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1YS5yicdcpJOQyUREBaBtvOVeoSU9d9kxtYUHZH8twDcobOBXu2UzfsFFdApziaNDLppzGrr0SjZLw11CTSphSBQ/0?wx_fmt=jpeg)
# 纽约时报:“芯片战是关乎中美两国生死存亡的战争”
[ 新潮沉思录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以下文章来源于西西弗评论 ,作者西西弗评论J
![](http://wx.qlogo.cn/mmhead/Q3auHgzwzM765UGPNG0jEdCDBxVZ0Wm0cTZBsHOfFhUib2WlJKKDfbw/0)
**西西弗评论** . 时事和宏观经济评论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8T2WTyz6Xy2hyA00U2ibjibYDKtBc7Tpc1oicGmJclgBceYXCfmzjep82YQjUMb8tlfFXjdVR6HTYcRPYjd2WvMjw/64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文 | 西西弗评论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MY85b9fSMqsa3qnk3F4PVe7KF9axN8Ur2njrDicGjQw2X3IRu1HQB7yuhvTJnHFalWaASVP49HJF9O44opiarszQ/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纽约时报撰文称:芯片战是关乎中美两国生死存亡的战争。而大部分善良的中国人,却还没有意识到这场“战争”对我们每个人意味着什么。**
**1**
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比较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文章,也能看到很多抱怨。中国人活着比欧美人辛苦的多,工作更累更卷,生活水准也不如发达国家。这是事实,我们的人均GDP刚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只是美国的六分之一。每个人都希望钱多事少,都希望过得更加幸福。然而,让中国十四亿人,过上欧美发达国家的生活,需要什么样的先决条件?
今天,全世界的人均GDP大概是1.2万-1.3万美元,追上发达国家,人均GDP怎么着都得是全世界人均水平的两倍吧。
**二战之后的78年中,超过1000万人口的国家,从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人均GDP,增长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真正实现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只有日本和韩国。**
几个月前写过一篇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 [ 过去60年的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和中等收入陷阱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yOTM3NjIxMw==&mid=2247491066&idx=1&sn=5c49d3b91064789529408e0b6e67c460&scene=21#wechat_redirect)
》
其他试图追上发达国家的追赶者,有的选择了进口替代战略,有的选择了出口导向战略,但除了日本和韩国外,无一例外,都折在了中等收入陷阱里,走不出来。靠贸易保护,走进口替代路线的国家,没有能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这些靠保护苟延残喘的公司,毫无市场竞争力。走出口导向的国家,初期似乎能实现“经济奇迹”,但最终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也是寥寥无几。
为什么出口导向的国家也无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原因很简单,出口导向的国家经济增长要靠出口产品的全球竞争力,而对这些国家来说,产品的全球竞争力主要就靠成本与价格。当这些国家的人均GDP增长到接近全球平均水平时,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成本优势消失。而这个世界上,永远有穷国,永远有更低劳动力成本的地方。如果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没有自己的技术优势,没有自己掌控的产业,发达国家的企业为了追求成本优势,转移产业,这些国家的经济奇迹,也就犹如昙花一现了。
日本韩国之所以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第一是不断的,持之以恒的进行产业升级,第二是经济发展依托本土企业,而不是外资企业。三星就算把生产转移到中国和越南,但总部还在韩国,最大的经济贡献还是给韩国的。相反,如果一家外国企业把生产线从一个国家转移走,剩下的只是破旧的厂房和失业的工人,其他的一切都不复存在。
一个穷国如果想成为发达国家,出口导向是初期最好的策略。靠廉价劳动力,从一穷二白开始积累资本和技术。但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接近全球平均水平,如果还是走出口导向策略,依靠外国企业和外国需求发展经济,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产业升级和本土企业,才是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如果我们希望人均GDP再翻一番,成为发达国家,第一是技术能否持续进步;第二是本土企业能否发展起来,建立全球竞争力。其他的都不那么重要。**
