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6cYHr4hIWricIPdjZIVn44Lk3pVagiadkrdclzsF6QP2iaNxox5DDtDm27KHPeyYssGXakF8C8DmaA/0?wx_fmt=jpeg)
# “有钱谁不能当财政局局长?!”
原创 赵志国 [ 底线思维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赵志国
基层政府工作人员
基层政府的科学决策问题,真的是一个很庞大艰深的命题,涉及到很多系统的知识,而且很多时候面临两难或多难,且不同选项之间难以量化比较。
而就笔者在基层工作多年的经验来看,很多决策,实际上是“太不科学”了。不少拍脑门、想当然的决策,不仅大量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更有甚者造成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
今天,咱们就来简单盘点各种不怎么科学的决策和典型“基层领导语录”,并试着探讨下背后的成因机制。 **个别基层领导的霸气语录和任性安排**
某次和一个宣传系统的朋友闲聊,他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该地要搞一个地方宣传片,负责宣传的主官要求,制作出来的宣传片要“每一帧定格下来,都是一张美不胜收的风景”。我一听,这话似曾相识。朋友一拍大腿说道:“对啊!这是大导演对某宣传片的称赞,现在却被领导搞成了行政命令。”最后搞出来是什么效果呢?一个10分钟的地方宣传片,既没有背景音乐,也没有画外音介绍,完全成了PPT堆叠,3分钟就让人昏昏欲睡。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jnDIM6gq2cW6cYHr4hIWricIPdjZIVn44tENNRWTMWxxoFI2ibGQuniajMypT7MLV9DzYiakDtWc2Lr4pgMJwiaSuBQ/640?wx_fmt=gif)
还有一次和另外一个朋友闲聊,谈及该地哪个职能部门领导最轻松,朋友开玩笑地说是财政局局长。我不解,现在该地财政状况极其紧张,财政局长怎么能轻松得了呢?朋友说:“因为局长回天乏术,躺平了,每天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关机玩失踪。”我质疑:“不能吧?!局长不是这种人呐!”朋友说:“当然不是,但被上级领导说寒心了。”领导说了啥呢?原来该局长向领导诉苦,说财政资金太紧张,很多工作做不了。领导一拍桌子说:“有钱谁不能当财政局局长?让你当财政局局长就是让你筹钱的!”
无独有偶,笔者十多年前刚进入体制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招商局,我的局长也同我分享过类似语录。某次局长去领导办公室诉苦,说经费不足,连外出招商的差旅费都没有。领导随即训话:“有钱谁招不到商?没钱招到商才叫本事!”局长给我们转述的时候一脸苦笑。
如果说以上语录还只是涉及“钱”的问题,下面要提及的语录多多少少涉及一些安全生产的隐患了。
某次某施工单位向领导汇报,某项建设工程工期需要1个月左右。领导霸气回应:“给你3天时间,必须搞完!”施工负责人据理力争,3天怎么可能搞得完?领导说:“不是还有晚上吗?!”施工负责人顿悟,原来在领导那里,3个白天+3个晚上=6个工作日。
该施工负责人在闲聊的时候给我们介绍,如果强制缩短工期,多上点人,活或许可以干完,但一些必要的晾晒步骤不够,肯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他还以某地造成伤亡近百人的电塔特大事故为例,指出该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于抢工期。
**基层政府决策的常见做法:分级决策,抓大放小** 决策是分层级的,基层政府也不例外。
最简单直观的分级标准就是钱,比如多少钱以上的开销由主要领导签批,低于这个数的由分管领导签批。当然,政府系统里面的分级标准体系更复杂一些,要考虑区域、部门、事务性质、溢出效应、社会影响力等等。一些潜在影响力巨大的事务,往往还要提级管辖。比如招商活动节,从字面上看应该归招商局管,但为了表达重视、促进经济发展,往往由地方政府统筹。
这种分级决策的制度设计,也就注定了只有部分重大议题会上会讨论,而这个“会”包括书记办公会、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部委办局办公会等等;而一些相对不那么重要的议题,往往由相关领导拍板决定。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抓大放小。
这样的设计是合理的。首先,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个人、每个层级都只能关注有限事务,如果修个电脑、买点耗材也上办公会讨论,不仅会文山会海,而且会把所有人搞得疲惫不堪;其次,一点小事就到处摇人,那只能无限堆高行政成本,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因此一些小事、细节问题,还是应给予领导干部决策空间。
但“小”是相对的,而且很多时候,“细节决定成败”。很多低级失误甚至重大失败,恰巧源于某些微小事项。譬如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就是因为一个小小的O型环密封圈失效。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jnDIM6gq2cW6cYHr4hIWricIPdjZIVn44BBuUl48UzOfEYXXso03ia3Pjo3yomoUb6bXuLnGSXic76YIYYErJF9ow/640?wx_fmt=gif)
要说起来,真正科学的决策,应该是重大事项议一议,日常事项遵流程,敏感事项要公开,关键小事应谨慎。在笔者看来,一些微小但很关键的场合,十分考验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决策能力。
