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帖子
账号
关于
ozRF9jGEcRjZT1FELo5ExzmfTU65jQcxa7
Bulletin#8113710C69D80BFD2AD379C783CEF2ED
ozRF9jGEcRjZT1FELo5ExzmfTU65jQcxa7#2669
@2024-06-20 16:00:00
上一篇下一篇

![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OWn8sE4OvsR9Ricw59XTMKPVZLLx2AR7Grib4RZy2C2IKYjuTN5Lqp36dWuZE9UO4nmyzib0EO8CpgQ/0?wx_fmt=jpeg)

# 在这里,长城遇见黄河

[ 长安街知事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VibQR9B4PHqMxic8K9WyY1T3DN3mxrLM2be7SVDGY6zOCKD5zeiaQtwYeVGPesedd3S3P3M4t4saKpN5fBTppK1rQ/640?wx_fmt=png&from=appmsg)
](https://xuejing.takefoto.cn/awcc/#/)

几声啁啾,麻燕盘旋。



飞跃山脊,它看到那点点烽燧,依势而下,隐入水面;它掠过碧波,又看那粼粼微光,拥着烽燧,映着自己……



**山西忻州老牛湾,在这里,长城,遇见黄河。**



长河映长城



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涓涓细流,初进三晋大地,已成大河弯弯。此时的黄河,还是碧波荡漾,她扭动身躯,拐了一个弯。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w1RI6Hpia3q9nx81HCIb0hWZicoSwibsddjhtlXJMkia7fo5hJkRLRCm0rIWDvtA2Co5BmG7ic4DpibvU9KxaauNicyg/640?wx_fmt=other&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突入水面的山崖上,立着一座楼,四四方方。“这叫望河楼,河对岸就是内蒙古了。”吕庆文举起手机,对着望河楼拍照,正面、侧面,多个角度,“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来走一圈。”吕庆文说着,点开“长城巡查”App,上传图片。每天,万里长城沿线有超过6000名长城保护员,和吕庆文一样巡线、拍照、上传。



“你看,那就是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 **顺着吕庆文手指的方向,只见隐入水面的墙体和弯弯大河就像两只大手,紧紧握在一起。**



吕庆文的腿受过伤,有些跛,但步速并不慢。绕过望河楼,沿山而上,是一处古村,黄河滩石、崖壁山石都被就地取材,组成石墙、石路、石屋。村子不大,但庙有好几处,崇尚忠义的戍边将士世代居住于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我的祖辈,就住这个村。”吕庆文抚着石墙,望向望河楼,“这古堡是我爷爷当年奋力保下的,他说总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 。”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w1RI6Hpia3q9nx81HCIb0hWZicoSwibsdd7JniaPOemrEvhX9tuBfEia2lLVbpywz9vOeJVJExII7QCwAa29tNjl1w/640?wx_fmt=other&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站在古村最高处,眼前,山挽着河,河拥着山。屋顶上架着仿古的铁炮,这是吕庆文的叔叔做的。
**吕家的第四代人从事传媒行业,通过互联网讲着老牛湾的故事。四代接续,守护长城** 。



古村划入景区,村民都迁到了北边的高地,吕庆文新家的窗口,正好对着望河楼。



“吕老大客栈”是吕庆文开的,宽敞的院落,一共50间房,周末时能住满。像这样的民宿,村里大大小小共有29家。躺在长城旁、黄河边数星星——这吸引了很多游客。



吕庆文喜欢拍照,餐厅里挂着他拍的老牛湾。“以前村里穷,很多人都从望河楼那边的古渡口‘走口外’。”吕庆文指着照片说,他年轻时也“走口外”,“在外头倒腾电脑”。后来,引黄入晋,兴修水利、公路,发展文旅,村里的生活富裕了,回来的人越来越多。



“来,尝一口酸捞饭。”吕庆文招呼大家,当年穷时家家户户每天的吃食,如今成了当地的一道特色菜。



村口,年轻的学生支起画架,画板之上,落日余晖,长河映长城。





三关展新颜



黄河东去,长城蜿蜒,两道防线,守护着中原大地。



**望河楼还有个名字,叫“老牛湾墩”,匾额上刻着“万历岁丁丑夏”。**
站在楼下,抬头仰望,仿佛看到400多年前,同样炎热的夏季,戍边将士们攀着软梯,爬上墩台,瞭望敌情。



明代《九边图》中,“山西镇”为军事重镇之一,又名“三关镇”。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也被称为长城“外三关”。



一旦发现敌情,望河楼上,官兵举烽示警,烽火沿着烽燧,直至偏头关虎头墩护城楼,山西镇调兵、出兵、布兵的军令自此发出。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w1RI6Hpia3q9nx81HCIb0hWZicoSwibsddYnOSXUA0ZXtf7U8IF32IBDPlQb6nS8NYNNsrkukBtbxb1nw0hictMTQ/640?wx_fmt=other&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偏关县护城楼博物馆就建在护城楼中。门口的修建碑文,是杨峻峰撰写的,他是忻州市长城学会会长,一位已为长城奔走了30余年的老人。



