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O7zGfr7KwQsd7C8LE66MvTfoHicVJFFVoib5WQruLiaNaQRUGV4Vc0ia1KicIBmHRkYaRvMpvD75rKDoQ/0?wx_fmt=jpeg)
# 中国唯一的海上长城
[ 长安街知事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VibQR9B4PHqMxic8K9WyY1T3DN3mxrLM2be7SVDGY6zOCKD5zeiaQtwYeVGPesedd3S3P3M4t4saKpN5fBTppK1rQ/640?wx_fmt=png&from=appmsg)
](https://xuejing.takefoto.cn/awcc/#/)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秦皇岛山海关。由海向山,古老长城从沉睡中苏醒。登上“天下第一关”箭楼,轻抚城砖,感受历经沧桑后的雄浑不改。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w1RI6Hpia3p6yAWiarM4ibiaklxx9cq3tDibXQOoYYbxrcje5SSUf2iakdTgDicNqRxmibkXQJ2dJJ0HfHYicbE0lic9cEg/640?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13&tp=wxpic)
山海关长城,全长27.639公里,拥有古代完整军事城防体系和中国唯一的海上长城。
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面展开,因长城而闻名遐迩的山海关,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一幅宏大清晰的蓝图,正在山海之间徐徐展开。
海上雄关
蓝天白云下,山海关箭楼彩绘歇山重檐顶和60多扇箭窗沐浴在阳光中,“天下第一关”巨匾之下,游人纷纷拍照打卡。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w1RI6Hpia3p6yAWiarM4ibiaklxx9cq3tDibTDRrFAeJAsEvMje91R28OsSBKfAIOmvRc0T5ibxtWohLNl0dlhKW3hw/640?wx_fmt=jpe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箭楼,“关内”“关外”的界线,也称镇东楼。但真正的“天下第一关”,指的可不仅仅是箭楼,而是山海关的整套军事防御体系。
地形狭长、扼守辽西走廊“咽喉”,历史里的刀光剑影,曾在这里不断上演。1381年,大将徐达奉明太祖朱元璋之命,在此建关设卫,“扩而城之”。
边关狼烟不息,明朝260多年间,不断修复、扩建:9座城堡、10大关隘、43座敌台、51座墙台……共同铸就了山海关长城的大纵深防御体系。守望相助、结构严谨、功能明确,从而实现攻守自如。
“从山到海,不过8公里,整个关城系统,既有陆防也有海防。既有内外呼应的平面交互设计,也有防御纵深的立体布局,充分显示了当时设计上的匠心独具。”山海关区文物保管所原所长郭泽民说,“这才是‘天下第一关’的真正意义!”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如今,这里已是最具代表性的明代长城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山海关长城保护得到了高度重视。1952年10月,国家拨款对镇东楼进行首次大修。当时,著名古建筑学家、文物保护专家罗哲文对修缮进行指导,使镇东楼保持了“古垒斜阳”的韵味,“整旧如旧”的理念也深深影响着后来的长城保护修缮工作。
此后,在国家、省市文保部门的支持下,山海关长城历经70余次保护修缮,仿佛经历了70余次新生,才能今朝雄风不减当年。
龙头“昂首”
海浪轻拍着沙滩,初夏的老龙头,雄伟而安详。站在老龙头,充分感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壮美辽阔。
一头白发、两脚泥沙,73岁的郭泽民又一次来到老龙头,开始日常巡查,“这地方我太熟悉了,从参加工作到退休,我跟长城打了大半辈子交道。”
在郭泽民看来,老龙头是山海关防御的最后一块“拼图”: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一支蒙古铁骑试图从结冰的海面绕过山海关进犯关内,终因潮水上涨、海冰解冻无法通行,被明军击退。在山海关一带,至今仍流传着海冰陷敌的传说。于是,就有了后来这段深入大海的长城。
这段海上长城犹如龙首探海、弄涛舞浪。立于此,渤海湾湿咸的海风,仿佛将往事一并吹来:
1984年,由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单位发起的“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率先在北京掀起热潮,秦皇岛当地很快认识到这一活动的重大意义,积极响应,为修复山海关长城开展社会募捐活动。
自1984年9月起,山海关区陆续收到来自全国24个省区市及世界各地的捐款,总计200余万元,其中70.98万元由上海市捐助,专门用于老龙头修复。如今,老龙头景区内的几座碑上,镌刻着当年为修复长城而捐款超百元的170位个人和捐款超千元的50家单位。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w1RI6Hpia3pyckSBBnGyu8ZYYh8ht2Ldh4OMQfvfgChUPOgv3rt7c3QyO9vnRpPjybkhbqncpsmmZb6344H1LQ/640?wx_fmt=jpe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长城保护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除了人为因素,还要考虑气候、环境等。
