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XlrdLibE3bDm3WnkTib9mWQcbt2C0z4dN6xTyyiakeYsMuNcnCxj1X3pZ012hy1u0KHG7DxdKkjCzTA/0?wx_fmt=jpeg)
# 让G20峰会给“婆罗多”背书?
原创 刘宗义 [ 底线思维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V3fiaozrnfBJkrIeXgjOXvO8IrAST4l2xiaLC3iaZ1CibYNq9Aq7CWdLdNyJly3aS1AC6awKMTI0fhOg/640?wx_fmt=jpeg)
G20新德里峰会开幕前,遭遇舆论“寒流”。两位大国领导人缺席、俄乌争议激烈,不少声音质疑分歧严重的峰会还能否制定全球议程,《纽约时报》更是直问“世界还需要G20吗”。
也许是会前外界预期偏低,联合声明的达成让不少人意外,非盟加入G20的消息更是让众多人欣喜。9月10日峰会正式落幕,舆论似乎调转方向,称印度及其总理莫迪迎来“高光时刻”。
这次峰会,莫迪的表现到底如何?印度借G20峰会亮出改名“婆罗多”(Bharat,又音译“巴拉特”)的心思,背后有何深意?
观察者网围绕相关问题,采访了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 。
**观察者网:在印度G20峰会开幕前,很多声音对这次办会并不看好。现在来看,您认为这场大会办得是否成功?** **刘宗义:**
本次G20峰会比较特殊,有两位重量级的领导人没有出席,这种情况在历届G20峰会中是第一次出现。我们知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西方之所以把G20从一个部长级会议升格为峰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一定要把中国拉进来,需要中国出资帮助他们脱离当时的金融困境;换言之,G20的核心是G2,也就是中美两国。
G20是讨论世界经济的首要平台,但中美如果没有共识,则任何重要成果都不可能达成,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不是一届非常成功的峰会。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nDIM6gq2cXlrdLibE3bDm3WnkTib9mWQc5PDFHicXpSibRlvVuStepXgl7icSSM4vQvZF4XcJd9OuUzjoJRkVUsHZQ/640?wx_fmt=png)
9月10日,G20出席领导人参加纪念甘地的活动 (图源:PTI)
但是,这次峰会也没有像很多观察人士所预料的那样,出现未能达成联合声明的情况。因为西方、特别是美国给了印度很大的面子,这次没有在俄乌问题上过分纠缠,所以最后的联合声明一定程度上照顾了俄罗斯和中国的要求——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曾有言在先,如果联合声明谴责俄罗斯对乌发动战争,联合声明是绝对通不过的。
西方尤其是美国之所以在这一问题上做了很大的让步,实际上是有交换条件的,那就是换来美印联合声明,进一步加强、细化和具体化了美印两国针对中国的同盟关系。另外,美国、印度、沙特、阿联酋、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欧盟等8个国家和地区组织的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一项建设“印度-
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的谅解备忘录。
对于印度来讲,它自己可能觉得这次会议办得挺好,可以对内宣传这次峰会取得圆满成功,因为至少峰会最终达成了联合声明,自己没有太丢面子。
但是,若细看联合声明,会发现其实基本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本次峰会设定了6大核心议题——即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多边主义的开发银行改革、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性别平等与女性领导力——联合声明中都有点到,但都没有具体的执行方案,更没有约束力。尤其是他们早前曾作为重点的、向中国施压的所谓债务重组问题,他们的目的并没有实现。
**观察者网:说到俄乌问题,您在之前的采访中曾提到过,印度在俄乌问题上有靠向西方的倾向。就目前这表现来看,印度在俄乌问题上到底想要保持一个什么样的立场?**
**刘宗义:**
保持一种相对的中立。一方面,印度不同意俄罗斯的这一特别军事行动,莫迪曾和普京当面讲过“现在不是战争的时代”;但另一方面,印度又不想得罪俄罗斯,因为印度国内的大部分武器装备还是苏制/俄制的,而且印度还从这场冲突中得到了很大的好处,特别是从俄罗斯那里买到大量廉价的原油。
