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yBOn56GI6nmNKsPheXqibEDZwztRoz2INWYhiaibN6M1NrcIufVeyMPIRHZMsPylSdtB4SSQebmrT7sm3bYAwiciaUg/0?wx_fmt=jpeg)
# 谈谈我国大龄未婚男女问题
原创 卢克文 [ 卢克文工作室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上次我在微博聊了聊“大龄剩女”这个话题,引起部分网民不满,说不能用“剩女”这个词,有歧视嫌疑,我认真听取了大家意见,这个词就不用了,以后统称为大龄未婚男女,咱也不能只谈女性这方面的问题,还要谈男性,这样看事物更全面更宏观。
如果不出极端事件,这也是我最后一次谈大龄未婚男女问题,要不大家以为我换赛道了,要改行做情感博主,不做颜值博主了。
我要守住初心,继续在颜值博主这条路大踏步走下去。
中国大龄未婚女性这个问题大批量出现,最早出在一线城市里的女性 80 后,根据我的观察, 80 后是工业化后,中国大龄未婚女性人群的第一代人。
以后 90 后, 00 后也会陆续出现这种情况,但 80 后机缘巧合打开了这扇门。
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年我在深圳工作,到公司上班好多天了还没找到租房,一直住在小旅馆里,那时身上没几个钱,急求一套离公司近的合租房,到处在网上找房子。
其中有两套房原本住着 80
后姐姐,她们有在网上放出房源,有意思的是,我跟她们在咖啡馆聊天聊租房时,她们都在不停地问我薪水多少啊?平时有什么爱好呀?有一位女房东在幼儿园工作,说话很强势,明明来聊房子的,她问了我几句,就开始说自己有深圳户口,来回香港十分方便,摁一下指纹就可以
......
我这种晚熟而憨蠢的直男,直到几年后回忆起找房子的经历,才猛地想起来,这哪是找房子啊,这 TM 是相亲啊。
可见在那年头,在深圳的 80 后女性就十分焦虑了,连租个房子都当相亲使了。
因为女性心理年龄成熟得早一些, 80 后女性在 20 多岁就清醒了,而 80 后男性一般到 30
多岁才清醒,早清醒的我们同龄女性,很早就有了婚姻危机,有些担心在深圳没办法结婚。
不是结不了婚,回老家随时能结,是在深圳没法结婚。
也不是深圳不让结婚,是想在深圳找到一个能扎根的男人结婚。
在深圳待久了的女性,很难适应内地五线城市的生活,她们要是回家了就找不着合适的工作,失去了经济来源,一身学识派不上用场,如果老公够油腻、行为够猥琐,那真是肠子都能悔青,分分钟跑回深圳,打死也要离婚。
最好的出路,就是在深圳找个合适的男人一起生活、一起奋斗。
而在深圳能扎根的男人并不多,打个比方,大概每五年,就有 200 万男性冲进深圳想发财,最后这 200 万最多剩下 20
万能在深圳买房,其他都得打包回家,然后下一波男性冲进来,这回深圳更挤了,最多剩 10 万男性能安家,再下一波再冲进来,这回剩 5 万。
深圳常住人口是 1766 万,男女比例差不多,但根据我在深圳生活的实际体验,实际人口可能有 3000 万以上,女性确实多一些,走到哪黑鸦鸦到处是人。
成都金融城这种商业中心,到晚上十一点基本没人,但这种地段放在深圳,晚上还是人来人往、灯火通明。
我以前深圳办公室在罗湖,就常常想不明白,楼下也不是什么繁华地带,每天人行道上为什么总是有这么多行人,从早到晚不断流,上班时间和晚上十点以后人流密度从来不减,他们都靠什么活下来的?
