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维埃时代在中国的最后刻痕
原创 章北海official [ 章北海的自然选择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苏维埃时代**
始于浪漫
盛于理想
死于现实
**在中国的最后刻痕**
章北海的
自然选择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A6BicApkkgtz4E3wglhf2KUXemsiaich9HZ2sfuibMyJpccknmicx5ib6OGbica1cVrlLSvicPS5YOU1EclbGoTonpjWQ/640?wx_fmt=jpeg)
** 旧共和国变得生疏 **
**大家现在只关心钱**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A6BicApkkgtz4E3wglhf2KUXemsiaich9HcficvWCUrnQEB9NX3bbmsMSKIEEFkGeiclMG61JIp7AibwvS5NaPfZreA/640?wx_fmt=jpeg)
**零、【代表会议】**
在最开始的苏维埃时代,我们的国歌曾经是《国际歌》。
许多人不知道,我们这个伟大共和国的国祚,其实可以追溯,从1949年再往前延长到1931年,那一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中央苏区建立。
我把当年的宪法大纲翻出来,里面有这样的字样:
**【苏维埃全部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
****
**至此,我想我应该写一部编年史**
****
**这本书从苏维埃时代开始到今天为止**
****
**看一看我们失去了什么**
****
**看一看我们还剩下什么**
**壹、【工人疗养】**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A6BicApkkgtz4E3wglhf2KUXemsiaich9Hcg8fiabEf3EpXGVQ1Tl33whl4p6BMsHTiaurWH3W6Jt0Tz2lk8QT9euw/640?wx_fmt=jpeg)
苏联疗养院从不缺乏在建筑上的想象力
我们在成长的漫长时光里,应该听说过一个叫【干部疗养院】的存在。其实,疗养院是苏联的创举,而在那片红色土地上,
**疗养院这个单词前面没有【干部】作为前缀。也就是说,这份福利属于全体公民,而不是某个阶级。这是一种伟大的平等概念,即整个国家的福利全民享有。**
有趣的是,我们最早的火车制度最早也是学习苏联, **为了保持公民一律平等。故而不分名义上的等级,只有座位的区别。即所谓【硬座】、【软座】。**
****
**但数十年后,当高速铁路网从城市群里交联起来,火车上反倒出现了【一等座】和【二等座】的分别,生生用金钱隔阂出等级。**
****
**别看我,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笑)**
1922年颁布的《苏俄劳动法典》第二部,明确规定了公民每年必须前往疗养院“休假”。而疗养院的目标也比我们国家更加广泛,服务目标是全体劳动者。
自此,苏联公民们被赋予了一项前所未有的福利,同时也是一项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甜蜜义务:每年必须至少在疗养院度过两个星期的时光。
弗拉基米尔 伊里奇列宁同志的伟大论断如下
**【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
于是乎,在索契,在乌克兰,在克里米亚,在塔吉克斯坦山脉的深处,当然还有莫斯科。一座座规模像大学一样宏大的疗养院拔地而起,接待着苏维埃共和国的公民们来访。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的疗养院似乎继承了苏维埃式的暴力美学,在这里,放射性的氡气桑拿被用来治愈人体。灭菌灯射线被允许用来治疗感染和肺结核,人们还会使用硫氢化物以及电极法治疗鼻窦炎,以及在地下一千多米的盐矿层深处进行体育活动。
总之,在这片土地你能找到人类想象力所能触及的一切疗法,别管他们是有效还是无效。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A6BicApkkgtz4E3wglhf2KUXemsiaich9HJju1kicLN9wzzB6bT4ibY7JPXDAAQibJicemM5aLUdC3JnwcZmCOuibfXGA/640?wx_fmt=jpeg)
疗养院使用灭菌射线治疗呼吸道
整个疗养过程不光是一次国民福利性质的休假,也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一部分。休假者被告知要按照时间表上的日程进行【休假】。类似于今天我们在紧张的假期里面报团旅行,在一个地方被马不停蹄地赶到另一个地方,继续如同工作一样的慌慌张张,完成某些被给定的任务任务。
