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帖子
账号
关于
odytBAJKQ4aUHioBeefWvwbwjzTNj9es6V
Bulletin#3E0A86A51183891853DF4A0E430DAA90
odytBAJKQ4aUHioBeefWvwbwjzTNj9es6V#561
@2023-05-17 16:00:00
上一篇下一篇

![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BOn56GI6nlWlJibCrrkHfj9ZLWc6DcmpZbSdGyJcQ1fFnibBpXKicstSexs4Hicla5P7mQqslXMskTibA0ZvahJCQQ/0?wx_fmt=jpeg)

# 命运的轮回

卢克文 [ 卢克文工作室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 ** 这篇是原来写OPPO文章改的,因为那篇不让发,修改了一下重发。 **

展开正题前,我们先回顾一下这几年时间,发生在华为身上的事情。

2017 年时,华为手机出货量仅为 1.53 亿台, 2018 年华为智能手机销量破 2 亿,离苹果仅差一点点,到 2019
年,余承东就表示,预计全年出货量要超过 2.5 亿台,将赶超三星成为全球第一。

华为一直在吞噬苹果和三星的高端市场,在 2018 年的时候,三星出货 2.923 亿台,同比跌 8% ,苹果出货 2.088 亿台,同比下滑
3.2% ,注意这两家都在下滑,而华为是在增长的,当年华为出货 2.06 亿台,比 2017 年多卖出 5000 多万台,同比暴增
33.6% 。

华为当时预计 2019 年将成为世界第一, 2020 年出货量将达到 3 亿部,三星和苹果市场将越来越萎缩。

结果 2019 年特朗普政府开始猛锤华为,从 5 月开始禁华为的 EDA 和谷歌 GMS ,高通停止对华为供货。

2020 年 5 月,要求所有使用美国技术的公司,不能给华为供货和代工,于是台积电、联发科、高通、英特尔、 AMD 、中芯国际纷纷割离华为。

2020 年 8 月,禁止美国所有公司对华为云提供服务, 2021 年 3
月,所有使用美国技术的企业,包括半导体、电池、天线、电阻电容公司,都不得对华为供货。

在这一系列打压下,华为手机的销量和利润暴跌。

2018 年的时候,以 Q2 举例,全球手机利润苹果拿走 62% ,三星拿走 17% ,华为拿走 8% 。

按华为的发展计划,他们家应该在 2019 年后陆续在销量上超过三星苹果,并在利润上逐渐追赶三星苹果。

结果遭美国抽风一样铆足劲打压后,到 2023 年第一季度的最新数据,前几名变成了三星销售占全球 22% 、苹果占 21% 、小米占 11%
、 OPPO 占 10% 、 VIVO 占 7% 。

利润方面,苹果占全球手机利润的 80% ,苹果加三星总共占 96% ,苹果三星吃肉,中国手机厂商只能喝一小口汤。

华为第一季度只有可怜的 650 万部的销量,直接不纳入重点统计,被归为 other 品牌。

从 2018 年全年的 2.06 亿台销量,跌到 2023 年一季度的 650 万台,估计一年就 2500
万台左右,华为只用了四五年时间,就被美国打到销量只有原先的 12% 。

美国制裁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美国政府之所以对华为这么凶狠,就是为了阻止华为产业升级,将高端产业的利润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苹果和三星的利润,其实都是流向美国人口袋的。

三星的控制权还在李家手里,但他们的红利主要是美国拿走的,三星股权结构里,外国投资者占比达 55% ,主要是美国华尔街的金融财团,大股东和关联企业的占比达
21% ,韩国投资者占股 19% 。

普通股美国资本占一半,优先股里,美国投资者高达 89% ,韩国投资者仅占比 10% 。

韩国人均 GDP 高但百姓生活压力非常大,就是因为利润被美国公司拿走的缘故,政府没有钱进行二次分配。

** 为了吸食全球手机产业的高利润,美国人不容许中国企业向高端半导体染指,出现一个,捶死一个。 ** ** **

华为从 2019 年被美国痛击后,是靠运营商基站、企业网络服务、云计算等 IT 服务渡劫,还造成内部一部分人极想造车,从而创造新鲜利润点的迫切需求。

而 OPPO 、小米不一样,他们家没有这么多业务,主收入渠道几乎只有手机,他们家经不起捶打,美国要是下禁令,对 OPPO 、小米是毁灭性打击。

像 OPPO 旗下哲库研发的 4nm 芯片已经较为先进, 2nm 的预研也已经开始,
就跟当年的华为一样,开始染指美国最核心利益,苹果这样的公司一定不会坐以待毙,就会施压美国政府里的参议员众议员,提前将对手扼杀在萌芽期。

