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Ue2tk6fy4iaxMCSWrOhNib9GXohQ00LqiapxrubxpZ0oo4rjITtic8m1SibX04gyjNibyGBszuNGsLQCrQ/0?wx_fmt=jpeg)
# 沈逸:以色列最大底牌其实就一句话,你美国政府支不支持我?!
原创 沈逸 [ 底线思维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沈逸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逸语道破》。
今天想从美以关系的角度切入,谈一谈处于整个中东地区局势核心的巴以问题。
从研究的角度上来说,这是一个结构性的产物,这个结构就是美国主导的所谓“基于规则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这种国际秩序在中东地区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战略结构,其中最核心的一根支柱就是美国和以色列之间的关系。
这次骤然升级的巴以冲突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认识和理解美国对以战略的核心特征以及对地区产生的影响,希望从这个角度切入给大家带来更深刻的思考。
作为最近一段时间危机当中最热的具体事件——对于阿赫利阿拉伯医院的袭击,究竟是谁实施了这次袭击?现在两种答案都已经出来了,以色列方面给出的答案是一个比哈马斯更加小规模的、更加极端的圣战者组织发射的火箭失控造成了这次袭击,火箭燃料造成了火灾烧死很多人。
另一个答案是各方更加倾向于相信的本次袭击就是以色列发动的。尽管以色列给出了许多“证据”,但约旦政府部门领导人明确说“整个地区没人愿意相信以色列的话”,因为以色列在过去的记录非常糟糕,这个记录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以色列袭击医院和学校是有先例的;第二,以色列有这么做的胆子,他不但敢炸巴勒斯坦人,甚至还敢炸联合国的工作人员乃至美国的军队情报员。在中东战争中发生过非常著名的自由号间谍船遭遇以色列袭击事件。这些事件一开始都有“证据”证明不是以色列,但最后都被发现是以色列做的;第三则是美国作为以色列的最大支持者,在重大问题上误导认知的行为也是有明确历史记录的,包括“洗衣粉”和纳依兰证词。在这种背景下,现在放出来的电话录音以及视频信息等等,都被人发现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因此相当大一部分的舆论和媒体都倾向于认为,本次袭击的主要责任在以色列一方。
一件事情出现两种不同答案的场景,让我想起了经典的《东方快车谋杀案》,现在的我们就处在列车长的位置,大侦探波洛给了我们两个答案:一种是车上的十二个人共同策划实施了这起谋杀案;另一种则是车上曾经有过第十三个人,这个人策划了谋杀然后下车消失了,这个人从哪里来到那里去,我们一概不知。这个时候你会选择哪个答案?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的事实或者绝对客观的真相来看,很多时候我们没法给出答案,因为没有决定性的证据。这时你选择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个人基于某种预设的认知标准,所以大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去认定凶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事件的真相并非无法追究,当你愿意追究,是有可能得到相对令人满意的答案的。当然,关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继续观察。
围绕这件事情,我们看到了美国和以色列之间一个非常特殊的关系。在袭击发生后,内塔尼亚胡的媒体信息官发布了一个推特,说我们摧毁了一个医院,这个医院是哈马斯的藏身地或者指挥所,并且为此庆贺。然后很快他就删除了这条推文,这显示出了什么问题?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Ue2tk6fy4iaxMCSWrOhNib9Gz191MnkEmhlXzk993xA52Zd3efnu3QweticEHXmOAtzSs7FYFled5hg/640?wx_fmt=jpeg)
遭遇袭击后的阿赫利阿拉伯医院
而且以色列给出是哈马斯或者圣战组织火箭弹误炸的解释,是在拜登访问以色列落地之前。拜登很快就接受了,双方的这种默契体现出美国跟以色列之间的特殊关系。
从博弈的角度来说,美国跟以色列其实也是各有各的想法。以色列最大的底牌就是一句话,美国政府不支持我对哈马斯的行动,难道还能公开站出来谴责我?反过来说,美国要支持哈马斯或者阿拉伯国家,惩罚以色列吗?如果没有的话,即使以色列在各方面有求于美国,比如现在以色列向美国提出紧急援助100亿美元以支持其后续的军事消耗,但以色列摆明就是吃定美国的架势。
其实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拜登现在面临的选择也比较微妙。我个人认为拜登政府的最优先考量的既不是以色列问题也不是中东问题,而是即将到来的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
在美国总统选举中,一个人的得分大致上由三部分构成。作为现任总统,他需要在内政上拿出成绩来,需要在外交上拿出成绩来,当然还涉及到他个人的形象得分。对于拜登来说,在外交上的得分是非常重要的,或者至少在外交方面不能出现重大失分。
如果拜登能够成功斡旋本轮巴以大规模冲突,让它尽快平息下去,这就是一种得分。而不失分则是拜登不能给人以攻击他的口实,现在对他的攻击大概有三个:第一,有美国公民遭遇了不测,如何支持一种必要的报复和反击?而且还有美国公民被困在加沙地带,他们需要尽快撤离,拜登政府是否能够通过外交安排,在保证美国公民生命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撤离?
