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1YS5yicdcpJOY2iacDKaY4tvwAuq7gOiagoaKYQSkDeMDcOemIYSibCFWanCBXQnFWCspzPenoPttzHj1hX5ibc1nNw/0?wx_fmt=jpeg)
# 我们都是信息时代的夜航船
原创 潮思 [ 新潮沉思录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8T2WTyz6Xy2hyA00U2ibjibYDKtBc7Tpc1oicGmJclgBceYXCfmzjep82YQjUMb8tlfFXjdVR6HTYcRPYjd2WvMjw/640?wx_fmt=gif)
** 文 | 铁血宰相特鲁多
**
作者是新潮公号的忠实读者,忠实到 一度朋友圈只分享新潮的内容。近期国内爆发武汉疫情,随后便
“引爆”网络舆情,一瞬间各类社交媒体平台都像开了锅一样,信息满天飞。作者作为一名海外党、武汉大学的前毕业生,心系武汉这个第二故乡,又苦于信息不够,就捡回了已多日不用的微博,希望能多看到一点大陆的小伙伴们在第一现场的想法,有助于还原现场。
当然,作者这么做的结果,大家肯定一看 就知道了
——直接被淹没在汹涌澎湃的信息海洋里,一时竟不知所措。要不是作者有幸赶上了大陆的信息时代,从中学时起就开始在网络平台浮浮沉沉,没准这一下子还真能被溺死。所幸,有赖于当年不好好学习、专注上网摸鱼培养出的老练生存技能,作者最终没被信息流冲昏头脑。如果我们继续用之前的海洋比喻,大概算是爬回岸上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OY2iacDKaY4tvwAuq7gOiagoDicjzkkhSegjRDkWBb3T5FcWkrExOzpacUGh92JjLWYDvhDKKytQKjQ/640?wx_fmt=jpeg)
当时正是疫情初期,作者历经有惊无险的微博一日游,感觉大饱眼福。随后当晚,作者在微信平台上,加入了北美地区华人华侨尝试为武汉募捐的行列,与本地的武汉/武大前辈们有了更多的交流,随后又产生了更多的感触。大家也知道,炖肉的苏学士当年说过,有感就要发,否则就像鱼刺卡嗓子眼儿。于是急着发出来的作者就跑到了万恶的朋友圈,发表了一篇小议论,也就是这篇文章的雏形。
首先,作者得声明一下,这篇文章灵感的直接来源是微博平台上的各类信息。微博的特点,在于它是匿名的(可以选择性实名),因此其上的信息传播模式,和微信一类与用户实际身份关联较强的平台上的模式差别很大。微信平台上,我们的关系网在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世界关系网的延伸,同时我们发出的信息只能在自己的关系网内推送。这使得我们在微信上开口前,都要把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与自我定位纳入到考虑当中,顾忌会多一些。
相比之下,微博要开放得多,不用对平台其他用户展示身份,可以建立虚拟的身份,也可以自主管理关系网,因此在微博上,我们理论上来说,更容易“放飞自我”一点。但是,从此次疫情也可以看出,各类信息在微信一类的平台上,传播的并不会比在微博一类的平台慢多少。这至少说明,当下的网络信息传播,应当存在比较基础的、跨平台共通的机制。
那么问题就很明显了,究竟是什么样的机制,主导了我们打开网页/手机/平板,会看到什么?作者这几天思考下来,感觉需要特别注意的有两条。
第一条,就是流量为王的市场现状。这条大家听着都熟,但是在我们打开社交媒体刷信息的时候,可能不太容易意识到
“流量为王”四个字的内涵。互联网、信息科技毕竟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我们手里之所以有各类电子设备、硬件软件能拿来解闷(部分同志们可能还要赖以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说到底还是因为有别人要靠它恰饭。做硬件、做软件的自有自己的恰法,而自媒体们,在社交平台上专门当信息掮客的人,恰饭的唯一途径,就是刷出流量,这样才方便提身价,明里暗里接个商务合作什么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自媒体来说,他们发布的、供人传播的信息,本质上就是它们做出的产品,而转发量就类似于销量,和KPI直接挂钩。(作者犯懒,懒得深查签约自媒体们能从微博分多少提成了,但相信肯定也是和流量挂钩的。)因此,自媒体们在发布信息之前,通常目的性很强,而且很可能是客观性的考虑多于主观性的。他们不会太在意自己觉得这条信息对不对、好不好玩,也不会太优先考虑这条信息可能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影响(不过当然,对于打算做长久的自媒体来说,基本的信息质量和社会影响计算还是要有的,和普通企业类似)。他们最在意的,会是
