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Onvnc4YW9I2zEOpBoLhphC9Q4ia8Dlng93bev29PkVBRg2BNmDibsqQpWU3uCtic0dxLGNpVZMm0coQ/0?wx_fmt=jpeg)
# 上甘岭特等功臣林炳远,因病去世
[ 长安街知事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NRicFpO7zkwO1RQwhZVEJQz2JAWYurLff0fRBFp4fMFWKrh8JqIFFuyvVPIibQDW1NlguiciaTbU9ibcw/640?wx_fmt=jpeg)
据澎湃新闻消息,7月9日,抗美援朝“二级战斗英雄”、上甘岭特等功臣林炳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四川南充逝世,享年92岁。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VibQR9B4PHqOnvnc4YW9I2zEOpBoLhphCVTfCf48Wg3huK4geYg4PYwZDOQ1qpGgyWDBqNiaVU6VmVttd6hKDnUg/640?wx_fmt=png&from=appmsg)
林炳远。新华社摄于2020年10月
林炳远,四川南充人,1932年出生,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同年9月进入朝鲜。在上甘岭战役中,林炳远共歼敌140余人,被志愿军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记特等功。
“那时候一心想的就是要多打敌人,没想到会立功。”林炳远说。
1952年10月30日,志愿军在上甘岭经历了艰难的坑道斗争后开始反击。31日晚,林炳远所在部队奉命夺回597.9高地2号阵地。
林炳远接到的任务是爆破铁丝网,为后面的部队扫清障碍。在我方炮火掩护下,林炳远和战友摸索着向敌方阵地冲去……
“战场上,志愿军很多时候都是跟着炮火前进,不给敌人任何喘息之机。而敌人都是等着自己的炮击结束,才开始进攻。”林炳远回忆道。
开辟通路后,志愿军战士们猛冲猛打,重创敌人有生力量,最终拿下2号阵地。
“2号阵地战略位置重要。敌人哪肯善罢甘休,他们对2号阵地展开了密集的进攻和火力打击,我军伤亡惨重。”林炳远说,“11月4号晚上,坑道里就只剩下十几个人了。”
“敌人也是下了狠劲儿,为了消灭我们,连自己人都炸。”次日上午,林炳远和3名轻伤员奉命坚守阵地。当他们与敌人混战在一起时,一枚炮弹在人群中炸开。林炳远的3名战友全部牺牲。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Onvnc4YW9I2zEOpBoLhphCcmlmDI8CLluCChBsPicaYiaOic8xJzk9LbqzzTWsjnZNM7KxIq6HXgRTQ/640?wx_fmt=jpeg&from=appmsg)
2020年10月,林炳远展示自己年轻时的照片。图源:新华社
很快,敌人开始向着林炳远一个人据守的高地发起冲击。林炳远悄悄隐蔽到山顶一个炮弹坑里,此时的他,身上只剩下两枚手榴弹。他定了定神,做好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
千钧一发之际,弹坑另一侧半山腰两名同志带着弹药前来支援。他们与敌人展开了生死较量。
枪林弹雨中,一名战友被一发子弹命中,当场牺牲。
“与其死守在这,不如冲出去杀个痛快。”林炳远决定出击。
在另一名战友的掩护下,全身绑满弹药的林炳远借着手榴弹的爆炸烟尘跃出弹坑,发起突袭。敌人顿时乱了阵脚,纷纷往山下退。
林炳远一鼓作气,边追边打,越打越勇。志愿军同时加强了炮火支援。
林炳远守住了阵地,光荣完成任务。他的事迹很快传遍了前线和后方,大大鼓舞了士气。
问他勇气从何而来?林炳远说:“战场上该冲就得冲,怕死打不了胜仗,不怕死才能消灭敌人,消灭敌人才能保存自己。”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NRicFpO7zkwO1RQwhZVEJQzmWUfhiccicEVUfrVPdXcZu8GXBFvhMa4qSUwWSBvvwE5OkzZkf9oJxgw/640?wx_fmt=jpe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