**观察者网:就目前的一系列情况来看,是不是可以说印度在俄乌问题上做到了“左右逢源”?** **刘宗义:**
对,在俄乌问题上,印度可以做到左右逢源,主要就是因为美西方对它有一个非常迫切的战略需求——美国把印度当作在“印太”地区制衡中国的战略支柱,所以在俄乌问题上对印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美国也不希望看到“前门驱虎,后门进狼”的局面,不愿意让印度从中美战略竞争中渔利,进而实现其大国崛起的理想,因此美国目前对印度是既拉又打。也就是说,印度目前认为凭自己实力获得的利益,其实都是在美国的控制范围之内。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jnDIM6gq2cXlrdLibE3bDm3WnkTib9mWQc50bP3hGboic40XHWpTm1ljIh27yQBI0xyic0UicRZcHP9SR33vOHudXGA/640?wx_fmt=gif)
**观察者网:说到对中国的围堵,您刚也提到“印度-中东-
欧洲经济走廊”,有人称这是现代版“香料之路”,您是否赞同这一说法?您认为,这“走廊”能多大程度上取代中国丝路?** **刘宗义:**
就“香料之路”这一称呼来看,古代印度确实也盛产香料,但是以前西方所称的“香料之路”延伸到印尼等地的东南亚岛屿,不只到印度。当然,从印度角度出发,说它是“香料之路”是对的。美国人所提出的这个“印度-
中东-欧洲经济走廊”可能借鉴了历史上的柏林-巴格达铁路。如果是那样的话,对欧洲特别是德国是最有利的。
至于能否替代丝路,实际上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印度、美西方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所谓替代方案。比如印度一开始提出过“季风计划”,之后又提“棉花之路”“香料之路”,后来还设想了“萨迦倡议”“印太海洋倡议”;美国提出过“蓝点网络”,之后又力推B3W计划(Build
Back Better World,“重建更美好世界”)等等。但是,这些计划到现在基本上都没有得到落实。
此前,日本和印度也提出过“亚非增长走廊”倡议,如今又出现所谓“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我们可以继续观察它的落实情况到底会怎样。他们说要修铁路、建基础设施,我不知道他们所需要的技术和经验会从哪里获得,资金有没有保障,在地缘政治上是否可行,这都是值得观察的问题。
我在一个群里问了这个问题,还分享了看到的资料,说是美国希望利用印度在基建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人跟了一句“打人别打脸,骂人别揭短”,大意是印度自己的基建都搞成那样了,还能输出技术和经验,这是非常搞笑的一件事。不能否认,莫迪上台之后,印度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要说印度在此方面的专业知识有多丰富,还是比较令人匪夷所思的。
**观察者网:除了在俄乌问题上“左右逢源”、联合美西方遏制中国,近年来印度也试图成为所谓“全球南方”国家的领袖,而这次会议的一大看点是,印度正式邀请代表非洲55个国家的非洲联盟加入G20。**
**刘宗义:** 印度当然想成为“全球南方”领袖,更确切地讲,它是想夺回发展中国家领袖的地位。
因为在1962年之前,印度的尼赫鲁和南斯拉夫的铁托、埃及的纳赛尔以及印尼的苏加诺等人发起了“不结盟运动”,当时印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非常大,是当仁不让的第三世界领袖。但是在1962年中印冲突之后,印度的国际地位就一落千丈了。
如今中美战略竞争激烈,印度认为加上自己的积极推动,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及美国的“印太”战略已事实上形成了对中国的战略围堵,于是它可以趁此机会,把自己的战略目标转向南亚、印度洋地区以及第三世界,夺回自己曾拥有的领袖地位。
印度的战略家认为,当前是对中国进行战略反击的有利时机,而美西方希望利用印度来分化“全球南方”、挤压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因此,印度和美西方是各有所需,一拍即合。
南非8月份举办的金砖峰会可谓“全球南方”的一次盛会,金砖成功“扩容”,对于第三世界和“全球南方”国家也起到了极大的鼓舞和团结作用。在金砖峰会之前,印度一直是积极地和七国集团(G7)协调,企图共同设定并主导今年G20峰会的议程;在金砖峰会之后,一些南方国家肯定要求印度把今年金砖峰会上达成的共识带到G20峰会中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G20峰会的议程,也影响了最终的联合声明。
**观察者网:咱之前聊到过,印度举办G20峰会的各种操作,很大程度上也是莫迪为了2024年印度大选,提前给自己造势。在G20峰会开幕前,有多家外媒报道,为给外国人留下更好的印象,印度政府拆毁了部分贫民窟;一些靠近道路的贫民窟,还用绿布遮掩。这些行为会多大程度上影响莫迪在选民心中的形象?**
**刘宗义:**
这些操作肯定会影响莫迪在一部分民众心中的形象,但这部分民众没有多少话语权和影响力,也没有多大的投票权。他们的投票是可以被有钱人操纵和代表的。
