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1YS5yicdcpJM92ugvFCecXiaJd03eicb8uaJbcSHBdibyiaT2icgCZtsOXzXF5PUvpBc1NIWK27eOhX3IWwZbf7zicoCQ/0?wx_fmt=jpeg)
# 瑞德西韦到底有没有用?
原创 潮思 [ 新潮沉思录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8T2WTyz6Xy2hyA00U2ibjibYDKtBc7Tpc1oicGmJclgBceYXCfmzjep82YQjUMb8tlfFXjdVR6HTYcRPYjd2WvMjw/640?wx_fmt=gif)
文 | 北方朔风
4月29日,吉利德科学公司公布了一组瑞德西韦实验的数据,实验数据显示,瑞德西韦在实验之中表现出来了不错的效果;而几乎在同一时间,中日友好医院曹彬副院长的团队,在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文章,表明在中国进行的双盲实验显示,瑞德西韦难以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起到改善作用。两个几乎相反的结论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出现,让广大人民群众有点迷惑,不过美股股市显然受到了不小的鼓舞。当然了,大家最关心的依然是,瑞德西韦这东西到底有用没用?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1YS5yicdcpJM92ugvFCecXiaJd03eicb8uaZicQZyx8QcBZUdNiaUtOMDhRcNDtCuMGE2uzsV6qrXbeaeTc65VzibzRQ/640?wx_fmt=png)
中国团队文章的首页
这个问题并不难以回答,答案是,现在的实验结果都无法证明瑞德西韦是否有效。吉利德科学公司进行的实验数据,是开放型实验,没有对照组,无法得出有效与否的结论;而中国方面进行的实验,虽然严格按照随机双盲实验进行设计,但是因为中国疫情控制得当,最后缺乏足够的入组患者,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双盲实验的置信率也受到了影响。这么说,这两篇东西一点价值都没有了吗?情况并非如此。实际上两篇论文有着很多可以解读的地方。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1YS5yicdcpJM92ugvFCecXiaJd03eicb8ua4vYPrSPtc56Bcu6oOz0hZ9Bo2oAZgRzsw1qpbxicBUOCTicYgr4ociatA/640?wx_fmt=png)
双盲对照分组情况
为什么两个实验结果几乎相反的问题,如果仔细阅读两边的数据,我们就会发现,虽然都是瑞德西韦治疗新冠患者的实验,但是无论从实验设计,入组标准和目的来说,这两个实验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那么结论不一样,又有什么奇怪的呢?从实验设计来说,中方进行的是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实验(也就是rct实验),从统计学上面这样的实验可以尽量去减少各种误差,这种实验也是循证医学高级别证据的主要来源,有着很高的置信率,是验证一个治疗方式最为有效的方案,可以说没有之一,这是循证医学基本的原则。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M92ugvFCecXiaJd03eicb8uaDOUYWXia85unicwTiatHwtnibXbIG2icvJxx6WW0Vlr8siclKaTP1pxyPhFQ/640?wx_fmt=jpeg)
而入组人数上面的问题,也证明了我国实验入组标准的严格;而吉利德科学在其他地方进行的开放性实验,并没有安慰剂对照组,无法排除各种效应的干扰,虽然也可以作为循证医学证据,但是这些实验的证据属于等级较低的证据,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干扰,无法去直接证明治疗效果。
而从入组和评估标准来说,中方入组标准更为严格,对于治疗窗口有着严格的把控,更符合实验设计的要求,根据年龄,性别,病程长短,血象,体温都进行了亚组区分,显得十分精巧;而吉利德的开放标签实验,则较为粗略。对于病程的转归评估,中国团队则是设计了更加精巧的量表,从一分到六分,去评价患者的转归情况,可以更为细致的观察患者的病程转归。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1YS5yicdcpJM92ugvFCecXiaJd03eicb8uaVeaUibRpPJUJicibXVYxpNna0IibiaNd1FjAOzc2Y7oNLzicqa8pVPaWP6icg/640?wx_fmt=png)
