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帖子
账号
关于
o9UeGqmbwk4qMnacWTJ9majDgk5eZZtQEi
Bulletin#8C2AC89F9D7847D6140589BF34081ECE
o9UeGqmbwk4qMnacWTJ9majDgk5eZZtQEi#3286
@2020-09-24 16:00:00
上一篇下一篇

![cover_image](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jnDIM6gq2cUXdkxQGnvFEwJWErdXuSNBZLpVpJn8JHKGYkGmHpGiaQZQwzlxpiccgAHQKibdfmrBr9TbFLY2905xg/0?wx_fmt=jpeg)

# 先别忙着和冰冰“恋爱”了,内蒙古草原恢复的事儿更大

原创 岑少宇 [ 底线思维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V3fiaozrnfBJkrIeXgjOXvO8IrAST4l2xiaLC3iaZ1CibYNq9Aq7CWdLdNyJly3aS1AC6awKMTI0fhOg/640?wx_fmt=jpeg)


文/岑少宇


留澳科普作者,《生物学的足迹》



据说,这两天微博上都在关注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作为专业相关人士,我还曾经参与编写相关省区的生态教材,这事把我给感动得呀……

可点进去一看,好像又不是这么回事……

大家都在关心王冰冰小姐姐呢!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UXdkxQGnvFEwJWErdXuSNB3jUibB4lT8kwssl3zzJEFclicQh8L6QPqwLgKkBA4uzexibOIbia6paONA/640?wx_fmt=jpeg)

小姐姐出镜时间不长,5分钟,但信息量还是挺大的:

耐踩的“快乐小草”草坪,被称为“像生态园儿”(这个儿化音绝了……)的种业中心,2012年-2017年敕勒川的对比,与土壤肥料拌在一起可直接播撒的混合草种,全国各地140万的土壤样品,2000余种乡土植物的种子,以及生态大数据平台等等。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UXdkxQGnvFEwJWErdXuSNBQLEqxpsxeF0Nbc5rgR6YpD0PibGTuH4CUY45gap6eTrsLrONdFGlu1g/640?wx_fmt=jpeg)

(当然,小姐姐说“风吹草低见牛羊”实在是夸张了点,羊腿大概都遮不住。)

特别是大数据平台,覆盖了自治区全境,每0.5平方公里作为一个信息单元,有些生态指标可以追溯50年,还能显示植被现状、原生植物种类等等。

最后直接在这个平台上,连线了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修复完成的草原。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UXdkxQGnvFEwJWErdXuSNBGdJI4hVeuqVufsEYGD8ic7pjUKeD86SdOMjnNqNc5Uh7YojW4yk0Aqg/640?wx_fmt=jpeg)

不过呢,这里得帮小姐姐补两句。

生态修复这件事,技术当然非常重要,但还是要先讲天时地利人和。

大家谈到某个地区的时候,会有“留地不留人”的“暴论”。要是在生态修复上借用这个“暴论”,倒也说得通。

圈定一块地方当国家公园,把人通过生态移民neng走,留点巡视人员就完事了。特别是有些生存环境恶劣,俗称“穷山恶水”的地方,与其扶贫,还不如移民。

有的时候,照顾民众的乡土情结,要付出更大的成本,只有一心为民的政府才会去做。

当然,“暴论”终究是“暴论”,但这个指导思想还是对的。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局长牧远2019年写文章说:“ **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不搞过度保护。** ”

但草原牵涉的人群很多,不是一个小山村,21世纪初生态移民每年就数以万计。光迁走也不行,还要保证畜牧业的正常发展,所以怎么把人安顿好,管理好,给自然恢复以空间?

比如2018年时,媒体报道了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温都敦吉管护站的站长哈斯巴特尔。

“2013年春天,阿日昆都楞镇正式启动生态移民工程。在政府帮助下,9个自然村共451户牧民迁往150公里外的鲁北镇,免费住进了新楼房。2016年,又有2个自然村的338户牧民迁出。两次生态移民腾出的82万亩草牧场实行全年禁牧,每年立秋后设立一个月打草期,供牧民打草作为牲畜饲料。”