这一点,美国非常清楚。
**
**
**2**
7月13日,纽约时报登了一篇文章《‘An Act of War’: Inside America’s Silicon Blockade Against
China》。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MY85b9fSMqsa3qnk3F4PVe7KF9axN8UrxWWJImjPWnnbiahicWOB3c6PxnAKXPyujrBiaPgR8bbY3LsicPxEvQnywQ/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美国政府在2022年10月7日颁布了新的出口管理条例,企图削弱中国生产甚至购买最高端芯片的能力。这篇文章把美国对中国芯片产品的封锁,称之为向中国发起经济战的宣战文书。
文章中写道:
>
> 尽管10月7日的管制措施是以更新出口规则的低调形式实施,但本质上是为了根除中国整个先进技术生态系统。“10月7日体现的新政策是:我们不仅不会允许中国在技术上取得任何进展,我们还将积极扭转他们目前的技术水平,”
>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瓦德瓦尼人工智能和先进技术中心主任 艾伦说。EvercoreISI的高级半导体分析师C·J·缪斯这样说道: “
> **如果你五年前告诉我这些规则,我会告诉你这是一种战争行为——我们肯定是在战争状态”。**
>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成功,可能会影响中国一代人的进步;如果失败,可能会产生惊人的适得其反的结果,美国在极力避免的那个未来会更快发生。**
> 这一结果可能会影响未来几十年的中美竞争以及全球秩序的未来。“从2022年开始,有两个日期将被历史铭记,”艾伦说。“第一个是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第二个是10月7日。”
>
> 这些规定对于半导体供应链的深刻影响堪称前所未有。中国不仅无法进口最先进的芯片,还无法获得自主研发先进半导体和超级计算机所需的投入,甚至不能获取可用于生产半导体制造设备的美国原产零部件、技术和软件,这些设备本可让中国最终建成自己的晶圆厂,造出自己的芯片。“
> **这是‘一锅端’的策略,”前BIS官员沃尔夫说。**
> 部分规定是全新创举,比如任何“美国人”——包括企业、个人以及绿卡持有者和永久居民——的行为都将受到限制。10月7日之后,美国人不再被允许从事任何支持在中国生产先进半导体的活动,无论是维修中国晶圆厂设备、提供建议、甚至连授权向中国半导体制造交付产品也不行。
前文讲到,中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人均GDP再翻一番的核心就是两点,第一点是技术升级,第二点是本土企业的崛起。美国的技术战也围绕这两点进行。我认为,技术战的开始,不是10月7日,而是特朗普时代美国对华为的制裁。
之前,美国的技术封锁,也只是限于美国的技术和产品。但为了彻底打死华为,美国前所未有的升级了对美国产品的认定标准,全面的贯彻实践了治外法权。纽约时报这篇文章这样写道:
>
> “外国直接产品规则”,这是一项出口管制法律中曾被认为晦涩难懂的条款。在该条款下,使用美国技术或软件生产的外国产品都要受到美国的管制。这是对治外法权的全面实践:
> **即便一件商品在美国境外制造和运输,从未进入过美国国界,其最终成品并不包含美国原产零部件或技术,但它依然可以被视为美国产品。**
>
> 这一规则让全球所有半导体都受制于美国法律,因为全球所有芯片代工厂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美国的设备,”曾在BIS负责出口管理事务的前助理商务部长凯文·沃尔夫表示。“哪怕你的代工厂里只有一种美国设备,而其他非美国设备有一百种,但整条生产线上的晶圆就跟美国沾了边。”
美国的逻辑是,就算一个产品的产品制造运输销售和美国没有一点关系,只要用了美国一丁点的技术,美国就有权管理,其他国家的企业也必须遵从。美国这种治外法权之所以能贯彻,还是依靠美国的霸权,以及使用这个霸权的意愿。
**换言之,其他国家的企业听美国的话,一个是美国手里有枪,第二是企业相信美国人敢开枪。**
毫无疑问,美国的制裁给了华为重大打击。而苹果,成为了华为手机折翼的最大受益者,成为了有史以来市值最高的公司。初战似乎告捷的美国政府,随后全面升级技术战,把战线扩大的华为之外的其他中国企业。
**如果美国在这场技术战中取胜,阻断中国的技术进步,压垮华为这样的本土企业,毫无疑问,中国将无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普通中国人对发达国家生活的憧憬也将化为泡影。**
> **“我们说过,中国不应该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取得进展,”**
> 新美国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前美国贸易官员艾米丽·基尔克雷斯表示。“而这些领域恰好是未来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所在。”
中美两国的未来取决于这场芯片战的胜负。在美国,很多人对此已经有充分认识。遗憾的是,在中国的舆论场上,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人很少。当纽约时报的文章作者,采访美国负责芯片战的相关官员时,
> 我在商务部大楼的办公室与阿克塞尔罗德和负责出口管理的罗兹曼·肯德勒见面.......
