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绍雷:最近我去了美国和俄罗斯,得出的结论是……
[ 底线思维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冯绍雷】
美国主宰世界到底能够维持多久?中国是否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替代角色?未来国际竞争的方式会涉及哪些方面?主要是维持传统的经济竞争,还是已经转移到政治抗衡、军事博弈,甚至是文明对抗?未来秩序的构建到底是什么状态?原来的地区和全球秩序是延续,还是需要改革?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全球不确定性及其对我们的挑战**
虽然随着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形势逐渐明朗,有些问题开始清晰起来,但不确定性这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今后美国政治会怎样发展,其他大国如何互动,包括俄罗斯和中国将会如何应对,全球宏观经济领域会出现什么变化,以及什么是我们最大的挑战,这些问题尚无确定的回答。
全球不确定性首先表现为特朗普现象和英国脱欧,这都是标志性现象。其背后是人们对全球化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次,当全球化过程受阻,世界竞争的重心移向地区,欧盟所发生的变动,以及在欧亚地区、在前苏联地区,包括在西太平洋地区一系列潜在冲突的发生,表明不确定性在不断蔓延。
我以为,未来不确定性的实质,第一是权力关系的不确定。美国主宰世界到底能够维持多久?中国是否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替代角色?
第二是未来国际竞争的方式以及会涉及哪些方面,主要是维持传统的经济竞争还是已经转移到政治抗衡、军事博弈,甚至是文明对抗?
第三,随着这两个问题的出现,未来秩序的构建到底是什么状态?原来的地区和全球秩序是延续,还是需要改革?这些方面出现了争议。
最近在慕尼黑安全峰会上,出现了“后西方”世界这样的概念,具有很大的象征性意义。也就是说,连西方也感觉到了这些问题,这类话题已经可以登堂入室进入西方首脑会议。
如何应对?对政策制定者而言,应对的方法各有不同。第一种是孤立主义、重商主义的。就如特朗普采取的办法,“美国优先”(only America
first),尽管还会有调整。
第二种是地缘政治方式,特朗普曾经考虑过的联俄治华,调整中美俄三边关系,当然现在形势已发生很大变化。
第三种是超越地缘政治的新型国际政治经济学方法,继续推进全球化,并且改变传统的地缘政治;也就是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方式去推进国际合作,应对国际竞争。
我觉得,“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这样一种方法。“一带一路”没有出现传统大国所推进的封闭性(或者说排他性)的地区制度构建,而是相当务实的,从经济合作入手。虽然从合作水平、产业水平、制度水平看,层次可能还不是最高的,但是相当符合我们周边这些国家,以及未来加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这些伙伴国家的需求。这种务实的发展模式,可以回避一些尖锐的国际争端所形成的挑战,有可能扩大我们的国际合作空间和未来推进的发展深度。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U7kngZibAVUibvAzcQgPiasuN2rRcia3nSoJfBwyxD0UcmTBk1Z8xCSee6UFOcbKDgB5WaGZAVnsVW3w/0?wx_fmt=jpeg)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同俄罗斯总统普京握手。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二、美俄双边关系**
在此背景下讨论中美俄三边关系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首先我们来分析美俄双边关系。无论从特朗普,还是从普京的角度看,特朗普提出与俄罗斯修好是有其合理性的。
(一)美俄双边关系调整的背景
