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NpibEpTBzYfeEHbuogDmCI5mw45H8FqvpZPCZlPusVEj4zvIDZa6V0lltyylIuAoYrHrfFtIficHWKC0j3LRVLA/0?wx_fmt=jpeg)
# 这个世界会好吗?
原创 九边 [ 九边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 ** **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Lvm6UAoJibrP9JEWQRXR3swLXRYlFicicbg2q6gYPiapiaCkPr8GibxibGO0jcDe76cnAUJ3KBkCmyTIZBueDAOslJ0Zw/640?wx_fmt=gif)
** ** ** **** ** ** ** 戳蓝字 ** “九边” ** 关注我哦。 ** ** **
这段时间阴郁的氛围相信大家也都感受到了,太多人开始问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
我也想了好久,现在想明白一些事,心安多了,跟大家分享下,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其实思考未来怎么样,不如我们自己问自己一个问题:
** 我们是如何从一穷二白走到现在的? **
在我眼里,这是绝对的“第一性问题”,理解这个问题,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回到出发点,回到最基本的问题,思考我们真正的推动力是啥。
或者说,如果有另一个国家想发展,向我们取经,让我们把经验写在一个信封上,那该写啥呢?
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最具说服力的,无疑是清华大学文一教授的说法,他认为,这四十年的大爆发,主要得益于三个东西:
** 自下而上的、由底层需求驱动的市场;
**
** 有为的重商主义政府;
**
** 人口资源。 **
人口资源最好理解,这些年基本达成了共识,相比于澳大利亚出产廉价铁矿,巴西出产廉价铜矿,沙特的石油用不完,我国早年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市场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本身毋庸置疑,就在前些年,大家基本都能达成共识,也就是说,改开之前是很穷的,后来我国坚持走市场经济,激发了活力,才有了这四十年的大发展,“改开”也就成了中国最近两百年来最关键的几个时间点之一。
不知道为啥,这两年这个基本的、底层的观念遭到质疑,甚至有不少人开始怀念改开前的一穷二白,还有人倡导回到过去,尽管是一小撮,但是声音却越来越大。
讲真,不可能了,因为跟毛主席时代相比,当时和现在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当时的主体是农村,是个巨大的缓冲垫,城市里就业困难就可以送到村里上山下乡,现在不可能了,现在我国接近70%的城市化,9亿多人,差不多是整个发达国家的总和。
那是啥维持着9亿市民的生活呢?
对,市场。
9亿人形形色色,每天早上出门赚钱,他们每个人每天目的不同,都为了自己的生计而奔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小目标,都有自己的需求,每个人都微不足道,但是集合起来却形成了一个“自下而上的、由底层需求驱动的市场”,这个怪兽级的市场在过去40年里,先后引爆了两次工业革命,把我国送到了如今的状态。
老百姓吃的肉,可能是中国河南猪场的,也可能是阿根廷草原上的;他们用的油,可能是黑龙江的大豆榨的也可能是美国德州农场种的;大家开的车,芯片有可能是北京产的,也可能是西雅图工厂产的。事实上咱们手里任何一个东西都可能是十几个国家协作才搞定的。
也就是说,现在已经没有回头路了,除了市场,没人能解决了9亿人复杂精细庞大的需求。
这么大规模的城市人口,他们的就业是几千万个大小公司共同解决的。甚至很多人的岗位之所以存在,主要是给远在美洲和欧洲的人搞生产,他们的需求是你工作存在的原因。
除了市场和贸易,没有任何东西能给他们提供这么大规模的就业岗位,也没法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
** 可以说,市场经济是一条不归路,走了这条路,就意味着这条路只能一路走下去,再也回不去了。 **
而且“市场经济”和“城市化”是一对共生关系,发展市场经济,老百姓自然会用脚投票去城里上班,城市化也会推动公共设施和住房的大发展,互相促进,直到达到80%左右,也就是能进城的都进城了,留在村里的人收入上升,再进城也不划算了,到时候更加依赖市场。
那市场为啥会创造这么大财富,促进这么快发展呢?