华为血厚,手机部门惨到这种程度, 2022 年全年还能做到 6423 亿营收,净利 356 亿。

但华为其实也是扛了多少顿毒打,要知道华为 2019 年净利是 627 亿元、 2020 年是 646 亿元、 2021 年是 1137
亿元, 2022 年这个数据相比过去是重重摔了下来,但华为咬着牙还能撑得住。

OPPO 和小米没有华为这么多业务,他们血薄,经不起美帝的毒打,我们要体谅 OPPO 和小米的不容易。

华为被美国恶整后,许多人嘲讽小米在美国政府面前没有骨气,搞清楚中国只有一家华为, OPPO 和小米主营全在手机,他们首要任务是活命,活下去才有未来。

那如果美国一直追着我们的高端半导体产业猛打,我们就毫无发展希望了吗?

从整体宏观发展规律上来看,不太可能。

像哲库 这次 3300 名研发人员解散,迅速被其他中国公司抢光了,经验老到的猎头,在 5 月 11 号哲库宣布公司 IT
账号和门禁系统要升级时,他们就敏锐地感觉这家公司要解散, 11 号晚上这些猎头就找到熟识的哲库员工,甚至想办法拿到了哲库 5 月 12
日线上会议的 Zoom 密码,就已经开始捞人了。

5 月 12 日中午开始,半导体猎头开始抢夺哲库离职员工,猎头拉群的二维码传得满天飞。

华为、特斯拉、吉利、平头哥、美团、小米等 60 多家企业,迅速消化了这一波人才。

大家也不用为他们的生活操心, 2023 年 1-4 月,芯片领域中高端人才招聘需求,比 2021 年翻了一倍,工资增幅近 80%
,平均年薪高达 56 万。

大家就别拿着十几二十万年薪,替 56 万年薪的人着急了,真的,他们过得挺好。

只要有人在、产业就在,产业在、希望就在。

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并没有被打断,他们只是流向了其他公司,比如美国打不死的海思。

海思芯片因为不能找台积电和三星代工,库存耗尽, 2022 年一季度市占率仅占 1% ,第三季度时市占率已降为 0 。

但最近有日本企业 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 在对华为 5G 小基站拆解时,发现里面美国企业零部件比重也不到 1%
(两年前是 27% ),中国企业零部件占 55% (两年前是 48%
),里面的半导体产品,并不是过去的美国企业亚德诺和安森美的产品,而是采用的华为旗下海思产品。

手机上芯片需要 5nm 工艺,但小基站只需要 28nm 成熟工艺,海思不能向台积电和三星下单,但中国企业有部分能完成代工生产。

海思从手机转向了小基站,可见海思还在探索存活之路,华为并没有放弃海思。

华为 2021 、 2022 年研发投入达到了惊人的 1427 、 1615 亿元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 25%
,说明华为一直没有倒下,还在奋斗自强自救。

华为不仅不放弃海思,还将其提升为一级部门,和华为的云计算、数字能源等业务平起平坐。

目前海思不设任何盈利要求,全集团为逆风爬坡的海思提供弹药,再与同样被美国制裁的中国本土芯片制造商合作,先专注于电信设备、汽车、电视机等领域的芯片,保存团队战斗力。

目前海思也还在开发新款的麒麟芯片,具体推进情况一直没对外公布,我们普通人也不用瞎操心,只要海思的团队还在,芯片的希望就在。

这几年美国对华为的制裁,都是美国不允许中国进入高科技、高利润行业的霸权行为,但工业领域的人才流动是不可能阻止的,新兴工业国是一定会吃下高科技、高利润产业的。

最近读了几篇中国工程机械和航母发展的历史,发现这些产业的发展都很相似。

比如工程机械产业,中国 1950 年代先学苏联的机械式挖掘技术, 1960 年代再摸索液压挖掘技术, 1980 年代引进欧美的液压挖掘技术,
2000 年代时我们的挖掘机被外企杀到只剩一家玉柴。

但到了 2010
年代,中国挖掘机突然大爆发,出现了三一、中联、徐工、柳工、龙工各种大飙子,将外企全部干下马,拿到了世界第一,个中原因,就是中国工业全面发展,给了工程机械发展的空间,加上三一、中联大量外聘日本退休工程师,使我们的技术飞速赶上了发达国家。

举个具体的例子,韩国的现代和斗山挖掘机,曾经是国内包工头大锅的最爱, 2011 年一台现代 6 吨的挖掘机要十几万, 20 吨级别的要 80
万,韩系挖掘机市场占有率高达 30% ,韩国人躺着也挣钱。

