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MDE0Lln0aQHl6I1wN1UVJ25AU8Epkjic9ubTqg5CicM6kTN9Msjhtcu3Ymw6SyUX0kS2GPqyicuV1kg/0?wx_fmt=jpeg)
# 这就是基建狂魔的“魔力”
京平 [ 长安街知事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P6icIrGJEzI9jEUuIEia4SwtkJk7pBSbibJgzxMp4mHlQ2ic4laciboYMXl4jUoiajSyht9N3kI5JJzYNQ/640?wx_fmt=jpeg)
](https://mobile.bjd.com.cn/#/?uuid=5b16573ae4b02a9fe2d558fb)
历时7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工程之一深中通道主线全线贯通。
**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条舞动的“巨龙”,腾跃在伶仃洋上,将为粤港澳大湾区“A”形交通主骨架补上关键的“一横”。**
**
**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VibQR9B4PHqMDE0Lln0aQHl6I1wN1UVJ2lO20994kPQqjPJF5B1ic9zDhVD8RMaF0SrlcwApXtWxQDZ0mMcWzz1g/640?wx_fmt=png&from=appmsg)
深中通道全长约24公里,双向八车道,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被视为港珠澳大桥的难度“升级版”。
“风中穿针”“海底绣花”,联通东与西。
**珠江口是个倒“V”字形,将以中山和深圳为代表的两大城市群分隔开来,面对大自然给出的难题,“基建狂魔”选择再一次穿云破海、直面风浪。**
深中通道正式通车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将从2个小时缩短到30分钟以内。
几年建设间,一个又一个“世界之最”接续诞生:海底沉管隧道全长约5035米,为世界上最长、最宽;西人工岛面积约13.7万平方米,是世界上钢圆筒围壁形成的最大人工岛;伶仃洋大桥将钢箱梁悬索桥的颤振临界风速提高到世界最高的88米/秒,能抵御17级台风……
**一个个令人惊奇的数字,以及那栖澜渡浪的身姿,无不标注着中国桥、中国造的新高度。**
**一座座桥,一个个丰碑,串联起了广阔的空间,也跨越着悠悠的时间。**
从“世纪工程”看中国世纪,百余年前,詹天佑两次发起筹建武汉长江大桥,可奈何力不从心,长江两岸也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黄河水,治不好;长江桥,修不了;60多年前,新中国举全国之力修建“万里长江第一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让梦想最终照进现实;今天,从峻岭之间到大江瀚海,超过1000000座的桥梁组成广袤国土上繁忙的“毛细血管”。从邻国友邦到全球各地,一座座“中国桥”傲然屹立,世人无不惊叹“中国造”。
六年前,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工程师林鸣说,“拿下港珠澳大桥,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中国人不能造的桥”。今天,深中通道再次“在建设管理、工程技术等领域填补了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
**抚今追昔,中国工程为何总让人惊异?** **制度优势是关键一条。**
社会主义制度让我们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将资源充分调动整合,投入最紧要的大事中去。这样的模式让外国专家震撼:“也就是在中国能做到。”比如,珠江口水域开阔,强台风频发,如此高的大桥,如何抗风?深中通道建设者们组织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齐心协力开展了3年多的抗风研究,最终研发出了新型组合气动控制技术,大幅提升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抗风性能。全面统筹下,共识得以最大程度凝聚、力量得以最大程度汇聚,何愁干不成大事?
**沃土之上硕果累累,靠的是建设者的默默耕耘。**
在许多“超级工程”中,技术封锁的情形时常出现,但每一次建设者们都能把挑战极限的压迫感,转化为创造奇迹的动力源。深中通道建设前,工程师们曾到国外类似工程学习沉管隧道建设,可对方“不让我们靠近、也不让拍照”,不远万里去看了个寂寞。知耻后勇的他们,从零开始、从零跨越,夜以继日奋发创新,反倒“造出了整体水平远优于国际的同类工程”。
**有人总说中国是“基建狂魔”,其实哪有什么“魔”,还不是因为一个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建设者抱在一起的力量,才有了超越极限、缔造奇迹的“魔力”。**
**
**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VibQR9B4PHqMDE0Lln0aQHl6I1wN1UVJ208bXjja8OIHhcedc1THEKdBXULHBvVQSUKVZGN8llJU7tdibuzTxY1Q/640?wx_fmt=png&from=appmsg)
七百多年前,文天祥在珠江入海口留下“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名篇,感慨家国衰落。 **风雨几百年,如今站在岸边遥望,伶仃洋上跃起一条又一条长龙,骄傲之情翻涌。**
这份情感上的转换何尝不是一种启示:事非经过不知难,“奇迹”不是喊响号子就会来的,“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就没有中国人不能造的“桥”!
撰文:晁星
[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gif/VibQR9B4PHqMOiarHAM8HVLzyS0mSFkzvE1jRB5Lde7p7mv3P0afXvAhibc9E7ibTwM2TKdflS5ibpxalneXYEicGMeA/640?wx_fmt=gif&from=appmsg)
](https://appcdlztf171320.h5.xiaoeknow.com/p/decorate/page/eyJpZCI6IjQ2MDkyNDYifQ)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