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NpibEpTBzYfRpVhq5sL6YKpI3yGGWicKrjDa8nZKWRyeNSSGJJ0mqNAKA4XWFaYVxxayajpVY7PeqOQQ94qsEpw/0?wx_fmt=jpeg)
# 承认平庸可能才是进步的第一步
原创 九边 [ 九边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Lvm6UAoJibrP9JEWQRXR3swLXRYlFicicbg2q6gYPiapiaCkPr8GibxibGO0jcDe76cnAUJ3KBkCmyTIZBueDAOslJ0Zw/640?wx_fmt=gif)
戳蓝字 ** “九边” ** 关注我们哦! ** ** ****
** **
本文非广告,前段时间公众号提过一次这个话题,几天前微博上又讲这事的时候,不少小伙伴让博主展开讲一下,所以我们今天专门说一下这个话题,毕竟说起“平庸”和“普通”来,这是博主比较熟的一块。
1
** 均值回归 **
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年轻时候一度对“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问题产生严重的兴趣,然后花大量的时间研究这个问题,最后竟然有了突出贡献。
他研究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父母如果身高较高,或者比较矮,下一代也这样吗?
另一个问题是如果父母是高成就,他们的孩子能维持这种高成就吗?
其实这个问题东西方都有疑惑,但是近代科学精神崛起后,大家面对这类问题不再是仅仅满足于前人说的 一个
结论,然后大家产生分歧的时候互相举反例,而是开始从统计学层面分析是不是真的,或者像伽利略一样抱着俩铁球爬到比萨斜塔上扔下去,看看前人说的对不对。我经常看不少人因为这个问题吵成一团,但是两方好像不知道这玩意都早已经有结论,他们还在那里瞎吵。
结论就是“均值回归”,长得跟下图似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NpibEpTBzYeV0K7x5m88GIKKiaMSP1Est4iax6sJErzGnbj7lSiaftDgKFc0VQ6YsDCNN8UdXOYib3WJ7aIaxrMFUg/640?wx_fmt=jpeg)
啥意思呢?
也就是说父母身高非常高,孩子大概率会出现向正常状态偏移,可能还会比正常人高一些,但是大概率不会像父母那样。孙子辈会进一步向正常值偏移。
个人成就也一样,也明显呈现出了这个趋势,父母是高成就,孩子高成就的概率是36%,孙子是9%,尽管比正常家庭出高成就孩子的概率高一些,但是也是呈现出回归常态的特征。
有点像《道德经》里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说的是自然规律。
其实学过经济学的小伙伴也看出来了,这个曲线和经济学里的价格曲线,股票的价值曲线都非常接近,无论是股票还是鸡蛋价格,在长期看来都是围绕着一根主线在波动,这根主线就是他们的价值。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疑问了,不对啊,为啥欧美豪门呈现出了明显的家族化和传承性等特点,为啥跟这个理论对不上呢?
其实不复杂,大家记得前段时间某人说资本很脆弱不?后来脸被抽肿了,那种感觉就好像说人类在地球上是很弱小的动物一样,但是丝毫不考虑这种动物可以玩工具,通过工具猎杀虎豹鲨鱼,把飞行器送上太空等等。
这个逻辑可以到处推广,大家就能发现,现实中到处是这种例子,比如我们上文说的高成就人群的下降趋势,如果你是个很牛逼的家长,你知道了这个逻辑,你能坐视这个逻辑在发挥作用什么都不做吗?看着你家娃一代比一代平庸吗?
肯定不会嘛,大家记得我们前文的这篇文章不?《 [ 哄抬房价,院外游说,颠覆政权,合法腐败,基金会到底是什么鬼?》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zMjY0NDY4Ng==&mid=2247484415&idx=1&sn=9e29e1171476e9d84c367aa67ec9e749&chksm=fab155decdc6dcc887ed750428a41704bc74376d2d3f5c1e07ae69c847a1dd5bc77aa100e214&scene=21#wechat_redirect)
,欧美豪门很早就发现后代里容易出败家子,极其聪明的父母发现自己的娃蠢的像头猪,怎么办?一般会通过“慈善”把自家的钱“捐出来”,然后钱就跑自己家的信托和基金去了。
或者通过多生孩子多种树的方式来对抗自然律,这个我以前经常说起过,尽管现在“多生孩子”这事自带倒刺,但是从历史角度来讲,豪门大姓最关键的一个操作就是多生娃,择优培育,剩下的各自突围。
将来娃多还可以互相联姻,之前仇鹿鸣有过研究,他发现司马家在三国后期异军突起的关键操作就是 **孩子多,活得久**
。欧美也一样,如果生不出孩子来,就代表着家族完蛋了。我们之前讲过,那么牛逼的美第奇家族,就是因为后期生不出孩子来绝嗣了。
几乎所有的家族信托或基金都有个基本条款, **就是不准后代随便碰那玩意**
,防止败家孩子给败掉了,这些钱重点资助家族里的精英分子,剩下的当猪养,每个月给点生活费。这些钱通过职业经理人来打理,孩子可能是个败家子,但是职业经理人可以选拔嘛,找经验丰富的。
再或者提前向大学捐款,让大学将来给你家娃留个位置,尽管有点“才不配位”的感觉,不过毕竟去那里边混一圈总比不混强嘛。
大家看出来了吧,严重偏离基准的变异总是要变回到正常值去的,之所以有些人回归不明显,是因为他们在玩道具,大家玩过游戏就知道,你指挥的那个角色可能本来某些属性就比较强,可以是人民币玩家,通过充值买装备的属性给搞上去。
也像《道德经》里说的,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里说的是社会规律。
《道德经》里前几句话总结连起来就是: 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 ;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把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都说了。
磨磨唧唧说了一大坨,大家肯定纳闷了,博主你到底想说啥?
