\n\r\n \r\n\r\n贾不贾,白玉为堂金作马。\r\n\r\n阿旁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r\n\r\n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r\n\r\n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r\n\r\n \r\n\r\n高鹗续写的四十回《红楼梦》之中,贾府的势力东山再起,也与四大家族联盟的作用密不可分。\r\n\r\n再比如,张静江安排蒋介石与陈洁如结婚,又安排蒋介石与陈洁如离婚,与宋美龄结婚。\r\n\r\n当时,孙中山去世以后,国民党内部群龙无首,在张静江的安排下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与宋家为代表的江浙买办金融集团结合起来,实现“中美合作”,迅速控制了大局。如果当时汪精卫与陈璧君离婚,娶宋美龄,那可能就是另一个局面了。\r\n\r\n \r\n\r\n陈洁如(1906年—1971年1月21日),蒋介石之恋人,蒋后来为与宋美龄结婚而将与其分手。陈洁如祖籍宁波,出生于上海,家境宽裕,她的父亲陈鹤峰是经营纸业的商人,母亲是苏州人。陈洁如原名陈凤,家人称其阿凤,婚后蒋介石为她改名为洁如;1906年出生在镇海老家,自小随父亲到了上海,住在西藏路33号。陈洁如在12岁的时候被母亲送入位于海宁路的蔡元培创办的上海爱国女子中学就读,与巨商张静江续弦的朱逸民女士和他的几个女儿成为好友。\r\n\r\n1919年,蒋介石通过张静江和孙中山的关系,继续向陈母表示有意明媒正娶陈洁如,并最终得到陈母的首肯。蒋向陈洁如声称自己已经与原配及侍妾脱离关系,并许诺“你将是我独一无二的合法妻子”。蒋介石与陈洁如的婚礼于1921年12月5日在上海永安大楼举行,张静江是证婚人,时年蒋介石34岁,陈洁如15岁。婚后不久,陈洁如随丈夫回到奉化老家祭祖,并结识了蒋的前妻毛氏,蒋随后陪陈在故乡四处游览,二人感情日深。\r\n\r\n蒋介石和陈洁如之间的婚姻,张静江可谓关怀备至。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该婚姻之“合”乃张静江所为,“离”亦是张静江所劝。当然张静江为其婚姻的劝说“合”“离”的苦心也是为了其盟弟蒋介石在政治上的迅速崛起。\r\n\r\n \r\n\r\n这时,蒋介石处处受到张静江的提携,自然对张静江的安排,俯首帖耳,唯命是从。如果蒋介石坚持与陈洁如的感情,那么他显然不能成为新一代军阀的领袖。\r\n\r\n还有,下面这个故事:\r\n\r\n \r\n\r\n前637年(晋惠公十四年)秋,重耳到了秦国,秦穆公把同宗的五个女子嫁给重耳,太子圉的妻子(怀嬴/文嬴)也在其中。重耳不打算接受太子圉之妻,胥臣说:“圉的国家我们都要去攻打了,何况他的妻子呢!而且您接受此女为的是与秦国结成姻亲以便返回晋国,您这样岂不是拘泥于小礼节,忘了大的羞耻!”重耳于是接受了公子圉妻。秦穆公十分高兴,亲自与重耳宴饮。赵衰吟了《黍苗》诗。秦穆公说:“我知道你想尽快返回晋国。”赵衰与重耳离开了座位,再次对秦穆公拜谢说:“我们这些孤立无援的臣子仰仗您,就如同百谷盼望知时节的好雨。”\r\n\r\n \r\n\r\n晋怀公甩了秦穆公的闺女文嬴,自己跑回国家继承王位。他伯父重耳娶了被他甩掉的文嬴,成了秦穆公的女婿。不久,秦穆公安排重兵送重耳回国,杀掉了自己的侄子,成了日后的晋文公。晋怀公既然不愿意做秦穆公的女婿,那就不会得到秦穆公的援助。反之,重耳接受了自己的侄媳妇,成了秦穆公的女婿,也就得到秦穆公的鼎力相助,回国夺取了王位。\r\n\r\n \r\n\r\n在这样的时代,婚姻决定成败,不是说着玩的。