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帖子
账号
关于
o9UeGqmbwk4qMnacWTJ9majDgk5eZZtQEi
Bulletin#B404CC09771465F27AE11E25C6B5019E
o9UeGqmbwk4qMnacWTJ9majDgk5eZZtQEi#5338
@2023-01-04 16:00:00
上一篇下一篇

![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iaVVib8FbwkUs814oG3JYh4otwNNfl5FeBRYBaCRLzjPueVXgEYjOE76ficreogPZ0pm0hJsVzMXBQ/0?wx_fmt=jpeg)

# 中日两国家长,碰到同一个难题

原创 月咏幻 [ 底线思维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V3fiaozrnfBJkrIeXgjOXvO8IrAST4l2xiaLC3iaZ1CibYNq9Aq7CWdLdNyJly3aS1AC6awKMTI0fhOg/640?wx_fmt=jpeg)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月咏幻



日本流行文化观察者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v4vz52CcB13fsL5NB940hdhAMOdQT7icOJDjlEnYnNJAeSv7OsSh1C8P9kiae2yibwu3dRiciczaWeibZ9BY11kBI9yQ/640?wx_fmt=gif)

近日,《2022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引发热议。报告显示,超七成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在3小时内。2021年开始轰轰烈烈推进的反沉迷游戏运动似乎卓有成效,看起来我国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问题已基本解决。

连那些喜欢中国游戏的日本网友都表示,作为身在大洋彼岸的海外友人,自己都不知道应该怎么破解这个未成年人限制。这位玩家急急忙忙地上网发帖求助,而好心人告诉他,必须要中国的身份证才可以……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iaVVib8FbwkUs814oG3JYh4qn5BFxyBcYapaO71ZR3mTibWUl2luFHRqa5aTZTB2VQsfRWHiauY4omg/640?wx_fmt=jpeg)

出处:雅虎问答

**1**

强力的政策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另一方面,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青少年对于网络的需求并不会消失。未成年人总会找到突破限制进行娱乐的办法——正如笔者小时候和家长斗智斗勇看电视、玩电脑一样。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调查报告显示,使用过短视频的未成年人有65.6%,20%的青少年“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中国的未成年人在“失去”游戏之后,似乎进入到了短视频的“坑”里。

这让笔者想起了一个发生在日本的案例。

2020年4月,日本香川县颁布了一个几乎是点燃了炸药包的条例——《香川县网络/游戏成瘾对策条例》。该条例以世界卫生组织将网络成瘾设为精神疾病为由,策划了一系列居民和监护人的反网瘾执行细则。其中最引起人们争议的,就是其中对于每日游戏时间的限制:平日里每天一小时,休日里每天一个半小时。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iaVVib8FbwkUs814oG3JYh47jVWYpxJ3Ceu8QgbH1DoKQGia8Rw2kZ76Fghs88ib1L2PCSv7tOPdoyw/640?wx_fmt=jpeg)

出处:香川县官方网站

日本原本对于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是没有任何限制的,香川县这个条例就引起了部分未成年人的不满。2020年9月,一名日本高中生对香川县政府提起了诉讼,认为该条例中一些规定违反日本宪法,要求进行国家赔偿。

看起来,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的家长都面临一个难题:如何把孩子从沉迷游戏的坑里“拯救”出来?总有长辈希望能够借助更强大的监管外力,让企业、政府,乃至通信运营商都要来帮助自己阻断孩子的“游戏瘾”。而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反而会有一种被“侵权”的感受,很多时候未必会领家长这份“情”。

**2**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互联网上充斥着家长“绝望”的呼声,比如希望某位马姓总裁“把游戏关掉”——哪怕这些家长们搞混了马姓总裁的名字和公司。这也能够透露出广大基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无比看重,将游戏视为洪水猛兽、残害自己孩子的敌人。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iaVVib8FbwkUs814oG3JYh4D5XkSGibhGlt5uiae0nZr6jaWqVJb3ES83VI9Rw0XxmQrhYdEXwxoCpQ/640?wx_fmt=jpeg)

网络图片

虽然没人认为这种祈祷会有用,但事实上的确有另一位马老板出手了。他旗下的平台在2020年就已经上线了一系列未成年人游戏守护服务。2021年更是上线了“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这些服务同时针对家长和孩子的客观需求,让家长能够看到或是限制孩子玩游戏。

但是哪怕有了这些服务,现实依旧很骨感。这些限制到来后,未成年用户依旧可以借助长辈的账号信息实名游戏:很快,网上就出现了六十岁老奶奶深夜在峡谷用赵云五杀的壮举。

家长和长辈对新技术掌握不熟练,或是理解不到位,就是会导致孩子可以“拉着”长辈给自己同意识别,进行成年人实名认证,甚至氪金。

而未成年人利用这些手段先消费后退款,为运营商增加了极大的风险,也为家长带来了新的担忧,甚至为一些灰色产业带来了机会。运营商永远无法知道对面已经经过完整授权付款流程的订单背后是否是未成年人操作,家长不能理解自己到底会在什么情况下被刷银行卡,而灰色产业会利用未成年人消费获得“积分”或是“赠品”之后立刻申请退款,从而牟利。

