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会爆发全面贸易冲突吗
吉迪恩·拉赫曼 [ 底线思维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去年3月,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发了一条轻佻的推文:“贸易战是好事,而且很容易打赢。”或许历史终将证实,这段话和1914年英国对国际形势的预判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年英国认为,“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就能彻底终结”第一次世界大战。
今年6月,特朗普宣布对中国价值5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征收第一波关税。结果不但没能迅速取得胜利,反而激起了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如今特朗普准备再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可能再次引发北京方面针锋相对的回应。中美两国已经来到贸易大战的边缘,近期鸣金收兵的可能性很低。
迄今为止,市场的反应出奇的平静。或许多数人认为中美两国能在最后关头达成某种交易。这显然太掉以轻心。相反,政治、经济乃至战略方面的因素都在推动两国走向持续的对抗。
如果中美两国都把威胁的话语落到实处,将很快给半数以上的双边贸易带来冲击。特朗普威胁还将进一步向更多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几乎等同于覆盖所有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
美国的大企业和它们的产品已经被推上了双方交火的第一线。上周,苹果公司警告称如果美国按计划征收下一轮关税,其产品成本将上涨。特朗普建议苹果公司把生产线移回美国本土,另一方面则对受中国大豆关税影响的美国农民提供政府补贴,并鼓励他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基于政治原因,中美两国都很难从这场争斗中抽身而退。即便特朗普有可能愿意接受某种象征性的胜利,但中国却无法接受某种象征性的失败。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国家自鸦片战争以来蒙受了“百年屈辱”,不得不在贸易上向强权低头,但既然今天中华民族要走向伟大复兴,就绝不能让国耻重现。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是否愿意在对华事务上“见好就收”还得打一个问号。即使中国承诺购买更多的美国商品,或修改法律法规给予合资公司更多优待,特朗普政府的核心成员——尤其是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和贸易与制造业政策顾问彼得·纳瓦罗——作为坚定的贸易保护主义者,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将中国视为美国诸多贸易问题的源头。
特朗普放弃(或暂缓)落实此前对墨西哥和欧盟做出的威胁,令乐观人士稍感欣慰。墨西哥承诺改组汽车产业供应链,欧盟则保证购买更多美国大豆和天然气,并愿意启动美欧自贸协定谈判。
然而美国对中国的积怨远远超过它对欧盟或墨西哥的不满,它不仅针对某个或某些受政府扶植的特定产业,而是从根本上反对中国经济的整体结构。
具体而言,美国反对的是中国在面向未来的高科技领域(例如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等)利用产业政策打造“国家队”的做法。它希望看到中国改变《中国制造2025》计划,这样做意味着中国国家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将发生深远变化,对政治、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
站在北京的角度上来看,美国的做法是蓄意阻止中国进军面向未来的高科技领域,以此维护美国在全球经济中对高利润和战略性行业的主宰地位。这等于是禁锢中国的雄心壮志,没有任何一届政府会接受美国这样的做法。
中美围绕着未来的科技行业展开竞争的事实充分说明,两国贸易关系之所以越绷越紧,其背后必有战略因素。这样的因素在美国与墨西哥、加拿大乃至欧盟的贸易争执中,都是不存在的。
中国是唯一有可能挑战美国21世纪主导权的大国。因此,尽管特朗普征收惩罚性关税的决定反映了他古怪的个性,尤其是他根深蒂固的保护主义情结,但它其实反映了美国社会上某种十分普遍的心态变化。
除了特朗普政府,大部分美国建制派已经不再寄希望于对华经济接触政策,不再认为它是应对中国崛起的最佳方式。恰恰相反,与中国对抗的意愿在美国高涨。如今,许多民主党要员和特朗普一样强硬,高声呼吁对中国征收关税和施加贸易制裁。
另一方面,中美两国似乎都坚信自己最终能够赢得贸易战,这增加了冲突的危险。美国人认为中国既然有巨大的贸易顺差,那么必然因难以承受损失而先服软;而中国人则清楚华盛顿政局动荡不安,美国选民对价格增长高度敏感。
中美两国都在“厉兵秣马”准备迎接硬碰硬的挑战,这场危机很难在圣诞节前得到化解。
(英文版载于《金融时报》,题为“America, China and the route to all-out trade war”,观察者网译)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Xltu12FBq1pIz9beWvG0P9mal7y5GicKqMgjCcpia6ZkqNBVjFyHNKVRHge87SrJohRKnx8SviaUnzw/640?wx_fmt=jpe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