\r\n\r\n \r\n\r\n这时的婚姻与男女之间两情相悦完全无关,往往只能满足单方的性欲需求和心理慰藉需求,甚至连单方的需求都满足不了。这时男女之间婚姻的结合,预期说是基因的结合,不如说是双方个人及其家族之间财产和权势的结盟。\r\n\r\n这时,很多人的婚姻,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灾难。\r\n\r\n**\r\n男女之间的性关系,一旦涉及到财产(包括权力),就变质了。这时决定双方组成家庭的原因不再是两情相悦、情投意合,而是彼此家族(或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一旦双方的家族选定了彼此利益最大化的双赢方案,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男女结合。对当事人来说,这种结合和配种差不多。\r\n**\r\n\r\n \r\n\r\n受到畸形的财产所有制伤害的,不仅仅是女人。很多男人也是如此。比如,某某某16岁初次结婚,坚决不与比他大4岁的妻子同房。\r\n\r\n \r\n\r\n罗氏家境较富裕,有田产,不乏读书之人,在当地也算是颇具声望的大户。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罗氏,聪明贤惠、知情达理。她在家中排行第二却是长女,因此操持家务也是一把好手。\r\n\r\n而某某某的父亲毛顺生是个勤俭持家、精明能干的人,他之所以给儿子找了一个“大媳妇”,也是有他自己的盘算的。一是两家本是世交,上两辈就有亲戚关系。罗氏祖母毛氏,是某某某的祖父毛翼臣的堂姊妹,即韶山冲毛咏堂之女,亦即某某某的姑祖母。旧时社会上习惯于以表兄妹结亲,谓之“亲上加亲”,并视为美举。\r\n\r\n二是毛顺生想要拴住某某某的心。当时,某某某虽然辍学在家务农,但毛顺生总觉得他人大心大,不够安分。他知道山外有山的道理,担心某某某的心要飞出山外。毛顺生一心一意地想要某某某学习商业,继承他辛辛苦苦创下的产业并发扬光大。他坚信,女性的温柔是可以消磨男人的凌云壮志的,养家糊口的担子重了,某某某想飞也飞不走。\r\n\r\n三是为了亟待解决的家庭劳力问题。毛家当时有水田20余亩,毛顺生又长年在外从事贩卖生意,虽然农忙时家里请了一个长工,但里里外外仍靠某某某的母亲文七妹一个人操持。文氏既要照顾年迈的公公毛翼臣,又要照料某某某兄弟三人,当时某某某的小弟弟毛泽覃尚只有两岁,文氏时常要带他下田劳作,肩上的担子实在太重了。而当时罗氏年方十八,温顺善良、身高体壮,是一位操持家务的好手。因此,毛顺生见到这位表侄女后,甚为喜爱,在给大儿子讨了一个媳妇的同时,无疑也给家里添了一个上等的劳动力。\r\n\r\n \r\n\r\n皇帝也不能幸免。\r\n\r\n \r\n\r\n![](http://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26LGGWuLCMCypE2h6icicLh9FVS40Ric06sZRWk5blaZxB3ibU9Cts3OoEqaOpCWIePNGWM1rK7FAkNA/0?wx_fmt=png)\r\n\r\n \r\n\r\n![](http://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26LGGWuLCMCypE2h6icicLh9jPnIS7rX859UzJJ6lRVY4niaOkMFWTsG1nTNFveStqUXzhCcrQY23sQ/0?wx_fmt=png)\r\n\r\n \r\n\r\n光绪皇帝即使算不上帅哥,也可以称得上五官端正。和这样的妃子们同房,真是难为光绪了……\r\n\r\n与光绪类似,刘秀也曾经在有意中人阴丽华的情况下,违心地娶了皇后郭圣通。