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歌谣曲与流行音乐小史(四)
原创 矢澤左京大夫 [ 新潮沉思录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8T2WTyz6Xy2hyA00U2ibjibYDKtBc7Tpc1oicGmJclgBceYXCfmzjep82YQjUMb8tlfFXjdVR6HTYcRPYjd2WvMjw/640?wx_fmt=gif)
今天继续发布《日本歌谣曲与流行音乐小史》的第四期,介绍日本流行歌初期的发展。
**
**
**
**
** 昭和初年的流行歌 **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3FxKeqTibl3S2xrNb4KzatYicvEu5n3Cu60o2KMMmdxCUukvxnt43r4PErtzXVfrwnbicdd9zOSnU9Q/640?wx_fmt=png)
1928年发行的『中山晋平民謡曲IV 波浮の港』书影
《波浮的港》最初是1923年野口雨情发表在《妇女界》杂志上的小诗,也是他的新民谣代表作。“波浮”指的是伊豆大岛东南端的波浮港。但野口雨情实际上从来没有去过伊豆,整首诗只是根据他故乡北茨城平泻港的风景和一张波浮港的照片想象出来的,所以这首歌的歌词与现实并不相符——比如说波浮根本就没有鸬鹚,而且在波浮港向西望去也看不到晚霞:波浮的晚霞被三原山完全挡住,所以什么也看不到。
_ 「波浮の港」(1番、2番) _
_ 磯の鵜の鳥ゃ日暮れにゃ帰る _
_ 波浮の港にゃ夕焼け小焼け _
_ 明日の日和は ヤレホンニサ なぎるやら _
_ 船もせかれりゃ出船の仕度 _
_ 島の娘たちゃ御神火暮らし _
_ なじょな心で ヤレホンニサいるのやら _
_ 《波浮的港》(第一、二段) _
_ 岸边的鸬鹚在黄昏时归来 _
_ 波浮的海港啊,晚霞连天 _
_ 明天的天气啊 呀咧哄尼撒 会风平浪静吗 _
_ 渔船做着出海的准备 _
_ 岛上的姑娘们啊,在火山下生活 _
_ 是用什么样的心情 呀咧哄尼撒 生活着呢 _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3FxKeqTibl3S2xrNb4KzatYDKfvJe126vsLcT1VMAUyKZibaflUBsS48auGmhuNyh9e0icsDg10tlNg/640?wx_fmt=png)
日活电影「東京行進曲」海报
佐藤千夜子之所以成名,不单单因为她演唱了第一首唱片歌谣,她还演唱了日本第一首电影主题曲,即1929年的《东京进行曲》。《东京进行曲》是与沟口健二的同名电影进行商业联协(Tie-
up)的歌曲。歌曲在电影上映前1个月发售,通过相互借助对方的影响力来提高自己的商业成绩和知名度。
歌曲中的东京是关东大地震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在地震与火灾的破坏下,东京的建筑几乎被夷为平地:著名的西洋建筑如丸之内的帝国剧场、警视厅和其他省厅均发生火灾;明治时代的标志,银座砖瓦街也被完全震毁;剧场林立的浅草更是几乎完全毁灭。1923年9月12日,大正天皇发布“复兴东京之诏”,要将东京重建为新型的现代化城市。到20年代末,经过重新规划建设的东京基本建成,于是就有了以东京景色为内容的《东京进行曲》。
_ 「東京行進曲」(1番、3番) _
_ 昔恋しい 銀座の柳 _
_ 仇な年増を 誰が知ろ _
_ ジャズで踊って リキュルで更けて _
_ 明けりゃ ダンサーの涙雨 _
_ ひろい東京 恋ゆえ狭い _
_ 粋な浅草 忍び逢い _
_ あなた地下鉄 わたしはバスよ _
_ 恋のストップ ままならぬ _
_ 《东京进行曲》(第一、三段) _
_ 曾经眷恋着银座的柳树 _
_ 人到中年的魅力又有谁知晓 _
_ 在爵士乐下起舞 饮着烈酒到深夜 _
_ 迎接黎明的是舞者的泪雨 _
_ 广袤的东京却找不到约会的地方 _
_ 在迷人的浅草 偷偷地见面 _
_ 你是地下铁 我却是巴士 _
