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引用其他观点,仅推导求证
一、物质与感知
世界是什么?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世界的第一性,物质是世界的唯一性。
首先定义【原物质】:可以被感知,并且在感知层面处于单一态的物质。
这个定义依赖于两个概念,【物质】和【感知】。
原谅我无法给出物质和感知的定义,在逻辑上这两个概念是有点死锁的关系。
有人说物质是存在,那存在是什么,存在是能够被感知到的(当然不能反推,不能被感知的就不存在)。
物质可以脱离感知而存在,但是脱离了感知谈物质不太好谈,或者没法谈。
感知也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物质又何谈感知,用什么去感知,如何感知。
所以物质与感知这个概念是源概念,物质就是物质,感知就是感知,是不需要也无法被其他概念定义的。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从一个简单的假设开始推导出一系列规律,解释整个世界发生的所有现象。
假设世界是物质的,然后证明世界是物质的这个假设有多么的合理、自洽。
如果通过这个假设可以解释世间的所有现象,那这个假设不是真理是什么,至少可以作为你当下世界观。
二、完全感知体与原物质
在推导过程中需要借助一个助手“完全感知体”,完全感知体需要具备的最基本能力:
1、完全感知体不依赖于物质;
2、能够感知到世界上所有物质的信息;
3、能够存储并处理感知到所有信息。
一句话总结,能够比其他感知体更多的存储和处理通过感知世界获取的信息。
给它起个昵称【三能】,在后续的讨论中,如无特殊说明均是站在【三能】的视角。
现在我们从原物质开始,来构建世间的一切。
【原物质】:可以被感知,并且在感知层面处于单一态的物质。
这里并不探讨原物质是否可以被分类,因为所有单个原物质是否都一样,还是可以被分成诺干类,并不影响后续的推理。
三、空间与时间
先来看两个特殊的世界:
1、虚无世界,一个原物质都不包含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可被感知物质,也就没有任何状态变化。
2、全物世界,仅包含一个原物质的世界,由于原物质只有单一状态,【三能】虽然可以感知该物质,但其通过感知获取到的这个世界的信息仅仅是该原物质的这个状态。
在这两个特殊世界里,无法描述现世中两个基本概念:【空间】和【时间】。
首先假设单个原物质不具备逻辑上的空间属性,也就是不考虑它的长宽高,仅考虑其实体性(两个原物质不能有重叠)
下面来看看包含两个原物质的世界。
这个世界的一种状态是,两个原物质紧紧的挨在一起,将这种状态定义为两者距离为零。
取任意一个两个原物质不是紧紧挨在一起的状态,定义两者的距离为1单位长度。
这样这个世界可以用两者的距离为0到无穷大单位长度来描述。
对两者距离的描述创造了逻辑上一维空间。
同理对三者相互距离的描述可以创造逻辑上的二维空间,
对四者相互距离的描述可以创造逻辑上的三维空间,我们生活的现世就是一个三维空间。
由原物质的定义可知,包含两个及以上原物质的世界里,这些原物质的相互距离必然会发生变化。
通过反证法可以轻松证明,假设多原物质世界的所有原物质间的相互距离都不变化,那么这些原物质作为一个集合在感知层面处于单一态,这些原物质的集合是一个原物质,这个世界就不是多原物质世界。
有点罗嗦,以后将包含两个及以上原物质的世界简称为【多物质世界】。
在多物质世界里,原物质的相对运动(相互距离的变化)是必然的。
多物质世界可以自然推演出【空间】这个概念。
为了方便讨论,可以在多物质世界中引入坐标系,将物质间相对距离换算成在坐标系的位置,相对距离的变化换算成在坐标系位置的变化。
【时间】又是什么,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时刻】的空间。
要理解时间,先理解时刻。
先给出时刻的定义,在举例论述。
时刻是对世界状态的标记。
还是以两个物质世界为例,包含物质A和B,A在x轴0的位置,B在x轴1或者2的位置。
那么显然这个世界只有两种状态,B在1的状态标记为T1,B在2的状态标记为T2。
当然这个世界不存在感知体,所以需要请出【三能】来感知。
时刻是否可以倒流(也就是时光是否可以倒流)?
