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P5uZ823TibHDzagJJHWSMfsCesNGvV5ib91uaqicsXGkGmPKCbztPVAtFB12CQ92AicUW62dkur26qwA/0?wx_fmt=jpeg)
# 珍珠港事件,一场无足轻重的岁月史书
原创 潮思 [ 新潮沉思录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8T2WTyz6Xy2hyA00U2ibjibYDKtBc7Tpc1oicGmJclgBceYXCfmzjep82YQjUMb8tlfFXjdVR6HTYcRPYjd2WvMjw/64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文 | 胖登
81年前的今天,旧日本帝国海军出动六艘航母(441架舰载机)对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发动了突袭,从此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
一直以来,国内外形形色色的“学者”们将此事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意义,认为珍珠港事件是二战的转折点,日本用自己愚蠢的行为招惹了强敌,让中国有了喘息之机。其内在逻辑无非是中国无法独立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国和苏联的加入才是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
不过现在大家也不提苏联了。苏联解体后,西方媒体开始不断编造事实以图潜移默化中改变世人的认知,现在已经有不少中国人和欧洲人开始认为美国对二战胜利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实际上能排第三不错了,甚至未必比中国贡献大)。
他们过分夸张美国的些许作用,忽略中国的实力和重大贡献,仿佛中国用努力和牺牲换取的一切都是别人的恩赐。如果不是还略微懂点历史,我是真的差点就信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P5uZ823TibHDzagJJHWSMfsJYT7RpLIeZamvKvbicV0GpJzaZdpiaWPYEt7LmB0Np4Uvw1v5ic4UawYQ/64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P5uZ823TibHDzagJJHWSMfsmyPYo3MV4u0STx926eE9r4DGbs9QIew5eZ0wGXUqv5T14zvBIn7LFw/640?wx_fmt=jpeg)
实际上,即使日本忍住了没出手,珍珠港事件没有发生,二战进程并不会受到多大影响,美国也会在稍晚时间以别的理由对日、德开战,从而攫取到最大利益。
** 日美开战的必然性 **
我们先说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日本为什么要突袭珍珠港?
一个常见的答案是1941年7月28日美国开始对日本禁运石油、钢铁、粮食等战略物资,日本狗急跳墙才选择了走上不归路。然而,这个说法看似顺滑,实则漏洞百出。
首先,这时间线就明显不对,这也是对历史缺乏基本了解而得出的结论。
一方面,日本突袭珍珠港的想法早就为人所知。
1932-1942年期间的驻日大使约瑟夫·C·格鲁写了一本回忆录《使日十年》,里面记载了他在1941年1月27日的日记里写道:“谣言四起,谓日本人正在计划,一旦与美国决裂,便出动全部力量,大举突袭珍珠港。”格鲁将这个“谣言”,报告给了美国政府,但没有引起重视。毕竟那时候傲慢的美国人认为日本人不可能成为合格的战斗机飞行员。
中国的密码战专家池步洲也发现,自1941年5月起,日本外务省与其驻檀香山(今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总领事馆之间的密电突然增多。经他破译,这些情报主要是珍珠港的气候状况以及在泊舰只的舰名、数量、装备、停泊位置、进出港时间、官兵休假时间等情况。外务省还多次询问每周中哪一天停泊的舰只数量最多,檀香山总领事回电:“经多次调查观察,是星期日。”
