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NmApgEgdPPgvI9YibPxKWPia1RaKQ54gWEA2NK6yLOCHR7LmaMpT7fCibnUcteCb3px4QSDbjK1B3Ig/0?wx_fmt=jpeg)
# 数字技术赋能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现状观察
[ 长安街知事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gif/VibQR9B4PHqNRicFpO7zkwO1RQwhZVEJQz3RficlG0vDMSgSQJtGOMvhEpFrJy9VZyXaBm46JQxxQRVYnsMOR8klQ/640?wx_fmt=gif)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教育强国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总书记提纲挈领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总书记讲话中还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凸显了数字化对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也引发社会各界对教育数字化的广泛关注。
【核心提要】
* 当前,数字技术已经有效赋能我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当前,我国教育科技在政策、市场、资金、人才、创新等多个维度形成独特优势。
* 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加速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
* 学校、家庭、社会是教育数字化“一个都不能少”的参与者,各方所发挥的角色各有侧重,各方应取长补短,与“主声部”配合演奏出精彩的“交响乐”。 各参与方的链接与协同,是教育数字化的首要任务。
* 在政府与社会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鼓励多方联合打造数字底座,关注刚需技术工具,推动教学与管理高效互联。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OGjfo32OnWeVia8habwoxGetWl5Cn8XV8dibwNpX6KaYKib9SX5MXGr1gQpuCvWAbqxe748ia7AtVeDQ/640?wx_fmt=jpeg&from=appmsg)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OGjfo32OnWeVia8habwoxGePialRCiaRgG7lq8kQdIN96bRP23Eow4ZH6qJpQX1yTaYvQyecBfeP3xg/640?wx_fmt=jpeg&from=appmsg)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OGjfo32OnWeVia8habwoxGeEZUziaFSR6crY9lNsVqg0P91VFf1M2VHsaeCeaCYSE59TUmtKbybIEA/640?wx_fmt=jpeg&from=appmsg)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OGjfo32OnWeVia8habwoxGee7DQk5SppJMUfNicLCqv7jIcRuSRRpXr2EpCGsU4Ra9WFOn0DASkjrQ/640?wx_fmt=jpeg&from=appmsg)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OGjfo32OnWeVia8habwoxGeDIeMyrZoX7nMu6OhOtubg9ia7TFlFUmdZaHCRFBolC7TajliaWKZGN1g/640?wx_fmt=jpeg&from=appmsg)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OGjfo32OnWeVia8habwoxGeYnWtKY5TlYHXZsTNGiazNxxUcKgCHACl3QibQI3XCSyP5Mq1Ca1diadpA/640?wx_fmt=jpeg&from=appmsg)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OGjfo32OnWeVia8habwoxGeoJn3ia7Flv2cZ16icReWMIUzviafCcWnLXY8zycbhkTGqHaNU76sbleUQ/640?wx_fmt=jpeg&from=appmsg)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OGjfo32OnWeVia8habwoxGe0u4LZnQwyyBQpOhKWib5dYybpXlLicrYmRpjndweNMh2ApEDlCPxhMqg/640?wx_fmt=jpeg&from=appmsg)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OGjfo32OnWeVia8habwoxGeyoLI5EuDTmNdwr8rwm3Q4cgMaiagReBlRLXe6ygLlRD4lLcr3QERobw/640?wx_fmt=jpeg&from=appmsg)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OGjfo32OnWeVia8habwoxGeciclIgibJRBV7bDIOLkHhEhia4hP4lkibeYlNWsMW3WquNpdqeJOc4yYsA/640?wx_fmt=jpeg&from=appmsg)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OGjfo32OnWeVia8habwoxGeUSGnPrd5kqqLGLuexpy2icibdQibnmOTrIZIn1Uicm8QrXj2YtvAvuZ3dQ/640?wx_fmt=jpeg&from=appmsg)
<<<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一、数字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的时代要求下,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拥抱数字化,把数字化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完善教育治理、引领教育理念创新和实践变革的重大举措,一体化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与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前,数字技术已经有效赋能我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教育科技全球竞争力发展报告》显示,自2010年以来,全球教育科技风险投资额逐年上升,2010-2021年,全球风险投资总额从5亿美元上涨至208亿美元,增长406%,且增速仍在不断加快。2021年上半年,我国共有9家教育科技独角兽企业,约占全球总量的40%,接近其他国家数量总和,可见中国的教育科技投资已经处在全球前列。
当前我国教育科技正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发展之路,在政策、市场、资金、人才、创新等多个维度形成独特优势,特别是科技赋能未来教育受到全球瞩目,多项教育科技处于全球引领性地位。