所不同的是,苏联的疗养院不会像景点一样宰客。
而这些苏维埃童话王国,也随着红色帝国的瘫落而跌入人间。时至今日,这些横亘于东起海参崴,西至德涅斯特河的社会主义工人堡垒已经彻底变成了资本主义的销金窟。
**剩下中国的干部疗养院还在勉力维持一个中档酒店的尘世身份,极为优秀的几家,还为顶级退休人员提供这个国度能提供的顶级看护。**
****
**在后苏维埃时代,疗养制度终于破碎,从工人阶级的队伍里剥离出去,成为了少数人的健康秘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A6BicApkkgtz4E3wglhf2KUXemsiaich9H20q3xy2Aw2AsM8S86f92VOgDUwxiaJUoF1uVl05yMMdBm65mLOMyCcQ/640?wx_fmt=jpeg)
昆明干部疗养院
不知道列宁同志做何感想
**贰、【学生公寓】**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A6BicApkkgtz4E3wglhf2KUXemsiaich9HnUUxpN4Scmz6bc7giagNfoEvUrKlw1HdAZcGTAWQP69yPrY8otERwHQ/640?wx_fmt=jpeg)
就算苏联衰退成了俄罗斯
宿舍条件依旧比我还好一万倍
几乎所有中国大学生都得面对同一个课题: **如何在极为有限的空间里,用极为有限的资源建一个家。**
而实际上,这一套体系也是我们从苏联学过来的。学习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学到好东西的时候,总归会受到影响,沾染一些不好的东西。我曾经在往期文章里面说过,我住的宿舍很烂。可能大家想象不到,到底有多烂:没有阳台,没有独立卫生间,六个人住一个屋子,墙皮脱落,空间极度有限。
我一直觉得 **中国的学生宿舍是怀念苏维埃时代的最好标准** ,也许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还能够传承这份苏维埃精神。
**把人们或四个或六个的随机扔到一个小房间里面,要求他们在这个房间里面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学着苏联编写的大学教材,住着有苏维埃优良传统的筒子楼宿舍,也不失为一种古典主义之美。**
这种生活方式也肯定有它的弊端所在:大家都是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每一个人都在膨胀着,吮吸着自由空间,而狭小的房舍不能满足这一点。于是进而滋生矛盾和龃龉。
**其实也难怪,相信一个人也很难和几个随机分到的人成为一生的挚友。这些年的杀人案件越来越突出的暴露出这一点。**
即使是有着这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还是接受。因为毕竟学生宿舍有大量的国家补贴,几乎是你在这个社会上所能享受到的最廉价的房屋租赁。
**而商品住房,不论是价格还是租金,对于这个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已经贵得没边儿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A6BicApkkgtz4E3wglhf2KUXemsiaich9H1DZnxpCoMj3ZXiasnbOic2U3Z4AWvVbmUCV4grgO221RqSZebrhkf6hQ/640?wx_fmt=jpeg)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叁、【计划房产】**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A6BicApkkgtz4E3wglhf2KUXemsiaich9HkXBlF8vpZ1dPutx4vgOdlsnLqgBlKAEQgBHmYVnIehF6JdkXxWNwqA/640?wx_fmt=jpeg)
图为单位分房现场
我们的父母赶上过
那个不用买房当房奴的时代
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还有多少会记得, **【分房子】** 这件事情。曾几何时, **住房是国家分配的。这一套计划体制,自然也是学习自苏联。**
苏联自从二战结束以来,一直重视民众的住房问题。四五计划结束后,苏联完成了远超原计划4亿平方米的住宅建设,但这还不够。上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时代开始,在公共住宅建设领域大力推广预制板建筑。流水线上生产出墙壁,天花板,之后用卡车运到工地,把这些板子的拼装起来,接上电气和供水系统就算大功告成。
诚然,