到了1941年11月,美国已经认定日本要对美国动手了,只不过没想到日本有能力并且敢于突袭珍珠港。按照美国人的设想,日本会先攻击欧美在东南亚的殖民地,然后美国就可以以保护殖民地为理由加入战争。
由此可见,在美国禁运之前,日本早已按捺不住要对美国下手了,只不过日本人选择的方式不是美国所希望的罢了。而最后日本也选择了12月8日(夏威夷当地时间是12月7日,星期日)突袭珍珠港,但这个决策属于错进错出,就不细说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搜索“永野修身/筋疲力尽大将”。
** 另一方面,在美国禁运之前,日本国内形势已经极度恶劣,经济崩溃、财政破产,外汇储备早已枯竭。 **
1941年5月29日,美国国务院战争经济局(Bureau of Economic
Warfare)提出了一份报告,指出日本经济由于在中国大陆进行的战争已经几乎接近破产,他们已经没有了能够用来支付的外汇储蓄,日本会把目光转向南洋,用他们的陆、海军来抢夺资源。
格鲁在《使日十年》里也记载,1941年10月,日本“可以利用的外汇,总数约为2万德国马克,需要付外汇的契约到期时,日本政府势必拖欠。”
另外,美国对日本的禁运也是流于形式。比如禁止对日出口汽油的禁令具体内容是禁止向日本出口标号87号及以上的汽油,许多美国出口商就大量向日本出口86号汽油,日本买回去加点铅就可以用于战争了。如果不是日本政府真没钱了,这种禁运下的擦边球交易还可以继续维持下去。
所以,所谓禁运根本不是日本发动战争的真实原因。即使没有所谓的禁运,日本也买不起任何战略物资了,同样会走上这条不归路, ** 只是时间的早晚会有所不同。
**
而单纯从军事角度看,日本以空袭珍珠港开局可以说是当时局面下的最优解。如果日本像美国一厢情愿认为的那样,先攻占英美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想必是可以死得更快、更不体面的。
其次,从美国的角度来看,即使没有珍珠港事件,美国也是必然要下场摘桃子的。从一战的历程来看,美国也是有这种“优良”传统的。
实际上早在1940年9月,美国就恢复了义务兵役制(二战结束后废止,朝鲜战争开始后再次恢复,一直到越战结束),开始扩充陆军,这是美国积极准备参与战争的一个讯号。【图为1940年影像资料,费城青年踊跃参军】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1YS5yicdcpJP5uZ823TibHDzagJJHWSMfsCibrdzjp6036ZUpqGic7pDZuJaLfacjVVoZKANXDo1aJt0AJicSvBzgQg/640?wx_fmt=png)
1941年,美国又通过了延长兵役法案,马歇尔的陆军军备计划也在英国、苏联的反对下强行通过了。也就是说,在日本突袭珍珠港之前,美国已经决定了要参与战争,只待整备完毕便下场摘桃子,只是被珍珠港事件打乱了备战节奏而已。
另外,在1941年12月11日希特勒因珍珠港事件对美国宣战之前,美国海军就不断寻找机会碰瓷德国海军,造成了两国海军在大西洋交火的既定事实。即使没有珍珠港事件,美国也早就拿到了“合理”的宣战理由。日、德对美国宣战之时,美国陆军还未完成战备工作,沉寂了一段时间。1942年2月,美国国会又通过《兵役法修正法案》,废止了关于不得派兵到西半球以外的规定,此时战备工作已经接近完成了。
1942年8月7日,美国对日本发起瓜岛登陆战,同月,美国参与对德轰炸。此时距离珍珠港事件已经过去九个月了。即使没有珍珠港事件,美国也会在差不多这个时间随便找个借口下场。
所以,无论日本是否突袭珍珠港,希特勒是否对美宣战,都对二战的历史进程不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
一切只取决于美国整军备战的完成度,这是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所决定的。 **
** 太平洋战争不过是侵华战争的延伸 **
如果研究太平洋战争,只着眼于日美两国的恩怨情仇,那是难以得出正确结论的,至少日本的侵华战争是绝对不能不考虑的。
虽然日本从1920年代就开始以美国为最大假想敌,但从日本历年的财政支出来看,日本的主要战略方向一直是中国。
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一书中写道,“以昭和14年度(1939年4月1日—1940年3月31日)预算案为例,既要维持在华战争、准备与中苏同时作战,又要对抗英美造舰竞赛的日本,全年总预算却不过89.