**1、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加速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让学生享有更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
根据教育部数据,目前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比2012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99.9%的学校出口带宽达到100M以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且总计数量超过400万间。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管理条件全面提档升级,基本形成了网络覆盖完全、线下多媒体教学空间、网络教学空间融合、家校数字联动的泛在化学习管理环境,有效支持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并且持续推动家校联系在线化,为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智慧教育平台覆盖3.3万所学校、23万教职人员,各级各类用户都可在同一个组织架构下进行无缝协作,技术与连接使平台成为了一个链接师、生、家、校、管五大用户主体的超级连接器,让学生与家长切身感受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便捷。
伴随着国家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高效便利的数字化管理不仅能够提升教师教学效能,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家长搭建起有效沟通的桥梁,使基础教育能够围绕“教师-
学生-家长-教师”,在数字化作用下形成更为健康的循环关系。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NmApgEgdPPgvI9YibPxKWPiaLibR704gYzlccpCag2atia5QBh1Lz6GlSIpX7RY3xGblcJL4WeqJAYxg/640?wx_fmt=jpeg&from=appmsg)
2023年2月14日,河北秦皇岛一小学学生使用VR教学设施观看自然科学课件。图源:视觉中国
**
**
**2、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按照“搭建优质平台、汇聚海量资源、整合数据系统、提升基础条件、赋能数字应用”的工作思路,当前,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已取得明显进展。
2022年,教育部实施教育数字化创新行动,启动建立开放、健康、安全的教育数字生态工程,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数字化时代,催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2022年3月,“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并快速迭代。依托该平台,全国近55%的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探索运用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和资源创设教学场景,解决实习实训难题。目前平台上线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173个,在线精品课6700余门,视频公开课2200余门,覆盖专业近600个,215个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分布全国,助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VibQR9B4PHqNmApgEgdPPgvI9YibPxKWPiaUfYTCzlJ5Y40YMwlDJuGB483VDJnauCiaqMiccvzialH3V8yEaofhhKag/640?wx_fmt=png&from=appmsg)
截图来源: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网站
对照数字化转型升级要求,教育部门已启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试点,截至2022年底,已有308所职业院校开展数据推送工作。以试点为牵引,职业院校纷纷立项数字化建设项目,数字化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3、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基本情况**
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我国高等教育正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发布的《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 (2020)
》以A、B、C类人工智能人才衡量教育科技人才的潜在质量。我国A类人才总体呈现出增加趋势并赶超美国位居首位,但科技人才占比我国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
当前,我国正依托数字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提供了2.7万门优质慕课、虚拟仿真实验,以及6.5万余件教材、视频等各类学习资源。高性能算力资源的支撑,也大大便利了高校科研,加速了重大创新成果的涌现。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VibQR9B4PHqNmApgEgdPPgvI9YibPxKWPiaf6TsCdaP5bhgngL1Er5L0aMpVpsrkarZ5Pxeq2plXsy7JPBbPPApbQ/640?wx_fmt=png&from=appmsg)
截图来源: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网站
2022年,教育部开始通过数字化平台聚焦就业问题。教育部主导的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上线,加强了企业与学生间的供需交流对接,加快了就业岗位资源共享,特别是为贫困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身体残疾的毕业生精准推送岗位信息,累计共享就业岗位1370万个,调查显示近1/3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该平台实现有效就业。
近期,伴随着以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为代表的通用目的技术(GPTs)突破层出不穷,人类生活方式和产业组织形态正经历巨大改变,数字化、智能化正在重塑未来工作模式及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驱动人工智能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的算法沉淀在AI人才上,据人社部发布的《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2025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1000万,其中对算法人才的需求度高达80%。与此同时,国家、区域、城乡、代际间人群的“数字鸿沟”面临着进一步加深的风险,而与人工智能的协作能力,未来甚至可能成为现代生活的基本“通识”,这就对教育提出了全新挑战。
面向人机高度协同、虚实高度融合的未来数字化工作、生活场景,教育数字化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变得空前紧迫。