1984年,杨峻峰还在上大学,他从报纸上得知“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我捐了两块钱,那是好几天的饭钱。”杨峻峰记得,自那时开始,他便与长城结下不解之缘。



博物馆中的一切,杨峻峰如数家珍。他指着一枚长城“三晋重关”邮票,上面是偏头关原本的样子。



先人守护的长城,已成了今人生活的一部分,难以分割。



“碗托子——”叫卖声传来。护城楼山下就是偏关县城,早点、果蔬摊位一家挨一家,闹市喧嚣,车水马龙。登上城楼,能看到不远处有一所学校,操场上,是快乐奔跑的孩子们。



烽火再向外传,就到了宁武关。外三关中,宁武关名气最小,却是古时战争厮杀最为残酷的地方。这里没有黄河天堑,也没有高山悬崖,建在河谷之中的宁武关地势平缓,骑兵最易冲击。“这里就是杨业的防区。”站在关下,杨峻峰讲着杨家将的故事。



**如今的宁武关,再无烽火,只是一座安静的小城,关城附近,有不少超市和小吃店,城外的烽燧下,是绿油油的农田。**



远处,恢河水丰,波光粼粼,水面之下,两 河潜通,一条叫桑干河,流向北京;一条叫汾河,流向黄河。



沿着河道,翻山越岭,远处山间,一座雄关,两侧长城像展开的翅膀,状如大雁,那便是“中华第一关”雁门关。





**一座雁门关,半部中华史。**
汉高祖北征、昭君出塞、杨家将、宋代二帝北掳、走西口、抗战烽火……雁门关下,车辙深深,那是古人留下的痕迹;关城之上,有人擂起战鼓,咚咚咚,似是在应和从前。天空飘起小雨,脚踏砖石,手抚关墙,仿佛听到战马嘶鸣,将士呐喊。



岁月悠悠,雄关如铁。



古楼燕归来



**若雁门关上烽火起,边靖楼内就会响起鼓声,代州官兵闻声而动,出兵雁门。** 楼上“声闻四达”“威震三关”的匾额,正是此意。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w1RI6Hpia3q9nx81HCIb0hWZicoSwibsddGZgt44Ra4LOnmfrSUPFAdDjDo4q1ib2zpjrdW84vB1s7U4TrB2yeY4A/640?wx_fmt=other&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边靖楼,被长城专家罗哲文称为“万里长城第一楼”,这是长城上最大的木质结构鼓楼,1471年重修,鼓楼地面上还有明清时的城砖。规整、粗壮的斗拱,巨大的匾额,雄浑的飞檐,精巧的梁架,整个古建未着一色。



站在边靖楼三层西望,能看到代州古城保存完好的城墙。87年前的夏天,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也是站在这里,惊叹 :“这是一座规划得极好的城市!”



再远处,还能看到雁门关,此时,雄关已成“一小点”。古城之中有一处非遗传习所,雁绣非遗传承人高凤兰一针一线地绣着雁门的风景。细针翻飞,彩线堆叠,繁花似锦。万里无云,日开金鳞,雪霁初晴……雁门四季,栩栩如生。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w1RI6Hpia3q9nx81HCIb0hWZicoSwibsddQfhicOicgPO1HSgTRQricyg4roUKIiaicocfZVcRcymmPCclwaFCsywfVZg/640?wx_fmt=other&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对面,一个年轻的女孩也在绣着图,高凤兰不时指点一二。这是一位学美术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就回到了代县,“我想学雁绣,祖先留下的东西总要有人传承。”女孩有些羞涩。高凤兰欣慰地笑着,她说看到年轻人回来,是最开心的事。



**代县不大,却有4个国家级文保单位。华北最大的州级文庙就在这里** ,融合中原和游牧民族建筑特色的构建,都说明了这里的与众不同。



正值中、高考,文庙内两棵近1300年的槐树上系满了祈福的卡片,一张张卡片上,写满了望子成龙,也写满了最初的梦想。一阵风吹过,卡片随风起舞,如一只只准备起飞的雏燕。



天空中,一群燕子飞过,绕着古建盘旋。“我们这里叫它们麻燕,每年清明前后都会飞来。”代州古城讲解员牛燕玲说,“麻燕常绕着古建飞,以吃木头中的害虫为生。”





采访团队回到北京,路过正阳门,忽然听到几声啁啾。抬头仰望,飞檐之间,雨燕盘旋,与老牛湾、雁门关、边靖楼那里看到的燕子并无差别。



雨燕振翅,向远方飞去。如今,它们飞过黄河、飞过长城了吗?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w1RI6Hpia3q9nx81HCIb0hWZicoSwibsddUFoB7R4WLJHL7DJpmeQw48zTjuM38R0GrEKcweWe7icylw6eVTicyqsA/640?wx_fmt=other&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李俊瑶、邓伟

山西日报记者:赵志成、王利强



[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Mxic8K9WyY1T3DN3mxrLM2bJpoCXfZX0JU7pShVYgKggOEq1rfO3q4kwhpDONZqQlwClteaqbnuiaA/640?wx_fmt=jpeg&from=appmsg)
](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65be6f7e4b035c6ca5e4501.html)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


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