美俄两国领导人同样受到国内平民的支持,我这里强调“平民”的支持。玩电脑和看电视的居民群是不一样的。同时这两位领导人都不太喜欢传统的,所谓政治正确的意识形态。这个很有意思,普京对这些精英,特别是比较偏向西方的精英持保留态度。特朗普对拿腔拿调的人也是这样的,并且两位领导人都有一个新的提法。特朗普有个“文明世界”的提法,而“文明世界”这个词最近两三年一直在普京的讲话中出现。立足于文明,好的方面是对现有意识形态形成冲击,但是也有要警惕的方面,如果讲文明过了头,会出现种族关系紧张,种族问题在美国不好讨论。文明背后的东西至少跟种族问题是有关系的。
这个提法的背后值得思考。这是双方在一些理念上的趋近(或共识)。尽管两位政治家有很不一样的背景,面临的国际挑战也很不相同,但是恰恰在这些方面他们有类似之处。与对奥巴马的批评形成对照的是,特朗普对普京的治理能力非常赞赏。甚至在乌克兰冲突之后,特朗普都说克里米亚本来就应该是俄罗斯的,他不是在个别场合说而是在公开场合下说,这是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说法。后来特朗普对此说法做了调整。
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深度考量还是离不开大三角关系,一种“逆向大三角”的考量。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应觉得奇怪。我们知道,在中国、俄罗斯、美国三边关系中,尽管美国最强大,但是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最接近,同时中美之间和俄美之间都发生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实力强大的美国调整某一边关系是非常正常、非常理性的做法。特朗普希望调整三边关系,调整到有利于美国的一种状态。问题是怎么做,从何做起。
特朗普从调整对俄罗斯关系开始,把美国国内搅得一团糟。我这几年去美国交流,美国专家不仅对俄罗斯提出尖锐批评,而且用一个不太过分的词来描述就是“仇视”,另外还有一些比较稳健或老派的专家跟我说,他们已经没有说话的空间,说美俄之间应维持一个稳妥和谐的关系这种话在美国今天已经不可能。这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我觉得特朗普要超越大三角,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风险。
于滨教授认为,美国的政治学和国际学始于“种族研究”(等同于civilization
studies)。1900年白人至上主义在美国国际关系(IR)创立初期占有中心位置。政治学是“白种人最宝贵的财富”。1910年美国《外交季刊》创立,这是美国第一份研究外交问题的杂志,创刊时取名为《种族发展研究》(Journal
of Race Studies)。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等同于西方与其他地方的冲突(West vs
Rest)。“国际冲突的根源是文化和文明的冲突。……如今西方正处于鼎盛时期,但它所应对的非西方世界却日益祈望,而且有能力使世界更为非西方化。”“儒教与伊斯兰教组成的反西方的军事联盟,美苏冷战是‘西方内战’,与非西方的博弈才是持久的。”(亨廷顿,1993,第45-48页)“伊斯兰和中国都致力于对外扩张,都心高气傲,都认为西方在节节败退。”(Bannon,Feb.
2016)
联俄制华并非特朗普的专利。奥巴马在第一个任期“重启”对俄关系:废除布什政府时期开始部署的欧洲导弹防御系统;与俄罗斯进行新一轮削减进攻性武器的会谈;支持俄罗斯加入WTO(2012年8月22日加入);通过北约向俄罗斯伸出橄榄枝,探讨与俄罗斯在阿富汗问题上推进合作的可能性。其目的在于:走出2008年俄格战争后俄美关系的低谷,迎合俄内部的亲西方势力,借助俄罗斯在中国北部与西部牵制和制约不断崛起的中国,避免与俄在乌克兰和叙利亚的冲突升级。
乌克兰危机以后,奥巴马顶住各方压力,避免直接卷入乌克兰内战。2016年1月24日奥巴马签署的2016年度军事预算中,对乌克兰的3亿美元军援中首次包括5000万美元的杀伤性武器,而此前奥巴马一直避免向乌克兰直接提供杀伤性武器。
即便如此,奥巴马政府也非常在意俄罗斯的感受,1月13日主动给普京打电话,就乌克兰、中东和叙利亚问题进行了“直率的和建设性的”沟通。有观点认为,这是一次“深入的谈话,是俄美关系的一次建设性接触”。美国中央情报局自2013年开始向叙利亚的反政府武装提供杀伤性武器,但奥巴马本人始终不肯越过“红线”,避免美军直接卷入叙利亚问题,与俄国发生正面冲突。
奥巴马时期中美关系的恶化远远早于美俄关系的恶化。美俄关系恶化的转折点发生在2011-2013年。2011年底至2013年俄罗斯各地发生一系列反普京的抗议示威。2013年底乌克兰危机爆发。
