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万不能忘记,中国是一个经历过革命的国家(《大路朝天》后记)
萧武 [ 底线思维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奉献在读者面前的,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小书,实际上就是由四篇比较长的文章组成的。主题如书名所示,主要是关于中国道路和中国革命、中国传统的关系。这当然是对几年前关于中国道路的讨论迟到的回应。所以,其中的内容既有对中国道路的认识,也有对近三十年来的社会思潮的辨析,也有对新中国历史的梳理。
2004年,我和几个朋友商量,要从前辈学者中选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进行评论,在此基础上勾勒我们所处的时代的思想图景。我们的稿子在2005年完成,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并未能出版,就一直放在电脑里。之后,或者受人之邀,或者自己有感而发,我又断断续续,先后写过一些思想评论的文章。2015年初,有朋友劝我将这些文章结集成书出版,于是选了一些篇什,结集成一个初步的稿子。但是,时过境迁,十多年前写这些文章时的情况与现在已经完全不同,修订在所难免。于是决心在原稿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不过修订的进展很慢,十多年前的文章,如今修订,已经很难进入当年的状态,思路也很难和当年对接。所以,只好推倒重来。
其实,这也不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本书中关于甘阳的一篇,最早是2005年写过一稿,在网上流传颇多。之后,2009年受《天涯》杂志之约进行修订,就推倒重写过一次。这次修改,又是重写。前后三稿,除了篇幅大大增加,框架完全变了,讨论的重点也很不同。这不仅是因为整体社会和思想潮流的变化,更是自己学习和思考的重点的变化。
从最初的热衷于追踪前辈学者的思想轨迹,以理性、客观、中立的姿态评判学术思想界的论争,到自己有明确的立场,再到直接关注现实问题,这是自己不同的学习和思考的阶段。
1998年,我上大学,第一次离开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家乡,甘肃庆阳。庆阳在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常年干旱,沟壑纵横,不通火车,只有崎岖不平的公路通往西安和兰州,还得翻山越岭。在上大学之前,外面的世界对我们来说是完全未知的陌生世界。别的不说,光是山和河,我都没怎么见过。所以,上大学对我来说,不仅是从农村走向城市,也是从一个封闭的小世界走向更大的世界。
不过,上大学之后才发现,外面的世界虽然很精彩,但这精彩与自己的关系并不大,只属于别人,不属于我。慢慢的,我意识到了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带来的社会阶层分化,也开始学着观察和分析社会的变化。阅读的重点也逐渐从原来比较喜欢的国际政治、历史等方面转移到国内社会问题的讨论上。其时新左派与新自由主义的争论正愈演愈烈,逐步从思想界波及对社会政策的看法和辩论,我也自然而然地开始关注思想界的争论。
对我而言,2000年是一个转折性的关键时刻。这一年,学校门口的网吧的上网费用大幅降低,从原来的一小时七块钱变为一小时三块钱,在看书之余,我也开始更佳频繁的上网。正是从网络上,我接触到了当时我们学校的图书馆还不太多的文章,顺便也开始在网络上参与一些讨论。网络辩论之于当时的我,既是与不同观点直接的交流,更是督促自己学习的过程,当然,也少不了对自己的思想倾向和立场的重新认识和定位。
后来我才知道,对于和我年龄相仿的人来说,差不多都有这个经历。一开始上网,都满心以为自己读了几本书,肯定是当时流行的自由主义者,但在网上辩论了一阵子渐渐就会有“你也配姓赵”的感觉,于是开始另找出路。而且,网络辩论带来的新鲜感很快也就过去了,对自己重新认识之后,也有了更为切身的问题意识,开始重新坐下来读书。
2002年毕业后,我倒了杭州工作,在杭州认识了一些网络上结交的朋友,与他们的交往时网络思想辩论的延伸,也渐渐让我有些厌倦了这种时常重复的讨论。因此,在工作之余,才开始认真的阅读一些经典作品,如马恩选集、毛选、资治通鉴、柏拉图等等。当时虽然也还是坚持写一些学习和思考的札记性的文章,但更多的还是结合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来不断调整自己的想法。因此有了前面提到的对前辈学者思想历程的追踪和评论,以及对一些流行的思想潮流的思考和辨析。十多年后再看,当初那些文章虽然写得也装模作样,其实,与其说是写给别人看的,不如说是写给自己。正如有人说过的,自己一时半会儿想不清楚的东西,动手写起来,反而慢慢就清楚了。