\r\n\r\n \r\n\r\n作为示降诚意的表示,刘杨将外甥女嫁给了刘秀,更始二年春(公元24年),刘秀留居真定郭氏漆里,纳圣通。至此,北地郭氏与南乡刘氏合两姓之好,结为姻亲。这是一场地地道道的政治婚姻,郭圣通作为舅舅真定王手中结盟示好的工具,她不享有任何的自主权。在这场因为需要而形成的结合中,婚姻的意义变得现实,功利,直接。刘杨在此之后击缶而歌,真定王的富贵得到保障,真定王室再度偏安一隅。而只有被他嫁给了刘秀的外甥女,婚姻未卜,前路迷茫。\r\n\r\n \r\n\r\n当刘秀实力强大,政权巩固以后,郭圣通的结局也就注定了。\r\n\r\n \r\n\r\n建武十七年十月,光武帝以郭后“怀执怨怼”和“吕霍之风”为由,下诏废后。同时,立阴贵人为皇后。\r\n\r\n \r\n\r\n还有和甩不掉的老婆彼此仇视一生的,比如亨利四世:\r\n\r\n \r\n\r\n摄政危机告终后,威尔士亲王继续过著奢侈的生活,并再一次负债累累。这次,乔治三世坚持要他迎娶来自不伦瑞克的堂妹卡罗琳,否则不会向他提供任何财政援助。迫于无奈下,威尔士亲王唯有默许父王的要求,在1795年4月8日于圣詹姆士宫内的王家礼拜堂完婚。\r\n\r\n他最大的灾难是1795\r\n年同意与他表妹布伦斯维克的卡罗琳结婚,以便敦促议会勾消自己已经达到63万的债务。当他见到未来的新娘时,不禁大惊失色,脱口说了声:“天哪!”接着又说:“我不舒服,请给我一杯白兰地。”而卡罗琳也发觉他“太胖,远不如他的肖像画那样漂亮”。王太子在婚礼上烂醉如泥,像死猪一样被仆人们抬进了洞房。\r\n\r\n卡罗琳并不比王太子苗条多少,她不仅肥胖,还粗鲁、庸俗、邋遢,决不是一位理想的威尔士王妃。而且这位公主的放荡不羁丝毫不比老公逊色,1796年元月,她生下夏洛蒂公主以后,他俩就分居了。在以后的岁月里,卡罗琳多半时间在意大利生活,甚至有一个私生女。\r\n\r\n1820年,乔治四世即位。卡罗琳回到英国要求当王后。乔治四世哪能同意卡罗琳当王后,一些反对派公众利用这一矛盾,作为反对乔治四世及其政府的焦点。伦敦到处都贴满了标语:“王后永远是王后!把国王扔下河去!”公众们拥簇着卡罗琳的敞篷马车,在伦敦的繁华大街上招摇过市。肥胖的卡罗琳不时地向人们头顶上撒花瓣……乔治四世闻讯后勃然大怒。他强迫政府提出一项法案,剥夺卡罗琳的王后头衔,并宣布她与国王的婚姻永远无效。由于提出来的大量证据完全不足凭信,这一法案最终没有通过。\r\n\r\n \r\n\r\n有野史传说:\r\n\r\n \r\n\r\n他用尽各种办法以达到离婚的目的。当有人告诉他拿破仑死亡的消息时:“陛下,您最大的敌人已经死了!”他叫起来:“感谢上帝,她真死了吗?”\r\n\r\n \r\n\r\n**这种婚姻不能随便离婚。离婚就意味着财产和权力结构的重新调整。**\r\n皇帝离婚,必然涉及继承人更迭,甚至可能惊动天下。这绝不是因为天下臣民爱好八卦,而是因为天上下雨地上滑。高层权力格局调整,必然引发激烈的冲突,难免影响到社会最底层。\r\n\r\n想到这一层,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刘邦和吕后分居多年,但是仍然要保留吕后皇后的身份。为什么刘邦的群臣们集体强烈反对刘邦废长立幼,甚至连商山四皓这样不问世事的隐者们也站出来干涉刘邦的家的私事。如果当时刘邦一意孤行,可以预期,必然发生一场激烈的宫廷内乱,甚至发生战争。\r\n\r\n这时,离婚的原因,往往不是双方的感情破裂,或者一方出轨,而是其中一方的家族败家。比如《红楼梦》之中“中山狼”孙绍祖虐待贾迎春。\r\n\r\n \r\n\r\n迎春嫁给孙绍祖之时,贾家已今非昔比,“在兵部候缺题升”的孙绍祖才敢对迎春恶言相向,百般蹂躏,说什么“你别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买给我的。好不好,打一顿撵在下房里睡去。当日有你爷爷在时,希图上我们的富贵,赶着相与的。