美中关系的恶化则从2009年2月开始,奥巴马表示“重视绑架问题”,抛弃布什政府2006年以后搁置绑架问题、朝美直接对话政策;2009年11月奥巴马访华时对华表示要会见达赖;2009年12月,气候大会上的不同声音;2010年1月12日,谷歌退出中国;2010年1月30日希拉里在互联网上的讲话;2010年1月12日64亿美元的对台武器销售;2010年2月18日首次会见达赖;2010年7月底,希拉里在东盟会议上挑起南海问题;2010年9月7日钓鱼岛发生撞船事件。
我们对特朗普与奥巴马做些比较。特朗普要缓解对俄关系,得罪了美国共和党内部的对俄强硬派;奥巴马欲避免与俄罗斯正面冲突,在民主党内的自由干涉派人士(liberal
interventionists)看来则是违反了美国的价值观。在美国意识形态的光谱图上,特朗普和奥巴马的对俄政策都有别于各类极端观点,两者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是工具性的。
奥巴马离任前对美俄关系的“焦土政策”,看来更多的是出于选战失败和党派政治而故意“搅局”,这不仅可以将民主党竞选失败的责任归咎于俄罗斯,同时也尽可能地为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的对俄政策设置障碍。
奥巴马在2017年1月的告别演说中,对“伊斯兰国”的恐怖威胁大书特书,但只有一次提到俄罗斯,且一笔带过,与刚刚过去的大选中铺天盖地的“俄罗斯恐惧症”,以及他本人刚刚启动的对俄制裁措施似乎毫无干系。这也许是奥巴马本人对俄的真实态度。
最近有些专家提出,特朗普调整中美俄关系有其深层原因。特朗普与整个军队系统的关系良好并且强劲。同时,他与媒体关系肯定是不好的。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并不是没有国内力量的支持。特朗普的团队,比如弗林下台以后新上任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在美国军队里也具有很高的名望。特朗普推行内政外交政策,希望得到美国国内强有力的支持,军队就是他的一个强有力的依靠。特朗普的第一次国会演说大获成功,得到很多掌声。
三驾马车包括国务卿蒂勒森,很有人望的国防部长马蒂斯和副总统彭斯,到访欧洲、东亚盟国和中国,宣示他的传统盟友关系,一改之前特朗普的态度(宣布不再给北约支持,北约的存在已经是过时的东西等诸如此类的言辞),使得美国的同盟关系,无论是欧洲还是东亚都有回应。这之后最主要的国际交涉,就是蒂勒森出访中国。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准备大力推动与俄罗斯关系的发展,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对中国产生一定的影响。我觉得这方面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我们再来看看俄罗斯,在美国这样的战略调整下,俄罗斯的反应会如何?经过多年的观察加上最近几次连续出访,我觉得俄罗斯人有一种压抑已久的释放感。这是很自然的,任何人在被西方打压之后,出现了特朗普这样的人物,当然会感到转机来了。
但是我又注意到,俄罗斯人,包括普京总统本人表现得非常谨慎——从一开始就说,我们希望和美国改善关系,但是切不可急,这是我们一个总体的想法;但是内心还是充满着对机会的期待和释放感。最近这一两个月特朗普对俄发展关系的动力减弱,俄方表述的态度也更清晰了。他们明确说,我们对他的“示爱”作出过度反应只会使我们自己受到羞辱——这是公开说的话。
就我个人来说,我不希望美俄关系再开倒车,如果之后冲突继续,如果叙利亚战争继续下去,这对中国不是好事。我的意思是,即使我们谈论大三角,如果美俄关系能够回到一个比较缓和、理性的方向,对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儿。
乌克兰危机最尖锐的时候,甚至有些朋友问我:老冯,会不会真的打起来?大家都不知道什么叫真的打起来。如果真打起来,显然将世界大乱。我们中国的发展依赖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到那个时候,中国连选边都很困难。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U7kngZibAVUibvAzcQgPiasuNwHPLSnE2M9YSGTbIcA01XJCRug10v4HorfKz9wHibl37Bns9EFtoTzw/0?wx_fmt=jpeg)
美俄关系需要调整,但前程艰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二)美俄关系可能调整的领域和美俄关系不稳定背景