_ 永远找不到 爱情的车站 _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3FxKeqTibl3S2xrNb4KzatYVQvMcSf8ZNpIM7G0UyOKDswC6Jfc8ICkxGB9OXb92jLZYMvFq7iaGXA/640?wx_fmt=png)
佐藤千夜子(1897~1968)
佐藤千夜子凭借此曲被称为“歌谣界的女王”,由于她演唱了第一首唱片歌谣,因此也被称为是第一位唱片歌手。佐藤千夜子生于1897年,自幼接受传教士学校的西式教育。1920年考入东京音乐学校,但因受到中山晋平的新民谣运动的感召而中途退学。1928年,她演唱的《波浮的港》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同时,她还发掘出当时正痴迷曼陀铃音乐的古贺正男,从而深刻地影响了此后数十年的日本音乐。
但好景不长,不久她就陷入与中山晋平的不伦传闻中,因而前往意大利学习歌剧,但回国后却再没能持续其往日的辉煌。二战结束后,佐藤千夜子更是穷困潦倒,陷入诈骗案中也使其已经无法复归音乐界,最终于1968年病逝。
《波浮的港》一共发行了两个版本,除了佐藤千夜子演唱的之外,胜利唱片还发行了由男歌手藤原义江演唱的版本,主要面向欧美发行。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3FxKeqTibl3S2xrNb4KzatY39EcGVib6mGJHGP4GmHsFnIsEa9HY1HSc4lZbcDsfY2BPOVaVksDJ5Q/640?wx_fmt=png)
藤原义江(1898~1976)
藤原义江生于1898年,年轻时受到浅草歌剧的影响,立志成为歌剧歌手。1920年前往英国学习声乐并得到了歌剧演唱家三浦环与驻英使馆书记官吉田茂的帮助。1923年回国,发行《荒城之月》、《出船》、《故乡》等唱片,受到热捧。藤原义江将抒情男高音的美声唱法与带着哀愁情绪的音色相结合,创造出被称作“藤原节”的独特唱法,受到听众的一致好评。1934年创立藤原歌剧团,在日本上演了《弄臣》、《托斯卡》等著名歌剧,为歌剧在日本的普及做出巨大贡献。
这一时期另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歌手是被称作“流行歌鼻祖”的二村定一。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3FxKeqTibl3S2xrNb4KzatYN4KKaL0GvjHLibnDQBHhJttIvicZ6DiacMpx8Mia2C5ITek4UNWZ9icIyMQ/640?wx_fmt=png)
二村定一(1900~1948)
二村定一生于1900年,少年时代倾心于宝冢少女歌剧,后加入浅草歌剧从而进入音乐界。二村定一在浅草歌剧表演过《卡门》、《仲夏夜之梦》等歌剧,但随着关东大地震的发生,浅草歌剧步入衰落,他转而开始表演广播歌剧。1928年,他以歌曲《青空》、《阿拉伯之歌》、《恋君》走红。二村定一将当时流行于美国的低吟唱法引入日本,对其后的流行音乐产生重要的影响。
_ 「あお空(My Blue Heaven)」 _
_ 夕暮れに仰ぎ見る 輝く青空 _
_ 日暮れて辿るは わが家の細道 _
_ せまいながらも楽しい我が家 _
_ 愛の灯影のさすところ _
_ 恋しい家こそ 私の青空 _
_ 《青空(My Blue Heaven)》 _
_ 黄昏时抬起头看到的是闪闪发光的蓝天 _
_ 日落时走着通向我家的小路 _
_ 虽然狭窄却充满温暖的我家 _
_ 是爱之光照着的地方 _
_ 这令人眷恋的家 就是我的一片蓝天 _
《青空》翻唱自美国最早的流行男低音歌手基恩·奥斯汀的《我的蓝色天堂》,这是美国流行乐作曲家沃尔特·唐纳森创作于1924年的名曲,至今已有100多个翻唱版本;1928年,作词家堀内敬三将《我的蓝色天堂》译成日文,以《青空》之名发表。
二村定一版《青空》的B面曲是同样著名的《阿拉伯之歌》,这首歌原是1927年米高梅电影《乐园思凡》的主题曲,经堀内敬三译成日文后命名为《阿拉伯之歌》。这张唱片的两首歌曲都属于美国舶来的爵士音乐,因此二村定一的这张唱片也成为日本第一张爵士乐唱片。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3FxKeqTibl3S2xrNb4KzatYJq5oU1r6mWZh5hBXoTIpC4pNsSxpxn7KnoUPq5BB3vfzWcDk02L1lg/640?wx_fmt=png)
