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帖子
账号
关于
o9UeGqmbwk4qMnacWTJ9majDgk5eZZtQEi
Bulletin#13DEF8C7DB460C26FD90FD23B608947C
o9UeGqmbwk4qMnacWTJ9majDgk5eZZtQEi#5471
@2023-02-24 16:00:00
上一篇下一篇

![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Xicce4pYU5r9iaRwQ5zUND7BnPVlbtSp08Xto43PBBhvKLj58nziaVXVgf9rZtSzibKMibfnC5RtwjvgA/0?wx_fmt=jpeg)

# 被问战争何时结束,德国外长下意识看了眼美国国务卿

原创 姜锋 [ 底线思维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V3fiaozrnfBJkrIeXgjOXvO8IrAST4l2xiaLC3iaZ1CibYNq9Aq7CWdLdNyJly3aS1AC6awKMTI0fhOg/640?wx_fmt=jpeg)


俄乌冲突还在继续,围绕各方表态及战争前景的争论,成为近期的焦点。 而中国在其中的态度,也被做了多种解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并出访欧洲四国,其中包括俄罗斯。
王毅主任此行的意义有多重要?欧洲如何看待这场战争,如何看待中国劝谈促和的努力?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世界经历了哪些改变?观察者网采访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姜锋教授对此进行了解读。