中国团队评分标准
而最为关键的实验目的,这二者也不一样,吉利德这次公布的数据,实际上更多的在说明,瑞德西韦五天的疗法,比起来十天的疗法,存在一定程度的优势,这个实验难以证明瑞德西韦是否有效;中方的实验,则是在研究瑞德西韦治疗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是否有效。两个目的完全不一样的实验,得出不一样结论,倒也没什么奇怪,只是有些媒体将吉利德的数据解读为瑞德西韦实验大获成果,这未免显得有点不够专业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1YS5yicdcpJM92ugvFCecXiaJd03eicb8uaboolfEvZhnzHLCw1sIuPEr1icy6k27mNkH9pFsG1sXGsJY1WWfzxFzg/640?wx_fmt=png)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1YS5yicdcpJM92ugvFCecXiaJd03eicb8uab0ArWDVoO6LmSOezfWlKzicDfUHxLm9QUT1CKBw78GXRksH1HlHvh4g/640?wx_fmt=png)
而从中方的数据里边,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有趣但是合理的因素,比如虽然对
于整体而言,瑞德西韦并不能起到缩短病程的作用,但是在出现病程较早的这部分亚群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病程缩短——这是很符合病毒学规律的,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在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效果都很不错,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用于治疗流感的达菲。
之前也有专家预言,在新冠病毒肺炎上面理所应当有类似的情况。这大概算是个有意义的发现,只不过考虑到某些国家的防疫策略,这个发现的价值着实要打个折扣,做不到应收尽收,大多数患者就诊的时候,病程恐怕都在不太早的位置,用药的时候能不能做到早期用药,是要打个问号的。毕竟瑞德西韦这种东西,显然不是家庭常备药。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1YS5yicdcpJM92ugvFCecXiaJd03eicb8uaXPwiar5ibQ4X4icOTkZZKlicwQPtueQcWNHOTbWKoa6GrHScZdASOo5tvw/640?wx_fmt=png)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1YS5yicdcpJM92ugvFCecXiaJd03eicb8uaEhOhR3iaAr9Szxuj2dWOl1me0f4ltuZyuL68vRwHhaj7lpTMVGuedDA/640?wx_fmt=png)
除此之外,很值得玩味的一件事情是,在中国方面的研究里边,没有观察到有统计学意义的病毒载量的改善,虽然数据样本量有限,不过也值得关注。对于病毒性传染病来说,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同时也可以降低患者的传染性,这点乙肝和hiv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真的瑞德西韦真的难以降低病毒载量,那么对于传染性的控制应该也是做不到的,那么全球的疫情防控压力,可能暂时难以得到缓解。而正面的消息是,无论是中国的实验,还是吉利德的实验都证明,瑞德西韦的副作用是可以接受的,总比服用鱼缸清洗剂和消毒剂安全多了。
总的来说,我个人还是更为相信中方的研究成果,因为虽然数据量不足,但是从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来说,这个实验都更为完善,而在《柳叶刀》上面发表,经过了同行评议,证明了虽然存在数据不足的问题,但是学术界依然较为认可这个研究成果;而吉利德公布的研究,证据等级相对较低,同时暂时没有同行评议,相对质量是低一些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M92ugvFCecXiaJd03eicb8uavHbGkOyRF4mWGPaVcVmZGAkicw6Uagz4thPTnr3BF0sUicPRvd7O6uGQ/640?wx_fmt=jpeg)