2016 年后,日本退休工程师提着箱子坐着飞机过来了,三一中联徐工在他们的技术加持下大爆发,现在一台国产 6 吨小挖只要 12 万, 20
吨的只要 40 多万,打得韩国人哇哇叫,市场份额暴跌到去年的 2% 。

韩国现在对中国贸易逆差,就是这种工业领域一点点被超过造成的。

中国航母的飞行训练内容,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大量退役后的美国空军人员,会帮助我们训练航母飞行员,以至于中美两国航母起降时的甲板指挥动作,几乎一模一样。

2022 年 10 月,曾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十年、擅长驾驶 AV-8B 鹞式攻击机的杜根,从中国返回澳大利亚时突然被捕,杜根原是美国人,
2002 年放弃美国国籍定居澳大利亚,美国指责他在 2010 至 2012
年间,在南非一家飞行学校,为中国提供飞行员培训,涉及从海军航空母舰上发射和降落飞机的技术。

美国那边现在有不少王牌飞行员跑来中国,比如在美国空军和民航系统中拥有非凡声誉的女飞行员艾米莉 . 约翰逊( Emily Johnson
),现在就在中国打工赚钱。

** 产业链在全球的流动是不可逆转的,钱在哪里,人就在哪里, **
不管是日本的资深退休技工,还是美国的王牌飞行员,他们也随着金钱流动,金钱把他们带向了中国,产业链的升级也就完成在中国。

2022
年半导体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美国不允许美籍人员到中国半导体公司工作,当时也是一片风声鹤唳,一些心性酥软的知识分子,又开始喊完了完了,天要塌了,其实就是历史进程中的一点小波折而已,这些技术人员有的是办法,要么放弃美籍,要么改入其他国籍,只要钱给够,待遇给够,荣誉给够,真的,这世界多的是国际交流人员,拦不住的。

这次美国拼了老命整华为,搞我们的半导体升级,是一种短期效应,你把历史线放长了看,最多拖延了我们半导体十年,十年后我们该怎样还是怎样。

历史的规律不可逆,美国的阻拦只是历史潮流中的一颗小石子,能让我们暂停一下,但不能让我们停止前进。

我们中华民族常出一些极痛恨本民族,恨不得跪在日本人和洋人面前舔食的人,是因为这些人会拿日本人和洋人的利益,但反过来想一想,其他国家也有不少为了赚钱,愿意到国际上出工出力的人,其实大家都差不多。

有阴就有阳,有正就有反,任何事物它都会自己做平衡。

我在北京时,会听到一些知识分子,向我炫耀她儿子进了苹果公司赚美金,那么现在有美国人、日本人为了高收入为我们打工,也是相互作用的,这都是国际交流,说来也不寒碜。

先进工业国是一定会有老技术工人退休,也会有盈余的技术人员找不到工作,这就给了后发工业国机会,只要聘请到这些人,后发工业国有成本优势,就能在产品价格上打败先进工业国。

我想后面这种事也会发生在中国和印度身上,印度将来可能会出挖掘机企业,他们的企业也会高薪聘请三一重工的退休技术工人,那时候我们拦得住这些技术工人出国吗?

拦不住的,不可能拦得住,那只要条件合适,印度的工厂有成本优势,只要他们发挥正常,也会追上我们的。

对于这种历史的轮回,我们要抱着平常心看待,既不要畏惧强敌,也不可自满自鸣,该迎战迎战,该防范防范。

我现在看到国内那些,把美日吹捧上天的软骨头知识分子,反应已经不那么激烈了,我觉得从哲学上看,这叫对冲,这是国际交流人员来到中国做贡献的对冲,凡事有正就有负,有阴就有阳,凡事没有绝对,既然我们拿了国际交流人员的好处,就忍一忍这些软骨头的对冲,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中国能接住全球产业链的转移,除了技术流动外,还有个很重要的规模效应。

我在匹克公司参观时,他们董事长说起匹克鞋面的染色技术,上游比以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匹克才能生产出越来越好看的鞋子,也就是说,这不是一家公司的进步,而是产业链上下游同时进步才有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中国越来越多,是因为中国工业系统全球最全面、工业门类最丰富,是各个行业交织在一起,产生了耦合效应,才使中国制造有了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

江苏有位化学教授,说他跟着政府到处走访企业,发现某个卡脖子的材料,居然用另一个行业的废弃物加工一下就可以平替,这个材料并非做不出来,而是短时间内做不出他们的低能耗低成本高质量,做出普通产品平替一下是没问题的。