我大学专业本是法学,但是在学校期间感觉自己对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历史等学科反而更有兴趣,于是随着兴致所至,在图书馆乱逛,看到感兴趣的就都看一看。大概是因为当时我是在财经学院读法学,所以学校教育和老师在课堂上反而比较少有那种名校里的著名学者常见的毛病,不太会在课堂上大肆进行意识形态灌输,更多的是侧重实用教育。这种教育在我当时的想法里,应当是缺乏人文怪坏和社会关怀的,但现在看,却感到颇为受益。正是因为没有过多的进行意识形态灌输,所以给自己反而保留了较多的思考空间。同时,由于毕业后长期从事媒体工作,形成了保持追踪和评论热点事件的习惯。受媒体工作的性质影响,时常要面对不同的社会、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相对一般人而言,虽然专业深度不及专业的学者,但需要的知识面更为宽泛一些。这样,也就让我一直保持着相对较为宽泛的知识兴趣。
因此,2004年之后,开始逐步开始有意识地将一个时期的阅读集中在某一个方向上。之后,先后用心阅读和思考过一些党史、军史、文革、古代历史等方面的书籍和文章。又因为曾经从事过国资媒体工作,所以也对改革开放以来国企的改革情况有了一些了解。受新疆和西藏发生的事件的刺激,2010年开始,又集中阅读了一些民族历史、地理及宗教相关的资料。加上此前曾对法治建设、农村改革和国企改革的思考,逐步形成了一些总体性的判断,也就是本书中所讨论的中国革命与中国道路的问题。
简单来说,本书着意讨论的就是革命带给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全面的、深刻的,留下的遗产也是极其丰富的。无论今天如何评估革命,不管正面还是负面,它留下的遗产都仍然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今天中国的方方面面。无论何时,中国都不应该忘记,正如曹锦清教授说过的,中国是一个经历过革命的国家。但自1990年代以来的改革话语中,充斥着对中国革命的后悔。虽然自2005年以后,思想界开始出现关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讨论,但后悔学派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仍然保持到了2010年之后。直到中国主流学术界和思想界崇拜的英美模式在普世价值叙事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中彻底破产,从经济逐步延伸到政治领域,关于中国道路的讨论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奇怪的是,在关于中国道路的相关讨论中,无论是中国道路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对革命带给中国的遗产讳莫如深。对中国道路的讨论中,越来越多的出现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面评价,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的工业制造能力的自信,是重新建立起对中国道路的自信的两个核心,而革命却经常被遗忘,即使有,也是被编织进了一种目的论的叙事,而这种叙事简单粗暴的逻辑常常会直接导向一些非常武断的结论。比如,在一些人看来,中国革命为今天的市场化准备了条件,而从革命到改革,中国的目标都只有一个,即全面超越和取代美国,成为新一代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核心。在这种逻辑下,中国出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都被用阴谋论加以解释。实际上,这些问题恰恰是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有些是改革政策的失误所导致的。
因此,本书希望在关于中国道路的讨论在社会上已经渐渐冷却之后,重申革命对中国道路的贡献。甚至可以说,恰恰是革命带给中国的遗产才为今天的中国道路准备了必要条件。但革命本身所做的准备并不会只导向目前这种可能,而是存在着不同的可能性的。正如前面正文中已经提到过的,对道路形成的分析并不只是为了研究历史,而是为了寻找新的历史可能性。
但需要提醒的是,本书也无意给人一种“对革命年代的怀旧叙事”的印象。时间不能倒退,历史不能假设,今天的中国不可能完全回到改革开放之前的道路上去。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或许是,如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落到实处,尤其是让社会主义能够更多的体现在具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而不是全面的市场化、美国化。这是需要今天的中国人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果说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道路给人类历史带来的繁荣和发展正在成为历史,今天已经日暮途穷,那么,中国人过想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不应该也不可能是重复美国的道路,而是让为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找到一个新的中国特色的方案和出路。