因为最近我去了美国、去了俄罗斯,我发现美国的舆论,特别是媒体和研究俄罗斯的精英,对俄罗斯有很严重的批评,比较温和的、平衡的专家已经很难有公开讲话的空间。我觉得,对中国的批评也有这种倾向。所以,如何调整大国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这种敌视,还需要做大量工作。我的结论是,美俄关系应该调整,但是前程艰难。
如果美俄关系出现调整,我觉得首先是全球层面的核不扩散、反恐这些领域,尽管目前我对此非常不乐观。其次是地区层面的叙利亚战争。比如拉卡地区如果不是美国在支持,反政府力量是无法坚持下去的。所以叙利亚问题的解决必须有美国参与,当然前期俄罗斯干得非常好,它连出几招,包括2013年让阿萨德交出化学武器,停止了对叙利亚的大规模武装攻击。当时我在莫斯科现场,我看到西方专家在公开场合对普京做出非常肯定的评价。大家感觉到一块石头落地,否则会发生一场大战。叙利亚战争俄罗斯人处理得非常漂亮,但是还不能排除大国之间要坐下来谈。
乌克兰危机同样如此。欧洲方面,特朗普在竞选期间,释放了大量关于欧洲已经不行,北约已经过时,与德国要展开贸易战等等一系列说辞,欧洲当时非常紧张。下一步如果要真正解决乌克兰问题,在默克尔2017年5月访问华盛顿时,特朗普已经回避不了在解决乌克兰冲突过程中所处立场的问题。再次是双边关系中的制裁和能源合作等问题。
我们可以估计到,美俄双边关系中存在政治合作问题,网络攻击问题,以及意识形态的一些问题。特朗普为什么启用国务卿蒂勒森?他是国际能源专家,这意味着美国在推进美俄能源合作方面是有一些想法的。
当然,我觉得美俄关系的发展还是困难重重。因为这样的调整出现过好几次。比如普京总统第一次上台后,美国受到“9·11”恐怖袭击。那天我在莫斯科,俄罗斯的老百姓在大使馆主动摆满了花圈,体现出良好的国民素质。当时普京考虑和试探过美俄关系改善问题,这是第一次。即使美国的“9·11”事件对俄罗斯有帮助,普京还是希望改善和美国之间的关系。
但是美国执意退出反导协议。美俄之间在进攻性领域已经有妥协,在防御性领域本来也希望有所协调,但是由于美国坚持单边退出,美俄关系的改善便处在止步不前的状态。最近,普京说,冷战结束以来为什么美俄关系得不到改善,甚至每况愈下,起点就是2002年12月美国单边退出反导协议。
第二次调整出现在2008年梅德韦杰夫就任总统以后,期望与刚上台的奥巴马重启改善双边关系。很可惜,尽管两位总统相互示好,奥巴马特别对梅德韦杰夫表示好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两国关系有所改善,也签订了关于新的进攻性战略武器的协议,但是双边关系的进展没过两年又戛然而止。主要原因是中东动乱开始。无论当时在美国还是俄罗斯,我从一些专家层面得到强烈的信息是,中东地区恐怕会长久不得安宁,会连续不断地出现麻烦。由此波及俄罗斯,2013年底出现乌克兰危机,以及俄罗斯介入叙利亚战争。所以第二波美俄关系的重启没过两年就告中止。
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人一点也不愿意在北约东扩的进程上有任何松弛,这是一个大问题。现在是第三次提出改善美俄关系。我不知道目前开启窗口和各国之间关系的调整能推进多远、多深,但是从最近这半年,特别是最近这一个多月的态势来看,尽管我们希望它们改善,但不是很乐观。
**三、俄罗斯国内经济与政治态势**
美俄关系调整的一个重大背景是俄罗斯的经济已经初现复苏迹象。IMF认为,俄罗斯已经消化了油价下跌和制裁的压力,2016年GDP增长0.6%,2017年将达到1.1%;俄罗斯比较乐观的经济学家认为2017年GDP增长可达到2%。油价逐渐回升,一般估计在40-60美元,俄罗斯财政预算以油价40美元为基础,近期预期稳定。通胀维持在5%左右,利率在10%左右,卢布兑美元汇率60:1。在俄罗斯的两种经济发展模式中,普京支持宏观稳定型的发展思路。股市上升:2016年全年,俄罗斯Micex指数上涨26.76%,俄罗斯RTS指数上涨52%。在特朗普对俄罗斯热捧的背景下,对俄的外国投资出现增长。进口替代政策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农业,2016年增长3.5%。
但是,在外来投资增长的同时,俄罗斯有一份自己的内部报告,题目就是“为什么俄罗斯人不愿意对自己经济投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总的来说,俄罗斯正在对经济发展模式展开激烈争论,一种模式就是刺激性的,由政府资助大规模投资,拉动需求,有点类似于凯恩斯主义政策组合。