大家在深圳来来往往,都想成为深圳人,但绝大多数都只成为了深圳的燃料。
在深圳生存太不容易了,女性想找一个有房子的男人结婚也没啥错,谁都不想过压力那么大的生活是不是。
但在一线城市,供给严重不足,能在深圳生存但不能定居的女性,就一直找不到结婚对象。
在 2010 年前,这种现象在深圳就很明显了,跟我同一批在深圳打工的同事或者朋友,在我身边已经出现了不少 40 岁上下没有结婚的。
现实一点说,一个女性 40 岁上下还没成家,基本就不太可能成家了。
这批人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曾结过婚或者其他原因生过孩子的,另一种是完全未婚未孕的。
从我目前观察到的情况来看,有孩子的比完全没孩子的,生活状态和未来趋势又好一些。
在经历过好几次跟大龄未婚女性沟通后,我现在彻底摆脱了劝她们结婚的念头。
有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强行劝她们向下兼容或者姐弟恋、异国恋都不是好办法,她们不愿意自然有她们的道理,强扭的瓜既不甜、也不解渴,吃起来又苦又涩。
向下兼容会在情绪和经济上给她们造成双重拖累,她们会觉得更辛苦更累。姐弟恋差个几岁还行,差多了几乎不会结婚,男的多半也会出事。至于异国恋,结婚倒是能结,但李玟、邓丽君、林志玲都给我们做过示范了,跟外国人结婚也就新鲜一阵子,后面在婚姻里个个都不好受。
经过不断被社会锤打,我现在压根不劝大龄未婚女性结婚了,我会劝她们如果可以的话,尽量生一个孩子,不管是冻卵还是别的啥,想想办法,给自己的人生托个底,尽量别孤独终老。
我知道带孩子很累,但带孩子主要累在前五年,后面他能蹦能跳,看着看着就长得飞快。
孩子不仅能继承你的基因,也能保护你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不至于亲戚们都等着你断气吃绝户,也不至于养老院里遭护工欺负。
周海媚这次去世,我看有资料说她病情发作时,身边没有一个人在场,以至于错过救她的时间,如果她有孩子,就可能不是这个样子。
我身边认识的同龄人里,有孩子但现在未婚的大龄女性,比没有孩子的生活更有奔头,焦虑感要弱许多,男朋友一直有在谈就没断过,反正她们也知道,这几个臭男人就是图她们身子压根没想结婚,后面也不指望结婚,因为她们有子女托底,安全感要强一些。
现在女性非婚生子也可以上户口,带上出生证,可以随母亲上户,其法律权利跟已婚生子是一样的。
我不是劝所有女性非婚生子,我是劝大龄未婚女性,在不指望后面还能结婚的情况下,尽量生个孩子,保障人生托底。
对于大龄未婚女性,我们都不要劝人家结婚了,人家想结的心里头已经无比焦虑,不想结的你劝也没用,咱就顺其自然吧。
我上面说的大龄未婚女性,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大龄未婚男性,他们在社会边边角角,在不为人注意到的中国社会最底层。
你一说起大龄未婚女性,如果措辞不当,微博上她们会展开激烈回应,但如果有人在网络上一说起大龄未婚男性,用一些很难听的词汇描绘他们,基本也没有人反击你。
倒不是男人天生就不爱反击,个个都喜欢爬劳资蜀道山,而是大龄未婚女性通常在社会中层,而大龄未婚男性通常在社会底层,而底层,常常是没有话语权的,也因为太辛苦、太木愣或者对网络不熟悉,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
而且通常男性对自己所处的境遇更坦然一些,如果你说他娶不到老婆,他根本不争辩不抱怨,会跟着你一起点头说娶不到娶不到,一个人过也挺好,打打游戏刷刷抖音,日子过得挺省的。
其实女性一般在哪年哪月都是嫁得出去的,主要是嫁得好不好的问题,中国从 80
后才大规模出现大龄未婚女性,是城市化加工业化的特殊现象,是大部分女性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权利后,不愿意向下兼容的结果。
但许多男性娶不到妻子,倒是千百年很正常的情况,明和清两代,因为重男轻女加上富人三妻四妾,终身娶不到老婆的底层男人占 10-20% 左右。
我们说古人早婚,一般是指女性早婚,男性结婚年龄比女性晚五到十岁,在平均寿命 45 岁的清朝, 25-30 多岁才结婚,男性连孩子养到成年都难。
要是搁清朝,按我现在的年纪,都得去棺材铺预订产品了,还要顺便谈一谈售后服务。
自古以来,女性嫁不出去是稀罕事,部分男性终身娶不到老婆,是正常情况,其实不止中国,全世界都一个德性,男人女人各有各的苦,女人生育苦,男人做牛做马苦,男女千万别像韩国那样搞相互敌视,那些教男人
PUA 女人,或者教女人 PUA 男人的都是坏人,他们都会有报应的,男女只有合作才能对抗生活的苦。
中国不管有没有进入工业化,都不影响会出现几千万光棍,在哪里都一样,连美国、英国、日本、香港都出现本地男性不太好娶妻的现象。
香港 40 至 44 岁仍独身的女性,从 1991 年的 6% ,上升到了 2022 年的 20%
,大龄未婚女性之所以这么多,道理跟我们是一样的。
那男性就找不到人结婚了,他们怎么办呢?
