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jnDIM6gq2cVB7Dia9RjcOD4WCHVichJF6WNpMEibTHaaBWl4utUibIo0ibjbBwx77XIQl3o6JLic6lQCREYWicL1sjJzQ/0?wx_fmt=jpeg)
# 无谓的战争:双方都以为自己在履行使命
原创 郑渝川hiecy [ 底线思维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1913 年的 5
月,《春之祭》在巴黎首演。艺术家斯特拉文斯基的这部剧作,凭借表现现代社会带来的狂欢、虚无,来展现反讽。加拿大历史学家、多伦多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所著的《春之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一书,用这部剧引发的社会反响以及折射的社会心理,来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实际上是欧洲在追求科学、自由、富裕过程中走向离心式分化、狂欢式死亡的宿命。
1913 年的巴黎,社会氛围是沉闷的。法国从 19 世纪 70
年代被普鲁士打败开始,虽然避免了因此衰败、沦为二流国家的命运,但政治和社会紧张却持续了下来。人口出生率下降,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低于朝气蓬勃的德国和美国,更赶不上此前领先的英国,凡是法国的有识之士在当时都为此充满了忧虑。
20 世纪初,科学继续深刻的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当时的欧美世界,大众的共识是科学、理性、文明将继续创造福祉并维系秩序。这种景象、这样的愿望在 20 世纪
90
年代曾再度复原,大量的知识分子欢欣雀跃的讴歌美国文明一统世界的大好前景,相信市场的力量,欢呼技术的力量,赞叹自由的力量,笃定全球化将革除愚昧——这些人会在
20 多年后,像吃了苍蝇般的、痛苦的看待特朗普的崛起,聆听后者宣告市场、技术、自由、全球化让美国成了受害者。
《春之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这本书揭示指出,在一战爆发以前,法国等国家的社会、文化动荡其实已经开始了。科学、理性是对过去的蒙昧时代,或者说信仰时代的彻底背弃,并通过更快的经济发展加快塑造着世界的形态,但这并不总是带来愉悦,恰恰相反,即便在文化领域,像《春之祭》那样表达对于狂欢背后的虚无甚至是灭亡的警示的文化产品,也很能吸引人们的共鸣。
《春之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转而谈论德国柏林。如果是 1914
年前的巴黎,表现出沉闷的气息,那么柏林则是光彩照人,生机盎然。从威廉二世到普通的德国人,都醉心于 19 世纪后期至 20 世纪第 2
个十年,科学革命带给德国、柏林的巨大改变。德国不再是欧洲的三流小国,也不再是仅凭军事冒险与大国达成均势的国家,这个国家甚至在文化、科学也赶上了曾经高高在上的法国和英国。柏林这个城市吸纳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城市建筑也展现了德国工业发展的成就:大量的钢铁被用于新型建筑。
书作者指出,德国变得强大,但只是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方面的强大。德国人都有了“对统一、伟大和强盛的幻想”,但俾斯麦在德国崛起过程中“加剧了宗教的分裂和意识形态的分歧”,让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们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张。这个国家在当时就有很强的“技术主义崇拜”,保守主义的前进让德国人“从纠结于信念和原则变得一心只考虑利益”。尽管一战爆发前,社会主义者一度赢得了多数选票,但在
1914 年,当奥匈帝国决定对塞尔维亚宣战的信号传来,德国人就大幅度抛弃了他们此前通过选票作出的选择,而是回归到铁血时代。
《春之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这本书清楚的指出,德国人在文化上开始“开倒车”,即更多的返回“原始的德意志精神”,决意要严厉的惩罚那个“小店主的国家”(英国)及其同盟。“德国人对于自己的‘道德优越性’‘道义力量’和‘道德上的正当性’深信不疑”。所以,这场战争是“出于精神上的需要”,被德国人认为是追求真实、真理、自我实现,对英国文明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的、物质化的文明给予挑战。德国的知识分子纷纷号召德国青年入伍从军。
《春之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这本书继而用战争中的多个“奇怪”场景来显现该次大战的荒谬性。两个都自认为正义之战的联盟,在经历了战争打响后前几个月的血腥杀戮后,战事陷入僵持,交战双方的前线士兵甚至开始了偷偷休战,
1914
年的圣诞节还出现了双方的对峙联欢。书中描绘了战场上,德国士兵演奏乐曲,而法国和英国士兵则向德国人建议交换商品。两个阵营的士兵其实都发现了战前宣传是高度不实的,德国人不是英国媒体宣扬的恶魔,反过来,德国官方渲染的协约国丑恶形象,也在双方官兵的互动中坍塌。尽管这种休战并没有真正阻止双方之后继续以命相搏,但那些从战场中幸存下来并回归社会的士兵,必然会将自己对于战争的感受传递到国民情绪之中。
书中也详细描绘了一战战场上许多倍现惨烈的场景,比如阵亡士兵的遗体会被己方或对方装入沙包,堆在战壕上,依靠战壕的士兵就这样几天、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伴着已经腐臭的尸体。战场上尸体遍布,对付老鼠和其他害虫的唯一有效办法就是毒气,这本书之后的篇章中意味深长的指出,纳粹德国之所以会将犹太人比拟为害虫,并采取毒气加害的方式来清除,其做法就源自一战战场。
战争让主要的交战国在战前的许多价值观念都彻底发生了坍塌。回归交战国社会的老兵们,当初是响应国家的号召以及自己内心的道德律令走上战场的,但回归社会时,他们不但会分布与战前宣传完全相悖的观念,还有巨大的内心痛苦。无论是德国、英国还是法国,没有进入战场的居民对于已经过去了的战争并没有太多的执念——他们(她们)在战时获得的信息,是交战国政府通过书报和书信审查筛除过的“安全信息”,会告知本方战无不胜,而敌方一无所获。
这本书专门谈到了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 1929
年出版的名作《西线无战事》。《西线无战事》揭示了前线士兵与死亡为伴,而且这种经历谈不上什么实际价值的实质——战争本身是“例行公事般的杀戮”,而没有不是什么解放世界、争取自由、重建道德。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先是在欧美世界赢得了那些一战老兵的热切肯定,因为道出了这些老兵的痛苦,说明了他们曾经受到过什么样的煎熬,但很快又被一些国家的政府查禁,因为这本书几乎否定了交战国曾经努力渲染过的爱国主义、对国家的责任、荣誉、光荣、英雄主义、勇气等华丽辞藻的价值。
当经济危机造就欧洲尤其是德国的巨大困难( 1929-1933
),而这些国家彼此之间又有着截然不同的战争回忆,反战的老兵没有话语权,新一代的年轻人又开始被挟裹到了狂热的政治号召之下,人们再次相信战争才能帮助走出罪恶,才能重建秩序和道德,一切就又回拨到了
1913 年的《春之祭》首演的那一刻。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VB7Dia9RjcOD4WCHVichJF6W1XftzdQ4VZk8opiaYT9Ln9DEXekkiboWLyjn3Tt3sXrJd7m5uYz2ltRA/640?wx_fmt=jpeg)
《春之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
作者:(加)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
译者:李晓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 年 9 月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Ud4nbAHC7Yg2Rsxg3xib8HvoicD35h2ptUPezibXUxxicCDmRrJjm7qKpibxPOUBFO61h4V59VVicnias0A/640?wx_fmt=jpe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