博主想说的是, **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剩下不普通的人下一代也会向普通人跌落,之所以跌落不明显,是因为他爹妈给他充钱买了道具。**
2
** 意识到自己是个普通人是多么的幸福 **
我以前总不愿意承认自己又庸俗又正常,为了显得自己比较奇特,甚至经常在想宁愿做一个精神病也不愿意做个普通人。
后来发现很多小伙伴都有此类困扰,觉得自己应该是很特别,可是深度审视之后发现自己不但普通,而且普通到撒泡尿都尿不太远,也不是太近,完全掉落在68%区间,可是又不愿意承认,觉得承认之后自己活得也没啥意思。
这里有个奇怪的数字,68%是啥玩意?对,普通人在人群中的占比就是68%,比较聪明的是13.6%。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NpibEpTBzYfRpVhq5sL6YKpI3yGGWicKrh3PxaGOicKPslWPNkD7F4yw8vh0usNMKdibuVcbZ0wSBBRNkSzQUC6Cw/640?wx_fmt=jpeg)
很多小伙伴的生活的状态基本是一种波粒二象性,在自己觉得自己很牛逼和别人基本无视自己这两种状态间切换,随着观察者的变化自身定位也变来变去。
这样倒也不是什么坏事,不过据我观察,很多人一事无成,就是因为自己对自己的定位有问题。
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大家参加过高考吧,我的一个师兄大学毕业后去搞培训了,专门针对高考这事,他们长期研究了高考所有真题,整理出哪些是通过
**重复的基础训练**
能搞定,也就是说,你把教材上的那些题都弄明白了,你能搞定多少分。以及哪些需要那种特别聪明的才能搞定,也就是说,一般人搞不定,需要平时研究研究难题才行,总结出来的结果还是很惊人的。
比如他们发现,如果你真弄明白了教材上的东西,正好是本科,也就是说,随便翻开教科书上的一道题你能做出来,并且做对,就能达到本科水平了。
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来个专注练习,就可以冲211了,他们的培训中心主要是干这个活,如果孩子基础扎实,就带着练练不太难的题,效果非常明显。
这也是为啥他们假期搞培训,总要从教材里找一堆题,看看孩子们基本功咋样,如果孩子们教科书上的东西都一知半解,他们就会把家长们拉到边上,循循善诱地说,要不咱别高考了,呸呸,要不咱别补课了,你家娃需要的是回去做作业,说不定能考个三本。
搞了这么些年,他自己有个体会,他说整体而言,90%的娃都差不太多,智商差距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关键就是过去的整个学习生涯里是不是一直在做“有效练习”,也就是把基础的东西是不是练习了足够长时间。
大家知道,这就是非常基本的事了,但是绝大部分人做到了吗?当然没有,那为啥没做到呢?
主要是狂妄,觉得自己非同凡响,要做就做牛逼事,怎么能看得上课本上那些基本的事。殊不知,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是相互联系的,你搞不定这些基本的,你就一直没法向下走一步,去搞些有挑战性的,你的水平一直就被锁死在了基础区。
这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常见的一个逻辑,人生路往往是在一个阶段完成所有任务才能进入下一个,有点像游戏里升级,但是生活的诡异之处就在于,没人告诉你有哪些任务是这个阶段必须的,所以很多人一直被锁死在低阶状态,陷入“低水平循环”。
当然了,我们在这里举高考的例子,主要是因为大家都经历过,有感觉,而且很多人理解不了国家为啥那么重视高考,为啥要一考定终身,一方面是公平,所有阶级的娃都统一装备下场比拼,不存在你家娃练了十八般武艺,别人家娃开着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下场了。
另一方面高考本身是个虚拟任务,看看你完成的咋样,如果这个虚拟任务都完不成,就可以初步判断你整体人生观有问题,嗯,我没写错,确实是人生观,并不是智商。
而且这种人生观,还融入了家长的一些短视,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娃非常牛逼,以至于要搞跨越式教育才能满足需求,让孩子去做难度超高的题,去参加不必要的培训,反而忽略了基础性的东西,最后两头乱。
我们上篇文章中咋说来着?
