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歌谣曲与流行音乐小史(二)
原创 矢澤左京大夫 [ 新潮沉思录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8T2WTyz6Xy2hyA00U2ibjibYDKtBc7Tpc1oicGmJclgBceYXCfmzjep82YQjUMb8tlfFXjdVR6HTYcRPYjd2WvMjw/640?wx_fmt=gif)
今天继续发布《从留声机到流行歌》的第二期,介绍日本流行歌的起源。
** 流行歌的前夜 **
日本大众音乐的开端,是明治时代的演说歌。
从1874年爱国公党成立并提交设立民选议院建白书到1887年明治政府镇压民权派活动家的近14年间,这场由士族、豪农与资产阶级发起的自由民权运动对日本社会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在自由民权运动中,民权派常常通过公开演讲的方式表达诉求,但这种演讲往往会遭到监视和取缔,因此公开直白的演说逐渐被含蓄幽默地讽刺政治的“民权歌”所取代。
1888年,九田鬼石成立青年俱乐部(演歌壮士团),他们创作的民权歌称作壮士歌,一般认为壮士歌是演说歌的前身。之所以被称作“演说歌”,还是因为民权派常在街头集会歌唱民权歌,由于这种歌曲带有演说的效果,因此被称作“演说歌”。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0ywr5jYJ3DYSJBkaSur0bR1gCAKW1KCiaOf8cKQlzNoaC3Yj9ALTnUIaDgu5fpJoibQ49uxfMT6rxw/640?wx_fmt=png)
因演说歌而被警察带走的演歌壮士
演说歌的内容往往同政治诉求和时事热点密切相关。如关于修改不平等条约的《诺尔曼顿号沉没》,是取材自1886年英国货轮诺尔曼顿号失事事件。在这场事件中,船长和25名船员全部脱险而23名日本乘客全部溺死,但经过英国的领事裁判,仅判处船长禁锢3个月,而且分文没有赔偿;再如嘲讽政府废除公娼的《东云节》,则是取材于1900年九州熊本妓院“东云楼”的妓女在美国传教士的帮助下逃出妓院得以从良的事件。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0ywr5jYJ3DYSJBkaSur0bRN6uowh3gtX6wk8N7op2nlpF6XR7Q7nInvbSaFbzRU3Dz5cqQEI8njg/640?wx_fmt=png)
川上音二郎(右)与其妻子贞奴
在这一时期的演说歌中,最广为人知的还是落语家川上音二郎以“浮世亭〇〇”名义创作的《オッペケペー節》(音同“噢配尅配”)。川上音二郎是自由民权运动期间奠定新派剧基础的人物,被称作“新派剧之父”。《オッペケペー節》创作于1889年,1891年开始在舞台上演出。这首歌之所以能够受到大众广泛的欢迎,靠的不是优美的旋律(事实上这首歌应该属于说唱艺术),而是歌词中对时事辛辣的讽刺:
「オッペケペー節」(抜粋)
米價騰貴の今日に。細民困窮省らす
目深に被ふた高帽子。金の指輪に金時計。
権門貴顕に膝を曲け。藝者たいこに金を蒔き。
内には米を倉に積み。但し冥土の御土産か
地獄で閻魔に面會し。賄賂遣ふて極楽へ。
行けるかへ ゆけないよ。
オツペケペ。オツペケペツポーペツポーポー
《オッペケペー節》(选段)
米价高腾以至今日,百姓穷困无所剩余。
高帽低檐遮住双眼,戒指手表皆为黄金。
权右面前卑躬屈膝,艺伎帮闲千金散尽。
家中米仓堆积如山,能把何物带到阴间?
