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1YS5yicdcpJPd3kCF1vHwD6TFxP1PHAB3AnoSgaDB8ibDY1tiaZibHNiaRk7aWRqlegyuib0QyAoQ46VH1jECLXvKBEQ/0?wx_fmt=jpeg)
# “寻找带恶人”的故事说服不了这届观众
[ 新潮沉思录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以下文章来源于通吃岛 ,作者通吃岛
![](http://wx.qlogo.cn/mmhead/Q3auHgzwzM58yNaXbRb7kXzMJ31fV1dwLl0SBPI6cicUL3FYLg8KLwQ/0)
**通吃岛** . 通吃岛岛主的公众号,知乎账号同名。 “原来皇上也是我会中兄弟!不知是什么堂口?烧的是几炷香?”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8T2WTyz6Xy2hyA00U2ibjibYDKtBc7Tpc1oicGmJclgBceYXCfmzjep82YQjUMb8tlfFXjdVR6HTYcRPYjd2WvMjw/640?wx_fmt=gif) ** 文 | 通吃岛岛主
**
《扫黑风暴》无疑是近几个月最热的电视剧。为了尽快一睹大结局,许多观众购买VIP+超前点映,给腾讯冲了不少钱。但这大结局的质量却令人失望,其豆瓣评分也由巅峰期的8.0左右一路下滑,目前只有7.4分,而且仍有继续下滑的趋势。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af7S8D0j4QGQBwSmxPuWfHUpfQnsboF2wyp8ZX7vSYLwzhpJ4icDRibINa8oVULbICYKU1xVqnbLXTTAAHA3cm4g/640?wx_fmt=png)
为什么大家对结尾不满意?
除了审查造成的删减和仓促补拍结尾这一原因外,真正的根源在于,“寻找带恶人”的模式已经完全无法说服这届观众了。本文首先梳理《扫黑风暴》的故事逻辑,第二部分会对比毛教员时代文艺作品的故事逻辑。
《扫黑风暴》故事的本质,是能力很强的恶人团体被能力更强的好人团体打败的故事。好人团体指的自然是督导组,李成阳,林浩等。
坏人团体中有个带恶人高明远,所有其他恶人都是他制造出来的:
首先是孙兴,本剧最令人恨得牙根痒痒的人物。仅剧中明确表现的就有两次强奸,并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还经营着干非法勾当的夜总会,也是“美丽贷”的重要一环,毁了无数年轻女孩儿和其家庭。他在肉体意义上和精神意义上都是货真价实的“高明远制造”——肉体意义上说,他是高明远和贺芸的私生子。精神层面来说,从剧中明显看出,高对其感情并不深,压根没有管教,也不想管教。
根据剧中的逻辑,没有高明远就没有孙兴。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7S8D0j4QGQBwSmxPuWfHUpfQnsboF2qggIFhUgrwp7ETouZNVia0l4fBaiaNexGibChRYZSA5vqOjcWaU4iaFRGA/640?wx_fmt=jpeg)
然后是绿藤炮王陈建波。他明确表示,自己帮高明远做事,而高明远让他拿下大大小小各种项目,没有高明远他根本不可能把公司做大。
根据剧中的逻辑,高明远制造了这个绿藤炮王。
高明远手下协助他犯罪的一干人等自不必说。如杀手老宁是他用钱养着的,郑毅红是他从孤儿院领养的。 根据剧中的逻辑,这些人都是他制造的产物。
区长董耀。剧中表现的最大罪责是杀掉质检员麦自立,而这是高明远威逼利诱的结果。董耀之后的升职也是高明远一手推动的。最后一系列干扰督导组工作的操作,是因为高明远挟持了其家人。
根据剧中的逻辑,是高明远制造了坏的区长董耀。
基层派出所所长胡笑伟,本来是非常优秀的好警察,无论是缉毒还是做片警,后来逐渐堕落。剧中表现的最大错误,是间接帮助了孙兴强奸,从而导致徐英子姐弟的死亡。他这么做,主要是不敢得罪孙兴,但孙兴只是个夜总会老板而已,照理应该是孙兴怕胡笑伟才对。胡所长真正不敢得罪的是孙兴背后的高明远。胡笑伟开始认罪的时候,把自己的堕落归结为“败给了面子和人情”,何勇立刻否定了这一点,但并没(bu)有(gan)说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胡笑伟败给了不能不给的面子和人情,代表人物就是地下组织部长高明远。
所以,根据剧中的逻辑,是高明远制造了坏的胡笑伟。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af7S8D0j4QGQBwSmxPuWfHUpfQnsboF2BNnaZplUp1z7qC6V08KodkoKvjKpsu0qlk75RiaJmN7ib02Tw8cSD8Bg/640?wx_fmt=png)
法医宋涛,以及一众帮助高赫死刑改缓刑改20年,再减刑、保外就医的基层公检法系统官员,都是高明远一路贿赂的。如贿赂高法的吴天德200万,庭长陈波150万,等等。
根据剧中的逻辑,高明远制造了他们。
