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帖子
账号
关于
ozRF9jGEcRjZT1FELo5ExzmfTU65jQcxa7
Bulletin#31CAD233D51E5563CCA1D172602652F7
ozRF9jGEcRjZT1FELo5ExzmfTU65jQcxa7#4134
@2024-10-09 16:00:00
上一篇下一篇

![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O6nNZHtRicdT8NybuicUcOiaapPicfxA375T2PRrU5fmJVrA29Usib13KRmLF4bVTFpLmF3Spfwkibox3w/0?wx_fmt=jpeg)

# 立足实际,讲清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 长安街知事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gif/VibQR9B4PHqMlt2wSq4YhHibOBIMW7MOUib0I3nhQswNWF3KmslibMiacD9KjpgpAa8uanCASM2b04BF4x8zG0Vr19Q/640?wx_fmt=gif&from=appmsg)
](https://mobile.bjd.com.cn/#/?uuid=6509d33de4b0d557a6cd9f51&pattern=2)

(更多新书好书推荐,点击知事荐书)



在宏观经济研究领域,货币政策规则一直是学术界和各国货币当局重点关注的议题。众多学者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对货币政策规则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货币政策规则。



近年来,针对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我国提出了宏观政策跨周期设计和调控,这意味着货币政策调控更加关注机制建设,重视长效机制和自动稳定机制,发挥规则的预期引导作用。货币政策已被近年的系列研究证实具有长期效应,需要建立长期有效稳定的货币政策规则。当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还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将货币政策规则与宏观经济的稳定性结合起来,探讨中央银行能否通过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以及如何通过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对于熨平经济波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货币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最初提出货币政策的“单一规则”,其基本出发点就是要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虽然“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本身由于诸多原因而在实践中很难付诸实施,但货币主义学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却促使人们思考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即如何进行货币政策操作才能有效实现其稳定经济的目标?经过长期的“遵循规则还是相机抉择”的争论,理论界已普遍达成共识——如果中央银行遵循一定的规则而不是自由地实行无限制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将会有诸多优势。徐亚平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读完其所著《货币政策规则与经济稳定运行》一书,切实感受到作者对于宏观调控的潜心研究和作为学者的深刻思考。总体来看,该书有以下独到见解和创新之处。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货币政策规则的内涵。该书立足于货币政策规则的历史演进,总结了货币政策规则的起源、发展,深入研讨了货币政策规则的内涵。从弗里德曼最初提出货币政策的“单一规则”,到工具规则,再到目标规则,货币政策规则发展的路径告诉我们,在实践中并不存在货币政策绝对规则这样的事物,货币政策规则的内涵就在于货币政策的目标必须明确并保持相对稳定,但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则可以根据具体经济环境而灵活把握;与此同时,应辅之以良好的透明性,让公众确切了解中央银行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即货币政策是如何决策的,决策依据是什么等等。



二是多角度揭示了货币政策规则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内在联系机制。该书研究指出,货币政策规则由于其承诺机制而有利于通胀偏好的抑制;通过承诺行动,货币政策规则使央行获得了引导公众预期的能力,有利于改善中央银行在稳定产出和通胀水平之间的平衡能力。此外,当考虑到经济主体对经济运行的不完全认知时,货币政策是否规则和透明,对于促进经济主体的学习过程、引导公众预期,进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书进一步结合各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分别研究了三大货币政策规则即货币供应量规则、泰勒规则、通胀目标规则与经济稳定发展的联系;并结合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对货币政策规则的影响,对货币政策科学性与艺术性进行了总结。



三是紧密结合当前中国实际,与时俱进。该书在传统货币政策规则的基础上,探讨了供给冲击下最优货币政策规则与宏观经济的稳定,以及跨周期货币政策规则的设计。该书提出跨周期货币政策规则的设计需要纳入长期金融稳定的目标,以实现短期稳增长与中长期防风险的平衡;需要探索兼顾数量和价格工具、符合中国实际的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例如中国实施的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双功能协调政策;需要留有中长期的空间储备,保持货币供应与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保持利率的调控空间;需要注重前瞻性,加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指引,为货币政策的直接调控创造更大的空间储备等。



四是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货币政策规则的基本思路。该书研究认为,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货币政策的具体操作会变得较为复杂和相机抉择,因此,太过具体或机械的某种规则不能适应中国。建立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的基本思路,应遵循:完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通过货币政策透明制度的建设加强对市场的预期引导;努力推进相关改革,加强微观机制的建设,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创造基础条件。具体来说,一方面是要完善货币政策的数量调控,即我国货币供应的基本规则,另一方面是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探索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价格型规则。依据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目前可考虑建立数量工具为主、价格工具为辅的混合型规则,逐步实现向利率调控框架的转型。作者所做的研究对于构建中国特色货币政策规则很有参考意义,并且这种探索具有广泛适用性,是讲好中国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故事的一本很好的专著。



综上所述,该书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中央银行如何通过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维护经济的稳定发展,并最终立足中国实际,提出建立和完善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的基本思路。



作者:宗良,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



* * *

**感恩回馈** ** 长安街知事准备了精美图书 ** ** 赠送给广大粉丝! **

** ** 《货币政策规则与经济稳定运行》 ** **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VibQR9B4PHqPqDdgJMZfA333tlWqyUueaR1u8h9aN4HmIshMwYchibHyLWaWtTdwWIOYzPeAJ7SfttDfs4pqLbUg/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 ★作者 **

徐亚平



** ★内容简介 **

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中央银行如何通过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维护经济的稳定发展,并最终立足中国实际,提出建立和完善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的基本思路。本文研究分三大部分逐步展开与深入,第一部分,包括第1、2章,基础理论篇,主要对货币政策规则的起源、发展及货币政策规则的内涵,货币政策规则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内在联系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后续各章提供理论铺垫。第二部分,包括第3、4、5、6章,实践篇,分别研究三大货币政策规则(货币供应量规则、泰勒规则、通胀目标规则)与经济的稳定发展;结合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对货币政策规则的影响,对货币政策规则的内涵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第三部分,包括第7、8、9章,应用篇,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进行深入分析。



**活动参与方式**

1\. **关注“长安街知事”** 微信公众号,已关注用户可以省略此步!

2.在 **本篇文章** 评论区留言( 系统限制每篇文章只能精选100条留言 ,敬请理解)。

3\. **留言获点赞数最多的三位** 粉丝,每位将收到一本赠书。

4.留言点赞截止至当天24时,中奖名单及领奖方式将在 ** 次日 ** ** 推送 ** 中公布,敬请关注。



**注意事项:**

① 所有奖品一律包邮

② 由于个人原因导致图书邮寄不到,与长安街知事无关

③ 活动奖品寄出后,由于快递失误导致的奖品丢失所造成的损失与长安街知事无关,由用户自行与快递协商解决

④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长安街知事所有



** 上期获奖名单 **

xitong、🎈、天天向上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gif/VibQR9B4PHqNRicFpO7zkwO1RQwhZVEJQz3RficlG0vDMSgSQJtGOMvhEpFrJy9VZyXaBm46JQxxQRVYnsMOR8klQ/640?wx_fmt=gif)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


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