6亿日元。其中对华战费46亿日元,而所谓陆对苏联、海对英美的两大国防计划则仅有区区6. 7亿日元。”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P5uZ823TibHDzagJJHWSMfsnzVAZPCkyftpXV0C0g85YlA90KHGMBAztyibdxDRpX5MiclB3uFoSAFg/640?wx_fmt=jpeg)
例如,旧日本海军迷们津津乐道的“丸三”造舰计划(大和、武藏、翔鹤、瑞鹤等“老婆”们占据了绝大部分吨位和预算)也不过是从昭和12—17年的六年时间内花掉8亿多日元。同样,信浓、大凤粉墨登场的“丸四”造舰计划也不过是从昭和14至19年的六年内花掉12.6亿日元。
** 看着计划宏伟,实际上跟侵华战争的巨额花费不可同日而语。 **
那么,花掉一半多财政收入的侵华战争又得到了什么呢? ** 得到的只有中国人民的刻骨仇恨和-80%的收益,失去的却是国家的未来。 **
在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下,日本不仅没有取得预想中的胜利,反而深陷战争泥潭,在中国战场不断失血。
按照《聂荣臻元帅回忆录》的记载,“日军占领200个村庄,每年大概可以征收到2000万元的补给,但是为了维持着200个村庄的占领,日军需要消耗一亿元的支出。”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一开始想要“三个月灭亡中国”。如果不能速战速决,侵略中国不仅无利可图,反而会让国内本就不景气的经济雪上加霜。
1937年开战时,日本政府拥有388吨黄金储备,到了1938年,只剩下25吨了。庞大的军事开支,不仅耗尽了日本政府的储备,也消耗了日本社会太多的原料,出口能力下降导致外汇不足,外汇不足导致进口下降,引发了经济的恶性循环。
到了1940年,日本经济已经濒临崩溃,全国陷入了饥荒状态,成人每日口粮定量330克(糙米和精米混合发放),这个配给量甚至已经低于中国灾荒年时代的标准。很多人认为日本是为了石油才去打太平洋战争。实际上相对于石油,饥饿才是日本最为迫切的危险。不得已,当年日本政府又花费了2亿日元从越南进口大米。
彼时日本在中国战场每天要耗资约400万美元(折合当时的10万两黄金),部队伤亡很多,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进一步加快了日本的失血速度,日本狗急跳墙之下搞起了臭名昭著的“三光政策”。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1941年日本外汇储备基本告罄,这对于这对于大量工业原料依赖进口的日本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反观八路军控制区域、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和1938年相比,规模扩大了27倍,粮食收入扩大了2.3倍,军力自然也是同比增加。日本在不断的衰弱,而我们在不断的变强,胜负的天平早晚有一天会倾斜到中国这一边的。历史也正如毛主席在《论持久战》里预测的那样发展了。
但是日本等不到天平倾覆的那一天了。如果要缓解失血状态,重新恢复造血功能,日本只有一个选择,就是退出抵抗激烈的中国区域,固守那些已经稳固统治的地区。但是这样也是治标不治本,愈演愈烈的财政危机还是会让日本走向崩溃。
日本人也没有选择这么做,在狂热军国主义的氛围下,日本人像红眼的赌徒那样,寸土不让,选择了放手一搏。
日本人自然知道自己的实力是远不能跟美国相比的,跟美国开战无异于找死。但如果不开战,在中国战场失血而死就是可以预期的,是在绝望中等待慢性死亡。为了避免陷入这样的绝境,日本选择了一条非常有日本特色、符合日本思维的道路:用一个更大的危机来掩盖当前的危机。
日本这个选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至少在1943年瓜岛战役结束之前,日本海军对美国海军占据了一定优势。但这不是决定性的,即使日本取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也不过稍稍延缓了其在中国战场失血而死的必然结局。
只不过,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大多数人并没认识到,看起来无比强大、无法战胜的日本帝国主义竟然有着如此致命的弱点。战争从来不是简单的数据对比,国家财政是否健康、人心向背都非常重要。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P5uZ823TibHDzagJJHWSMfsBJTqMefdMh2QtVqib4PUS2XNdyd8ibWaYsniaDw7PtlWhe1puGqKzZgRA/640?wx_fmt=jpeg)
以下为引经据典内容。
日本学者纐缬厚在《何谓中日战争?》一书中说:
“可以说,当时的处境是,面临注定的战败,虽然想要撤军,但已深深陷入泥沼而不能自拔,最终陷入了持续损兵折将、加剧国力消耗的困境。“中日十五年战争”自以柳条沟事件为起因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开始,经卢沟桥事件而发展为全面战争,耗尽了日本的主要战力,国力亦疲惫不堪。在战争之初,中国不堪一击以及压制论弥漫了日本政府和军部,舆论界和媒体也大肆宣扬对中国的战争必胜。在这样的国内舆论形势下发动了侵华战争,陷入了如同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一样的泥沼。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当时采取了对东南亚地区武力进攻的对策,并由此引发了对英美的战争。总之,对英美的战争,可以说是作为中日战争的延伸而启动的。”