贺芸,最大黑警,高明远的三大保护伞之一。她间接杀死李成阳的师父林汉,并栽赃李成阳让其离开刑警队。她还严重干预专项组工作。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高赫(孙兴),一步一步踏入罪恶的深渊。她本来是有光明前途的警校学生,但被高明远诱奸,并且帮助其一步步升职,孙兴也是她和高明远的私生子。毫无疑问,
根据剧中的逻辑,是高明远制造了黑警贺芸。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af7S8D0j4QGQBwSmxPuWfHUpfQnsboF2R63CK3MoibtwXZCJPnib8w3tQUKFNv5X0J1xvZ8rJwQLUniaP4xI8IZhw/640?wx_fmt=png)
高明远的另外两大保护伞,副市长武双岭和常务副省长王政,剧中表现虽然不多,但显然高明远是他们最大的行贿者,包括钱和色。所以,
根据剧中的逻辑,高明远是这些贪官的众多制造者中最关键的一个。
最后几集有大量的督导组斥责这些犯罪分子的镜头,但是,都仅仅停留在道德和责任层面的斥责。至于为什么他们会出现,没有解释。这就让这些斥责显得很乏力,很没有底气。
**
仿佛,绿藤市的众多恶事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有孙兴董耀陈建波一类的恶人,而恶人之所以会诞生则是因为,其背后有一个带恶人高明远不断地制造着他们。《扫黑风暴》把一切问题都指向高明远,似乎没了他一切罪恶就都不会发生。
**
**
但,高明远又是如何产生的?他这样的恶人,为什么会一步一步成为绿藤的地下组织部长?枪毙他以后,还会不会出现新的带恶人?没有说,高明远的审判进和死刑似乎就是绿藤市通往永恒美好的大结局。
**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af7S8D0j4QGQBwSmxPuWfHUpfQnsboF24QUtJsb86nqJkW19ibmhxdkxQccFGUBgvI2bSbhkZFwy7qlicOnl0pxw/640?wx_fmt=png)
** 观众之所以不满,其实是不满于这种寻找大恶人,勇斗大恶人,智斗大恶人模式的故事。 **
如果是言情剧,男女主的误会可以推给阴险的男二绿茶的女二,或是恶婆婆一类。如果是悬疑刑侦剧,那案件可以推给一个心理变态但智商较高的罪犯。哪怕是武侠小说,武林的动乱也可以推给诸如成昆、岳不群、慕容博一类的野心家或复仇者。
但像人民的名义、扫黑风暴这种题材的作品,大家显然对“抓住大恶人”作为结尾,并不满意。观众就生活在这个社会,我们知道,高明远这种恶人是非常坏,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但他这个人本身,也并不是一切的根源。
** 其实,毛泽东时代的文艺创作也遇到过这种问题。 **
战争年代,文艺作品中的反派是日本人,是汉奸,是国民党,是大地主,是土匪。建国后的故事呢?五十年代初,国民党留下的特务组织曾短暂地成为许多作品中的最大反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务也清除得差不多了,再让他们当大反派显然很不合适。没有反派更不可能,社会主义建设中明明遇到了许多阻碍,无论是宏观到国家层面,还是微观到一个工厂一个公社。那么反派到底是谁?文艺工作者遇到了难题。
合作化时期的农村,文艺工作者把农民的小农思想、个人主义当作农业集体化进程的反派,但这只是暂时的、区域性的。真正解决这个难题,要到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理论有了新的飞跃。
**
在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后,资产阶级依然存在,资产阶级的思想依然存在,生产出资产阶级及其思想的制度基础依然没有得到彻底改造。这三者就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敌人,也是文艺作品中应当塑造的真正反派。其中,又尤其以第三个敌人最重要。因为不铲除它,前两种敌人就还会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
这里仅举一例。CR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决裂》,虽然也有副校长曹仲和、教务主任孙子清这样的反面角色,但他们都显然不是影片中最大的反派,甚至很难说他们是“坏人”。他们虽然反对工农兵入学,反对学生帮助大队除虫,但这很大程度上是真心为学生好,为提高教学质量着想。他们会认真地撰写教学大纲,每天监督学生自习。真正的大反派,是不合理的教育体制本身。
电影中有一个情节,共产主义农业大学松山分校校长龙国正(即影片男主)到城市考察正规的农业大学,却让他无比气愤。
学生们都很瘦弱,做研究只是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则是为了“一举成名天下知”,根本不为农民和农业着想。
龙国正还遇到了一个农村的老大娘,她不远万里去看望农学院读书的儿子,并带去了自己亲手做的新衣新鞋和家乡特产。没想到,儿子对她,对她带的东西,以及自己的农村家乡都非常嫌弃。衣服和鞋根本瞧不上,觉得太土、太丑,根本配不上自己这样的大学生。儿子离乡之前艰苦朴素,希望去农学院读书学习,将来回去改变家乡的山山水水。现在却对母亲直言,
