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帖子
账号
关于
o9UeGqmbwk4qMnacWTJ9majDgk5eZZtQEi
Bulletin#BBE31950F8C76D09BDAFC148F1B35554
o9UeGqmbwk4qMnacWTJ9majDgk5eZZtQEi#5438
@2023-02-14 16:00:00
上一篇下一篇

![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XibicicMA7Y7rUU9ho3MSSianQYNTcqVulL7cAiaVNETqibFCeDKbr4lia8mlNBRsLicKTWpbibVRNBKibicd2g/0?wx_fmt=jpeg)

# 这冲天的滚滚黑烟,西方主流媒体愣是看不见

原创 沈逸 [ 底线思维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V3fiaozrnfBJkrIeXgjOXvO8IrAST4l2xiaLC3iaZ1CibYNq9Aq7CWdLdNyJly3aS1AC6awKMTI0fhOg/640?wx_fmt=jpeg)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沈逸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逸语道破》,今天我们来谈谈美国氯乙烯泄露事件。

最近发生了很多引人瞩目的事,比如之前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先进战斗机F22近日变身全球第一代气球杀手。而就在美方盯着“流浪气球”穷追猛打、将大家的注意力吸引到天上时,地上发生了一件更令人震惊的事:2月3日,在美国俄亥俄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交界处,一列运送化学物品的火车不幸脱轨,车上载有至少5个油罐车的氯乙烯。
什么是氯乙烯?这是一种特殊的化工原料,属于一级致癌物。而且,氯乙烯在不完全燃烧(燃烧时的温度低于800℃)时,还会产生一种叫做“二恶英”的东西。二恶英毒性比较强,而且衰减周期长达20年。
对越南战争感兴趣的人一定听说过二恶英的鼎鼎大名。美国曾经在越南喷洒大量“橙剂”(落叶剂),从而使树叶脱落,便于美空军找准目标、执行轰炸。“橙剂”的主要成分就是二恶英。一些在丛林作战的美军被淋上二恶英后,身体受到很大影响——二恶英不仅会致癌,还会通过基因遗传影响下一代。可以说,“橙剂”是很多美国人内心的伤疤。
对于这种危险物品,美国人打算如何处置呢?美国有关部门表示,事故发生后,车辆损毁比较严重,有毒物质已经从中流出,加上现场火势一直未能熄灭,有可能引发爆炸。为了防止爆炸,美方决定对车内有毒物质进行“控制性释放(controlled
release)”。
这个词语听上去非常专业,充满了“一切尽在掌控”的自信。假如新闻读者没有掌握充足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很容易望文生义,产生这样的联想:列车脱轨后,有关部门将车载有毒物质引流出来,以可控的方式解决,随后问题就彻底结束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nDIM6gq2cXibicicMA7Y7rUU9ho3MSSianQsUhVBsCzjpQO0ciamwQeWMDTXQ6U1MFC4TREjpqPkzcOR5kGGeF4AMA/640?wx_fmt=png)
爆炸现场附近的动物尸体
可是,随后人们发现,问题根本没有到此为止,反而愈演愈烈。自2月3日事故发生后,当地就开始进行抢救;2月5日下午,当地居民就收到了紧急撤离指令,离开这一地区;2月13日,当地政府向撤离的居民发出了通告,称现在“可控性释放”已经结束,可以安全返回家园。然而,当地民众发现:“现场这个烟,看起来好像不太对啊……”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关于现场情况的照片、视频和文章流出。从中可以看出“可控性释放”的过程:首先在油罐车上打洞,然后引出其中的有毒物质,让其流入一旁事先挖好的坑里,最后将其点燃。从现场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火车废墟里先是冒白烟,随后开始出现火光,然后冒出黑烟,最终,一个极为醒目、遮天蔽日的巨型黑色烟柱拔地而起。
如果我没有记错中学化学知识的话,假如一样东西在燃烧时冒黑烟,说明燃烧不充分,而氯乙烯不完全燃烧将产生臭名昭著的二恶英。
而且,从照片上看,这股黑烟的形状像是一个不完整形态的蘑菇云——下面是柱子,上面是弧形顶部。看起来,这股黑烟比较稀薄,但具有相当大的上升动能。根据推特上一位网友的说法,他在乘坐民航客机飞过一片云海时,看到黑色的烟雾在云海下方涌动,甚至有拱穿云海的势头——民航客机正常飞行时一般位于平流层,可见有毒气体燃烧产生的烟雾已经上升到了何种高度。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XibicicMA7Y7rUU9ho3MSSianQGboM8RWpCxQf3cOB4F1AWJXicUHH2M8wkO12tPgc3IBibzjv3xxRyn7g/640?wx_fmt=jpeg)