“从历史事实来看,日本是在对亚洲的战争中,尤其是在对中国的战争中战败了。也就是说,日本战败,根本上是由持续不断的所谓“中日十五年战争”(1931年9月—1945年8月)的长期战争所决定的。”
“侵华战争事实上的失败,是导致对英美战争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就是,在对中国之战的胜利期望消失的时候,日本寻求利用所有的战机,以图延迟战败的到来。”
美国历史学家彼得·利伯曼(Peter
Liberman)在《征服合算吗?》一书中指出,1937至1945年日本占领中国,维持占领的费用庞大,而从这些支离破碎的占领地区汲取财富和资源的前景暗淡,且贯穿战争之始终。中国当时现代经济部门极其不发达,以至于不能快速产生回报;其通信设施落后,以至于不能执行高压政治;民族主义力量又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日本占领者不支付巨额镇压费用就无法进行经济剥削。而这巨大的消耗仅仅3年时间就压垮了日本经济,迫使日本不得不寻求更加极端的军事冒险。
日本著名现代史学家藤原彰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日中战争》中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总结:
“太平洋战争与日中战争有着不可分割的连续性,是日中战争的延伸。”
“日本与美国开战是日中战争所不可避免的结果。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是近代日本从未经历过的长期的大规模的战争,而且是看不到终点的使日本陷入泥潭的战争。因为这场战争,兵力与军需品消耗严重,国内经济衰退,国民生活日益贫困。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试图通过侵略东南亚掠夺资源,以打破这场战争的僵局,因此日美战争是日中战争的扩大。"
** 为了留住真相,我们必须保持强大 **
事实是如此的明显,为什么大多数人就难以洞悉呢? ** 这并不是与学习能力相关的问题,而是欧美的媒体霸权造成的。 **
落后不止要挨打。强大之前,我们甚至没有纪念胜利的资格。
只有独立自主自强,有能力捍卫抗争的成果,才能给过往的历史赋予意义。若是我国今日像伊拉克、阿富汗一般弱小,我们在抗日战争中承受的苦难与付出的牺牲将在他人的书写中变成毫无意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血汗与功绩被欧美强行抹杀。甚至我们古代的辉煌也可能被塑造成某些符号,成为欧美人满足猎奇心理的玩物。
苏联解体了,苏联的历史也就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了。好在我国撑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如今我国主权完整、军事力量逐渐强大、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西方的“认知作战”,虽然一部分人被影响到了,迷失了自我,但也有越来越的人开始意识到问题所在。
我们唯有继续警醒与前进,让真相永远可以为人所知。
# ** 近斯文章导读: **
#
# [ 退休主编的风险与香港专家的谎言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5NjE3MzI5NQ==&mid=2247515623&idx=1&sn=d30ea1c2e482d8325083a0afc7182d33&chksm=c007e867f7706171170d1ef5dbac07c0586c4124c5d6532d5442ada92b49b2138d17dc0d8977&scene=21#wechat_redirect)
# [ 疫情危机下,工农何处去?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5NjE3MzI5NQ==&mid=2247515599&idx=1&sn=0d6a29db70896f475ed3988b9f082255&chksm=c007e84ff7706159b4325908fdeaad4254369b961d7fb729ae6a106d12cb952f299231a078a1&scene=21#wechat_redirect)
# [ 加速迈向混沌:新冠纪元的世界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5NjE3MzI5NQ==&mid=2247515568&idx=1&sn=5338e0a7530b5d573d59c38e780429f8&chksm=c007e830f770612600fe4ce844e588bf1f397f0ea08d406570eed5ce5d4ba389138ab3d3f8e7&scene=21#wechat_redirect)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MK54Bia15KN2riacWTy8XWiaw90eksfwb26a6icHNJhTq3pfk6HrBFRMhPayWOGibIXDA3ClFfBHHmfZw/640?wx_fmt=jpe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