**赫鲁晓夫时代的这些建筑物过于实用主义,人均面积太小,户型狭窄,并且千篇一律,就像是复制粘贴出来的劣质火柴盒一样丑陋,但胜在人人有份。国家为公民建设住房,在那个时代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谓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莫过于此**
,至少苏维埃的筒子楼里面为大家预备了一切应用之物,而美利坚的流浪汉,在当时只有冻死街头的份儿。
自然,中国也加入了分配房屋的行列。并且模仿的对象就是这些易于装配,并且成本低廉的赫鲁晓夫筒子楼。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A6BicApkkgtz4E3wglhf2KUXemsiaich9HBzaibUfV3zvIUybWe1ibYrtsSxb2JoKibSB7cibmLMaJiaOXJ1EgF3C5aQg/640?wx_fmt=jpeg)
东北的赫鲁晓夫楼
一直到本世纪初
中国的住宅还是这个风格
但由于我们自身建设的局限性,重视产能积累而极力抑制消费。上世纪50年代到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人均住宅面积,不仅没有得到提高,甚至还从近乎腰斩,住房捉襟见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更要命的是,在如此匮乏的分配总量下,分配腐败层出不穷**
,1983年的统计数据,干部人均住房使用面积8.1平米,比工人高出2.1平米,党员人均8.13,比群众高出1.18,中央机关干部人均使用面积比市属机关干部高0.18米。天津认为分配公平比例的不过为36%,上海则更为突出25%。
(数据来源:《中国住房改革制度的分割性》 李斌 《社会学研究》 2002年)
**干部不但是分配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分配的参与者,在这种自己又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条件下,产生出再多的腐败也不足为奇。**
所以现在看来,在计划分房制度倒台之后,商品住房虽然让买房困难,穷者更穷,富者愈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但总之靠钱来解决,要比那个靠关系来解决的计划分房时代高明得多,也未尝不是我们的某种不得已的幸运。
**虽然,多数年轻人要花光他们最健硕的年华,偿还钢筋水泥的债务,直到老去。**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CA6BicApkkgtz4E3wglhf2KUXemsiaich9H8nlVUW5Vj58SzxonUaaRCB8CLVhlbcia7HxhAcmfQkjyaDUGS8dGTmg/640?wx_fmt=gif)
所谓佛系不过是为了避免成为奴隶
那么你猜
谁要让我们做奴隶呢?
**肆、【宣传口号】**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A6BicApkkgtz4E3wglhf2KUXemsiaich9Hw9IKEVhfHNa2cchyTY0lZUWSBj1Yyt3FiaG3Wa19al0xFAP5yWQsb2w/640?wx_fmt=jpeg)
一首红军最强大
送给各位精神小布尔乔亚
苏联的宣传口号,几乎就和苏联的政治笑话一样多。
**建筑物尖顶上面的红星,领导人的白色大理石雕像,以及街头巷尾的大布告栏上面的宣传漫画,共同构成了苏维埃的宣传意象和公众美学。**
宣传画这种宣传方式,起源于一战,流行于二战当中。主流参战国基本都有自己国内的政治军事宣传画。目的是提振士气,维系在漫长的战争中日渐削弱的国家凝聚力。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CA6BicApkkgtz4E3wglhf2KUXemsiaich9HRU6QP3He2GPFFpDgLR4WoBZJ7klBibcKxvXbibsPKWUoFM7YGf3YdEFQ/640?wx_fmt=png)
二战主流参战国的宣传画
从风格到精神实质 大多趋同
但在二战后,不论是战败的日本德国,还是战胜的美国英国,宣传画几乎都销声匿迹,难以在公众空间寻找到他们的踪影。
**自此,宣传画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当然,除了红旗之下。**
如果你仔细翻找史册,你就会发现,苏联在结束战争之后依旧保留了这一传统,不论是农村集体公社的布告栏还是莫斯科的居民区,依旧被这种充满动员性质的张贴画覆盖着,鼓舞着。
**这好像是一种流行文化,宣传与现实,谎言与真相交杂。通过这些老旧的纸张对于生活与劳动的美化,对于国家意志的激发,使那些为生活艰难求生的劳苦大众依旧保有献身精神。**
从一战当中重生的苏维埃从他诞生的那天起就在不停战斗。