爆炸现场升起的“蘑菇云” 美国一再声称这是“可控性释放”,不过从现在的状况来看,美国要想控制氯乙烯,基本毫无指望。
考虑到事发地是美国著名的农业州俄亥俄州,这几天还下过一场雨,这场事故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二恶英可能对大湖区和周边产粮带的这些环境产生威胁,甚至有可能构成一场长期的、生态级的灾难——美国政府在自己的产粮带现场制造了橙剂,这些橙剂很可能借助大气循环系统和对湖区的污染,对当地的水和土壤产生长期影响。
除了二恶英之外,氯乙烯燃烧还会产生光气。这是人类史上最早使用的化学武器之一,曾被应用于一战,具有致命的毒性。现在,已有报道揭露,在爆炸点的100英里之外,出现了大量死去的动物,不排除是化学气体作用的结果。
美国一向在环境问题、气候问题上夸夸其谈,以全球领导者自居。然而,这一次,面对如此严重的环境影响,美国政府竟没有就环保问题做出任何表达,反而一再表示“相关数据显示,这一地区现在是安全的”。这一表态显然难以解释当地居民看到的黑烟、闻到的异味。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XibicicMA7Y7rUU9ho3MSSianQRqbW9ZCx4MvWWBibaVq0WxYCbbz09s7xbYJV500ia9E1iaqbxOcfJsoxw/640?wx_fmt=jpeg)
这就让人想起了一个苏联笑话:据说,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有人探测了现场的辐射值,称辐射值只有3.6伦琴,在可控范围之内。后来发现,测出的辐射值之所以只有3.6伦琴,是因为他使用的探测仪的上限就是3.6伦琴。
除了当地政府,美国媒体在此事中的表现也颇为耐人寻味。从事发当天到2月10日的一周之内,英美主流媒体虽然报道了这一事件,但报道的力度和强度与“流浪气球”事件完全不成正比,有效信息也相当有限——直到现在,距事发已有10天,我们却依然无法确定车内氯乙烯的确切含量,“高度发达”的美国媒体至今没有挖掘出那列火车的货运清单、商品数量、承运方运输计划等关键信息。
前两年美国拍了一部电影,叫《不要抬头》(don't look up),而现在的美国新闻业正在用行动“拍摄”《不要低头》(don't look
down)——去看天上“邪恶”的中国气球吧,不要低头去看冒着黑烟的火车。
美国在处理氯乙烯时显然做出了错误示范。那么,正确的处理方式是怎样的?有网友称,对于氯乙烯,中国首先主张“能不运输就不运输”;如果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就要用物体将其吸附,随后通过紫外线照射分解其中的氯化合物,不过,经历了这一过程,那块地基本就“废掉”了。更为成熟的处理方式是运输电石(这是制造氯乙烯的前体原料,可以相对安全地保存和运输),运到指定地点后现场制备氯乙烯,以此规避直接运输氯乙烯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nDIM6gq2cXibicicMA7Y7rUU9ho3MSSianQXib2icy5sicbVPSiatWdO8kyHGpuyib7PiaovO7VFEnicjH2G2pciaHoHpzA2w/640?wx_fmt=png)
我们可以由此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美国俄亥俄州的救灾人员究竟哪来的自信,认为可以用引燃的方式处理氯乙烯?他们为什么不知道,要保证氯乙烯充分燃烧,就要以投放氧气弹等方式人工补充氧气而不是把火灭掉?显然,救灾人员很可能缺乏最基本的化学知识。
那问题又来了:负责去处置这方面紧急事务的美国相关人员,为什么会没有这些基本的知识?有人说,这可能是美国的联邦制政体导致的权限划分问题。在美国,除非州长求援,否则总统不能轻易插手州的事务。
可是,在此类紧急事态中,即便州长不求援,美国负责安全生产和安全运输的相关机构也有给出指导和建议的权利,这些机构为什么没有使用这一权利?就此,甚至有人提出了一个“灵魂之问”:美国是不是出现了人才断层——有经验、有知识、知道如何正确处理此类问题的人在这些岗位上消失了?这一猜测可能源于对美国当下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生态的质疑。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jnDIM6gq2cXibicicMA7Y7rUU9ho3MSSianQZFjBBEiaC8XXkajicyl76qpGSKRwicSqjRmUwDzSqzHukI51ZT8xmYsQg/640?wx_fmt=gif)
爆炸现场,火光冲天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美国媒体为何不约而同地保持了一种令人讶异的沉默和低调?西方媒体一向自我标榜为“监督性力量”,过去也确实起到了一些制约不当行为的作用。然而,这一次,西方主流媒体竟然顶着滚滚黑烟,将这样一个重大事故隐藏了整整10天——直到我录这个节目之前,搜索有关此事的英文报道,都没有在报道中看到“二恶英”(dioxin)这个词。反而是在推特上有很多人提及二恶英问题,比如刚才提到的那位指出动物尸体的网友——其身份标签是“极右翼”、“阴谋论爱好者”。