“哈斯巴特尔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00平方米的新家里,热水器、抽水马桶、各式家电一应俱全……过去一年(2017年)全家的收入:管护站工资3.6万元,养牛收入5万元,草牧场承包费4.5万元,草牧场补贴2.5万元,耕地承包费3000元,家里其余4口人每月享受550元生活补贴,加起来共收入近20万元。”(当地搬迁户中未获得就业安置的人员,每人每月都有这笔550元的生活补贴。)

当地数据显示:“旗财政共投入资金近1.7亿元,作为阿日昆都楞地区生态移民住房安置政策安置费,并提供管护员、环卫工人、幼儿教师、协警等公益性岗位,解决牧民就业问题。”

**像这种报道,一般都很难引人注意,就借点小姐姐的光,再传播一下。**

** 小小的生态修复背后其实是整体基层治理的变化,除了巨大的投入,也试图在治理技术和体系上有所建树。 **
比如“探索制定征占用草原准入条件和定额管理制度”,“探索建立草原生态补偿诚信体系”,“提高重点草原生态功能区监测精度”。

今年内蒙古林草局的数据是:每年查处的草原违法案件立案率和结案率均达98%以上,实行了草原专职管护员制度,全区每年聘用草原管护员2700多人,监管范围从人均80万亩减少到28万亩,草原管护能力进一步提升。

从体系上讲,也不能把地方上的农牧民与生态修复对立起来,所以要“鼓励农牧民以个人、合作社的形式参与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这些工作当然需要技术人员的参与,但背后是整个自治区的“大棋”。

在有的保护区(不是内蒙古当地哈),管理并不是非常严格,也没有做好吸纳、对接老乡的工作。我都见过老乡的牛在保护区的实验区把科研人员的地给踩烂了,谁摊上谁倒霉啊,从中可以看到生态管理的难度。

虽然说内蒙古近年也有些处理不当的热点事件,比如某药酒什么的,但从生态治理的成效反推,至少牧区的基层治理有了很大的提高。

21世纪初的内蒙古生态移民,暴露出不少问题,官方媒体也报道过比如补助过低、小区建筑质量不合格、移民吐槽变“难民”等。但现在随着资金投入的加大,治理体系的建设,以及生态移民工作经验的积累,不会再有这么多负面现象。

回到技术层面,大约二、三十年前,刘钟龄等生态学家就已经研究了自然恢复的过程。但当时的重点不在生态上,基层治理也不到位,就没有自然恢复的条件。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UXdkxQGnvFEwJWErdXuSNBPrrV9vFuu6YHV68tqlf6M8G6FEPe5JdL8yibVlcnzibuMM9qqH5f1wxA/640?wx_fmt=jpeg)

一点点从冷蒿等为主,变成了羊草为主

尽管如此,长期的生态学研究与调查,对于后来的工作依然很有价值,可以充实历史大数据,提供重要参考。

草原恢复技术也是逐步发展的。比如飞播种草早在1979年就试验成功,浅耕翻、免耕补播等技术也有了十多年的积累。

哪怕走了弯路,比如一些进口或偏南方的草种水土不服,也反过来提升了对当地或相近地区草种的重视,主要企业加大了种质资源的采集力度。

不过呢,也不是说当地的种子随便种就行了,或者说内蒙古的气候可能更暖湿了,自然就能成功了。还是要根据环境与演替的阶段,选择合适的种子——现在都还要关注搭配了——可以加快演替的速度,甚至也可能影响演替的目标,如果最终能有更多更优质的草,总不是坏事。

所以,恢复要靠大自然,但人能做的事情也很多。

而且,你能调出几十年前的植被情况,当时的气候、土壤记录也可能残缺不全,不等于就能直接复制。这些都需要分析和实践。

官方表态也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搞应急式生态修复。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搞‘半拉子’修复。”因地制宜、科学精神,是处处体现的。

小姐姐很美,“生态园儿”般的种业中心,也很美,这里只是想补几句,稍微谈谈后面宏大、长期、艰苦的治理、研究与实践工作,有曲折的历程,有思维的调整,也有漫长的积累,这些在种业中心里,一下是看不出来的。

最后要提下的是,21世纪初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等才大规模启动,几年后当我们编订教材初版时,还不能说取得了多大的成效。

但如今,改变已经非常明显,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除了大数据中心,还有无人机监测等等。我已经建议出版社,可以适当增加教材修订的频率,及时反映治理的成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


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