**
**

**观察者网:俄乌冲突一周年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出访欧洲四国(意大利、法国、匈牙利、俄罗斯),并参加在德国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王毅主任在见法国、意大利、德国领导人时都提到了“全面重启中欧交流”。您如何评价这次出访安排背后的考量?**
**姜锋:**
王毅主任这次出访,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外交之旅。此行访问了欧洲的重要国家,会见了美国和欧盟高官,出席了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是国际上讨论全球安全问题最重要的论坛之一,有广泛影响力。在当今世界局势受乌克兰危机影响,面临非常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和对抗性的时刻,王毅宣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主张与方案,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劝谈促和,推动中国与各国全面务实合作,展现出中国外交的力量,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外交活动。
乌克兰危机在欧洲爆发,但牵动全球。此行选择欧洲作为出访目的地,体现了对欧洲在中国对外关系、对欧洲在全球舞台发挥作用的高度重视。这是中国全方位发展对欧关系、开展各领域务实合作,也促进欧洲尽快走出当前安全危机所迈出的重要一步。看上去是欧洲之行,实际上具有发展全方位外交的意义,对于塑造中欧、中俄和中美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沟通与交流,推动恢复中欧之间的全面交流与合作,也是欧洲方面的一个广泛期待,非常符合中欧双方的利益。疫情三年之后,恢复和增进交流与合作是各国的普遍愿望。可以说,此次欧洲之行是在对抗性不断升级的欧洲和国际局势中“逆向而行”,引领了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时代潮流。世界迫切需要和平与发展的声音。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Xicce4pYU5r9iaRwQ5zUND7BmusnrepkGkBnGqCJ0eNbtLzUreA4UOAzUGlqDFU1BdeVxhQleaNX9A/640?wx_fmt=jpeg)
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并发言,引发高度关注 图自:中国外交部 **观察者网:**
**就这次慕尼黑安全会议的氛围,美媒形容:“在慕尼黑,人人都在讨论武器。”欧洲各国领导人的观点,基本可归纳为“现在不能和谈”、“准备好长期战争”。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大校参会后感受到,西方已经不屑于表示任何“中立”,看不出一丝想要立马停止这场战争的想法。这能反映当前欧洲国家的普遍心态吗?**
**姜锋:** 周波大校的现场观察很生动。人人都谈武器的世界,不可能是安全的世界。
这次慕安会的核心议题是俄乌冲突,俄罗斯受到全面的话语围剿。如果说慕安会以往是谈论战争与安全,今年的会议则是美西方国家联盟进行反俄战争动员的一部分。他们的主要代表均在谈提供武器、武装乌克兰,很少谈如何实现和平,甚至“和谈”一词都变成了禁忌。
至于美欧是否希望尽早结束这场战争,他们当然这样希望,但必须根据他们的条件,符合他们利益的方式,甚至要把俄罗斯排除在外。
尽管如此,还是有些法德政治人士理性地看到,没有俄罗斯的参与,欧洲不可能有持久安全,一个受到屈辱或瓦解的俄罗斯也不可能给欧洲带来安全。
慕安会上美西方反俄战争动员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方面是反俄同盟全力开展舆论攻势,为继续全方位支持乌克兰,特别是供应武器,进行全面动员;
另一方面是将乌克兰冲突“道德化”,划分善恶敌友,逼着世界各国以是否跟着美西方反对和制裁俄罗斯为线选边站队,对坚持独立自主外交的国家进行全面威吓。不追随欧美者就是恶人,是敌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慕安会上再次称,在俄乌战争问题上“没有中立可言”。非友即敌,逆我者亡。这是美国判断是非的一贯逻辑。
实际上,全世界有很多国家不愿意跟随欧美指定的方向走,不愿被西方道德绑架。他们认为欧洲的战争是地缘利益争夺的结果,给他们在粮食和能源等领域造成了严峻的现实危机,这与道德无关。包括印度这样的大国,都没有选择跟随欧美制裁俄罗斯,而是根据自身利益保持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和交往,保持正常的国家关系。
美欧已经注意到这一点,为此竭力利用慕尼黑安全会议,借助对俄乌冲突道德化迫使“非西方”的各国跟随其反俄,形成全球“反俄战线”。
当然,不管俄乌冲突原因如何,维持各国领土主权完整的原则应该得到尊重,国际法原则应该得到遵守,各国对安全的关切都应该得到尊重,这是中国的立场。王毅主任在欧洲宣示中方的立场,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重申相关方不应使用核武器,不攻击核设施,受到各方的欢迎。各国很期待中方将公布的关于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一揽子主张,希望中国的参与能够给解决乌克兰危机带来新的希望。