答案是取决观察视角
对于【三能】来说,它自带标记(编号)和存储能力,对于每一次感知都会存储为(编号,世界状态),所以即便是相同的世界状态,但是记录会有不同的编号,因为【三能】是一个向后记录的系统,所以对【三能】来说时刻无法倒退。
但是【三能】可以认为,被观察世界内时刻倒流了,从T1到T2,再次到T1就可以被称为“T2时刻倒流回T1时刻”,也可以被称为“T1重现”,也可以被称为“T1T2两时刻轮回,新的一轮开始”
【时刻】是对世界状态的标记。
首先需要对世界状态的感知,感知能力受限于感知体的能力(声音、颜色、距离、力量、味道、形状等等),感知频度。
其次需要存储能力(假设存储默认包含比对能力),存储1个、2个,还是1千、1万个,或3.5、3/5个状态,感知转换为信息的丢失、信息的存储缺失丢失、信息有效期。
有了对时刻的理解,那么时间就比较容易给出定义,【时间】是世界上所有原物质相对位置状态的序列。
这里有个细思极恐的问题,在两个时刻之间世界发生了什么,对于世界中的感知体来说是完全不知道的。
比如日光灯是按照一定频率发光,当这个频率超过了感知体对光的感知频率,对于感知体来说日光灯是常亮的;但是对于感知频率高过日光灯的感知体来说,日光灯是忽明忽暗的;当感知频率远远高于日光灯时,日光灯一明一暗之间,感知体可能已经度过了漫长的轮回。
另一个问题任意两个时刻间的间隔是否相等?
两个时刻间的间隔(或者说两段时间)是否相等并无法被证明。证明的前提是需要有绝对的最小时间单位,比最小单位还小的对象无法被度量。然而逻辑上绝对的最小单位是不存在的,逻辑上的最小单位只能被设定。
为什么今年与明年的长度相等,因为都有365天,
为什么今天与明天相等,因为都有24小时,
为什么这个小时与下个小时相等,因为都有3600秒,
为什么这一秒与下一秒相等,因为都有相同原子钟的某种运动次数。
即便是原子钟也只能做到N亿年误差不超过1秒。物理学中谈到的所有的观测都是存在误差的,在比最小单位更微观的层面是不可被观测的,更不可被感知。感知体只能假想或设定感知的是真实,并无法证明。感知体无法证明两个最小时间单位是相等。
也许存在绝对主宰可能让感知体所在的世界进入静止状态,也就是对于世界来说所有物质都不发生相对位置变化,当然原子钟之类的最小时间单位的定义设备也停止运动了,感知也停止了,世界时间也停止了,但是绝对主宰还可以动,等绝对主宰爽完了再次恢复世界运动时,世界又恢复了正常,世界中的感知体又开始度过一个又一个的所谓相等的最小时间单位。
【时间之神】的能力:可能暂停、加速、减速、反向自身之外其他物体运动的同时,保持自身运动能力的能力。
举例:将一个钟表作为一个世界,并且这个世界的原物质是宏观尺度的,人就可以是这个世界的时间之神。
时间参照系:寻找并设定最小时间单位
时间均匀向前流淌现象?
时间是物质状态的一种表述,同空间一样是可以较严格的从物质推导出来的。
这里谈到的内容均可以从物质和感知两个概念及若干设定推导出来。
记住我说的是设定,设定不需要证明,只要基于设定推导出的结论不与设定矛盾即可。
N大设定:
1、原物质不变律:对逻辑上设定的世界,原物质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如果原物质种类不唯一,原物质也不能转换为其他类的原物质)。
为什么某种形式的不变律一般都是某个学科的基石,因为它阐述了不变性,不变的事物才能成为基石。比如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均是描述总体的某一感知属性的不变性,牛顿第一定律也是描述单个物体运动状态的不变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描述的是以物质和反物质形式存在的能量的守恒,也就是能量的不变性。
现世(现实世界,我们生活的世界)中,人作为感知体,是否可以感知到原物质?
回到原物质的定义,在感知层面处于单一态。这里也隐含原物质的不生不灭性。但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原物质,原物质可以被逼近,也许可以被感知,也许不能,但至少可以认定当前人类认知范围内的原物质。
早先人们认为物质是由原子组成,后来发现原子是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再后来又发现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电子属于轻子的一种。夸克和轻子这两大类粒子是否可以再分还有待于物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并不十分重要,只需要近似地认定当前科学判定的不可分粒子为原物质就可以,原物质不生不灭,其他物质由原物质组成。将来科学进步,只需要将更小的不可分粒子认定为原物质即可。未来的新发现并不会引入矛盾。
2、原物质一态律:在逻辑上设定的世界,感知体对原物质的单次感知中,原物质只能处于一种状态(由它与其他物质的相对距离来确定)。
重要推论,由原物质构成的更复杂更宏观的物质也遵循一态律。
绝对空间时间观及其反面空间可以扭曲,空间是什么,是不是物质?不是物质是什么?物理学的空间扭曲与逻辑中空间并不是一个概念,定义就不同,所以并不矛盾。两个铯原子钟计时不一致,只能说明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导致两个钟跳动次数不等。
重要推论:
1、旧日时刻不会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