“我现在是有知识的人了,怎么能回到那个小山沟里面去! ”儿子才读大学3年就彻底地变了,读农学院却鄙视农民,要和劳动者划清界限。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af7S8D0j4QGQBwSmxPuWfHUpfQnsboF2ic7EOdEoYDuwWcHVPomjOPAYfuRsnPUVXc3HoOMQ0n7YJB925ickWZag/640?wx_fmt=png)
龙国正愤怒得再也无法参观下去。在回去的路上,他捧起《列宁文选》:
** “工农的年轻一代在这样的学校里,与其说是受教育,倒不如说是受资产阶级的奴化。” **
他与友人说起这件事: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af7S8D0j4QGQBwSmxPuWfHUpfQnsboF2qr7pVoOMO7nXxln2f6emynVzL5oDx6o0KdooTGfpT21QTaRPaZ1Xrw/640?wx_fmt=png)
** 所以,真正的大反派是被高度抽象化的资产阶级老爷,是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是不合理的教育体制。这也是正面角色们斗争的主要对象。 **
影片的后半段,共大松山分校的新的教育体制被建立了起来,一些小反派的思想也得到改造。如曾经大讲“马尾巴的功能”的教务主任孙子清,积极投身到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革命中,让农业教育切实为当地的农业服务。
要改造人的思想,才能让新社会新制度建立起来。同时,也只有建立了新的社会和新的制度,社会主义“新人”才能持续不断地产生,资产阶级及其路线才能被真正打败。
** 这就是六七十年代文艺作品的一个典范。不再寻找“大恶人”了,最大的反派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被高度抽象化的思想、路线、制度。 **
老读者应该看过我的“美国历史教科书”批判系列。在“二战爆发”的相关章节,美国历史教材用一半以上的篇幅描述希特勒的生平遭遇、演讲能力、个人特质等内容,而对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德国的国内矛盾、欧洲各国的利益冲突等,只是一笔带过。一切内容都暗示,所有坏事的源头都是希特勒,坐时光机杀死襁褓中的希特勒二战就不会爆发了。
与之相比,我国的历史教材,无论最近几十年做过怎样的改动,都保留了唯物主义史观的底色,明确二战爆发的原因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以,我国课本的主要内容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国家市场的争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分赃不均的矛盾,等等。根据这一逻辑,最大反派是资本主义体制本身,要想避免世界大战,杀死希特勒没有用,应该摧毁(或至少改良)这一不合理的资本主义体制。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7S8D0j4QH1BLAKWuTWDI51ZI9TyGibkgDsTX61naAP0ZelOF5w0cKD61kJNMJ4bibMkibz0RBIdtqEgGR8x876A/640?wx_fmt=jpeg)
《扫黑风暴》的故事模式就很像美国教材中的二战部分。渲染高明远“坏”的部分占据了过多的篇幅(当然这也得益于王志飞的精彩演绎),仿佛绿藤所有坏事的源头都在高明远,只要杀掉襁褓中的高明远,绿藤后来的破事儿也都不会发生。
我国观众在学生阶段大都受过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这几年在社会现实的教育下,许多人又开始重读毛教员的著作,接触到了他更激进也更深刻的政治理论。所以,寻找大恶人的模式,再也无法使这届观众信服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af7S8D0j4QGQBwSmxPuWfHUpfQnsboF2v9ickiaFJPibku3SssQL8N48QdiacdZBzBlUNkWmw6sf9eaibhK3T5GG8mA/640?wx_fmt=png)
《扫黑风暴》的情节足够曲折,从娱乐角度出发,这是部不错的电视剧。但作为有明确宣传目的的主旋律剧,这届观众希望看到更深刻的内容。当然,这既需要有关部门开绿灯,又需要把控文艺大权者的理论水平跟上时代。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MK54Bia15KN2riacWTy8XWiaw90eksfwb26a6icHNJhTq3pfk6HrBFRMhPayWOGibIXDA3ClFfBHHmfZw/640?wx_fmt=jpe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