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TSRBaCv4luDhwC1StBGLuDJhvJ5DBYdhXia8QlibIKZoscWibMvflKtZQqtxABttia3ERda8cgVBUR6B5F3pgUic8og/0?wx_fmt=jpeg)
# 故事与想象——读申树凤老师的《红旗渠源头的故事》有感
原创 闫志浩 [ 做己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故事与想象
——读申树凤老师的《红旗渠源头的故事》有感
行之︱文
说起红旗渠,我可以说与她渊源颇深。十二岁之前,我是在红旗渠渠畔长大的孩子,所以,我也曾写过《故乡的红旗渠》一文。印象中,好像红旗渠就是老家的,河南林州的,从无疑问。直到最近看了申树凤老师的作品《红旗渠源头的故事》,我才在心底里慢慢地改观,红旗渠是林州的,也是平顺的。
这是有史料和数据做支撑的,红旗渠总干渠长70.6公里,平顺境内就有19.6公里。纵然红旗渠是林州人民修建的,但读了申老师的著作你就会明白,没有平顺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红旗渠根本就修不成。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值得被推荐的好书。从书的题目我们得知,这仿佛是一本故事汇,最多是讲历史的。这就给人一种印象,作为讲故事的,你会想象它一定是漫无天际的。作为讲历史的,你一定会感觉它是枯燥乏味的。但我想说,两者都不是。作者看起来是在讲故事,实则是用散文化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把扎实的史料揉到了故事中,既是在讲故事,讲历史,又不失一种文学性,可以说是一种纪实文学,把那个时代的历史原貌,精神风貌,带到了当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红旗渠精神,太行精神和劳模精神。透过书中的描写,你又发现,这三种精神其实又是以红色精神为纽带的,它们交织在一起,互为力量。
初读此书,我就深深地感受到,我们是红旗渠的儿女,更是浊漳河的儿女。这种感觉一直都在,伴随着我读完此书,一字一句地。我想知道更多关于红旗渠的故事。
我差不多也是带着震撼感阅读此书的。我有感于当年几万林县人涌入平顺的几个村子,我无法想象。 这份深情,林县人不能忘却。
我的灵魂震颤着,久久不能平复。
难怪今天石城,阳高的人都爱去任村,去林州。这种关系早在我祖父那一代就已经奠定了。我心里喃喃自语:要让林州的孩子们永远记得平顺这门亲戚。新时代,这种关系要永远地传递下去。这是一种感恩精神。是地域与地域之间的感恩精神,本质上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恩精神。当年林县(今林州市)人在平顺修渠的过程中就有太多人与太多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种感恩精神,我觉得应该单拎出来,供后世敬仰,教育下一代。
在这里,书中有太多令人动容的故事,我不愿在此赘述。
当然,书中描写的那一代的干部与群众,尤其是干部,也有利于教育今天的干部。
领导要先讲人性,再讲党性。这也是我从书中读出来的。我觉得很对,因为毕竟领导得先是人,然后才是党员。 你能在书中感受到那个时代浓浓的人情味。
“你好,浊漳河”,作者用亲切的语气开篇,散文化的语言充斥全书,扎实的文字功底,把史料融入文章,充满了想象力,史实与情感拿捏的恰到好处,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英雄的年代。
你还能感受到作者的人情练达,收放自如,点到为止,既独立成篇,又一以贯之。透过作者的想象,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个历史的现场。
当我在书中看到杨贵老书记的照片时,加之大姨刚好去世没几天,我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悸动,默默痛哭,泪流不止。
的确,我不敢保证书中的每个故事都令人动容。但就其既有丰富的史料,又有充实的文学性来说,既有感恩教育,又有干部教育来说,以及书中由红色精神一以贯之的红旗渠精神,太行精神和劳模精神来说,我觉得,这是一本好书!书中充满着故事与想象,而又不违史实。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TSRBaCv4luDhwC1StBGLuDJhvJ5DBYdhvqP3f4YTU7uFlQia77dU9MAWZlqmiaickgK9VO0nNmBJRav7jPt5TXl3Q/640?wx_fmt=jpe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