但遗憾的是,根据笔者观察,基层还有不少领导干部,行事风格简单直率,说话办事过于率真,这样很容易搞出决策瑕疵,而一旦出现决策瑕疵,很可能影响整体事务的输出结果。上文提到的宣传片搞成PPT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除此之外,基层领导干部赶工期搞“献礼工程”,导致大大小小的工程隐患乃至安全事故也为数不少。这些都离科学决策相差甚远。
也正因如此,我们党和政府一再强调,要加强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素质能力作风建设。 **简单直率的行事风格,或有历史渊源?**
最近几年各种宫斗剧及相关解说视频层出不穷,让不少观众感觉一入公门深似海。实际上体制内哪有那么多弯弯绕,说一句话有八个意思?还是简单粗暴的行政命令居多。
但关键问题是,安排工作、布置任务不能光依靠简单粗暴的行政命令,还得有点科学依据吧?不然的话来个赌气式语录,“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既不负责任,也容易埋下各种隐患。而此时领导干部的认识尤为重要,很多事情不能想当然、简单对标——你让基层视频制作团队搞出好莱坞的特效,又不给充足的经费,肯定不行。
根据笔者观察,在一些地方基层,语录霸气、安排任性的领导干部还为数不少。这是怎么来的呢?细究起来,可能还有点“历史渊源”。
看过《亮剑》的朋友大都对李云龙的直率、霸气有深刻的印象。实际上,在革命战争年代,先辈们的这种行事风格也收到过一些奇效。比如平津战役时,军委要求3天解放天津,前线总指挥立下军令状30个小时,结果仅用时29小时。而当时傅作义等人判断,天津至少可守3个月。正是革命先辈们面对强敌自我加压、敢于亮剑,我们党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jnDIM6gq2cW6cYHr4hIWricIPdjZIVn44whnIjkt9NO955UEZK4FS4Nql04xeibl2DR9ASPLrrHEXllKchoUF9mQ/640?wx_fmt=gif)
然而,和平建设年代毕竟不同于革命战争时期,前者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建设任务,只遵循客观规律而不会产生心理波动;后者的斗争对象是一群活生生的人,是会产生主观能动性和心理波动的。有老同志猜测,或许一部分基层领导简单粗暴的“基因”,恰是承继了先辈的简单直率的作风,对人对己都能极限施压,反而忽略了一些事物本该遵循的客观规律。
**不科学决策的背后,源于信息的不对称?**
要说起来,基层的少数领导干部之所以有简单直率的倾向,除了上文提到的历史渊源,以及少数领导干部懒政怠政的主观因素以外,可能也存在着一些“客观”因素。
有论调将基层政府中的决策不科学问题,归咎为“外行领导内行”。笔者个人认为,尽管上述观点存在一定的道理,但不是主要缘由。
首先,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分管事务庞杂,且经常调整,短期内不可能做到行行精通;其次,领导干部尽管在具体事务上未必专业,但在“行政管理”这个领域一定需要专业素养,从理论上讲,行政管理的专业可以掩盖具体事务上的“不专业”。
之所以出现如此的霸气语录、不科学决策,原因主要还在于,部分领导干部在面临机关信息不对称时缺乏科学决策素养。
就以工程施工为例,很多负责施工的乙方信奉“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无论在施工工期上还是施工要求上。比如3天的活报6天,不仅增加工作弹性,还能多赚点“粮饷”,多要点工作经费。很多时候领导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但苦于无从知晓对方的最大潜力,干脆采取极限压榨法。但简单粗暴的行政命令,不仅容易被利用作为非法操作的“挡箭牌”,甚至还会造成各种安全隐患,酿成重大损失。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jnDIM6gq2cW6cYHr4hIWricIPdjZIVn444EfEZBPP8y7jEJbkNc4Bbllbsw9BMMibcUVo5fWPnibvqEDSpeyklJcw/640?wx_fmt=gif)
上下级之间的“讨价还价”,是比较典型的“机关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如同上文提到的财政经费、办公经费不足的问题,这两年因为疫情等多方面的原因,各种经费确实紧张,这是客观事实,但就笔者工作近20年的经历,从来没见一个领导抱怨“经费太多花不完”的(可能审计严格的专项经费是例外)。
从简单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也不难理解,欲求不满几乎是每个人的天性,但上级很难精准识别经费的最科学合理安排。因此,围绕经费讨价还价的“攻防战”屡见不鲜。其实不光是经费问题,各种任务布置、编制需求、职务职级、办公条件……都衍生了很多讨价还价的攻防战。
然而在行政管理中,信息不对称是常态化的。面对信息不对称,一味地极限施压、只是高标准严要求肯定不行,还得需要多了解情况,多调研,多旁敲侧击,这样才更有利于打破信息壁垒,提升决策水平。
基层政府联系着社会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很多时候决策水平会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切肤的感受。还是期望,基层领导干部少一点想当然,少一点“霸气语录”和任性的工作安排,多调研多了解,唯有如此,才能让工作安排、任务布置更科学合理,从而不断完善基层政府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6cYHr4hIWricIPdjZIVn442gP1jcaoFSm7CHOybncSE442GuwPNS75YjkR2BjytfOqxLtQPMkqCA/640?wx_fmt=jpe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