那位教授说,这就是行业交叉的优势,只有全球工业体系最全的中国能做到。

技术积累加规模耦合效应,使中国完成技术升级不可逆。

最终使中国工业品能在国际上大杀四方。

2023 年 4 月,中国出口 2.02 万亿元,增长 16.8% ,进口 1.41 万亿元,下降 0.8% ,贸易顺差达到了
6184 亿元,比去年 4 月暴涨 96.5% 。

这是个离谱到极点的数据。

因为去年的数据已经非常高了,今年居然在这么高的基数下,又干出 96.5% 的暴涨。

也不只 4 月,我们前四个月贸易顺差增长了约 40% ,今年又将出现十分嚣张的贸易顺差。

这说明什么?说明全世界都在找中国买东西,由中国生产好卖给他们。

4 月中国出口的主力,由汽车、船舶、汽车零配件、太阳能电池、医疗仪器及器械、箱包、钢材、机电产品等为主,其中最凶的是汽车,增长了 195%
,船舶则增长了 79% 。

以后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外贸会越来越难,而机电高科技产品,则会越来越好。

如果把工业品分为廉价产品、普通产品、中高端产品、高端产品这四大类,那中国已经从以廉价和普通产品为主,转为普通和中高端产品为主。

廉价产品的生产该流失就流失吧,这个也是拦不住的。

而且中国对高端产品的进攻也很猛烈,汽车产业已经基本拿下,手机、半导体本来也快拿下了,但因为这是美国工业的利润池,不允许别人跟他抢,从 2019
年被打压了下来。

这个拿下来的时间,就因此往后拖延了十年。

也怪不得美国紧张,他们手头民用消费工业领域,硕果仅存的已不太多,苹果公司是他们向全世界树立的标杆,中国已经吃下这么多产业,敞开了向全世界生产工业品,要是手机在
2019 年被华为攻下来,那小米、 OPPO 、 VIVO 估计今天也快跟苹果在销量上有得一拼,美国人的幸福生活,就要下降好大一块。

这事反而从一个侧面说明,美国真的很担心高端领域被我们攻破,时刻紧盯着我们所有可能逆转他们的公司。

但是久守必败,工业的流转过程是不可逆转的,而美国又早在金融上把自己玩坏了,制造业也不知道还能撑到几时。

我坚信美国的高端产业必定流向中国,同时,我也坚信我们的产业,也有一天会有部分流向印度。

当印度三五十年后,也出现他们的华为、三一重工、大疆的时候,我们能阻止华人工程师去帮他们升级吗?

我觉得不能,抓几个人判刑、用道德谴责几个人,都不能阻挡历史规律的发生。

那印度不是有非常严重的土地问题、种姓问题、教育问题吗?

拉长历史线看问题,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现在看起来不可能改变的问题,不过是宏观规律起伏时小小的波纹。

土地问题、种姓问题、教育问题印度现在确实解决不了,但五十年后,一百年后,总会跨过这道坎儿的。

就像我们不相信苏联一夜之间解散,不相信美帝今天衰落到要靠 LGBT 来掩盖国内矛盾,不相信中国突然进入四十年高速发展期,并无限接近美帝。

世界上以前最先进的技术,包括陶瓷生产、丝绸养蚕、茶叶种植、玻璃制造、蒸汽机、原子弹、电脑,最早开始时都是一国独享,但很快会流入到其他国。

今天光刻机也一样,半导体芯片也一样,躲不过的,这都是命运的轮回,是因果的循环。

我们既要有坚定的勇气,相信会战胜美国对我们的封堵,拿到高端产业链的转移,也要有足够的警惕,为未来国家进入繁荣期后,不让产业链流向印度,不让我们自己美国化而做准备。



\-------------------------------------------

** ↓点击下方图片购买卢克文新书《风云录二〇二二》↓ **



\----------------------------------------------



在我的知识星球,能看到






每日时政深度点评,了解国家大事,看透国际风云变幻

财经股评,从宏观视角读懂股市变化本质,掌握市场规律



分享我的观点和见解



2019年,从《文在寅的复仇》,有几百万读者关注我们,我在文章里带大家解析了当今国际局势和中国的崛起之路。

如今,有38000+读者加入我的星球,重新开始认识世界的逻辑和本质规律。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BOn56GI6nmDFF6C8jsHX40QK8gO2zicCjKJU2pJSbMQHl2AaNWQiavDVMeI4C73TwHHye1bRGJE78INyib7ZZm7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扫码加入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yBOn56GI6nmDFF6C8jsHX40QK8gO2zicCov05c1xZGWw0j2lup8b56Mr4SRricJPZWLmzNnyVWmvZX1tTOUwo99A/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38000+人都在卢克文工作室 看国际风云诡谲,时事变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收藏


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