**观察者网:**
**本次慕尼黑安全会议同往年一样,发布了年度报告。报告承认,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并没有跟美欧站在一起,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攻击。报告将其归结为“贫富不均”影响公众意见和政治决定,即富国大多支持谴责俄罗斯。而非洲、拉美、亚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则认为欧洲居高临下,只关心自己家门口的战争,却对其它国家遭受的困难,很少施以援手。您如何看待慕安会报告对这个问题的反思?**
**姜锋:**
应该说这份文件代表着欧洲反思是看到了问题,但没有看到根本原因。问题在于,西方以外的许多国家对俄乌危机保持中立,或者在西方看来偏向俄罗斯。根本原因是,西方、欧美国家习惯了按自己的意志主导世界秩序。
德国前副总理、外交部长西格玛·加布里埃尔讲过,当前的世界秩序,是二战前后由西方国家主导建立的,非西方国家基本上没有参与。因此这个世界秩序有非常明显的西方中心、西方主导的特点,如今已经不合时宜了,非西方国家已经发展起来。西方习惯于把自己意志强加于非西方国家的霸道做法,不再被忍受,这才是本质原因。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Xicce4pYU5r9iaRwQ5zUND7BgpXWCXFTdlOj0PXDXr27SACtO15kRTiaby9zZBAEhzVErCaJDl2vOvg/640?wx_fmt=jpeg)
多国政要出席今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
本次慕安会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一位阿富汗代表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强烈呼吁,慕安会不要只关注乌克兰,也要关注阿富汗的问题,因为阿富汗当前的情况很糟,如果继续下去,会有大量阿富汗难民跑到欧洲,威胁欧洲的安全。
但他的呼吁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被完全忽略了。显然,美欧对安全问题的关注有清晰的选择性,并不是基于他们宣称的普遍的人类道德原则。
有学者提出,西方指责俄罗斯在乌克兰犯下了反人类罪。那北约、美国主导对伊拉克、阿富汗等国家和地区的战争,制造了无数战争罪行,又该怎么论处?
西方选择性地强调根据自身利益定义的道德标准,选择性地选引述国际法以推行其主张,严重损伤了国际和平秩序,瓦解了他们自己的道义可信度。刚才说过,慕尼黑安全会议,本来应该关注全球安全、全人类的安全,但美欧现在除了关注自身地缘利益外,对其它问题毫不关心。
**观察者网:**
**王毅主任在慕安会上发出“灵魂三问”,引发广泛关注。结合您刚才的介绍,似乎欧洲并不关注导致俄欧陷入安全困境的根本原因,聚焦于短期内协助乌克兰抵抗甚至击败俄罗斯,并在提供武器的问题上一步步突破红线。欧洲究竟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即不管战争结果如何,未来依然要与俄罗斯共处?**
**姜锋:**
欧洲当然有一些老一辈政治家在思考战争之后怎么办,未来如何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但这些很难进入主流舆论,主流媒体充斥着“给武器”的讨论,很少有关于政治解决危机的声音。这也引起读者们的不满,德国一位大媒体编辑对此无奈地解释说,不是媒体不报道“武器”以外的内容,而是现在的主流讨论只谈武器,媒体只好跟着报道。
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曾主张关注俄罗斯的安全诉求,俄罗斯不应瓦解,社会上也会出现主张政治解决的提议,但这样的理性主张也会受到打压,无法进入主流舆论的视野,即便是马克龙总统关于谈判解决俄乌冲突的主张也受到了谴责。
王毅主任对欧洲的三问,问到了欧洲的痛点,即欧洲实际上很难左右俄乌冲突进程,在事关欧洲根本安全问题上,欧洲深深地陷入对美国的依赖,谈不上战略自主。乌克兰危机看似是俄乌之间的冲突,实际上是俄美在博弈。谈论战争何时能结束,美国是关键,俄罗斯是关键,欧洲人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这是悲哀的。
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现场观众问台上的德国外长贝尔伯克、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还有波兰外长拉乌,战争到底何时能结束,贝尔伯克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布林肯,刚好被摄像机捕捉到了。实际上她这个潜意识里的小动作透露出,欧洲人很清楚,俄乌战争何时结束欧洲自己说了不算。俄乌冲突使欧洲离实现战略自主的目标更加遥远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nDIM6gq2cXicce4pYU5r9iaRwQ5zUND7B88G76XAd349MJme3kSnu1r7AaS8ribqsicOXlsSqvEL0HZgpa6zvphUg/640?wx_fmt=png)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在慕安会期间参加对谈 **观察者网:**
**对于中国参与调停俄乌冲突,欧洲国家的心态似乎比较矛盾,一方面渴望中国发挥对俄罗斯的影响力,一方面又警惕中国支援俄罗斯,布林肯甚至毫无证据地抛出“中国可能将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性武器”的指控。您怎么看?**
**姜锋:** 实际上欧美曾一再提出,期待中国参与调停。当然,他们的期待是中国加入制裁俄罗斯的队伍,让中国成为这场战争的一方。这是不可能的。
中国不是战争的参与方,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坚持劝和促谈的立场。中国如果按西方的要求跟着西方走,怎么能再去做调停?美欧期待中国发挥调停作用,应该是出于和平的愿望,而不是逼迫中国选边站队,更不应该期望中国跟随西方反对俄罗斯。