**也就是说,这暗喻着苏维埃一直都受困于某种战时体制之内,一切劳动都是战争,一切生活都是艰难作战,历史就是一场漫长的苦难行军。**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A6BicApkkgtz4E3wglhf2KUXemsiaich9HbicoKIiauFK8PDjaTWAz5Iab2LamqgTCibjoniau21Zjs72BMlFVrJ8HFA/640?wx_fmt=jpeg)
朝鲜随处可见的宣传画
**同样的宣传方式不断扩大,从波罗的海到乌苏里江,河内到北京,平壤到古巴……这种不断延长的战时体制在这个地球上以他独特的力量掌握了世界上诸多国度的话语权。**
****
**宣传画已经不单单是一种口号宣传方式,已经成为了某种体制的代名词。我们很难说明这种战斗至死的生活方式到底正确与否,每个时代,每个国度,乃至于每一个人对生命本身都有不同的认识,对于所谓的“正确”有不同的选择。**
****
**不过时至今日,街头随处可见硕大的标语牌子依旧在提醒我,这种【正确】依旧将裹挟着我们,进行永无止境的苦难行军** 。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CA6BicApkkgtz4E3wglhf2KUXemsiaich9HhbxuRpicXPicscPib7zRwoXsEmcW5v596flvicH2zAicNnFVHhiaNAIUOZcA/640?wx_fmt=png)
大街铺满了宣传口号
未尝不是新时代的宣传画
**伍、【临终告别】**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A6BicApkkgtz4E3wglhf2KUXemsiaich9HBDqfsTop3CagfKeGANeU7AYwp1mqBKNYqryTQCNIzUSocWibnmn6ycg/640?wx_fmt=jpeg)
假如一艘船不停拆换零件
直到有一天全部更换一遍
它还是不是原来那艘船?
当最开始承袭苏联的苏维埃体制开始产生变化,直到今天我们只能从一些无关紧要的褪色细节里看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在建立新中国七十周年之后,我们似乎进入了某种忒修斯之船式的迷思。
****
**今天的苏维埃还是最开始的苏维埃吗?如果不是,它从哪里确切的发生变化了呢?**
相信我们很难做出判决,只有一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 **我们很难说如今的这片土地和最开始的苏维埃高度类似,尽管它们透过长长的时空相连。**
如此说来便觉得好笑, **恭恭敬敬地向苏联的葬礼献上鲜花也就好像给我们自己敲响丧钟**
,看上去滑稽的很,却又沉重得要命。苏维埃曾经有着人类最先进的政治理想,而最终对这份理想的抛弃又最终让他毁于一旦。
**所以我不知道该怎么和苏维埃时代说再见,因为我还没来得及说再见,它就离开了,和它曾经占据的旧时光一样,和我们再也没有什么牵连。**
****
**苏维埃始于浪漫,盛于理想,死于现实,只留下一些历史的碎屑和残留物。**
****
**权作苏维埃时代的最后刻痕。**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A6BicApkkgtz4E3wglhf2KUXemsiaich9HKMmv3G9Pic4YF7jVbMvzq5gP5SUDqbtTc5b1LIzH8uzcOx0pr2Bpdxw/640?wx_fmt=jpeg)
1991年苏联解体
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我们还记得些什么?
章北海的自然选择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A6BicApkkgtz4E3wglhf2KUXemsiaich9HZ2sfuibMyJpccknmicx5ib6OGbica1cVrlLSvicPS5YOU1EclbGoTonpjWQ/640?wx_fmt=jpeg)
长按二维码扫描关注
微信号
zengyuanweilai
有关自由,无关风月
如果你足够喜欢我
希望您分享到朋友圈来支持我
并关注我来了解更多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A6BicApkkgtz4E3wglhf2KUXemsiaich9H6ibmQ9HCM0qoeRYaiapyY1qtJP0NzKJwmqpp7BvMeiaB26tkaYFfUj1BA/640?wx_fmt=jpeg)
微信内点击阅读原文可以直接关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阅读原文 ](javascript:;)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