俄亥俄州是美国大选中的“风向标州”,也是一个“红色州”——由共和党人担任州长,参众两院中共和党均占据优势。而美国的媒体是有党派调性的,因此,福克斯等共和党媒体在红州的事故上保持沉默,还算可以理解。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倾向民主党的媒体竟也没有就俄亥俄州政府是否存在救援不力、措施失误等问题做出相关报道,这就显得有些匪夷所思了。
另外,目前为止,一向标榜“对美国民众高度负责”的拜登及其核心团队也还没有在联邦层面上对此事做出任何表态和讨论。这其中当然有联邦权限和州权限划分的问题,但是,这种权限划分真的比人民的生命更加重要吗?切切实实地威胁着一个州的民众的,不是从天上飘过的气球,而是侵入他们家园的滚滚黑烟。联邦政府拿气球大作文章,此时面对滚滚黑烟却严格恪守权限、保持沉默。哪怕是出身俄亥俄州的国会参议院议员、《乡巴佬的悲歌》的作者J.D.万斯(J.D.Vance)所关心的也都是移民问题、国防预算等联邦层面的“大事”,而对于他所在州的民众正在遭遇的迫在眉睫、极为严重的威胁,他至今尚无表态。这种局面让人感到五味杂陈。
在中美战略竞争的这样一种态势下,这次事件会对中美未来关系的发展产生一定冲击、影响和挑战。
比如,有人已经敏锐地意识到,尽管中国已经尽力实现多元化配置,但还是有相当比例的大豆是从美国进口的,而俄亥俄州就是美国对华出口大豆的主要州之一。二恶英经过大气和水的双重循环,可能大面积影响当地农作物。而且,二恶英可以通过食物链进行富集——如果进口了被污染的大豆,将之作为饲料喂给家畜,最终端上人的餐桌,人就会吃下被富集的二恶英。因此,那中美贸易关系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找到智慧的方式去应对这种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从这件事情中看到我们正在跟一个怎样的美国打交道、美国的行为模式和特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能够如何与之展开博弈。很多人不喜欢“美国陷入相对衰退”的说法,但这一次美国的不当处置方式,以及此前美国铁路系统对运输危险化学物品相关禁令的解除,都说明现在的美国早已不再是我们想象和认知中的美国了。现在的美国将联邦和州的权限划分、驴党和象党的党派划分置于人的生命之上。美国人总是说“xxx的命也是命”,最后却发现美国人的命最不值钱。如何与这样的美国进行沟通和交流、发送和读取有效的信号,同样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nDIM6gq2cXibicicMA7Y7rUU9ho3MSSianQ6Y3hW4Cqk6GX0ln4W3p1P20iaIbBmnkVqlCXxVBM6JluiaYFicsoCibj5Q/640?wx_fmt=png)
当地时间2月12日傍晚,美国体育记者贾森·惠特洛克在推特发文:“俄亥俄州发生了什么?所以末日来临时我们都在看超级碗?”
第三,我们要重新认识美国媒体。美国媒体对这件事保持了耐人寻味的静默,其实际表现与所有西方传播学理论截然不同。我们固然可以将其解释为“例外”,但更需要思考,如果此事不是例外而是美国媒体的真实状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理解美国媒体,如何构建一套知识体系对其进行分析?
还有人感慨说,美国的媒体实际上受到了管控,而这种管控机制是隐形的。美国媒体对此事做了报道,但这些报道中显然可以看出管控、筛检、选择信息的迹象。
也许这件事未必能成为决定性的历史时刻,但我相信它将成为美国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在中美战略博弈的框架下,将这件事与之前的流浪气球事件对观,会发现美国不仅重视军事硬实力,也高度依赖其高超的信息传播和治理能力。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信息,即便没有明确证据表明政府“打了招呼”,媒体也会自我设限,“敏锐”地把握边界。这固然表明了美国的信息治理能力,但纵观历史,这种管制方式绝不是什么好消息。
总之,通过这次氯乙烯泄露事件,我们可以补全观察的角度,对美国以及中美力量对比和中美竞争总体态势形成更加全面、多元、准确的认识和理解。这将有助于我们走好自己的路、选择自己的发展模式、追求自己确定的目标。
谢谢大家。

点一下右下角“在看”,让我们做的更好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v4vz52CcB128kB3dqU7xYytGQTwrbdy7kof4lnHElibMFrcX8IeqCgyRYj7QqLkCawecFgW781KcNAzIp5y0Rkg/640?wx_fmt=gif)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


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