我觉得,更具主导地位的模式是普京支持的宏观稳定型经济发展战略,他用的自由派央行行长,明显不主张扩张,而是主张实施稳定型政策,降低通胀,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俄罗斯面临的经济问题是深层次的,经济还难以全面复苏。如果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3.5%,那么,俄罗斯至少应该维持在3.5%以上,但是2016年它的工业生产增长率为1%,2017年对GDP的较多看法是仅增长1%-1.2%。2014-2015年间投资大幅度收缩,通常4年后会效果显现,也即在2018-2019年间经济运转将会遇到瓶颈。关键问题在于俄罗斯的能源依附型经济模式,至少10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后才有可能逐渐摆脱,这是普京的判断。
**四、中俄关系的前景**
我们可以在俄罗斯至少需要10年才能摆脱能源依附型经济的背景之下考虑中俄之间的关系。中俄关系有很多的解释。比如欧洲专家波波·罗说我们中俄关系是“权宜之计”。我在给他写的评议中指出,你对中俄关系的评价过低。
另外一位专家是罗伯特·卡冈,他在2008年的8月8日写了文章,那天是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子,那天还是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发生战争的日子。罗伯特·卡冈的文章说中俄之间“威权主义的联盟开始了”。当然,我们不会接受这样的评价。
有不少人主张中俄结盟,但是我个人觉得不是时候。戴秉国同志2016年在俄罗斯作讲演时说中俄“伙伴关系不封顶”,这是意味深长的,伙伴关系里面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比较聪明的提法。
我推荐大家阅读伦敦战略研究所专家最近完成的正式报告Samuel Charap, John Drennan, and Pierre
Noel,Survival: Global Politics and Strategy, February-March
2017,这篇报告对中俄关系的描述比中国学者写得还好,中俄关系实际上最近这几年受到很大冲击,特别是乌克兰危机之后俄罗斯实力急剧下降,使得本来相对均衡的关系受到冲击。
英国人的这份报告简单地说, **中国一点都不摆阔,中国人从来没有拿自己的地位去说事** ;相反的是有机会就积极地妥协、协商,碰到问题两国首脑走到一起商量,
**冷静、平等地处理两国关系** ,使得很多事情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和推进。这样的政治安排对于今后大国发展是非常好的。英国专家说,
**这才是真正的新型大国关系** 。我们通常讨论与美国的新型大国关系,但是英国人说中俄之间才是一种新型的大国关系,我觉得有点意思。
我认为,中俄关系的未来走向,应该是更趋向于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而不是军事。中俄目前关系已经很好了,我们要把这个现状维持下去。但是我们又要寻找和体现深层关系的互补性,中俄才能够做好邻居。其实真正做到这点也是很不容易的。我的俄罗斯朋友对我说,中国朋友发展中俄关系很努力、很有诚意。但是他最新的提法或意思是说,现在中俄关系更务实,要讲究它的质量和内涵。我觉得,这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最后还有一句话,“中美俄主导世界”,这句话最近连续不断地出现在我们身旁,说的人当中有一位就是布热津斯基先生。2011年开始,他提出这个概念,最近又在强调中美俄将引领世界。美国和中国的分量、权重足够大了,不用去说。尽管我们对俄罗斯的状况都还比较了解,但是俄罗斯人的战略影响力,话语制造权,特别是跟美国作对的积极性,是无与伦比的。有一个朋友写过一本书叫《现代世界最大的反潮流者是谁》,说的就是俄罗斯。它确实是最敢于出来抵抗的挑战者。
把这几件事情放在一起,说中美俄主导世界也不太过分。关键是,这三家坐在一起能够形成什么架构?现在没有大战,所以不会有“雅尔塔”。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U7kngZibAVUibvAzcQgPiasuNj98Y7UxftcicTLsWggx0urgI2hGCa6RsKSbFZxw9sphstaVJ5DKBicZw/0?wx_fmt=jpeg)
【本文节选自《全球化的未来:中国面临的挑战与角色转换》,潘英丽、冯绍雷主编,中信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观察者网获权发布。】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LUdYgTMdgC4zWGL2ibgQ29zmLX1JV1wyqLE0vdN7IFiaZ7S8XlRwJqWtMmNiaCZVGec3OSpj0nr6bA/0?wx_fmt=jpe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