多简单啊,这就是文一教授说的“自下而上”,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每个人都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每个人都去追求财富,在分工协作机制下,效率快速增长,自然会创造巨大的财富。
而且市场自发创造更大的市场。
如果原有的领域已经被打成了红海,赚不到钱,有头脑有冒险精神的人就会在体系之外重新搞一个分支,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人给他们投资,投资多了,总能碰到啥新爆发点,科技就这样一点点迭代进步了。
这就是马克思说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天生外向的、革新的和扩张性的”,“一年顶的上过去一千年”,我们不是资本主义,但是吸收了资本主义的各种优点,形成了国家资本主义,现在国资委就是最大的资本巨头。
那如果有人为了私欲不择手段呢?
这就需要用法律来约束大家的行为,给定一个折腾的范围,更重要的是,如果按照法律办事,整个市场就有种“可预期性”,而商业活动依赖“可预期性”,大家就愿意来你这里投资做买卖。
比如你进了一集装箱车手机准备在印度卖,印度政府突然说手机不能进口,在印度只能卖本国生产的;你花钱买专利,印度政府把钱给扣了;你在印度建一个厂,手续齐全,但是各级官员今天找你个这麻烦,明天找你一个别的麻烦。问题是你的一切行为都完全合法,政府一拍脑袋一个主意,买卖没法做了,大家能不去就绕着那地方。
这种朝令夕改,很容易导致大家投资的积极性受影响,大家不愿意去印度做买卖愿意来中国,小米不是一直特别积极投资印度嘛,好像都建了7座厂,干到了印度手机市场的头号玩家,最近也被印度冻结了50多亿,这谁还敢去做买卖?如果小米走了,那七座工厂的工人可不就全没工作了?
中印起步差不多,但是中国强印度太多,也是这个原因,我们尽管不是彻底的按照法律办事,依旧比印度强太多。
懂了这两点, **就知道为啥“市场”和“法制”一直在一起出现,他俩几乎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没有法制的市场其实就是原始丛林。**
而且市场会自发让法制逐步走向健全,这两年想必大家也有这种感受,反正我是从90年代过来的,我写过一篇文章描述那时的混乱和魔幻,《 [
不知道90年代治安有多差,就不知道现在有多幸福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zMjY0NDY4Ng==&mid=2247490706&idx=1&sn=02018018e9e1372e6abe5e354484d3de&chksm=fab14ab3cdc6c3a5a9d008b5407bc1487625fb1f4597b91ef8d49a3957e031fc6a2ff983f22a&scene=21#wechat_redirect)
》,再看看如今,这二十来年简直两个世界。
至于很多人说的其他问题,类似“贫富不均”,“资本失控”,本质都是法律问题而不是市场的问题,本身都可以通过立法来解决。
至于“996”、“内卷”,咱们认真思考下,这类问题是最近几年出现的?当然不是了,以前要严重的多,我毕业那会儿我们经常一个月休一天,领导还嫌我们有些人晚上九点就下班,是不是工作不饱和?现在还能这么做吗?当然不行了。大家观念上有了进步,才意识到这些事是有问题的。
**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并不是说这两年恶化了,而是这两年大家觉得那些本来习以为常的事没法接受了,这本身就是进步。 **
而“法制”、“社会公义”什么的,就是这样一点点推动的,其他很多问题也一样,可能我们现在看着没啥,但是再过几年大家自然会觉得有问题,全民达成共识后自然会改进。
这种细微的改变可能一开始没啥感觉,十年后一回头发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能为了降低贫富分化就想回去搞计划经济,那就是大家一起穷了。也不能因为资本作恶就把资本给干没了,没有资本谁支持新技术创新?没有风投资本哪来的美国硅谷?没有硅谷说不定解体的是美国。大家仔细看看国家发的文件,一直都说要做大做强产业资本,只是要引导良性发展。