_ 「アラビヤの唄(Sing me a Song of Araby)」 _
_ 砂漠に陽が落ちて 夜となるころ _
_ 恋人よ なつかしい 歌を歌おうよ _
_ あのさびしい調べに 今日も涙流そう _
_ 恋人よ アラビヤの 歌を歌おうよ _
_ 《阿拉伯之歌(Sing me a Song of Araby)》 _
_ 夕阳落在沙漠中 夜晚就来临了 _
_ 恋人啊 唱一首怀旧的歌吧 _
_ 那悲伤的旋律 今天也让我流下了泪 _
_ 恋人啊 唱起阿拉伯的歌吧 _
**歌谣产业的体系化**
30年代是流行歌的繁荣期,实现这一繁荣的直接原因是资本的崛起——唱片公司一手建起了完善的行业体制,在资本的推动与特殊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流行歌走向了繁荣。
有人说大正时代的街头演歌能表现出“庶民之心”,那是因为词曲都由演歌师一人创作,唱片公司只管录音和发售;但到了30年代,就完全是由唱片公司包办一切了。20年代末的唱片业已经颇具规模,各大外资唱片公司已经在日本站稳脚跟,唱片已经在城市中得到普及;昭和摩登的风潮把爵士乐带到了民间,技术的进步与资本的涌入使得像大正时代那样由演歌师一人包办作词作曲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将作词、作曲与演唱分开进行的专业体制。
在这种体制下,一批在诗坛受过锻炼的作家转而成为专业的作词家,唱片公司通过签约使其专门为自己的公司服务,作曲家与歌手亦是如此。
这一时期作品最为多产的作词家是西条八十(“八十”并非笔名而是真名。日语中九与“苦”同音,因此取名“八十”,即“没苦”之意),他被称作是“藤村·白秋以来最伟大的诗人(即岛崎藤村和北原白秋,都是近代日本诗坛里程碑式的诗人)”。
西条八十早年毕业于早大英文系,在赤鸟运动中创作了《金丝雀》等一些童谣作品,成为大正时代与北原白秋齐名的童谣诗人。1929年跟随中山晋平开始从事新民谣的创作,翌年成为日本Victor的专属作词家,在此期间创作《东京进行曲》、《女给之歌》、《东京音头》等作品。1935年转籍至日本哥伦比亚,战时创作了《谁人不想起故乡》、《苏州夜曲》、《同期的樱》,战后脍炙人口的《青色山脉》、《王将》、《绝唱》,甚至在中国知名度极高的《草帽歌》(东映电影《人证》主题曲)都是出自西条八十之手。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3FxKeqTibl3S2xrNb4KzatYKPm6HLbnO8cUvRthO13HicLic2hdY33WRoHpxXpCKCos8WoUyta0Escw/640?wx_fmt=png)
西条八十(1892~1970)
西条八十的弟子佐藤八郎(サトウハチロー)同样是贯穿战前与战后音乐的重要人物。佐藤八郎生于1903年,他的父亲是被称为“少年小说第一人”的作家佐藤红绿。1919年,佐藤八郎向西条八十拜师,从而开始了童谣创作。进入30年代后,佐藤八郎不再创作童谣,转而创作电影主题曲,如1936年以“星野贞志”名义创作的《我家老婆有胡子》;1938年,佐藤八郎成为日本哥伦比亚的专属作词家,从此开始正式进行歌谣曲的创作。在战争时期,佐藤八郎写了《台湾近海的凯歌》和《直到胜利之日》两首军国歌谣。战后,佐藤八郎创作了战后日本第一首流行歌《苹果之歌》、描写东京风景的《东京浅梦》与回忆长崎原爆的《长崎之钟》等歌曲。60年代民谣组合“民谣十字军”的代表作《悲伤难忍》也出自佐藤八郎之手。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3FxKeqTibl3S2xrNb4KzatYElKSwcbn2z6L9zz99X1v02hkP9ia6PaJblIeic9VFvr6NwABVvu5FZoA/640?wx_fmt=png)
佐藤八郎(1903~1973)