孩子会继承家长的生理基因,长得多多少少跟家长有点像。此外还继承了家长的社会基因,思考问题也多多少少有家长的影子。比如家长觉得自己的娃非常牛逼,百年奇才,孩子时间长了自然也有种矛盾的感受,也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波粒二象性”,一边觉得自己是个大牛逼,可是从成就来看又非常普通,人生艰难,雪上加霜。
博主以前也讲过,这辈子最豁然开朗的时刻,就是意识到自己是个普通人。
因为记性不太好,所以要多做笔记;
因为智商一般,所以要笨鸟先飞,不仅先飞,而且要多飞,多重复几次,反而记得更熟;
因为读书不太快,所以要慢慢看,尽管看的慢,但是投入时间量巨大,也能形成规模优势。
**认识到人生唯一能依赖的只有多重复多练习,反而踏实了太多** ,一度很痛苦自己不是天才,不能过目不忘,不过好在我后来发现我不需要那个神技。
3
** 家长要勇于承认娃普通 **
有些人很奇怪,自己其实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是内心深处却觉得自己的娃应该是基因突变。卧槽,这是病啊,得电。
我其实这些年看太多人接受不了自己的娃是个普通人,导致家庭生活一团糟。
我大学同学就是其中一个,他们夫妻俩都是学霸,博士毕业后直接留了校,他们夫妻俩一度因为孩子教育问题差点情感破裂,并且一度相互怀疑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毕竟自己当初读书的时候没这么笨,后来我这个同学开导别人的时候,突然明白了,原来我们第一节说的那种“均值回归”发生在他自己身上了。
自己的娃并不是笨,只是普通,他们俩不太能接受自己的娃只是个普通娃,不过很快也就想明白这事了,毕竟想不明白只能是生二胎了。
这几年他们夫妻调整了思路,慢慢也豁然开朗,开始专注培养孩子一些基本品格,比如做事认真,有始有终,以及刻意练习什么的,不再去逼着小孩达成家长自己的目标,这些年说是有了明显起色,毕竟从班里成绩靠后慢慢成了成绩中等了,由衷的开心,看,调整基线之后任何一点小进步都能使人欢乐。
而且上次他在朋友圈说了一件事,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他说之前对小孩期望太高,小孩尽全力也无法达到父母的认同及格线,试几次就再也不做尝试了,小孩知道自己让父母失望,时间长了慢慢越来越郁郁寡欢。调低预期后,才能看到孩子的努力,看到他尽管差劲,但是依旧在努力成长,对他多一些发自内心的认同,也会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我这些年也有个感触非常深。
很多人自信不太强,跟父母强相关,倒也不是父母故意的,父母没有不想让孩子好的,但是意愿好不代表行为是对的,有时候父母把太多的期望施加在孩子身上,完全忽略了孩子的状态,按照自己的想法硬塞给孩子太多,完全忽略了孩子能不能接得住,你让速腾跑的像战斗机那么快,会发生啥?
想也不用想,小汽车不是战斗机,它无论如何也表现的不像,而且容易断轴,连汽车的价值也发挥不出来。
4
** 认识到普通就要放纵吗? **
说到这里,肯定有小伙伴不满意了,博主,我比较平庸,我孩子比较普通,那也不能放任自流啊?
谁说要放任自流了?
其实全文说的都是一种“认识自我”,这句话说的很多,但是能做到的人不多,为啥做不到呢?因为大部分人真认识了自我就得承认自己很多方面是个傻X,这多难接受啊,所以大家倾向于呼吁别人认识自我。
问题是通过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状态来采取必要的应对手段,你会把你家的汽车当战斗机用吗?但是为啥你把你儿子当奇才看呢?