地狱里和阎王见面,天堂门前稍加打点。
能进天堂吗?不能进去哦。
噢配尅配,噢配尅配迫 尅迫迫(这句属于日本民谣特有的囃子詞,是没有实义的语气词,用来烘托气氛)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0ywr5jYJ3DYSJBkaSur0bRWQf7lbiavDQdWianbicehNA5p6hT7lv56YphuZmvgOM3HqOtib70B8qC1A/640?wx_fmt=png)
在电视剧《Legal High2》中,古美门律师就故意念错“オッペケペー”来讽刺真知子
1900年,正在进行海外公演的川上音二郎与其妻子贞奴到巴黎世博会进行演出,受到了广泛称赞。而这首《オッペケペー節》也被英国圆盘留声机公司灌录发行,成为日本最早的歌曲录音。
** 明治军歌 **
近代日本人接触到的第一种西洋音乐是军乐。由于明治政府是通过戊辰战争夺取政权的,因此日本最早的军歌就诞生于这期间。
鸟羽伏见之战结束后,明治天皇命令有栖川宫炽仁亲王领导军队向东海道进军,当时参与东征的参谋品川弥二郎与大村益次郎以此为背景共同创作了《宫君宫君》(又称《干到底》),这被认为是日本最早的军歌。“宫君”是对东征大总督有栖川宫炽仁亲王的称呼。
《宫君宫君》的作词者品川弥二郎之后在明治政府中担任内务大臣一职,作曲者大村益次郎则是日本近代陆军的创始人。而这首歌曲也通过英国剧作家威廉·吉尔伯特与作曲家阿瑟·萨利文合作的历史剧《日本天皇》而名扬海外。
「宮さん宮さん」(1番)
宮さん宮さんお馬の前に
ヒラヒラするのは何じやいな
トコトンヤレ、トンヤレナ
あれは朝敵征伐せよとの
錦の御旗じや知らないか
トコトンヤレ、トンヤレナ
《宫君宫君》(第一段)
宫君宫君 在战马前面
飘扬着的是什么
干到底 干到底
知道吗 那是
讨伐叛贼的锦旗
干到底 干到底
1877年,对明治政府不满的旧士族在西乡隆盛的领导下于九州发起内战,史称西南战争。3月,西南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在熊本的田原坂打响了,在白刃战中,官军无法抵御精通萨摩剑术的西乡军,因此紧急动员了旧士族出身的警察,临时组成拔刀队展开战斗。最终,拔刀队以巨大伤亡夺下田原坂,使官军得以继续进军。1885年,东京大学教授外山正一以拔刀队为题材创作新体诗《拔刀队》,后由陆军军乐队教官,法国人查尔斯·勒胡作曲,创作出军歌《拔刀队》。《拔刀队》是日本最早的西洋乐曲,之后被改编为进行曲,又成为日本陆军和现今陆上自卫队的正式进行曲。
「抜刀隊」(1番)
我は官軍我敵は 天地容れざる朝敵ぞ
敵の大將たる者は 古今無雙の英雄で
之に從ふ兵は 共に慓悍決死の士
鬼神に恥ぬ勇あるも 天の許さぬ叛逆を
起しゝ者は昔より 榮えし例あらざるぞ
敵の亡ぶる夫迄は 進めや進め諸共に
玉散る劔拔き連れて 死ぬる覺悟で進むべし
《拔刀队》(第一段)
我们官军的敌人是天地不容的朝敌
敌军的大将是古今无双的英雄
跟从他的士兵都是彪悍的死士
纵使他们的骁勇令鬼神惊叹,但起兵造反仍是天理难容
逆臣贼子从古至今都不可能享受荣华富贵
前进啊大家一同前进,直到敌人彻底灭亡
拔出闪着寒光的武士刀,带着必死觉悟向前进
海军的军歌则比陆军要晚了十多年。直到1900年日本海军才有了正式的军歌,这就是《军舰进行曲》。1893年,博物学家鸟山启创作了《军舰》一诗,经音乐家山田源一郎作曲后被收入《小学校唱歌》。1897年,海军军乐师濑户口藤吉创作了一首二拍子、大调的曲子,这首曲子和鸟山启的《军舰》结合在一起,就成了日本海军的军歌《军舰进行曲》。
「軍艦行進曲」(1番)
守るも攻むるも黒鐵の
浮かべる城ぞ頼みなる
浮かべるその城日の本の
皇國の四方を守るべし
眞鐵のその艦日の本に
仇なす國を攻めよかし
《军舰进行曲》(第一段)
守攻兼备的黑铁
是可信赖的水上之城
日本的水上之城
守护皇国的四方
日本钢铁的军舰
攻击仇敌的国家
1894年到1914年,日本共参加了三次规模较大的战争,分别是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远东战场。频繁的战争对军歌的需求愈发旺盛。明治时期较为著名的军歌作家首先当数永井建子。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0ywr5jYJ3DYSJBkaSur0bR1bcibNz5w2UIctaTk9iccRdkvicDGwGibib7R8q6nJscYsv2wUSZmAIqQow/640?wx_fmt=png)