另一位“佐藤”,佐藤惣之助与佐藤八郎有着复杂的关系——佐藤惣之助拜佐藤八郎的父亲佐藤红绿为师学习俳句,而佐藤惣之助日后也成为了与佐藤八郎齐名的作词家。佐藤惣之助在战前创作了一批较为知名的流行歌,如《赤城的摇篮曲》、《绿色的地平线》、《人生的林荫道》、《青色西装》、《青春日记》、《男人的纯情》,战时的军歌《天空在燃烧》同样出自他手。佐藤惣之助在1942年因病去世,年仅52岁。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3FxKeqTibl3S2xrNb4KzatYcqZbaHfKPrndr3mf4Xhib2iaxj4KuuicxYD6WUG8eib6F9pJiaHG8m1JWxA/640?wx_fmt=png)
佐藤惣之助(1890~1942)
30年代的作曲家将西洋音乐,尤其是爵士乐的手法和理论结合于创作中。中山晋平将西洋音乐与日本人的心境结合起来、佐佐红华则是将爵士乐与日本人的情绪融为一体。其后更有婉转感伤的古贺政男和江口夜诗,还有确立日式布鲁斯风格的服部良一和将古典乐的格调汇入流行歌中的古关裕而。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3FxKeqTibl3S2xrNb4KzatYlTByjydia1ZxoD95MVRSOg1o21fQezr0riciaf1hCKFsljjt3UGq6bv8w/640?wx_fmt=png)
佐佐红华(1886~1961)
这一时期的歌手也由传统的演歌师转为音乐学校出身的专业洋乐歌手,有“我们的男高音”藤原义江、最早的唱片歌手佐藤千夜子、流行歌的鼻祖二村定一,后来还有“上野最大的杰作”藤山一郎、“布鲁斯女王”淡谷法子、歌舞伎出身的市丸与小呗胜太郎、“直立不动”的东海林太郎、“流行歌的宠儿”迪克·峰…其中有些歌手到七八十年代仍然活跃在舞台上。
在由资本支撑的专业体制的安排下,歌谣产业开始走向繁荣。
** 相关阅读: **
[ 日本歌谣曲与流行音乐小史(一)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NTU3MDI5Mw==&mid=2247487218&idx=2&sn=0f4ecbc2954f569f7aed35ffa70487a2&chksm=e8e45be8df93d2fe991fe667770ad6acdc98482259b7791a0f98d2a81b4ccf8f2044f56ba42f&scene=21#wechat_redirect)
[ 日本歌谣曲与流行音乐小史(二)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NTU3MDI5Mw==&mid=2247487234&idx=2&sn=8653c6b8e40f29a08ce92bb10e84d6ca&chksm=e8e45a18df93d30edf1bb26e40a251885ae1563315a01a39afdfaa21f1bdd6b5e0a2baa3a56a&scene=21#wechat_redirect)
[ 日本歌谣曲与流行音乐小史(三)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NTU3MDI5Mw==&mid=2247487281&idx=2&sn=8de980a82c27b103603582f201bc36b2&chksm=e8e45a2bdf93d33dbf00a7c792bd0219c8ce43f8f1920e5d2640966bd6eeae4d0170cb73ed34&scene=21#wechat_redirect)
作者简介
** 矢澤左京大夫 ** / **** 知乎ID:矢澤探偵事務所
写作中丨日本历史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8T2WTyz6Xy2hyA00U2ibjibYDKtBc7Tpc1mxNkn5PWGHl7ETPtbUexLDawYjRVzWN8tUdwyDw5cNvhbQm70vatVA/640?wx_fmt=jpe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