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识字不多:洞朗对峙——美国“新冷战”预期和中美印博弈
[ 底线思维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识字不多】
中印最近在洞朗对峙,引起了不少社会关注。但印度对华政策向激进偏移,是全球地缘环境变化和中美关系变化的必然结果。简言之,中国为获得国内社会经济发展而对外采取政治军事低姿态的“韬光养晦”政策,已经因为中国总体实力大幅度提升而受到第一强权美国的进一步挑战。
特朗普上台至今,亚洲政策仍处于调整之中,原有“亚洲转向”政策似未全面强化。奥巴马的TTP经济联盟动议彻底取消,在台湾、钓鱼岛、朝核问题上也在试图展现更加灵活主动的姿态;但对于印度挑战中国的支持力度骤然增强。
从表面看,这一部分是因日印近期密切互动所致,或者说是日本在TTP经济对抗无望之后,引导美国和国际势力从政治军事方向施压中国的一项补偿政策;一部分也是源自印度在全球地缘框架变动中机会主义色彩十足的大国地位追求。
但观察稍微深入一点,事情却没有这么简单。如果历史的反讽是后人往往只想重复前人的成功,而往往不顾时代的变化,使得原来的正剧变成了后来的闹剧,那么美国地缘政策系统目前闹剧式的迫切希望之一,就是在新世纪的中美关系中间,复制上世纪的苏美冷战关系。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VVBumuNSa2PWsQGZYtpvHF6ib065pZc0OYu0qDfzibwUk2jkiaareOD5Fiah2OZnV0ib3pII28sCV4ZGA/0?wx_fmt=jpeg)
而印度在这场想像的“新冷战”中对中国的牵制,就可以类比中国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前苏联的牵制。如果洞朗冲突可以造成中印对抗由隐而显,而且今后全球局势也如某些人的意愿和想像那样发展下去,那么它在几十年后的“新冷战”史中,也许就会获得类似当年中苏珍宝岛冲突的地位。在这个意义上,中印洞朗对峙不仅是中印之间的问题,后面还隐约可以看到亚洲“新冷战”格局的雏形。同旧冷战格局相对应,美日印围困中国的新组合希望复制的正是当初美欧中应对前苏联的旧组合。
当然,在“新冷战”提倡者设想中,可以像上世纪西欧国家那样发挥作用的不只有日本,还有韩国、澳大利亚、台湾地区、新加坡、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家和政治体。
但新世纪中美竞争和上世纪前苏美竞争的最大不同,在于原由军力平衡主导的地缘关系已经变成了现由经济发展主导的地缘关系。
前苏联和西欧经济关系薄弱,前者对于后者仅仅存在负面的惩罚或威胁性影响力,而没有正面的、或者说经贸合作方面的共赢性影响力。相形之下,美欧之间的大西洋政治军事联盟正由于经济共赢的局面得以巩固。与此相反,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日韩澳台以及东南亚国家的首要经贸伙伴,同时对后者并无军事征服或兼并的意愿。
美国与其亚洲盟国的政治军事联盟,则并不具有当年美欧那样水乳交融的全方位经济关系支撑,而日渐变成一种仅在“道德价值”层面上的单薄排外认同,并且不断受到中国与这些国家密切经贸往来的侵蚀。
因此在“新冷战”框架下,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选项和前几届政府一样,一方面是在领土问题上挑动诸盟国与中国的政治对抗,另一方面是努力改变现行的全球化经贸循环,使得中国在经贸关系上承担其亚洲盟国贸易赤字,并从美国欧洲获得贸易盈余的基本结构无法继续。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VVBumuNSa2PWsQGZYtpvHFFBFkynic3owdxYUXibib1shWPy7fBNHpibMSia77WWJVtLrvLicf3PMRmc9w/0?wx_fmt=jpeg)
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部署(图片来源:路透社)
在这两个方向上,中国历届政府所秉持的政策基本上是成功的:首先,即便在与美国的东亚盟国发生领土纠纷之时,也不从根本上动摇原有的经贸结构,而是相信只要经贸结构存在,美国的大西洋联盟就无法在东亚和东南亚复制,美国对其东亚盟国影响的长期衰退就无法逆转;此外,我方也在全球化经贸循环中加强中国的主干地位,于技术升级、技术配套、规模效应、政策协调等几方面使中国制造在不断走向产业链高端的同时,不断打开新的市场,而本届政府推行的一带一路蓝图更是为这一政策赋予了制度化动力。
考虑到美国在东亚和东南亚博弈中无法实现惯性期待,印度作为“反华阵营”南亚新伙伴也就为“新冷战”格局建设注入了活力。从美国角度来讲,如能实现中国在东部沿海和西南高原两个方向重点布置力量,然后利用某一东南亚小国像当年阿富汗成为前苏联软肋那样引发中国国力透支和国家结构瓦解,自然是这一迷梦最为理想的走向。
即便这样的目的无法全部达到,弱化巴基斯坦,通过印度在陆海两个方向干扰一带一路的推进,至少也为阻挠中国在全球经贸循环中主干地位的继续加强制造了影响力杠杆。在最近特朗普激化朝核局势和继续阿富汗战争的配套政策中,这一组合思路显然呼之欲出。从印度角度来讲,通过“新冷战”复制中国在冷战后的崛起轨迹无疑是它梦寐以求的国家发展方向。
与美结盟而获得国内外政治稳定,坐大南亚,并在中国政治经济情势不稳、中国与东盟冲突可能加剧的条件下顺势接收大量国际资本和新兴技术,把印度带上国家全面工业化的路子,无疑正是印度地缘战略无限美好的盘算。
就此而言,仅把莫迪政府在洞朗方向的积极作为和不懈坚持看成对中国筑路的反制或者维持政府向心力的需要等等,就未免流于表面。在美印互动层面,莫迪久留洞朗,无非是要向特朗普国安和外交团队中那些迟钝的人们反复投去呼唤关注的猥琐秋波,而后者最近作出挺印贬巴的阿富汗政策,也正是对这一秋波的迟来但也相当到位的猥琐回复。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VVBumuNSa2PWsQGZYtpvHFgmU6TaBwaAdJfnjo5qicjFHxFMOIL6sRMFzzpibZZpkretOmFC31mB3g/0?wx_fmt=jpeg)
