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帖子
账号
关于
orCmWKnKpoNGs5gJXA3tkxwWKv8j8KYxxp
Bulletin#7CA55DDD8BEFD9308FF909FD47E85424
orCmWKnKpoNGs5gJXA3tkxwWKv8j8KYxxp#1027
@2020-07-15 16:00:00
上一篇下一篇

![cover_image](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1YS5yicdcpJPjH3ISrLApkoiaVZI66icLuZB5JbbF4ybE1r7bcj8aJTOpMcHdAGDfZp4CV3DvALrN8LYEQDYH6Tlw/0?wx_fmt=jpeg)

# 古代“高考”公平吗?——以唐朝为例

[ 新潮沉思录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以下文章来源于皮唐 ,作者大概是皮唐

![](http://wx.qlogo.cn/mmhead/Q3auHgzwzM6wTMDdeCicHXshMugf6dtz2ibBn1qBSoGVkmcPEKJZGuMw/0)
**皮唐** . 啊......唐朝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8T2WTyz6Xy2hyA00U2ibjibYDKtBc7Tpc1oicGmJclgBceYXCfmzjep82YQjUMb8tlfFXjdVR6HTYcRPYjd2WvMjw/640?wx_fmt=gif)

文 | 皮唐





总看到有人把高考比作古代的科举,看到高考出了什么作弊冒名顶替的事儿,就会说放到古代会怎么样云云,严格说来,这是不准确的。
因为两者概念很不一样。总得来说,高考的目的还是为了选拔人才,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接班人,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等等,而科举的目的,则是选拔官员,是皇帝从门阀手中争夺用人权。
当年唐太宗斩在城门楼上,看着新科进士鱼贯而入的时候,带着阴谋得逞的坏笑得意地跟人说: **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正是这种心态的真实写照。
对科举来说,所谓促进公平,其实更是皇帝强化自己权力的一种衍生品。 那么科举考试到底严不严呢?答案是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明清时期要严格许多,而唐朝就比较宽松。篇幅所限,我们这里只说说唐朝。
唐朝的科举是在继承隋朝的基础上进行的,也算是科举大发展时期,在发展初始阶段,考试的规范性自然很成问题,在武则天之前,连糊名法都没有,考生名字直接写在卷子上,考官一眼就能看见。
想想看,你的名字在考卷上直接暴露在考官眼前,这要是有人请托就不用说了,哪怕早听过你的大名,也可能直接录取。其严格程度,比起现在中学的期末考试,恐怕都要差上那么一点。
而这个糊名法,在武则天时代,也只是采用了很短时间,之后很快就取消了。直到宋朝,才有了规范的糊名方式。
更不可思议的是,在考试之前,走后门也是被允许的。考生可以光明正大,把自己平时写的作品,挑选出一些比较满意的,整理成卷,投献给一些达官贵人和名流人物,给自己造势,是为
** “行卷” ** 。 在唐朝,考试成绩并不是衡量你是否录取的唯一标准,考官也是可以根据你的平时表现来决定的,所以声誉和清望至关重要。
可以想象,要是某个名流显贵对你的文章比较中意,说上两句好话,你的名声就可能传遍京城的文化圈子了,这对你接下来的考试自然大有帮助。当然要是直接交给考官,得到认可,那效果就更是杠杠滴,可以立竿见影了。
可是“行卷”就完了吗?并没有。 “行卷”之外,还有 ** “温卷” **
。如果一次投献,名流显贵们没有看中,也不要紧,接下来你还有机会,过几天,再换个人去投也是可以的。总之可以重复多次投献,这个行投那个,那个不行再换一个,直到有人被你的热情和才华打动为止。
像白居易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当年他带着自己作品去找顾况的时候,本来人家听说白居易的名字,还开玩笑说,长安居,大不易,结果读到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时候,顿时眼前一亮,急忙改口,说“ ** 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 ”
这句评价最终成就了白居易,给他带来了极大声誉,之后的金榜题名也就可以预见了。
无论如何,白居易是一个正面的例子,这说的是顾况独具慧眼,通过“行卷”给大唐挖掘了一个难得的人才。但是问题在于,你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像顾况这样只看才华,不问出身。
如果一个考官没什么操守,那么可想而知,考试的录取结果将会是非常黑暗的。
当年杨国忠儿子考明经科的时候,就出现过这种情况,杨国忠的儿子杨暄,明明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还厚着脸皮去考明经科,结果连及格线都没有过。但是考官达奚珣惧怕他爹的权势,到底还是给录取了。而在杨国忠看来,这似乎是理所应当的。