**二、政府与社会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
教育数字化转型正在呈现全面推进的态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落实到教育数字化转型上,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学校、家庭、社会也应紧密合作、同向发力,共同打造教育繁荣生态。
学校、家庭、社会是教育数字化“一个都不能少”的参与者,各方所发挥的角色各有侧重,各方应取长补短,与“主声部”配合演奏出精彩的“交响乐”。
学校无疑是执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直接及核心载体,家庭的重要性在于引导青少年思想道德成长,而社会力量在丰富与补充教学资源、促进中外教育交流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各参与方的链接与协同,是教育数字化的首要任务。
**1、鼓励多方联合打造数字底座**
过去,众多深耕教育数字化的企业为B端、C端用户同时服务,而如今更多头部互联网企业开始借助技术优势,聚焦B端教育服务。对企业来说,聚焦B端有助于避免资源分散,通过定制化服务更好实现教育与科技的融合,从学校出发让学生感受教育数字化的红利。
在基础教育领域,企业除了从县区模式做“数据打底”,也需要通过数字基座为教育主管机构提供决策等数据支撑。
在深圳罗湖、厦门同安、天津和平区等多地教育部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等多个学校,借助企业微信连接用户,实现教育系统内部沟通更高效,家校互动更紧密;杭州、江西等地的教育部门和学校正联合教育数字化领军企业,围绕当地需求构建数字化基建平台。
不仅在基础教育,高校的数字化B端服务也展现了独特的效果。
上海交通大学使用校园电子卡打通线上线下场景,实现一部手机畅行校园。中山大学在广州、珠海、深圳有三个校区五个校园,物理空间的分散布局给资源分配带来挑战,学校联合教育企业借助weda低代码开发能力,把原来离散的流程归类;同时用电子签打破原来“线上提交,线下审核”的瓶颈;通过微卡为师生、访客、校友等赋予线上可信身份,同时解决学校用户消费、缴费等多种需要身份核验的场景,解决线上线下身份割裂的问题。
**2、关注刚需技术工具**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数字技术的大量应用本就是其基本特征,除了人的连接之外,存储、传输与算力基础底座及AI大模型、低代码等技术应用工具,可谓刚需。
在深圳,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方案,为全市中小学普及人工智能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图形化、趣味化的编程方式,让学生在乐中学、用中学,助推协同共育教育新模式的演化与成型。
武汉光谷小学使用的VR科学探究教室,让学生体验火山喷发、气候变化、地球公转等以往只能在图片和视频里看到的景象,桌面VR交互一体机打破了虚拟和真实的界限,依托数字化设备,传统的多媒体教室升级为更智能的数字化“教学空间”。
在持续向纵深推进的教育数字化建设进程中,无论是基础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还是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都应当有意识引导鼓励科技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及首创精神,积极投身生态共建,形成“同向发力”的协同效应,共创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案例。
互联网公司在教育领域的布局是一个具体而微的产业缩影,事实上,从硬件、软件到线上线下教育资源供给,一些企业已积累了诸多成功实践案例,也反映出其对教育数字化这一发展机遇的重视,如何鼓励、引导、规范企业的热情,将之最大限度转化为推进我国教育数字化事业的合力,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建章立制。
**3、特殊情况下教育数字化的作用**
据统计,
2020-2022年期间,全球超过90%的儿童面临无法参与课堂学习的困难,大规模线上教学突然成为刚性需求,假如单靠教育主管部门发力,在技术上从0到1启动迭代,无疑会面临技术积累和工程经验上的巨大风险,此时,基层学校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各大互联网厂商开发的在线协同办公工具用于家校联系乃至线上教学,迅速填补了产品供给空白,如线上会议等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明星教育应用,有效应对了海量的线上教学迫切需求。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NmApgEgdPPgvI9YibPxKWPiaiaAnT4SdbaZoJRqbPfLORQclvZwdaTcShfLRGFyOkwXYvtniamLWzecQ/640?wx_fmt=jpeg&from=appmsg)
2022年12月,上海杨浦区一所中学的初一学生在家里电脑前上英语课。图源:视觉中国
在特殊教育行业中,数字化教育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例如,基于数字教育平台、康复互动系统,数字化应用场景正在被不断构建。通过“数字赋能+康复教学”,个别化康复教学互动系统、听力语言康复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被引进。部分学校针对家长的需求,开发建设线上康复云平台,供家长和残疾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课程学习,用数字化帮助孩子们拥抱“听得清的世界”,拥有“看得见的成长”。
同向发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关键在于有效激发基层微观主体的首创精神,这既包括应用方如学校、家长的创新,也包括作为技术供应方的科技企业主动作为。在共同创新的良性生态中,教育数字化的更多规律才能够被有效揭示并提炼,从而为新的谋篇布局、顶层设计提供支撑。
**三、结语**
在技术变革明显加速的当下,如何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教育体系,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需要所有教育事业的参与者凝心聚力、共同探索。
同时,数字化是挑战,更是机遇,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只要充分调动包括科技型企业在内的各方参与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向发力实现共振,定能做好新形势下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篇大文章。
作者:刘典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
记者:蒙江
[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gif/VibQR9B4PHqMOiarHAM8HVLzyS0mSFkzvE1jRB5Lde7p7mv3P0afXvAhibc9E7ibTwM2TKdflS5ibpxalneXYEicGMeA/640?wx_fmt=gif&from=appmsg)
](https://appcdlztf171320.h5.xiaoeknow.com/p/decorate/page/eyJpZCI6IjQ2MDkyNDYifQ)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