** 别人看到我这条信息,会不会主动地想把它传播开来。 **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1YS5yicdcpJOY2iacDKaY4tvwAuq7gOiagoL8G7a1zeQtAYNVIMWdIIo9jDdJKf0Yo3117oxJ7dyjiaGSbFAXHe45g/640?wx_fmt=png)
当然,作者对新潮的读者群体很有信心,上面这一整段话,看起来都像老生常谈,估计也都处在大家日常思考的射程范围之内。但是作者觉得,大家未必时时能意识到的,是自媒体们为了分析我们想传播信息的动机,所会付出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可能换来的成效。首先一点,对他们而言,这可是恰饭的事情,不恰当比方就如同996群众们要996一样,拼命也得上,不能不投入精力,除非想饿肚子。
其次,也是重点的,就是作为信息产品的销售者,自媒体们看到的网络世界,和普通人看到的完全不同。对于普通人来说,自己发的信息无人问津,也就过去了。而自媒体们每一次的信息发布,都必然是会当生意对待的——总结经验,横向比较,同比环比绩效如何,哪次最成功,这次为什么不成功,说明什么技巧什么经验教训……作为常年在信息海洋里摸爬滚打的人,他们的敏锐度很可能要高出我等普通人一个数量级。
这一点上,我们完全可以用目前各种销售行业广泛采用的数据库分析来作类比。我们普通顾客进行购物,只是一次孤立的体验,买完了就是卖完了,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但对于坐在那里,天天就管进货出货的卖家来说,当大量的孤立购物体验被聚合起来,越来越多的信息与趋势就会逐渐现形。自媒体的角色,正类似于商品为信息的交易中,那个可以感知、联系、聚合大量孤立经验的专业销售员。
所以,在当下这个信息传播越来越专门化,自媒体还属于商机,可以吸引处于传播节点的普通网络用户,将他们也纳入到 “产业链条”里的时间点, ** 在 **
** 网络平台 ** ** 浩瀚的信息世界里, ** ** 占据主导地位,被生产最多,传播的也 ** ** 的最快的, ** ** 一定是会让大家
——普通用户——想转发的信息。 ** 这种定义方式,决定了这一类信息 ** 不 ** ** 见得 ** ** 是好消息,不 ** ** 见得
** ** 是坏消息,更不 ** ** 见得 ** ** 是靠谱的消息。 ** 以作者的日常所见而言, ** 这类信息实际上最可能是 ** **
大家潜意识里最关心 ** ** 、 ** ** 最揪心的消息。 **
自媒体在这方面的能力是不该被低估的。他们天天盯着你我,研究行为范式,其图景很可能就如同我们的好朋友巴甫洛夫同志盯着狗,看它什么时候流哈喇子一样。这里面做的娴熟的人,很可能比你我自己还能了解你我的潜在心理。至于迎合你我的心理需求,就更算不上什么难事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1YS5yicdcpJOY2iacDKaY4tvwAuq7gOiagoyQPsW1icD5EYFbBXOBu2C74Il74xRpZlIF88rfXYesg9kSkAqNddVCw/640?wx_fmt=png)
第二条,是任何信息中都难以根除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这个词,在近期的肺炎疫情中自有其紧迫意义,相信大家也能直观看到。疫情本身伴随着太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作者最初思考这个问题时的疫情早期,例如病毒究竟如何传播,传播会有多快,致病性、致死率会有多高,多久之后疫情能得到控制,多久之后有效的预防、治疗手段才能被研发出来,等等。但是作者认为,需要注意的是,
** 所有网络信息(乃至广义上的所有信息),作为一面之辞,都必然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不确定性。 **
就比方说,目前微博上常见的 “热点-辟谣-打脸辟谣-
打脸打脸-……”这种无限循环的互驳套路,本质上就是靠抓对方信息里不能落实的点,“攻其要害”,“先声夺人”。看多了这种套路的大家,估计也一早就看穿了,其实多少次交手,双方的信息里都还会有漏洞,内容的可信度都上不去,许多时候只是流量刷高,肥了平台和自媒体们而已。而双方信息中这种不断复现的漏洞,自然便来自信息固有的不确定属性。
不确定性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作者注意到,在疫情进入第三天到第四天左右时,微博平台上的