这也直接揭露了一系列问题:运营公司给家长工具,给了限制的方式,但只要家长和长辈没能理解这些工具的运行方式,最终依旧会需要有一个组织来“替”家长兜底。这在笔者看来,显得非常怪异。

**3**

类似的现象也发生在日本。由于《未成年人安全使用网络法》(「青少年が安全に安心してインターネットを利用できる環境の整備等に関する法律」)的修改,日本的运营商在2018年开始,在未成年人购买智能机的时候会强制要求家长设置一种类似“绿坝”的过滤机能。它由运营商提供,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孩子接触有害的内容和APP。

然而202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法律修改了的三年后,日本也依旧没有多少未成年人在使用这些过滤服务。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iaVVib8FbwkUs814oG3JYh4Gib05QgdPiaG0wurrg4KQlUlcT2JDicBslXY4ibNpBM41LrDd4ib5cTG0uA/640?wx_fmt=jpeg)

来源:日本总务省

显然,有些东西光靠自上而下地“管”是无济于事的。一些日本媒体认为,原本应该保护孩子的过滤网并没有在产生作用,主要是因为监护人没有相应的知识和素养。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iaVVib8FbwkUs814oG3JYh4C6DnVyV509PrYnialJ6aArnRRpplD0mj25jdtJrqTI0TVLOyviaiaGpFw/640?wx_fmt=jpeg)

来源:CNETJAPAN

比如上面这篇文章很明确地指出,日本的家长即使在运营商处接受了相应的告知,得知过滤机可以保护孩子,但也依旧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设定,怎么去使用,最后只能很难过地喊出:“不会啊不会啊”。哪怕是运营商协助设置后,孩子上初中后,家长设置的过滤网依旧是小学生级别的过滤水平,这样只会给家长和孩子徒增苦恼。这篇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虽然学习起来会比较困难,但或许我们目前的时代已经变了:家长必须努力去学习,去了解孩子使用的设备,以及互联网的运行规律到底如何,才能保护好孩子。

如果没有这些互联网素养,只知道孩子玩什么就要求封杀限制什么,那或许只有直接删除人类娱乐的需求,才能够让孩子成为部分家长口中的“乖孩子”,不会去进行所谓的“不正经”娱乐。

提高监护人的互联网素养并非是一个不切实际的话题。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开始生效。2022年11月19日,第十八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其中就提到了针对留守儿童的乡村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以及数字家庭教育等话题。这些举措都旨在帮助家长更好地认知互联网,更好地进行数字家庭教育,同时也启迪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需要努力学习,了解更先进的教育方式,才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环境和前景。

而这些需要家长学习的部分,除了很多计算机网络相关的知识外,更有相当一部分是一种家庭教育的态度:家长需要学会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交流,一起成长。

有趣的是,前文提到的日本香川县游戏条例,也在2022年宣布了判决结果,即香川县的游戏条例并不违宪。法庭的意见非常温和:香川县游戏条例并不具备强制力,而是对监护人等各方发起的请求和指导,条例并没有惩罚条款,制约力度也就非常小了。同时,该条例中其实已经明确提到,家长需要和孩子共同商量玩游戏和使用网络的方式,基于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共建家庭内的规则并积极遵守。

**结语**

近年来,国内互联网一直流行一句话:当父母不需要考试。这句话乍看非常冷峻,暗示生活中有很多不称职的、“需要被考试筛选掉”的家长。仔细思考一下,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天天向上的,但很多时候,所谓“为孩子好”的判断,真的就是完美的吗?

如果家长一味地觉得,游戏是万恶之源,游戏会让自己的孩子堕落,那么上一个时代的家长也可以把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甩锅给电视,指责电视是孩子堕落的起点……乃至继续往上走的时候可以找收音机、纸牌、麻将等等来背锅。

人不是工具,正常人一定会有娱乐的需求,并不会因为外力强制夺取娱乐机会而真的就自觉去学习。将心比心——当今的家长在知道短视频浪费时间的前提下,自己又能做到说戒就戒吗?

唯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理解孩子的需求,知道孩子最大的情感诉求在哪里,再针对实际情况给到支持和帮助。

我们不妨想象这么一种家庭氛围:孩子喜欢某类游戏,家长俯下身去了解孩子为什么要玩,究竟是因为游戏有趣,还是因为身边的同学都在玩?同时,针对孩子在玩的游戏,确认孩子究竟是在欣赏游戏的玩法,还是游戏本身带来的社交乐趣。在知道了这些之后,和孩子约定好上网的时长,以及禁止出现的行为,例如深入混圈,或是过度花销……这样,家长对孩子的状态有一个完整的把控,孩子也能感受到家长在理解自己,这种伙伴式的亲子关系或许也更有利于将孩子的注意力从虚拟的游戏世界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吧。

点一下右下角“在看”,让我们做的更好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v4vz52CcB128kB3dqU7xYytGQTwrbdy7kof4lnHElibMFrcX8IeqCgyRYj7QqLkCawecFgW781KcNAzIp5y0Rkg/640?wx_fmt=gif)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


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