很简单,到内地找媳妇,我身边就有好些同事,年轻漂亮时嫁到香港去的。
女性通常没有办法、也无法接受向下兼容,但男性可以接受。
我看一些日本人的回忆录, 1990
年代有日本人在当地找不到媳妇,通过婚介所来上海相亲,结果一进相亲房间,好家伙他一个,相亲对象十几个人站起来,看得他心花怒放。
美国跟英国也有大量大龄未婚男青年,胖的胖、穷的穷、丑的丑、矮的矮,又少读书,个个都跟我一样,这些人在英美是娶不到媳妇的,白女们看不上他们,他们同样也向下兼容,去娶亚洲女性或者拉丁女性。
美国绿卡管得很严,轻易不给的,一般高级人才才拿得到绿卡,为了照顾底层男性,为了社会稳定,才给婚姻开了绿卡的口子,所以很多女性不择手段跟白男结婚拿绿卡,比如著名的邓文迪阿姨。
邓文迪是全球捞女界的天花板, 1985 年她在广州医学院学英语时认识了美国切瑞夫妇, 1988 年经这对夫妇介绍到加州大学读书,之后她跟 51
岁的切瑞滚床单,拆散他们婚姻跟切瑞结婚。结果结婚不到四个月,她又在大学里认识了富商沃尔夫,俩人又搞在一起,沃尔夫还资助她读完耶鲁的 MBA
,这中间她还跟切瑞保持夫妻关系, 1992 年拿到绿卡后马上跟切瑞离婚, 1996 年从耶鲁毕业后,又马上跟沃尔夫分手。
毕业后她去香港找工作,飞机头等舱上认识了默多克新闻集团董事布鲁斯,经布鲁斯介绍有了星空卫视的工作机会,又由此认识了默多克, 1999 年又跟默多克结婚。
邓文迪的人生故事里,最关键的一步是拿下美国绿卡。
拿到绿卡就能在美国读书工作,能保证她人生的下限,能不能拿下默多克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无法模仿学习,而拿绿卡是可以全盘控局的,可以设下陷阱等人慢慢入局。
邓文迪真正做到了“男人是渠道,情感是技能。”
美国政府当然知道有人靠婚姻拿绿卡,但为了社会不出事,为了底层白男的利益,有些小恶心忍就忍呗。
各国政府都为本地大龄未婚男性的婚姻操碎了心,最后的解决办法都是向下兼容。
所以中国未来的大龄未婚男性,最后的出路一定是到东南亚为主、中亚为辅找对象。
有人说中国也不富裕啊,房价也贵,凭什么吸引这些地方的女性嫁到中国来。
这就是一个比较优势的问题了,中国是不富裕,但其他地方过得更苦啊,中国房价是高,但高的是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我老家邵阳均价现在四五千,一个男劳动力在工地干活六七千是有的,咬咬牙是买得起房的,可以给外国媳妇安个家了。
另外中国还有个工业化优势,买工业品是真便宜,我最近买了台 75 寸的创维大彩电,才 2000 块出头,又买了个小米微波炉,才 400
块,在工地干活一个月,不挑挑拣拣,工资就可以把全家电器配齐,另外我们的汽车价格和食品价格都不贵,这种生活在部分国家还达不到。
所以中国男性向下兼容是有空间的,迟早我们也会开放跨国婚姻的条件,帮助大龄未婚男性解决婚姻问题。
最后做个总结:
不要劝中国大龄未婚女性结婚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劝她们生个宝宝吧。
也不要劝中国大龄未婚男性结婚了,他们最好的出路是出国找。
希望政府可以从实际情况入手,给大龄未婚女性生宝宝提供一些补贴,减轻她们的负担,同时给中国大龄未婚男性的跨国婚姻,提供一些政策便利性就好。
我这些方案已经很现实了吧,就这样吧。
情感博主正式下线,以后回去做颜值博主了。
\-------------------------------------------
** ** ↓ ** 点击购买卢克文新书《风云录2023》↓ **
\----------------------------------------------
在我的知识星球,能看到
每日时政深度点评,了解国家大事,看透国际风云变幻
财经股评,从宏观视角读懂股市变化本质,掌握市场规律
分享我的观点和见解
2019年,从《文在寅的复仇》,有几百万读者关注我们,我在文章里带大家解析了当今国际局势和中国的崛起之路。
如今,有38000+读者加入我的星球,重新开始认识世界的逻辑和本质规律。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BOn56GI6nmDFF6C8jsHX40QK8gO2zicCjKJU2pJSbMQHl2AaNWQiavDVMeI4C73TwHHye1bRGJE78INyib7ZZm7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扫码加入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yBOn56GI6nmDFF6C8jsHX40QK8gO2zicCov05c1xZGWw0j2lup8b56Mr4SRricJPZWLmzNnyVWmvZX1tTOUwo99A/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38000+人都在卢克文工作室 看国际风云诡谲,时事变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修改于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