“舆论”就从疾病本身,开始慢慢地转向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有关组织了,许多人纷纷在惊诧事态的发展“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而“我之前从未想到”也成了一个流行句式。这说明,
** 群众们的思维,还是更偏向确定性(例如成文规定白纸黑字写好的内容),难于面对不确定性的。 **
而这,就是另一个非常深刻的话题了,以作者看,和社会学中的一个经典概念 “理性化”有关。
如果未来有机会,作者会很乐于与大家探讨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而目前,作者想把有关这个话题想说的内容,概括于下面这句话中: **
现代的有权威性的知识生产体系(科学共同体),是有赖于确定性的;在现实中总存在的不确定性面前,它束手无策。 **
拜现代教育系统所赐,现代知识体系的这种特性,也逐渐影响、左右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对我们的精神生活造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具体说到这次疫情事件,上述知识生产体系的缺陷,在疫情的早期,曾一度给想在网络上转发
“靠谱”信息,喂身边人吃定心丸的大家(作者当时也是这个队伍的一员),造成过相当大的伦理性的困扰。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1YS5yicdcpJOY2iacDKaY4tvwAuq7gOiagopDQ31EX2BDVELcAQBYqDn2wiaZ0Epwt3LzUpZum5ycuDEfxQbF2EQog/640?wx_fmt=png)
靠谱的信息总是只涵盖一些确定的方面,但是它们在不确定的方面完全给不出任何答案。例如,早期观察表明,新病毒虽然传播较快,但致病性并不算猛烈(至少目前的表现不算是),抵抗力强的人甚至能靠自己的免疫系统扛过去。可是,在当时的那个时间点上,任你我谁扪心自问,都不能向任何一个人(包括自己)保证如下不确定的事情一定不会发生:
-自己一定不会被病毒传染上
\- 被病毒传染上一定不会发病
\- 发病后一定可以凭借自我免疫力和现有医学支持康复
这就是不确定性要人命的地方了。谁能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客观来说,人类当中,没有。
因此最终大家会发现,在不确定性面前,我们失去了言说好坏的能力。说坏,最后的状况可能会好;言好,最后的情形可能变坏。我们自己可以认定好或坏的某一种情况,但是在与他人的沟通当中,我们却对他人产生怀疑无能为力。不确定性带来疑问,然而问题本身的答案就是不确定的。这就好似一张永远没法被刮开,总还封着一层的刮奖彩票,我们或许会层层追索,耗尽心血气力,刮开一层又一层的表象,却也始终窥不到谜底的一鳞半爪。既然我们自己都抓不住答案,我们要如何劝说、如何安慰别人呢?作者相信,在疫情最初的那几天里,自己不是唯一一个心头划过这种绝望感的有心人。
** 在 ** ** 上述情境下 ** ** ,我们面对的 ** ** 基本信息,应该说是这个信息时代典型的一款 “抓心”信息范式。 **
它的核心信息非常简单:病毒传播快,毒性较低(或者毒性较低,传播快,看想突出哪一点了),非常容易理解。但与此同时,它又伴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
信息本身简单,决定着大家很容易接受到信息,产生焦虑感,产生疑问,从而狂热地 ** ** 想要 ** ** 寻找 ** ** 一个 ** **
能安心的回答,甚至为之不惜传播各种可能引向答案的信息 ** (注意,前面说的第一条规律跳进来了)。 **
但是巨大的不确定性,又决定了无论是谁,在这一方面的狂热 ** ** 求索注定只 ** ** 会沦为 ** ** 徒劳。 **
在疫情刚开始的那一天,作者看到了这两点,于是凭借着脑海中的想象,与在微博平台的所见所闻,为当时在网络上焦躁不安,转发着各种信息的用户们,勾画出了如下的一副形象:
**
我仿佛看见,无数双紧盯着屏幕的眼睛,每一双,都是一艘在信息大海上颠簸的夜航船,在无边的黑夜里,寻找着一座并不存在的灯塔。在一个塞满了熙熙攘攘来来去去的他人的虚拟空间里,我们注定无助而孤独。