论理我和你父亲是一辈,如今强压我的头,卖了一辈。又不该作了这门亲,倒没的叫人看着赶势利似的”\r\n\r\n \r\n\r\n不难想象,一旦孙绍祖发现更合适的联姻对象,那么不是休妻,就是婚内谋杀。\r\n\r\n这时,婚姻基础不再是 两情相悦\r\n,而是财产和社会权力的同盟。对当事人来说,这样的婚姻可能提供后代,但是却未必能提供优质的后代,也不能提供心理慰藉,甚至不能满足性欲。而且,不能随便离婚!\r\n\r\n这是个严重的问题!怎么解决,各村有各村的高招。总之,都是男性获得解决,女性进一步受到压抑。拥有经济(政治、军事)主导权的男性,不把女性当做平等的生活伴侣。\r\n\r\n比如,中国历史上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其中比较原始的是媵妾制:\r\n\r\n \r\n\r\n周代,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夫人,女方须以侄(兄弟之女)娣(妹妹)随嫁,同时还须从另两个与女方同姓之国各请一位女子陪嫁,亦各以侄、娣相从,一共九人,只有夫人处于正妻地位,其余都属于贵妾。媵,相送,引申指陪嫁。诸侯和正妻如亡故或被休径,不可再娶,应由众妾中依次递补,此种制度称为媵妾或媵婚制度。\r\n\r\n \r\n\r\n男方看不上女方没关系,姐妹一群,好歹总有一个能看得上眼,能情投意合的吧。再说,这种制度在政治上最大的保障了女方家族的利益:\r\n\r\n媵妾制在战国直至三国时候的贵族之间非常盛行,比如孙权的母亲就是和她的妹妹一同嫁给其父孙坚。从政治角度讲,这种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嫁女一方的利益。假如作为正妻的女子死去,或者没有生育,那么媵妾取代她的位置,以媵妾和“娘家”的密切关系,依然可以保证“娘家”的利益。\r\n\r\n再比如,阿拉伯世界允许取四个老婆,除了最多可以和四个部落联盟以外,还有其他的好处——娶老婆好像抽奖,连抽四次,总有还算合适的吧……\r\n\r\n三.如果你们恐怕不能公平对待孤儿,那末,你们可以择你们爱悦的女人,\r\n各娶两妻、三妻、四妻;如果你们恐怕不能公平地待遇她们,那末,你们只可以各娶一妻,或以你们的女奴为满足。这是更近于公平的。\r\n\r\n再说,女奴数量没有限制,你懂的……\r\n\r\n大家为了财产或权力而活,都是财产和权力的宿主。男女皆一样。性行为也好,感情也好,都要为权力斗争服务。谁不按照权力最大化的目标制订自己的行动路线,谁就要被边缘化,最终成为别人的牺牲品。于是,后宫成了女人们的战场。\r\n\r\n \r\n\r\n![](http://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26LGGWuLCMCypE2h6icicLh9jYyibkclpZwGic8GvC0Dw42LCk5Pq5C0LCLKiaXpv2rnCNcsM4BVow2tg/0?wx_fmt=png)\r\n\r\n \r\n\r\n![](http://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26LGGWuLCMCypE2h6icicLh9ghcPHkpiaOMdzyibnM9IiavKeK6svvM9MAzIq1jmdq1gclmTXdFCBaNTQ/0?wx_fmt=png)\r\n\r\n \r\n\r\n基督教地区,不能一夫一妻多妾制,于是各种不伦之恋纷纷登场。所谓骑士精神,其中就包含不伦之恋的因素。比如,“湖中骑士”兰斯洛特与亚瑟王后格温娜维尔之间的恋情,间接导致了亚瑟王之死。至于《三个火枪手》之中法国王后安娜与白金汉公爵之间故事,更是深入人心。\r\n\r\n此外,还包括广泛的通奸,大批的情妇和大量的没有继承权的非婚生子女。