朱苏力教授是我在上学期间就很敬重的学者,他的著作对我重新认识法学的意义几乎是启蒙性质的,让我意识到,法学并不仅仅是枯燥的原理、规则,而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在这些年来的学习和思考中,受益匪浅。本书行将付梓之际,虽然明知朱老师律己甚严,很少为人作序,甚至是他自己的学生,都很少为之作序,所以我腆颜求序时,内心十分忐忑。没想到,他却慨然应允,并且在随后四易其稿,对我的原稿夜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因此,作为一个后辈,对朱老师的感激是难以言喻的。
2004年开始,我和几个朋友因为对原来的BBS辩论感到厌倦,于是自己租服务器办了个小的BBS,作为小圈子的朋友交流园地,叫继圣学社。因为各种原因,时开时关,从2004年一直持续到2010年。通过这个小平台,也结识了不少志趣相投的朋友,2005年之后,建了一个QQ群,用于日常交流。这其中,既有当时还在读书的学生,也有在读的研究生、博士生,也有已经毕业工作但仍然保持着对社会思想的关注的朋友。这个小圈子人数虽然不多,而且人来人往,但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当时,自己仍然坚持着阅读的习惯,同时经常就一些关心的话题进行交流和探讨,他们给了我很多启发。用一个曾经流行的说法,这个小圈子大概也算是“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2011年,我和海裔、欧树军、殷之光、陈颀、贾晋京、张晓波、李广益、唐杰等朋友一起,发起成立了经略网刊,作为一个青年学者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之后,受到不少学界前辈师友的鼓励和参与,经略现在已经办了七年,并有了一些线下的实体。本书中的一些想法最初即来源于与经略同人的日常交流,有些甚至是受到他们的研究的启发。这个名单实在太长,就不在此一一致谢。但因为长期以来的写作习惯,并未一一注明出处,如果本书中的内容与其他人的著作有重合之处,首创自然是他们。这是需要特别说明的。
本书书稿重写之际,恰逢孩子出生,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多亏我的妻子和岳父、岳母照料孩子,才能使我有相对比较完整的时间来整理思路,最终形成这些文字。还有我故去的父亲、远在甘肃老家的母亲和亲人、朋友,他们的关心和帮助是我这样一个贫寒农家的孩子能够有机会读书并思考这些宏大问题。甚至可以说,正是对他们的命运和生活的关注,是我思考这个时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世界和我们自身的关系的最初的动力,也将是我继续思考的动力,感谢他们。因此,这本书也献给他们。
最后,本书是思考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因为,未来还长,路也还长。
萧武
2017年3月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7Rl8o4WpQphCficmp94ficgFE3xq7A5QKmcWiaomQucfVCw5g7prEFjHGHINicvucy0mFW57pr0gIKlfwt1eZXsw0g/640?wx_fmt=png)
****
**《大路朝天:中国道路与中国革命》**
作者:萧武
出版:中信出版社2018年3月
**
**
**目录**
**序 不只是正名——朱苏力/ Ⅴ**
**部分 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001**
中国改革的前提条件: 革命红利/005
改革的逻辑: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021
国家与市场/ 071
**第二部分 基层社会的革命: 土地制度变迁与民族区域**
治理/ 080
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意义/ 081
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与土地制度变迁/ 092
包产到户与乡村政治秩序重构/ 112
基层重建: 从争夺领导权开始/ 130
**第三部分 保守主义的文化与政治———从甘阳谈起/ 135**
启蒙领袖出走/ 137
保守主义归来/ 148
通三统/ 164
三统与中国道路/ 177
文化与政治/ 187
**第四部分 新儒家的“政治” 与“心性” / 196**
新儒家与旧儒家/ 198
中国道路与儒家复兴/ 207
选贤任能与官僚主义/ 214
儒家复兴与阶层固化/ 222
乡土重建与儒家/ 228
基层重建与儒家复兴/ 233
儒家复兴意味着什么/ 239
后记/ 241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U4CdoU5Kmbdq2oClEicwXncibFFcbPTkmNoH8xuiae5YmHFrFrkSIxt3JTyQoBBte8fKtZ90SwL3uJQ/640?wx_fmt=jpe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