**
** 这是我们不想开始的航程,这是我们不得不开始的航程。 **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1YS5yicdcpJOY2iacDKaY4tvwAuq7gOiagoHw9NMcHv1MpziaicItcTOeOZcicNSV0UloEKF48QZ28EEXiatrJssXDnsQ/640?wx_fmt=png)
每个人都心怀着巨大的忐忑与不确定感(黑夜),面对着巨量的信息流(大海),尽自己的所能寻找确定性(灯塔/光亮)。网络用户有很多,然而在这一信息检索的过程中,每个个体的体验都是孤立的(特别是如果算上外部体验),所以孤独。而现有知识生产系统的缺陷,导致这种确定性并不存在,因此求索再久,求索者都会无助,至多诉诸自己内心的认同罢了。然而作者也相信,没有人会自大到认为自己内心的想法,就能解释世间的一切。诉诸自己的内心,更多的是强化自我认同,为自己打气安慰的做法。——这里面每个环节,都和确定性没有关联。
网络时代已经来了,
5G时代甚至都要来了。除非爆发全球性核子战或天灾,夷平人类科技,或者神佛屈尊显灵,否则都已经没有什么因素能收回我们手里的移动客户端了。此时此刻我们被爆炸的信息量弄得再痛苦,也改变不了这段大海上的夜航早已出港的事实。我们需要适应风浪摇晃,也要逐步培养寻找航向,寻找到光亮、岸线或港湾的能力。除非文盲到不用现代科技,否则这是我们这代人注定的命运。
然而,这些技能实际上并不容易获得。作者观察这几天的微博生态,感觉许多人在目的地依然扑朔迷离的状态下,开始寻找一切似乎可以停泊的地方——荒岛,暗礁,鬼火,生冷不忌,先抓到救命稻草再说。作者对此非常能够理解,大家累了,也面对恐惧太久了。但是这种状态,无疑是不健康的。现实中的状况,也反映出了网络上的积极,也许并帮不上现实忙的问题。例如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慌,导致医护用具被抢购到短缺,许多需要用的地方拿着资金也买不到货;例如群众想支援前线的热情,搞出了不少不明的捐赠物品,使得物流压力剧增。前几日微博上传出了中国驻马来西亚某领事馆用炸弹炸了口罩箱子的一篇帖子,口罩就是当地不明身份的爱心人士匿名捐赠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1YS5yicdcpJOY2iacDKaY4tvwAuq7gOiagoqic8sgNyyLgMN38S4RibqZYCDiaTFESfQ8MzIvWEVOpGvwf5465WCjf4A/640?wx_fmt=png)
应该说,这种哭笑不得的戏码,在群体情绪普遍紧张,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找不到方向的时候,的确非常容易发生。这些已经真实出现的状况提醒我们,除了改善外部环境,我们自己心里也该为这种突发公共性事件逐步搭建一个“应急预案“。正如上面我们已经讨论过的那样,由于现有人类认识体系的问题,不确定性始终会在我们身边。我们或许真的该考虑像某网络红人说的那样,微笑着面对它。我们或许需要逐渐学会和它共处,意识到它是现实世界稀松平常的一部分。或许,我们还能借此在心里架起桥梁,沟通理想与现实。
作者那一天在微信朋友圈发表的感想,最终是这么收尾的:
** 何时才能到岸?没有人会知道,写下这些的我也无从知道。漫天神佛继续隐着他们的身形,唯有历史车轮隆隆滚过,见证一切,但它也永远闭口不言。 **
**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
** 我也并非完全知晓。 **
** 但是,有一件事我大概是想明白了的。而这也是我想越过我的侧舷,向同在漫漫航程中的你说的 : **
** 风高浪急,只有把稳舵的人,才能最终有资格谈论到岸的希望。 **
** #武汉加油# **
如何稳住方向?了解这片海洋越透彻,我们的航行就会越得心应手。而了解的必由之路,是去到那些未知的地域去看一看,包括去我们自己精神世界里的未知领域探索一番。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OY2iacDKaY4tvwAuq7gOiago8nOngicSJvUlQxmp3yC9ebSMogeuDKFNov87MFF0MqhQ3ax8hrkLqwg/640?wx_fmt=jpeg)
这也是作者希望和大家共勉的内容。
愿都在风浪中漂泊的我们,最终逐渐能够熟悉、驾驭这段并不容易的航程。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
**
**
作者简介
** 铁血宰相特鲁多 ** / **** 社会观察爱好者
**
**
前社科学渣,旅居一个以“叶子”闻名的国家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MK54Bia15KN2riacWTy8XWiaw90eksfwb26a6icHNJhTq3pfk6HrBFRMhPayWOGibIXDA3ClFfBHHmfZw/640?wx_fmt=jpe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修改于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