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切萨雷·博尔吉亚(凯撒·博尔吉亚),马基雅维利以他的行为为榜样,写下了名著《君主论》。\r\n\r\n恺撒·博尔吉亚(英文名:Cesare Borgia;西班牙语名:César\r\nBorja,音译塞萨尔·博尔哈/西泽尔·波尔金,拉丁文为恺撒·博尔吉亚/凯撒·波吉亚,1476?-1507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罗德里格·波吉亚)的私生子,瓦伦蒂诺公爵,罗马尼阿的主人,伊莫拉、弗利、佩鲁贾、皮奥姆比诺、比萨、卢卡、锡耶纳等无数属地征服者。\r\n\r\n以巩固私有财产(权势)为目的两性关系,于是,对统治阶级来说,一夫一妻多妾制(含妾媵制)、私通、偷情和嫖娼就成为满足性欲需要的必要的补丁。\r\n\r\n资产者不以他们的无产者的妻子和女儿受他们支配为满足,正式的卖淫更不必说了,他们还以互相诱奸妻子为最大的享乐。 资产阶级的婚姻实际上是公妻制。\r\n\r\n \r\n\r\n这时的社会资源高度集中,少数人支配多数人。男性拥有的社会资源压倒女性。与之对应,与异性发生性行为的权利自然也就高度集中到少数社会顶层的男性手中了。所以,一夫多妻而不是一妻多夫的根本原因,还是女方不掌握经济、政治、军事权力,而不是辜鸿铭胡扯的“茶壶、茶杯”理论——“你只见过1个茶壶配4个茶杯,哪有\r\n1个茶杯配4个茶壶的呢?其理相同。” \r\n\r\n一旦掌握了经济、政治、军事权力,女性完全可以玩弄男宠。比如,赵姬可以崇信嫪毐,控制全国的武则天照样可以宠爱美男。再比如这位:\r\n\r\n《宋书·前废帝纪》记载:山阴公主淫恣过度,谓帝曰:“妾与陛下,虽男女有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唯驸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帝乃为主置面首左右三十人。\r\n\r\n这时,贞操观也发生了变异,变得更加残酷,无情。这时的贞操观,与其说是男女之间互相的承诺和契约,不如说是为了保护财产和权力,而强行推行的社会规则。这种规则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财产和权力的垄断,而不是其他任何冠冕堂皇的借口!\r\n\r\n这时,出现畸形、变态的贞操观。这种贞操观,与畸形变态的财产的所有制有关。比如,中国古代要求女子殉葬。比如,\r\n\r\n孝烈武皇后(1590年—1626年),乌喇那拉氏,名阿巴亥,乌拉部满泰贝勒女,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任大妃,清太宗皇太极继母。孝慈高皇后去世后被立为大妃,为努尔哈赤生下三子,即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第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第十五子豫亲王多铎。后金天命十一年被逼殉葬,享年37岁。\r\n\r\n \r\n\r\n毫无疑问,大妃殉葬,极有利于努尔哈赤年长的儿子(皇太极)排除干扰夺取权力。 \r\n\r\n比如,汉武帝也做了类似的事情。他立钩弋夫人的儿子为继承人,没有以殉葬为理由,而是随便找了个借口,处死了钩弋夫人。\r\n\r\n \r\n\r\n《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其後帝闲居,问左右曰:“人言云何?”左右对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女不闻吕后邪?”