“当年修复老龙头很不容易。渤海这片区域是不规则的全日潮,有时刚要开始施工,涨潮了,只能回去等退潮再来。”郭泽民清晰记得,冬日里寒风刺骨,穿着棉衣站在海边都会瑟瑟发抖。工人们喝酒暖身后下海,修筑垛口围堰,以减少海水和潮汐对修复工程的破坏。
据统计,老龙头第一期修复工程用了近8万个劳动日。功夫不负有心人,1986年8月1日,修复后的长城对外开放,沉寂了百年的老龙头再度“昂首”。
山海关文保所现任所长冯颖告诉记者,在当年“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中,山海关不仅修复了老龙头,还完成了“天下第一关”箭楼彩绘,恢复了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及部分墙体,在角山上修复了778延米的长城及旱门关、敌台、城台、库房等附属建筑,山海关长城的雄伟气魄得以整体再现。
“一号工程”
在老龙头,许多游客饱览海上长城奇观之后,都会在一块“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题词碑前驻足沉思。
从修复、复建,到抢救,再到预防,长城的保护工作从未停步。目前,仅山海关区的长城维修保养工程就进行了70余次,累计投入达8亿元。
在山海关,爱长城、护长城堪称“一号工程”。一代代人握紧接力棒,守护长城就是守护家园的理念,深深刻在山海关人的心里,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
郭泽民的父亲郭述祖,当年也曾担任文保所所长,是保护长城的先行者。郭泽民的女儿,也在从事与长城有关的工作,称得上是一家三代“长城人”;“2.0版长城保护员”张鹏,运用无人机、大数据、专业软件等新兴科技手段,巡护险峻的“倒挂长城”——三道关长城;秦皇岛居民于继群与父亲、儿子三代人,为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捐赠了62件藏品,其中包含两枚“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纪念章……
长城和海滨,是秦皇岛的两大核心文旅资源。当前,秦皇岛正着力打造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其中一个重要板块,便是借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东风,深挖长城文旅资源,擦亮长城“金名片”。
目光转至角山脚下,一条宽阔的台阶步道通往一座古朴厚重的灰色建筑,数名工人在门口忙碌,这里正是处于收官阶段的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w1RI6Hpia3pyckSBBnGyu8ZYYh8ht2LdFtVbTAGsyx2a8T5xAZktnJMtGT7yAotOiasBtZo53MiarJYzzOnHP0ZQ/640?wx_fmt=jpe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在博物馆三楼,一面宽24米、高9米的巨型玻璃窗,如同一个相机取景框,将博物馆后方的角山长城连同1座烽火台、2座敌台完美纳入框中,远处是绵延起伏的山峦,近处是翠绿的树林和湿地,构成一幅气势磅礴的长城风景画。
“这便是‘镇馆之宝’。”博物馆项目建设专班副主任刘瑞对建筑师的这一奇妙构思赞叹不已,“长城博物馆最重要的文物应是长城本体,虽然我们无法将其搬入馆内,但通过取景框把它巧妙地‘引’进来。开馆后,这个点位必将成为网红打卡地。”
采访结束,站在角山脚下仰望,烽烟早已成为过往,脱下战衣的雄伟长城,与我们温柔对视,期盼着与人们共同书写中华民族的下一个精彩故事,共同迈进一个新的伟大时代。
雄关佑山海,“巨龙”向未来。
[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w1RI6Hpia3p6yAWiarM4ibiaklxx9cq3tDibXMK6zfhMBkNBC1JqsWibn7jRfVlTl3ic5ib8UtRVeKbRPxSpXlI8uWtCw/640?wx_fmt=jpe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https://mp.weixinbridge.com/mp/wapredirect?url=https%3A%2F%2Fbjrbdzb.bjd.com.cn%2Fbjrb%2Fmobile%2F2024%2F20240617%2F20240617_m.html%3Fv%3D1718579512600%23page2&action=appmsg_redirect&uin=MTkxNDY2NDA4MA%3D%3D&biz=MjM5NTE1OTQyMQ==&mid=2651381842&idx=1&type=1&scene=0)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王道新、李如意、颉亚珍、李治宏、和冠欣、曾麒、崔家宁
河北日报记者:闫立军、龚正龙
[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Mxic8K9WyY1T3DN3mxrLM2bJpoCXfZX0JU7pShVYgKggOEq1rfO3q4kwhpDONZqQlwClteaqbnuiaA/640?wx_fmt=jpeg&from=appmsg)
](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65be6f7e4b035c6ca5e4501.html)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