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竹:那些爱在“民主墙”上贴海报的人,其实最抵制民主
[ 底线思维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采访/观察者网 小婷】
一张“港独”海报,搅乱了开学季本该有的美好。
事情的过程,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香港中文大学内地女生撕了“港独”海报,对方与其发生争执。紧接着,学生会学生围堵校领导,诸如“恭喜魂归西天”、“支那”、“支蛆”之类的侮辱词汇不绝于耳,矛盾不断升级。
说起香港高校“民主墙”,长久以来一直是本地学生的舞台,内地生鲜有发声。直到最近几年,内地生才逐渐敢于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也不可避免地与本地生发生冲突。正如这次撕海报事件,看似是一起偶然的舆论事件,背后却是香港学生的“国家认同”问题和掩盖不住的内心失落。
香港青年到底怎么了?“民主墙”上的“港独”声音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香港年轻一代?面对“港独”的不断攻击,香港23条立法条件是否成熟?观察者网专访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寒竹,详细解读香港问题。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1AyggdXjGKrEGW8blxRt0rw3hDIboib9o00KGlZCJsavGaxGIRUR8b2osT89Bjyzkia3dS7Vo9Jqg/0?wx_fmt=jpeg)
观察者网独家专访撕“港独”海报内地女生
**观察者网:** 香港中文大学“撕港独海报事件”,您认为这是一起偶然的舆论事件,还是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的爆发?
**寒竹:** 这个事件表面上看是一个偶发事件,但实际上有很深刻的现实根源,是长期存在的矛盾公开化的一个表现。
毫无疑问,香港回归20年来取得了巨大进步。但香港居民,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国家认同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根据我们在香港几所大学进行的民调,在1997年香港回归前后,香港年轻人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度较高,但到了2008年以后,香港社会中所谓的“本土意识”逐步彰显,中国人身份意识则日趋薄弱,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一直在下降。2016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7周年之际,港大、中大、科大、浸大、城大等15所大专院校的校园地标处,都出现了“香港独立”条幅。
但另一方面,香港青年学生中的“独立意识”也激起了许多爱国青年的反弹,面对猖獗的“港独”言论,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站出来抵制和谴责。而在抵制香港校园“港独”言论的行动中,内地学生理所当然地站在前列。这次内地女生怒撕校内“港独”宣传海报事件,实际上是香港校园中“港独意识”与反“港独意识”矛盾冲突的一次公开化,将来还有可能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冲突。
**观察者网:** 这件事情背后反映了当下香港社会尤其是香港年轻人什么样的心态?
**寒竹:**
近十几年来,由于香港经济在全球化浪潮中日益边缘化,香港大资本对社会的垄断程度越来越严重,社会贫富悬殊日趋扩大,社会公平严重缺失。这些社会矛盾原本植根于香港内部的经济结构和政治乱象,但一些海外政治势力和香港政客却祸水东引,把香港社会内部的矛盾歪曲为内地与香港的矛盾,试图把香港社会的内部矛盾和冲突转移到中央政府和普通内地人身上,以此来煽动普通香港民众,尤其是青年学生对内地的不满。
由于这些原因,香港一些年轻人在现实中有严重的失落感,对未来缺乏信心,而对内地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内地生活水平的提高,则持一种不健康的抵触情绪。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些香港青年学生口头中的“自由”“民主”和“港独”是一种“心理虚构”,是用来掩盖自身失落感的一种心理支撑。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jnDIM6gq2cW1AyggdXjGKrEGW8blxRt0cWaTKEibIjgdeg4ma5QyksRUhYgQ0owJ5iaS0aUGoxSBpICed23t4Rdg/0?wx_fmt=png)
1998年-2013年UGC院校在读内地本科生人数与占比
**观察者网:** 您和香港学生接触过程中,对他们的整体印象如何?“港独”声音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香港青年?
**寒竹:**
在香港,公开主张和宣称“港独”的还是少数。绝大多数香港居民,包括青年学生都清楚,“港独”并非一个现实的选项。所以,尽管有时“港独”的声音听起来很喧嚣,人数其实并不多。
但是,有一个问题必须要澄清,有些香港居民没有主张“港独”,但并不等于他们对中国有着国家认同感。事实上,在香港的青年人中,尽管公开主张“港独”的人是少数,但缺乏国家认同的人却相当多。很多人没有主张“港独”只是因为他们感到香港“独立”没有任何现实可能性,这些人仍然缺乏国家认同感。
根据我们2016年在香港几所大学的民调,受访的2500名香港青年在校大学生中,有近五成(48.8%)的香港青年学生认为“我是香港人,而不是中国人”;只有约四成(38.7%)的学生觉得自己“是香港人,也是中国人”。
**观察者网:**
香港高校“民主墙”上的争论其实由来已久,但基本都是本地学生的声音,很少看到内地生发声。有人认为这是香港高校民主建设的倒退,您怎么看近年来香港的高校民主建设?