\r\n\r\n \r\n\r\n不久前还同床共枕,恩爱缠绵。为了避免内乱,翻脸就杀掉自己的爱人,这种事情,只有在财产和权力主导人类社会的时候,才会出现。 \r\n\r\n比如,古代印度曾经要求女子为自己的丈夫殉葬。这种吃人的贞操观,与其说是为了种族延续,不如说是为了保证亡夫家族的财产不被女方继承,并因为女方改嫁而流失。\r\n\r\n虽然莫卧儿王朝的阿克巴大帝在位期间,曾经试图改除印度婚姻制度中的种种陋习,包括,\r\n\r\n允许寡妇改嫁,废除“萨提”(即妻子为亡夫殉葬自焚)制度。禁止童婚、大办嫁妆,提倡男女婚姻自主,近亲不宜结婚,倡导一夫一妻制。\r\n\r\n但是,这些陋习至今在许多地区仍然存在。原因无他,这些事情是印度当地的社会结构和财产所有制的必然结果,不改变印度许多地区的社会结构和财产所有制,这种事情是禁止不了的。\r\n\r\n再比如,中国封建社会强调贞操观,包括“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看过《祝福》就知道,这样的行为规范,彻底剥夺了祥林嫂的人身自由,无非为了是为了便于把祥林嫂当作为交换彩礼的商品卖来卖去。\r\n\r\n这样的社会之中,私有财产决定社会运行规则,人性要让位于财产。所有的人都不自由。绝大多数人,都有爱情的渴望,但是与爱情无缘。\r\n\r\n \r\n以私有财产和权力为依据的婚姻,是金字塔型社会的根基。不摧毁这样的社会就不能改变这种畸形的婚姻关系。只有彻底改变这样的社会结构,使多数人在经济上获得自由,他们才可能追求真正的爱情。\r\n\r\n一部分人可以使用财产和权力满足性欲,但是更多的人必然受到更大的压抑。\r\n\r\n**在这样的社会中出现性工作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r\n\r\n \r\n\r\n后面开始进入本文讨论的重点,请持续关注。\r\n\r\n \r\n\r\n**最后,请读者们有空的话花几秒时间帮我们点下文章下面广告并迅速返回即可,为作者提供支持。感谢 。**\r\n\r\n \r\n\r\n作者简介\r\n\r\n** 安生 ** / **** 经济学博士\r\n\r\n \r\n\r\n《卢瑟经济学》、《纸牌大厦》作者,研究方向为经济危机与财政调节\r\n\r\n善于从大视野观察世界\r\n\r\n![](http://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290XoHTXPnSczlMU4d8uzSatOzluoEmw7uicvvcSf6HLloia9nnYrpnHv6lDdngM5lYr2LsUUn2UsQ/0?wx_fmt=gif)\r\n\r\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n\r\n微信扫一扫 \r\n关注该公众号\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 分析\r\n\r\n 收藏\r\n\r\n","Timestamp":1487001600000,"PublicKey":"0319773E4E75194DE9810E624C4B2B57BD976F8E62CF12ACC85909BABF216A6406","Signature":"3045022100F5E9FA837C6C0EF3121A7374A7DA371F3DE092670F29B4C3CFA72A5DC993425C02207EA7E45B525F1313DEFFBCDF50B85AA1DE1481C398DB945CD36C366537120AD7"}

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