吉利德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我个人对于瑞德西韦的疗效,是持有较为保守的态度的,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去证明瑞德西韦的效果,同时确定哪些患者更能得到受益,目前看来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从瑞德西韦治疗之中获益,所以给瑞德西韦选择合适的适宜症是很有必要的,我想这是个姑且还算是科学的态度吧。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1YS5yicdcpJM92ugvFCecXiaJd03eicb8uasNgJjn76O4h8neG8NGF4btzkVauy8UTmzoBQl666SZ04VOo6TkYxNg/640?wx_fmt=png)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1YS5yicdcpJM92ugvFCecXiaJd03eicb8ua3qPqIdmVYwtg1Y6wMHsKaBx3bf5BGWJxHAqiaTRhJtZdljM7Lb7zNKA/640?wx_fmt=png)
中方数据
不过从美国股市的反应来说,他们显然乐观很多,无论是吉利德,还是“复工概念股”,都出现了很不错的反应,似乎他们只看到了吉利德发布的结果,并没有注意中国方面的论文。这个判断,显然并不是从医学角度做出的,美方进行的双盲实验,需要到五月底才能出结果。股市的反应或许说明了一个问题,美国市场真的很希望快速复工,所以一切关于复工的好消息,都会被放大。
我之所以说好消息被放大了,并不是基于什么情感判断,而是考虑到客观事实的分析,即使以最为理想的情况考虑,瑞德西韦也难以扭转美国的局势,也不足以支持美国安全的全面复工。按照吉利德的说法,目前他们可以提供足够十四万患者治疗的药物,到年底的时候,大概可以总共提供治疗一百万患者的瑞德西韦。这个产能应该说是不错了,但是目前美国现存感染者超过了八十万例,考虑到美国居高不下的阳性率,我们有理由认为,美国依然存在着大量潜藏感染者。就在这样的时候,美国准备开始复工,显然这会增加不小的传染性,按照这个情况,就算瑞德西韦是一用就好的神药,美国庞大的感染技术也会完全中和掉药物的产能。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1YS5yicdcpJM92ugvFCecXiaJd03eicb8uaNrxEaVT0wJ2ZYdgNaoxUktr8xV3hRmsYDOejibvYKo15Koynn5hHP2g/640?wx_fmt=png)
此外,类似瑞德西韦这样的新药,价格往往不菲,它并不是几十块钱一盒的感冒药或者是一百人民币一支的抗生素,按照这些年抗病毒新药的价格,它的治疗费用恐怕会达到几万美元的量级,对于那些有着完善医保的美国人来说,倒不是什么问题,报销就是了。但是从这些日子美国的死亡分布来看,很大一部分死者,难以享受到足够的医疗保障,这些药物能否帮助到这些死亡率最高的人,也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虽然我个人对于瑞德西韦的看法是相对保守的,但是从内心深处,我是希望有一种药物可以快速控制住新冠病毒的流行的,这对于全世界人民都是有好处的,但是遗憾的是,各方面数据都不足以证明这点,即使按照最好的情况估计,这种药物也难以扭转局势。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对于疫情我们都很无奈,但是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得尊重科学。
只是从一开始,有些事情就比单纯的科学复杂一些,无论是从互联网上面的舆论争端,还是从几篇论文与小道消息对于股市的影响,都很难不让人产生一些联想,瑞德西韦的研究,已经不单纯是科学上面的事情了,它掺杂了一些其他的,本不该出现在这里的因素,让讨论改变了味道。这是很不好的,就算一个药物疗效再怎么好,它终究不是神话之中食用之后就会长生不死的仙丹,它是遵守医学规律的一种化学物质。而这次新冠病毒的全球流行,早已超过了医学的范畴,它简直像是人类社会体系内在的各种矛盾的集中展现,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一个药物去解决这群棘手的问题。
我真诚的希望,靠着世界人民共同的努力,疫情可以早日过去,我也真诚的期望,世界各地的人,在面对这样的危机的时候,能够更尊重科学。毕竟,人类社会有许多错综复杂的东西并不建立在科学之上,但是病毒不在乎这些,它只是个按照中心法则运行的冷酷无情的复制机器。如果人类不尊重这样的客观规律,那么客观规律必然会冰冷的执行它的功能。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MK54Bia15KN2riacWTy8XWiaw90eksfwb26a6icHNJhTq3pfk6HrBFRMhPayWOGibIXDA3ClFfBHHmfZw/640?wx_fmt=jpe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