**寒竹:**
香港高校的校园内都有“民主墙”,“民主墙”上的讨论也很多,但这些争论的内容其实跟自由、民主没有多大关系。这些“民主墙”更多是用来发泄不满、宣扬“港独”的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从来没有给不同的声音一个民主讨论的机会,“民主墙”其实成了宣扬“港独”的“一言堂”。
从民主的真义上看,这次香港中文大学的内地女学生站出来撕掉宣扬“港独”言论的海报,站出来谴责“港独”言论,才是真正具有民主的意义。事实证明,宣扬“港独”言论的人其实是害怕真正的民主的。
针对内地学生开始在香港校园发出爱国的声音,“港独”时事评论员王岸然9月12日公开在香港《信报》上撰文呼吁“从速在根本上改变香港各大学收取陆生的政策,要由20%下降到2%”,要把香港的大学“缩小规模、回归纯港人的大学”。王岸然这个拒斥内地学生到港读书的呼吁,说明“港独”在本质上是恐惧民主、抵制民主的。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1AyggdXjGKrEGW8blxRt0WGsM8B6ia9ZibIZfOYXlbEzdvux7t5PcS9WlxnPnUz7Qsnzw9VsuBaHA/0?wx_fmt=jpeg)
“民主墙”上无民主
**观察者网:**
在这件事情前不久,香港议员宣誓辱国案宣判,4人皆丧失议员资格。再加上“占中”三子被判监禁,“港独”势力一度被压制下去了。但撕海报事件又将双方矛盾暴露出来,我们该怎么来理解“港独”势力的这种反复?
**寒竹:**
“‘港独’势力的反复”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从事实层面看,“港独”势力一直都存在,其势力并没有消退,香港大学校园的“民主墙”上的“港独”言论一直就有,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谈不上反复。
确实,今年8月17日,香港高等法院上诉庭就2014年“冲击公民广场”案的刑期复核诉讼宣判,前“学民思潮”召集人黄之锋、学联前常委罗冠聪以及学联前秘书长周永康分别被改判6-8个月监禁。不过,这三位“港独”的代表虽然被判了几个月的监禁,但香港社会的“港独”势力很难说久因此被压制下去了,因此这次“撕海报事件”不能说是“反复”,而只能说是香港校园中长期存在的“港独”与“反港独”矛盾的一次公开爆发。
**观察者网:** 这次事件之后,有学者又提出要推动香港23条立法。您认为目前要推动23条立法的条件是否成熟,还有哪些阻碍?
**寒竹:**
从香港社会发展的趋势看,香港23条立法的推动应当会提上议事日程,但不一定是在近期。在今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选举过程中,几位主要参选者都提出了要尽快推动23条立法,这说明香港的政界人士都看到23条立法不能再这样无限期拖下去,必须要提上议事日程。而香港社会“港独”势力的成长,也会反过来加快在香港社会形成推动23条立法的共识。
23条立法能否在香港立法会通过,主要是建制派在立法会的票数能否有效防止反对派的否决。从目前情况下看,建制派掌握的40票尚不足以有效地推动23条立法通过,即使考虑到四位“本土派”议员丧失资格,但泛民派仍有足够票数否决23条立法通过。
此外,1989年2月的《基本法》第二稿的第二十三条文中加入了由香港政府“自行立法”字眼,这给香港立法机构留下了时间上的弹性,而这种弹性则可能被用来有意拖延23条立法的具体时间。我一直认为《基本法》第二稿关于23条立法上的条文让步太大,事实上,有关国家安全和国家主权的23条立法是不应当添加特区政府“自行立法”这样的语词。
总的说来,23条立法的最终通过是可以预期的,但目前通过的条件尚不成熟,在时间上可能还会拖延一段时间。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1AyggdXjGKrEGW8blxRt08P5WUvibrIllwg0cf8P971t1Vicumllrk5bF2toTQ5xStV76p3w01knA/0?wx_fmt=jpeg)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UBdaZudczDGQiarpsNsp71eJpaxkMx3dRhPyFt2WBNm3RVQS30HmqUfstE2N2wtvLcT8qPptdGwdA/0?wx_fmt=jpe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