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XyCcFNCf49K99RYlmt8360r62khiaACLKud9XpXbMa7RXtb3b5JCrW4Biap9JaGsaspicDWHAgBgsuA/0?wx_fmt=jpeg)
# 美国这次,有惊无险?
原创 金钟 [ 底线思维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V3fiaozrnfBJkrIeXgjOXvO8IrAST4l2xiaLC3iaZ1CibYNq9Aq7CWdLdNyJly3aS1AC6awKMTI0fhOg/640?wx_fmt=jpeg)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金钟
经济学博士,宏观投资人
我必须承认我以前判断错误了。
在年初的文章里,我判断由于美国加息造成全球流动性紧缺,新兴市场国家、欧洲和日本的金融系统将在今年经受严峻的考验,遭遇黑天鹅的风险相当大。如果用比较流行的“收割”理论来说,就是美国加息会首先收割发展中国家和欧洲、日本这些发达国家。
但是,万万没想到这次加息周期中第一个倒下的有影响力的银行居然是美国自己的硅谷银行,同时目前还有两家比较小的银行也一同殉葬。
现在恐怕硅谷银行的故事已经人人皆知了。这里用三句话概括一下:硅谷银行持有的大量长期债券在加息周期中产生了巨额纸面浮亏,由于缺少现金被迫出售长期债券导致纸面浮亏变成实际亏损,储户迅速出逃挤兑导致银行被接管。
美国监管机关的反应也早已经出来了,两句话概括一下就是政府先垫资保证储户资金安全,政府会逐步出售银行资产来支付垫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XyCcFNCf49K99RYlmt8360uEOHdJpDPmK6zmqQ7RXmficQ6wjicV9fgXdcTiccbILXibY7NAqAHVwwNg/640?wx_fmt=jpeg)
3月13日,美国马萨诸塞州韦尔斯利一家硅谷银行分行迎来大批储户,现场警官维持秩序。图自澎湃影像
由于硅谷银行手里的资产很大一部分是长期国债和房贷抵押债券,和2008年金融危机不同,美国的私人住房抵押贷款债券目前安全性还是很好的,所以如果不是急着在现在按照清仓价格出售这些资产,而是可以持有到债券价格回升甚至是到期偿还本息的时候,这些资产其实并不会出现账面亏损,甚至可能小赚。
这样看,银行的储户拿到自己的全部存款,接管银行的美国政府拿到了其实还算优质的长期资产,大家都没有损失。
那么这次银行挤兑中是谁亏钱了呢?答案很简单,硅谷银行的股东们和一部分债权人亏得血本无归,这其中就包括了瑞典和挪威的养老投资基金。而受损失的股东们对于银行高管的集体诉讼也已经开始。
这次银行倒闭事件会产生什么影响?
首先最直观的一个影响就是恐惧感重新回到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了。
2023年初,金融市场上充斥着加息即将到顶、经济衰退可以避免的乐观心态,但是硅谷银行在48小时内崩盘让大家发现原来黑天鹅就在身边。其他美国区域性银行甚至经历过多次加息的欧洲地区的银行都有爆雷的巨大风险,比如瑞士第二大银行瑞士信贷集团就受到美国证监会调查,其股价大幅度下跌。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XyCcFNCf49K99RYlmt8360Y1FCC8bppzTJYHaNY6yDXBTae55wyG9giau6eUrovxVTcvMp6aJ9SOw/640?wx_fmt=jpeg)
瑞信集团 资料图
虽然政府监管部门为了保证普通人对于金融体系的信心会确保储户资金的安全,但是股东和高管的利益是不受保护的,所以银行业股价大幅下跌是最直接的表象。为了防范挤兑和控制风险,防止重蹈硅谷银行的覆辙,欧美银行业必然会更激进地收缩业务和储备现金,这将加速实体经济体系中的流动性下降,而金融体系的收缩带来的则是经济衰退提前到来的概率大幅度上升,其潜在的烈度恐怕会超过以前的预期。
那么此时欧美的中央银行会如何选择呢?西方的通货膨胀率比较去年有所下降,但是目前仍然处于5%到6%的高点。当然,考虑到去年3到5月间美国汽油价格飙升至顶峰的趋势,未来3个月的通货膨胀率会在这个基期效应的影响下继续下降。
另一方面,继续加息则会加重金融系统(银行和保险)内纸面浮亏的情况,加大金融机构爆雷的风险。
美国几个主要投资银行根据债券市场价格变化已经纷纷出台预测报告,预测美联储将会提前停止加息,甚至在今年启动降息。
客观地说,目前美联储加息路径的决策就维系在主席鲍威尔一个人身上。一方面,在这一轮加息周期中,鲍威尔多次公开表示要学习1980年代初的美联储主席沃克,一定会将打压通货膨胀率的加息进行到底。