我有多年的跟自己斗争的经历,整体而言,一些毛病,比如“急功近利”,比如“一夜吃成胖子”,还有各种不切实际的目标,本质都是对自身条件的误判。
比如大家一定熟悉下边这个图吧?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NpibEpTBzYfRpVhq5sL6YKpI3yGGWicKroe8sKCxgnoQliaSiaF8ibic81r4k8l0wibd5WnI3dKK4hGX7Hd4h0olDlxA/640?wx_fmt=jpeg)
这是个学习图,如果你想学习什么东西,当前的状态就是舒适区,你最好的选择就是在稍微比现在懂的东西复杂一点点的地方训练,而不是直接跑到那个挑战区去,那个区域你肯定搞不定嘛,搞不定就有了受挫感嘛,多挫几次,我还不信你能学的动。
问题是绝大部分人学习一个新东西,总喜欢直接跳过“练习区”,直奔“挑战区”,这个时候这个区域就成了“ **自寻烦恼区** ”或者“ **自己找不痛快**
**区** ”,再或者“ **从入门到放弃**
”,就像有些人总想像个战斗机一样一段加速之后直接起飞,可是忘了自己只是个小汽车,没跑多远爆缸了,完全忽略了其实小汽车如果正常跑,也能跑个几十万公里。
而且吧,有些事大家是有错觉的,其实那种特别厉害的人,一般有两类。
一种是真天赋强,这种是自身硬属性强,本身没啥可说的。
我们重点说另一种,就是通过大量练习达到很高很高的境界。其实大家看到的大牛逼,往往都是这种,前者并不是太多。这类人就是我们上图说的那种,一直在练习区混,训练的东西总比当前自己知道的要复杂一丢丢,但是这类事又总能搞得定,自信心越来越强,舒适区越来越大,在外人看来他能力越来越强。
一些人干某一件事非常厉害,不一定是多有天分,可能性只是在那个领域投入时间量非常非常大,显得非常熟练,举重若轻,所以到最后,在绝大部分领域,都是在相互拼有效时间的投入量。
说了这么多,大家明白了吧,如果一点一点向外扩张,能力圈很快也会达到“挑战区”,之前的“训练区”变成了“舒适区”,就好像你读初中时候很使劲,上了高中再看初中的东西就比较简单一样,
**成长就是不断把训练区变成舒适区的过程** 。到时候举重若轻。但是你直接一开始就跑“挑战区”去玩,结果自然是死的很惨。
正确认识自己其实非常有助于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论,如果很平庸,并且接受这一点,日拱一卒,慢慢来,考虑到绝大部分人很快就放弃了,用不了多久,你就是少数几个没出局的,并且通过大量练习,还会有人关心你到底资质怎么样吗?
5
**结尾再写点**
人一生有三次妥协,第一次是意识到父母很普通,第二次是意识到自己也很普通,第三次是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原来也很普通。
通过上文的描述,大家看出来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个看法是正确而且不言而喻的。
不过我们说,普通是一种属性,跟你能做成什么事关系不大,除非你非要去玩职业西洋棋棋手或者当数学家,这类工作依赖高天赋,你要是执意要去做这个,我无话可说,其他绝大部分领域,基本都可以通过老老实实的训练达到很高的水平,如果一个领域都没做到,真可以反思下。
最差的一种策略,就是太过高估自己,太过高估孩子,反而忽略了那些本来能做好的事,应该把目标和过程分开,就跟你眼前一栋高楼,家里有道具的孩子可能坐电梯上去了,蜘蛛侠直接爬上去了,如果你老老实实爬楼梯,花点时间气喘吁吁也能到楼顶,但是你非要选择像蜘蛛侠一样操作,啥结果大家都知道。
简单来讲,认识偏差会害死人。
** ——全文完,如果喜欢,请点下“在看”。 **
**
**
** 往期阅读: **
[ 哄抬房价,院外游说,颠覆政权,合法腐败,基金会到底是什么鬼?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zMjY0NDY4Ng==&mid=2247484415&idx=1&sn=9e29e1171476e9d84c367aa67ec9e749&chksm=fab155decdc6dcc887ed750428a41704bc74376d2d3f5c1e07ae69c847a1dd5bc77aa100e214&scene=21#wechat_redirect)
** [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zMjY0NDY4Ng==&mid=2247484415&idx=1&sn=9e29e1171476e9d84c367aa67ec9e749&chksm=fab155decdc6dcc887ed750428a41704bc74376d2d3f5c1e07ae69c847a1dd5bc77aa100e214&scene=21#wechat_redirect)
**
[ 美第奇家族是怎么坑了基督教会的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zMjY0NDY4Ng==&mid=2247485361&idx=1&sn=5327beb0a942076e4376f87d78243f24&chksm=fab15190cdc6d886c7515efc0f2872ddfb5255bd10e2bd07881dbece96cbe3b4d0e23aa0ccb9&scene=21#wechat_redirect)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NpibEpTBzYcJRsRkew7jcPic77r0vhib23oicUeZYQtrPr0WRRkeXBMUFXzNy5h38ViayvTAxYVjPRicEhcOdQauwjw/640?wx_fmt=pn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NpibEpTBzYc1BMqkq9LiaN7x4eww8VfSCeAs73zyXic7icpJml1M0Jvl5vrFh5AQ1TFl5Uge1TxXtZ7aybKed7EBQ/640?wx_fmt=jpe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