后来达奚珣派儿子去杨国忠面前邀功求表扬,杨国忠怎么说?他勃然变色,发了脾气: ** “我子何患不富贵,乃令鼠辈相卖!” **
说的是,我儿子不怕不富贵,但真实的意思恐怕是,你爱录取不录取,你特么敢不录取试试啊? 行卷,温卷,看人录取,这就完了吗?很抱歉,依然没有。
除了那些不黑不白的灰色地带,唐朝科举中是有过泄题现象的,而且泄了之后,当事人也没有受过什么处分。《唐国史补》中,就有过这么一段记载: **
崔元翰为杨崖州炎所知,欲拜补阙,恳曰:
“愿得进士,由此独步场中。”然亦不晓呈试,故先求题目为地。崔敖知之,旭日都堂始开,敖盛气白侍郎曰:“若试《白云起封中赋》,敖请退。”侍郎为其所中,愕然换其题。是岁二崔俱捷。
** 这个 ** 崔元翰 ** 本来是通过杨炎的渠道,拿到了考题,不料这个事情被 ** 崔敖 **
知道了,考试的时候,便牛气冲天地对考官说:你要是出某某题,我就不考了!看到自己的隐私被人揭露,考官大惊失色,于是赶紧换了考题,并在之后把两人全部录取。
这个事情属于考官层面,可以看出对暗想操作的管理是很松的,更夸张的是,对考生的管理也不严格,考试的时候,竟然有枪手代考。我们熟知的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就是一个代考高手,多年以来,给人代考过不止一次(思神速,多为人作文)。
有意思的是,这位才华横溢给人代写文章的大才子,竟然是一个科举落榜者,屡次参加考试,都没有中第。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温庭筠这人性格放浪不羁,不修边幅,喜欢讽刺权贵,所以考试的时候,明知他有才华,水平早已超过了录取标准,人家也硬是不要他(就是这么任性)。
当然了,更有意思的还在后边,后来温庭筠再次参加考试,给人当枪手,结果被发现了。朝廷是怎么处理的呢? **
大中末,山北沈侍郎主文,特召庭筠试于帘下,恐其潜救。是日不乐,逼暮先请出,仍献启千余言。询之,已占授八人矣。执政鄙其为,留长安中待除。 **
“执政鄙其为,留长安中待除。”当权者只是瞧不起他这种行为,留在长安,不给他分配工作,仅此而已。
这个行为在明清时期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你要是敢背地里搞这些幺蛾子,轻则充军,重则杀头。比如俞鸿图(腰斩),比如鲁迅的祖父(斩监候),都是栽到科场舞弊案上的。
总得来说,唐朝的科举考试,就是这么一个情况,虽然比起之前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各种潜规则野蛮生长,规范性依然很成问题。
而且,写到这里,我们也要直面一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唐朝的科举,其实并没有很多人想象得那么重要。
尽管科举在唐朝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到最后你不考进士做官都觉得脸上无光,高级官员中也以科举出身的为多,但以300年为尺度,总体上看,终唐一朝,科举出身的官员只占到了一个很小的比例——
15% ,大头都是别的渠道。 唐朝的官员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 ** 科举,门荫,流外入流 ** 。
其中门荫的人数是最多的。按朝廷规定,当时五品以上官员,都有门荫子孙的特权,三品以上,更是可以直接荫到曾孙。 **
凡用荫,一品子,正七品上;二品子,正七品下;三品子,从七品上;从三品子,从七品下;正四品子,正八品上;从四品子,正八品下;正五品子,从八品上;从五品及国公子,从八品下
...... 三品以上荫曾孙,五品以上荫孙。孙降子一等,曾孙降孙一等。赠官降正官一等,死事者与正官同。 ** ** ——新唐书·选举志 **
当然,门荫并不代表立即就有官做,还要经过学习和考试,才能取得做官资格,但所谓的考试,也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基本都是可以通过的。要知道唐朝的进士也是不一定有官做的,韩愈当年考中进士,等了好几年都没有分配,后来就干脆去地方当幕僚了。
权贵们的子弟,至少在起跑线上就比普通人家赢了一大截。 至于流外入流,则是一些没有品级的幕僚和胥吏,可以通过一些考试,成为有编制的公务人员。
至于明清时期,虽然考试比唐朝严格很多,但是拿钱捐个贡生、监生,去做个候补道台的,也不在少数,总而言之,权贵们有的是渠道。
科举成功走上人生巅峰的自然不在少数,但它的意义,更在于给读书人画了一个大饼,给了大家阶层跃升的希望。
可见自古以来,公平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平民百姓的子弟,不容易啊。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MK54Bia15KN2riacWTy8XWiaw90eksfwb26a6icHNJhTq3pfk6HrBFRMhPayWOGibIXDA3ClFfBHHmfZw/640?wx_fmt=jpe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收藏


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