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记录,在1980年代的前三年,沃克主持的美联储加息到两位数,不但引发了1981-1982的经济危机,而且期间有500多家金融机构或被监管机构直接接管,或在监管机构的指派下被同业接管,也就是平均下来每周都有三家金融机构倒闭。而美国各地抗议加息的示威游行不断爆发,农民开着拖拉机一度围堵了华盛顿的美联储总部大楼。
因此,跟沃克比较,鲍威尔现在面对的压力不过是毛毛雨罢了。在处理了储户风险之后,他可能继续加息直到通货膨胀率确定受到控制。
但是鲍威尔的历史记录并不好。2018年的加息周期时他言之凿凿要坚持加息,但是没过两周他就改弦易辙开始大幅度降息和加大量化宽松力度。这也是为什么在硅谷银行爆雷之前,金融市场对于他的发言可信度都大打折扣的主要原因。
当硅谷银行爆雷的时候,不少资本逃离美国金融机构,美元兑其他国家货币连续下跌。但是这两天市场开始关注欧洲银行的风险,加上瑞士信贷集团的股价大跌,美元又开始大幅度升值,避险资本又回流美国。汇率这种过山车似的来回大幅度波动,也正说明国际金融市场目前犹如惊弓之鸟,到处在寻找安全的避风港。
在我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欧洲央行的利息会议还没有召开。如果欧洲央行面对银行危机采取了宽松的态度,或者未来两周没有新的金融机构爆雷发生,那么我预期美联储在三月的会议上仍然会采取小幅度加息的政策,否则今年的加息就会暂时中止。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nDIM6gq2cXyCcFNCf49K99RYlmt8360PaEHMyeGVG2Ms09BCicMbicEO8NBTRHiaLFXVEHq6dv4WibOSL2fIXZfew/640?wx_fmt=png)
拜登3月13日发表讲话,指责特朗普政府放松银行监管
硅谷银行爆雷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我们应该关注中国企业的资金安全问题。在硅谷银行遭遇挤兑的那个周末,我们才知道原来许多中国科技企业,包括不少上市公司都在硅谷银行存有现金和资产。如今虽然硅谷银行的储户风险被解决掉了,但是在欧洲和美国其他银行的存款和资产是否安全?这需要企业管理层和国企监管部门立刻着手调查评估,该转移的资金需要立刻转移,风险爆发时一旦挤兑很可能就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其次,中国在欧美金融机构的股份投资和公司债券投资是否安全也值得注意。如果说欧美监管机构出于政治需要会维护储户资金的安全,那么这些股权和债权投资则毫无疑问不会受到保护,更不用说在当下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外储投资、主权基金投资和国企投资都需要避开这些明显的潜在雷点。
虽然中国的金融体制不会受到直接的冲击,但是由于市场对于银行的信心下降导致的流动性紧缺依然会影响到香港和大陆的资本市场。“央妈”这次大概又需要费心地为市场提供充裕的资金以保证达到今年经济发展目标。
对于实体经济层面,受到国外金融系统收缩的影响,今年外需萎缩的局面肯定会进一步加剧,如何有效提振国内需求和加强国内投资效率这个我已经聊过数次的话题,其重要性又增加了。
经过1980年代和2008年金融危机,我们也不能夸大硅谷银行对于西方金融体系的影响,金融只是依附于实体经济之上的行业,科技和制造这些实体行业才是经济体系和经济竞争的核心区域。中期随着欧美央行结束加息周期或者开始新的降息周期,西方金融机构会再度开启业务扩张的步伐,中国面临的货币政策的外部压力也会逐渐消退。
在此之前,我们还是预期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和欧洲的资产会成为这一轮金融紧缩周期的牺牲品。对于那些资金充裕、有进取心的中国企业来说,那些政治经济环境相对友好、能承接供应链转移的国家和地区会成为投资的理想目的地和最佳机会。
点一下右下角“在看”,让我们做的更好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v4vz52CcB128kB3dqU7xYytGQTwrbdy7kof4lnHElibMFrcX8IeqCgyRYj7QqLkCawecFgW781KcNAzIp5y0Rkg/640?wx_fmt=gif)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