具体说来,这贫民窟也是有组织的,而所谓的组织分正式和非正式两种,非正式组织可能就是地痞流氓恶霸之类,这些人让贫民窟的人往哪、投谁,贫民窟的人就得乖乖地往哪、投谁。印人党及其背后的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体(RSS),就能利用这种地下组织力量。
**观察者网:印度以“婆罗多”的名义出现在G20晚宴邀请函中,这事也引来了众多讨论。这一动作藏了印度的哪些心思?** **刘宗义:**
印度改名,可能是本届G20峰会最大的一个看点,也超出了我们的意料。在国际上将国名由“India”改为“Bharat”,这是印人党和RSS政治议程上的一个既定议题,他们肯定是要做的,但是我们确实没有想到,他们会借G20这么一个国际平台把称呼昭告天下。就像在争议领土上开G20的边会一样,印度这么搞,也是想让G20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社会为它的这一行为背书。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nDIM6gq2cXlrdLibE3bDm3WnkTib9mWQcrS1Q2FdQXzQ4IBNaa4u6pAakQredNgTVIP0UIOVVoYBWIzW3wDGBlQ/640?wx_fmt=png)
G20晚宴邀请函,印度总统被称为“婆罗多总统”(图/外媒) **观察者网:很多评论在分析印度改名的意图,比如有的认为改名是为了更好地抹去殖民的印记。**
**刘宗义:**
印度人认为“India”这个词是英国人强加给他们的,但“India”这词最早怎么来的?最早是波斯帝国打到印度河流域时,波斯人问当地人这地方叫什么,当地人回答叫“Sindhu”;波斯人在翻译的过程中因发不出“h”的音,就把它翻成“Hindu”,然后传给希腊人,希腊人又传给罗马人,最后到了英国人那儿定为“India”。也就是说,虽然现在英语是“India”,但最开始的源头还是他们自己的叫法,只是音译不同。
无论是古代的梵文,还是现在的印地语、英语,都是表音文字,只是发音有差别。如果觉得发音不准确、带有殖民色彩,那这方面土耳其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把“Turkey”改成“Türkiye”,认为这样就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但印度并没有这么干,而是非要用“婆罗多”,这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即印度教民族主义所坚持的一些主张。
现在他们只是说,想用“婆罗多”来代替“India”;至于未来会怎么发展,我们不好说。因为按照RSS最高领导人巴格瓦特的主张,他们要在10~15年内实现所谓的“大婆罗多”——这概念涉及的地理范围从阿富汗一直延伸到缅甸,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甚至包括我们的西藏。也因此,我觉得他们借G20这一国际场合把“婆罗多”正式推出来,用心非常险恶,想让国际社会为自己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背书。
**观察者网:“大婆罗多”,这印度梦是不是有点太过于超现实了?** **刘宗义:**
对,实际上所谓“大婆罗多”国家从没有出现过,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么一个版图。印度自己没有历史,只有神话传说。印度古代历史的重建得益于周边国家的记载,特别是像玄奘等中国古人书籍中的记载。“婆罗多”这词只在它的神话传说里出现过,现在他们把神话传说当作真实的历史。换言之,过去是“神话开疆”,现在他们想把它继续下去。
**观察者网:莫迪往年几届选举,多靠挑动选民民族主义情绪,为自己增添获胜筹码。现在看来,这招数会继续沿用下来。** **刘宗义:**
对,从印度接手G20轮值主席国以来,有一点可以看得非常清楚,那就是莫迪要借此实现两个目标:一个是对内目标,在国内民众面前彰显自己在过去10年里给印度留下的政绩,展示印度“大国崛起”的形象,并拉来国际社会背书,以此为后续选举做广告、拉选票;另一个是对外目标,也是对外做广告,制造一个叙事,告诉世界印度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是一个可以替代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位置的国家,同时自己也是“全球南方”领袖,是美国和西方遏华的关键支柱。
目前看来,这两个目标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现,主要因为莫迪和印度政府的叙事能力非常强。一般来讲,无论推出什么样的政策,都需建立在对自我和他者有客观认知的基础上。而莫迪现在推出的很多政策,并不是建立在对自我和他者尤其是中国有客观认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一种叙事的基础上。说白点,特别擅长对内对外画大饼,且画饼功力不低;而美西方也假装真的相信,并帮助它扩大宣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