永井建子(1865~1940)
永井建子生于1865年,早年以幼年军乐生的身份加入陆军军乐队,师从《拔刀队》的作曲,法国人查尔斯·勒胡。1891年进入陆军教导团军乐队担任军乐次长。他的主要作品有《元寇》、《雪之进军》和《步兵的本领》等。
永井建子的《元寇》创作于1892年,取材自日本历史上蒙古入侵的文永·弘安之役。借抗击元寇表达民族主义情绪,某种意义上是为对清战争张目的作品。
「元寇」(1番)
四百余州を挙る,十万余騎の敵
国難ここに見る,弘安四年夏の頃
なんぞ怖れんわれに,鎌倉男児あり
正義武断の名,一喝して世に示す
《元寇》(第一段)
四百余州齐举兵,十万余骑之敌
这般国难临头时,正是弘安四年之夏
不管形势多可怕,我们是镰仓男儿
以正义武断之名,一声怒吼示于世间
1894年,永井建子跟随大山岩的第二军参加甲午战争。回国后,他根据自己的从军体验创作了《雪之进军》。长年以来,《雪之进军》因其并不激昂有力的歌词和旋律而被视作是厌战歌曲,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甚至遭到了禁唱的处分。使这首歌重回大众视野中的是1977年由高仓健主演的东宝电影《八甲田山》。至今,《雪之进军》仍是知名度较高的明治时代歌曲之一。
「雪の進軍」(1番)
雪の進軍氷を踏んで
どれが河やら道さえ知れず
馬は斃れる 捨ててもおけず
ここは何処ぞ皆敵の国
ままよ大胆一服やれば
頼み少なや煙草が二本
《雪之进军》(第一段)
踏着冰雪在雪中进军
分不清哪里是河流哪里是道路
军马死了也没人去处理
这里是哪里?是敌人的国家
算了还是大胆地抽支烟吧
可是连烟也就剩下两根了
1899年,永井建子以南北朝时期的将领楠木正成(大楠公)之子楠木正行为题材创作了军歌《小楠公》。1911年,由陆军中央幼年学校的学员加藤明胜作词,借用《小楠公》的曲子,创作出被称作“步兵之歌”的《步兵的本领》。这首军歌在1922年被铁路工人大场勇重新填词,成为著名的共产主义革命歌曲《听吧,万国的劳动者》。
「歩兵の本領」(1番、2番)
万朵の桜か襟の色
花は吉野に岚吹く
大和男子と生まれなば
散兵线の花と散れ
尺余の铳は武器ならず
寸余の剣何かせん
知らずやここに二千年
锻えきたえし大和魂
《步兵的本领》(第一、二段)
万朵樱花作为衣襟的花色
其景如花在吉野山上被风吹散
当花开与日本男儿一同奋起
那就在散兵线同花散去
几尺长的步枪算不上武器
几吋长的军刀又能做什么?
要知道这里有整整两千年
千锤百炼的大和魂
「听吧,万国的劳动者」(1番、2番)
聞け万国の労働者
とどろきわたるメーデーの
示威者(しいしゃ)に起る足どりと
未来をつぐる鬨の声
汝の部署を放棄せよ
汝の価値に目ざむべし
全一日の休業は
社会の虚偽をうつものぞ
《听吧,万国的劳动者》(第一、二段)
听吧,万国的劳动者
这劳动节震响起的轰鸣
这是示威者前进的脚步
是向未来呐喊的呼声
放下你现在的工作
将你内在的价值唤醒
罢工休业一整日
打击这虚伪的世风
此外,以日俄战争为题材的军歌还包括描述海军军官广濑武夫之死的《广濑中佐》、描写陆军军官橘周太之死的《橘中佐》、反映失去同袍悲痛情绪的《战友》等。
严格地说,军歌不能被划入“歌谣曲”一类,军歌也不属于流行音乐的范畴。但是明治时期的军歌一方面表现了这一时期和制西洋音乐的较高水平,同时也在流行音乐并不发达的环境下客观上促进了日本音乐与西洋音乐的融合,因此,笔者认为明治军歌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故专门列出。
下期我们继续讲日本流行歌的诞生,感谢支持。
作者简介
** 矢澤左京大夫 ** / **** 知乎ID:矢澤探偵事務所
写作中丨日本历史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8T2WTyz6Xy2hyA00U2ibjibYDKtBc7Tpc1mxNkn5PWGHl7ETPtbUexLDawYjRVzWN8tUdwyDw5cNvhbQm70vatVA/640?wx_fmt=jpe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