> 我依然怀疑,让工业与安全局对抗整个中国政府的力量恐怕是不公平的。BIS哪有什么胜算呢?它的行动速度如何赶得上对方呢?BIS怎么可能像中国那样关注芯片,并为此投入那么多资金呢?
> **对中国来说,芯片的未来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The future of chips was life or death for
> China.)**
> 短暂沉默之后,罗兹曼·肯德勒轻声做出了答复。 **“这可能也关乎我们的存亡,”** 她说。
一个有趣的细节,在纽约时报中文网把英文文章翻译成中文时,同样的’Life or
Death',在翻译成中文时,形容中国用的是“国运”,形容美国,用的是“存亡”。纽约时报中文版的编辑,也小心翼翼的在中文翻译时,向中文读者淡化这个问题对中国的严重性。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MY85b9fSMqsa3qnk3F4PVe7KF9axN8UrXwEuicEuicUkXTpyRqw134ibT3ib4JcBdEe1nAgXibFGLKS8TmmRps0L80w/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
**
**3**
今天网络上,有很多怨言,经济增长不如预期抱怨,出口从历史最高点跌了一些,抱怨,股市不涨抱怨,青年失业率高抱怨。
这些抱怨都没错,都正常。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中国目前在面临什么样的局面?按美国的说法,是一场关乎存亡(life or
death)的“战争”。未来五到十年,这场芯片战争的胜负,从某种意义上,将决定中国和美国的命运,也将决定世界的战争与和平。
历史上,禁运封锁发生过很多次,强国禁运弱国,一般效果还可以,比如美国禁运古巴和伊朗。但如果两个国家实力差距并不悬殊,就几乎没有靠禁运打垮对方的例子。要么是禁运失败,封不住(比如拿破仑的大陆封锁);要么是禁运本身比较成功,但后面就是真正的战争(比如美国对日本的石油禁运)。
前文中提到,美国搞治外法权,其他国家的企业老实听美国的话,一个是美国手里有枪,第二是企业相信美国人敢开枪。今天中国手里的枪,也许不如美国好使,但也算有枪。
**中国今天的问题是,没人相信中国敢开枪。如台积电真的相信对华为的禁运可能导致台海的战争,我相信他们的选择将会不一样。**
中国今天对和平崛起还是有充分的信心,也从来不认为美国的技术封锁和芯片战,能挡住中国技术创新的脚步。所以, **美国认为芯片战是关乎life or
death的战争,中国却还没这么在乎,觉得慢慢来,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够了。** 所以,没人相信中国敢开枪也很正常。因为中国目前觉得,现在不需要,也不应该用枪。
坦率地说,如果真的美国用芯片卡死了中国,中国被逼急了,兔子急了也会咬人。毕竟世界芯片生产的中心就在台湾,中国大陆一方既有祖国统一的目标,也有实现统一目标的军事力量。中国目前还有信心,所以不想掀桌子,不想用枪,目前,中国大陆追求的还是和平崛起,和平统一。但未来如果芯片战真输了,技术升级的道路被堵死,情况就完全不同。日本当年只有美国十分之一的工业能力,都敢掀桌子。今天中国的工业能力比美国更强,怎么可能坐以待毙呢。
不管你站在中美之争的哪一方,如果你还爱好和平,希望战火尽量晚一点到来,就应该希望于美国的芯片封锁失败,中国的技术升级和经济发展不会被打断;希望中国自始至终对和平崛起抱有充分的信心。否则,乱世真的就在眼前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MK54Bia15KN2riacWTy8XWiaw90eksfwb26a6icHNJhTq3pfk6HrBFRMhPayWOGibIXDA3ClFfBHHmfZw/640?wx_fmt=jpe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