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MsdX1BBKc9olxGOneB6spTEzrbxpKfyt42bemvUy7kz4ozyMU3Nep3NWXNk8LRqhouJuMjn6brnw/0?wx_fmt=jpeg)
# “不要苛责00后”,是对每一代人青春的尊重
京平 [ 长安街知事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P6icIrGJEzI9jEUuIEia4SwtkJk7pBSbibJgzxMp4mHlQ2ic4laciboYMXl4jUoiajSyht9N3kI5JJzYNQ/640?wx_fmt=jpeg)
](https://mobile.bjd.com.cn/#/?uuid=5b16573ae4b02a9fe2d558fb)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VibQR9B4PHqMsdX1BBKc9olxGOneB6spTrb56g6236uhGQ9icYb6HjB8Y9X2EP7eIsOcXauM9YqKzK9SItDBPU1g/640?wx_fmt=png&from=appmsg)
“专家建议不要苛责00后”——近日
,在某论坛活动中,有专家谈及“00后”时表示,“不是他们不努力,是大家生活的时代不一样,现在的年轻人确实不容易。”这番话引发网友共鸣,不乏年轻人“感动于自己的境遇被理解”。
这些年,“00后”堪称热搜常驻嘉宾。从“脆皮青年”“反卷达人”,到“这代年轻人没有朝气”“00后,被毁掉的一届”……关于他们的种种,无论个性风格、职业选择、生活习惯,都有太多评说。
**如此关注度背后,首先当然是这一代人被寄予厚望。但另一面则是——年轻人的言行选择总是被评头论足、说东道西**
,这也让不少年轻人直呼“心累”:躲过了爸妈的期许,没躲过舆论场的操心。
谁人不曾年轻过,也总有人正值年轻。回溯过往,在校园里,谁不曾是老师口中“最难带的一届”?80后、90后,谁不曾喜提“垮掉一代”之类词条? **一**
**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背景,生活方式与理念观念不断改变,有代沟是自然的,老一辈人对年轻人不太理解、甚至彼此有些误解也是正常的**
。更何况,00后不仅是受教育水平最高的一代,也生长于全球化、数字化浪潮之中,视野更加宽广、思维更加活跃、兴趣更加多元,客观上也加大了代际冲突的可能。刻意放大所谓“离经叛道”,加剧刻板印象,只能说是少见多怪。
时代高速发展,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00后或许不曾体会“物质艰苦”,却并非没有承受现实压力。恰恰相反,
**快节奏的“社会时钟”之下,升学求职、社交婚恋、养老育儿、价值实现等桩桩件件,哪一样都压力山大**
。时代课题更新,解答方式自然也不同。这些年轻人可能追捧二次元,也在全球传播中国风;他们可能在游戏里“厮杀”,也在世界电竞大赛中捧回奖杯;他们可能热衷自黑嚷嚷躺平,也在实际工作中挽起裤脚挥洒汗水。
**青春不只一种模样,奋斗不只一种姿态。00后们,正在以他们的方式负起责任,扛起生活和未来** 。
**关注年轻人,不应是苛责年轻人**
。一会儿盖章年轻人“身心脆皮”,一会儿要求年轻人“整顿职场”;一会儿批评“孔乙己脱不下长衫”,一会儿议论“获奖中专生被企业疯抢怎么月薪才七八千”,这种无益甚至无聊的唠叨,对年轻人来说,其实是一种心理负担。
“后浪”永远奔腾,没有一代中国年轻人会“垮掉”。 **正视每一代人的压力、尊重每一代的差异、看到每一代的向上,是对青春的祝福,也是对未来的祝福** 。
撰文:田闻之
[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gif/VibQR9B4PHqMOiarHAM8HVLzyS0mSFkzvE1jRB5Lde7p7mv3P0afXvAhibc9E7ibTwM2TKdflS5ibpxalneXYEicGMeA/640?wx_fmt=gif&from=appmsg)
](https://appcdlztf171320.h5.xiaoeknow.com/p/decorate/page/eyJpZCI6IjQ2MDkyNDYifQ)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