当地时间2014年9月1日,日本东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欢迎印度总理莫迪到访,请他到表千家茶屋品味茶点(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所以笔者预计,此后一段时间内印度会在边界问题上相对降温,一方面继续在自己一方增兵布防,另一方面主动回撤,伺机来某个时间点上再次刺激中国。
而在这样特殊的时间节点,利用百数十人越境的小事,就使坐二望一的军事大国惊疑不定,由此引发国际地缘板块的重组,改变国际地缘力量消长的势头,如果这件事情可以做成,莫迪在国际外交史上肯定可以算是高手中的高手。
但美印“新冷战”设想毕竟是设想,让中国重蹈前苏联覆辙的美梦毕竟是美梦。中美对局,时间之所以在中国一方,是因为中国找到了在维持目前中美政治和军事平衡的条件下,不断在经济上获得成功,并迅速提升国家综合能力的方法。
只要双方政治和军事平衡没有危机式的激变,美国对于中国国家发展的影响杠杆,在总体上就只有较为直接的经济干扰和较为间接的代理人攻击。从近几十年的历史来看,直接的经济干扰其实效果不大,而最近一系列事件则表明,间接的代理人进攻影响可以变得非常恶劣。后一点在最近菲律宾海牙法庭提告和这次印度洞朗越界都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在此信息通畅的时代,此类事件对于社会舆论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不论代理人攻击是否频繁在中国的地理或力量边界上重演,我方政策制定者都有必要加以重视,并准备预案加以防范和应对。
就近考察,我们可以发现除了美国提供的政治军事相对稳定之外,代理人攻击的经济动机各自不同,比如菲律宾提告是为了眼前的南海经济利益,而印度越界的图谋似乎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而中国现在实行的针对美国诸多东亚盟国的经济利益让步政策,显然仅仅适用于中小型国家,对于印度这样人口体量和中国相当的大国,说句大白话,无论我方承受多少贸易赤字,也无法满足其经济发展需求。在这个意义上,印度加入“反华阵营”的确为我方多年来行之有效的亚洲地缘政策体系提出了一项挑战。
既然面对印度的攻击性对抗,我方的对应无法以经贸为主导,那么只要美印继续追求“新冷战”,中印矛盾的解决就难免走向政治和军事的对立方式。
而在美国的想象中,今日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友谊之于印度,就如同当年苏联同越南的关系之于中国,接下去纵容印度打压巴铁,如同当年支持中国反击越南,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一点我方也需要提前思考和准备。
然而总的来说,美印结合虽然代表了“新冷战”迷幻格局搭建的新支架,只要中国继续对美政策的稳定,印度的出现并不能马上改变中美地缘关系的基本结构,只要我方的中高速经济发展仍能持续,中华民族的复兴也就无法阻挡。
当然有一点必须明确,印度现在在战略上是整个倒过去了,敌对关系在中长期内无法挽回,必须严肃面对。在具体反制措施上,我们应该清楚看到现在的中印关系和当初的苏中关系的确有类似之处,比如中印边境里中国核心区域较远,离印度核心区域较近,中国重兵布防,也会产生一如当初苏联在中苏和中蒙边境陈兵百万对中国的压迫感。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VVBumuNSa2PWsQGZYtpvHFCsUU8JwQWArVzAQOwbwkDiaMuykf4UYqxP0pVHbwDic41xS9J4ofrHBg/0?wx_fmt=jpeg)
当地时间2017年6月26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和印度总理莫迪见面,两人发表联合声明。(图片来源:东方IC)
所以中印边境冲突,对印方造成的影响其实要比中方来得更大。如果中方改变当年苏联百万大军陈而不打的策略,对零星冲突加以主动利用,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局势反而可能对我有利。
而如能和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以及印度国内势力等方面协同动作,则更可部分抵消印度在美国支持下对巴方的压力。在政策的设计上,笔者建议在现行一带一路经济合作的正面国际政策格局中,同时准备针对代理攻击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反面回应手段,积极遏制其代理动机,挫败其代理攻势。
由于美日印等国家的“新冷战”幻想,笔者预计,应付代理攻击将是中国在下一阶段国家发展政策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政策追求经贸共赢,而非政治军事优势。但是既然某些国际势力亡我弱我之心不死,我方也必须未雨绸缪,在稳定现有国际平衡的框架下积极挤压代理人攻击的空间,让现有国际格局为中国崛起站好最后一班岗。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UicoIfN28x9Hdg6DRhLaRcwLKY0Q7r2VNjGBErBv9Dku2QjzX7FXE0j9eId5biavla2QnJFUT2NVOQ/0?wx_fmt=jpe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