这段时间相比很多人也感受到了,自己最讨厌的那个老板倒闭了,自己也没工作了,一大堆老板崩了,跟着大家都找不到工作了。可见资本和工人本身就是个共生关系。那到底怎么解决剥削问题呢?有且只有一个办法,法制,以法律方式给定游戏规则,右一些的是美国那种偏袒资本的法律,左一些的比如欧洲。只要不学印度就行了,那么个不把人当人的国家,竟然出人意料地保护劳工,解聘一个工人难到极点,导致全社会都是临时工。
其他任何手段都可能导致资本大规模破产或者出逃,到时候打工人出了一口恶气,但工作也没了。
讲到这里,大家看出来了吧,“市场”跟个生态系统似的,会自我完善、自我繁殖、自我升级。美国给我们的定位是当蓝领,但是等到我们市场慢慢成熟起来,自然会向高端发展,这一点谁都挡不住。
这倒让我想起了一件事,《三体》第三部开头讲了个事,说是如果把地球上的生物移除掉,地球跟火星差不多,而且也不是蓝色的,生命看着稀疏,但是对地球的改造是决定性的。老“KK粉”都知道,大刘这里是借用了凯文凯利在他的《失控》中讲的一些逻辑,生命一旦出现,就会不断改造周围的环境,最后生命和环境一起进化,这个意义上讲,市场和生命是一码事。
这里就有个问题,按理说这么简单的道理,其他国家也这么操作,都可以成为富裕国家,为啥只有东亚少数几个国家能走出这个坑呢?
这就是第二个条件:
我们的政府是一个重商主义政府。
市场不是天然的,是创造出来的,成本非常非常高,大部分国家并没有,这个“创造过程”需要一个有为政府。
文一的原文里说:自由市场并不自由,也不是免费的。它本质上是一种成本高昂的公共品。正在中国大地上展开的工业革命,其源泉并非来自于技术升级本身,而是来自于一个有为的重商主义政府所引领的连续不断的市场创造。
我国政府一直在为商贸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这在印度这种国家做的就非常差,只有极少几个邦能达到我国三十年前的水平,大部分邦根本不行,这两年才开始有所改善。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政府“它能通过实验和微观制度创新从上至下地纠正重大的政策失误(文一)”。
历史上每次大危机之后,总会迎来一次转机,并且我党也能从观念上来一波反思和改进,危机过后反而会有一个跃迁。实事求是,已经写在了我们基因里。
所以我觉得,只要我国还是市场经济,只要我国政府还是有为政府,那一切麻烦都会过去的。
此外到了现在,学界普遍认为孕育新技术的三个条件:
拥有购买力的中产阶级;
资本;
人才。
资本和人才好理解,难理解的是“拥有购买力的中产阶级”,而且这玩意排第一位。其实想想就知道,新技术为啥大都爆发在美国?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人才,也有愿意投资人才的资本,最重要的是,美国人能买得起,企业可以回笼资金,进行下一轮的迭代开发。
很多国家最大的问题是,你做出来的东西再牛逼,老百姓都买不起,市场规模太小,人才只好去美国碰碰运气。
这又引出了那个常识性问题, **创新和技术水平是市场规模决定的**
,正如《侏罗纪公园》里的一段话,“生命自有出路”,运用在这里也是对的,市场和生命一样,到了一定规模自有出路。
现在一个好的趋势是,我国这三样尽管没法跟美国比,但是都已经逐步成规模,这些东西都有自我繁殖和自我强化的效果,只要一出现,就没法被扼杀。
至于这两年经济有点困难,一方面是疫情,另一方面是所有发达国家都曾经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会从高速向中低速切换,没有一个例外,挺过这些年自然就好了,这么大体量,每年高质量发展2%到3%也不错了。
所以,疫情总会过去,只要坚持市场经济不动摇,只要不走回头路,我们就会一直发展下去,因为市场是超越我们自身的,它有自己的逻辑,会自发地不断增值变大,会自发地改变世界。
考虑到我国巨大的史无前例的城市人口规模,我们现在除了市场经济,根本没有任何别的选择,这一点不以人为意见为转移,谁都改变不了。
只要我国继续坚持市场经济,社会就会一直进步,只是快慢的问题。
**全文完,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如果转载本文,文末务必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九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