再者,目前战事还在延烧,欧美还一直在向乌克兰输送武器,按这样的态势打下去,很难实现和平,西方陷入自相矛盾的逻辑循环中:一方面向乌克兰保证,只要乌克兰需要就向其提供武器,需要多久就提供多久,另一方面认不清或不愿认清,只要西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乌克兰就可以一直打下去,提供多久打多久,通过谈判达到和平的机会就渺茫。
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西方各国代表反复说,要战胜俄罗斯,但对如何战胜,怎样才算战胜俄罗斯讳莫如深,对俄乌冲突的讨论被简单地浓缩为提供武器这个单一话题,缺乏政治解决的意志和智慧。
至于布林肯这个所谓的“指控”,实际上是想一箭双雕,一方面恫吓中国,要中方不向俄罗斯提供武器。本来,提供还是不提供武器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事,美国的要求从国际法来说毫无依据,美国历史上更有靠向交战双方提供武器赚钱的“发家史”。美国的霸道也表现在垄断对这场战争性质的道德定义上,由它判定善恶,威逼其他国家站在美国一边,对不屈从者进行威胁。可以说,这样的恫吓是美国战争动员、霸权行径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美国是想借此抹黑中国,借助道德化霸权,把俄罗斯判定为恶人,谁不与俄罗斯决裂,自然就是支持俄罗斯,就同样是恶人。布林肯在媒体面前“指控”或“警告”,就是借机抹黑中国、诋毁中国。这样的手法是恶人告状。
**
** **观察者网:**
**2月20日下午,中方发布了《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这份报告,今早又发布了《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外交部也放风,未来将会发布对俄乌冲突的政治调解方案文件。大家看第一份报告的措辞非常严厉,历数美国各方面的劣迹,此时发布这份报告有什么用意?**
**姜锋:** 我以为这充分体现了中方外交上的自信,该合作的地方合作,该交流的地方交流,该斗争的地方斗争。
美国在世界许多地方插手,导致了很坏的结果,包括俄乌冲突。美国的参与和危机爆发的因果关系已经成为国际争端和危机的规律性现象,美国已经变成全球许多地方的麻烦制造者,当然也是解决那些问题的关键责任方。但美国有强大的宣传机器和多年操控舆论的经验,又控制了重要的国际舆论平台,所以美国总是能将自身包装成一种解决问题、提供和平的形象,有很强的蛊惑力。
中国实事求是讲出美国的伪善和霸凌行为,也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和平的负责任态度。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Xicce4pYU5r9iaRwQ5zUND7BhHSquDRwVvibXkHy1rozhAFZT592PqEic8hia1qhMCZGEnGdicOVtP4f4A/640?wx_fmt=jpeg)
2月20日,外交部网站发布《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报告 **观察者网:**
**美国独立调查记者西蒙·赫什近日爆料,拜登政府是去年9月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幕后元凶。欧洲尤其是德国,如何看待这件事?目前似乎在舆论场上没有掀起太多的浪花?**
**姜锋:**
实际上欧洲在去年就已经出现揭露事件真相的声音了,认为北溪1号、北溪2号管道被破坏,背后就是美国干的,认为布林肯和拜登总统参与其中。德国媒体报道,去年9月,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美国时,拜登当场表示“我们有办法终结北溪2号管道”,语气非常地肯定。爆炸事件发生后,布林肯又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这说明,美国是破坏事件的参与者。但这些看法和言论都很难进入德国或欧洲的主流舆论,被当地媒体自动“过滤”掉。
德国也有非主流媒体报道了这位美国调查记者的爆料,但高层政治人物在公开场合都保持沉默,难言之苦,他们心中有数。在北溪管道被破坏问题上,美国的确欠欧洲,也欠全世界一个说法。
同样,在导弹打气球问题上,美国也欠世界一个说法。包括美国航空专业杂志在内的媒体认为,美国最近击落的气球可能是美国人自己的,有的是气球爱好者俱乐部的,但拜登政府对此三缄其口。据报道,一家美国生产气球的厂家想弄清气球被击落的情况,但在美政府面前吃了闭门羹。厂主猜测,政府可能觉得尴尬,所以保持沉默。
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与近期的“流浪气球”事件有相似之处,破坏盟友的能源管道,又击落了本国的民间气球。不择手段和歇斯底里,本不应是大国的品质,可美国还要挥舞道义大棒逼迫他人,实在是与道义背道而驰。欧洲很多人对此很清楚,但也无奈,他们要么是被欺负习惯了,要么是势单力薄,不得不屈服,这与欧洲对战略自主的渴望形成鲜明反差。

点一下右下角“在看”,让我们做的更好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v4vz52CcB128kB3dqU7xYytGQTwrbdy7kof4lnHElibMFrcX8IeqCgyRYj7QqLkCawecFgW781KcNAzIp5y0Rkg/640?wx_fmt=gif)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


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