现在可行的方案就是从南边和埃及接壤的拉法口岸撤离,因此这次拜登包括之前布林肯去以色列谈的重点,就是希望能够在南部地区实现一个有限的局部停火,达成某种安排,建立一条人道主义通道。交换条件就是一部分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可以从埃及方向进入到加沙地带,让加沙地带的一些人尤其是美国公民,能不能借着人道主义通道提前撤离。
第二,他不能给美国国内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犹太游说集团以口实,说他没有对以色列表达坚定的支持,没有履行美国在理论上、道义上、政治正确的意义上,必须无条件支持以色列的“义务”,所以拜登需要坚定地站在以色列一边。这种坚定支持就与以色列的有恃无恐联系在一起,因为美国有义务在国际社会上,让任何可能对以色列进行批判、制裁等让以色列不满的决议不得到通过。
所以我们看到10月18日,美国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的一项决议草案,这项决议由巴西起草,要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哈马斯暂时停火,这个停火甚至不是大范围的,而是可能的小范围停火,以及保证南部撤离通道打开,当然它还谴责了对于平民的袭击。
后来大家看到的是12票赞成2票弃权1票反对,这1票是美国。算上这一次,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表决中,使用否决权的记录大概已经达到了84次,其中有50多次是为以色列投的,阻断了各方对以色列不满的决议。因为一个美国代表,阻断了安理会12个国家达成的一致性意见,让停火没有能够落实下去。
因为这个决议中没有提到一句话,就是以色列有权自卫,以便认定以色列对加沙地带行动的合法性。当然决议中也没有明确谴责哈马斯,而是表达了对一切伤害平民行为的不满,等同于委婉地、间接地批评了以色列。以色列对此也是不接受的,因此美国毫不犹豫地使用了自己的否决权。其实美国为此是付出了国际道义代价的,但是没有办法,国内政治的算计要求美国必须给予以色列支持。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Ue2tk6fy4iaxMCSWrOhNib9G1fm7tUGWk67X9LG6ORgFFeycpLLTJeaJjHwSdhFIHmqHVSlgyfc45g/640?wx_fmt=jpeg)
美国再次为以色列投下反对票
对于拜登来说,还有第三个考量,就是以色列后续开展行动的边界和范围在哪里?这对于美国来说是非常尴尬的。
如果说在俄乌冲突中,美国还能用“乌克兰消耗俄罗斯”进行合理化解释的话,那么突然升级的巴以冲突,对于美国来说当务之急是需要避免它变成一个巨坑,一个充满战争危机的泥潭,避免把美国的注意力以及有限的资源再度陷进去。
避免变成泥坑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确保除了哈马斯和以色列之外,没有第三方下场,现在各方聚焦的就是得到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会不会在北线跟以色列发生一些地面冲突,从而让危机进一步溢出,超越加沙地带的范围,变成某种意义上的所谓第六次中东战争。
所以美国的反应也很清楚,派出两个航母战斗群去威慑。用布林肯的话来讲,美国已经非常明确地向地区内所有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传递出了信号:如果你们想借这个机会做一些对以色列不利的事情,美国是有可能介入的。
当然这种美国直接下场的局面在历史上并不罕见,比如第四次中东战争。当时曾经有一个特殊而微妙的阶段,当以色列军队的反击成功包围了埃及第三军,让埃及第三军陷入困境时,苏联向美国传递了非常明确的信息,如果第三军被消灭,那么苏联的军事力量将直接进入中东。
在危机的顶点,苏联的七个空降师以及装载他们的飞机,已经在机场上开始做出运兵的动作,并且暴露在了美国的侦察系统的面前。当时美国的做法就是派航空母舰进入地中海,表示出“如果你出动的话我也出动”的架势,同时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紧急斡旋,飞到以色列去见了总理梅厄夫人,后来甚至因为他打电话不起作用还飞到前线,亲自阻止了沙龙对第三军的围攻。
当然世界也极度紧张,因为当时在美苏对峙的情况下,像这样一场危机有可能升级成为美苏两强之间的直接对撞,那就是世界大战。后来在最后一刻停了下来,这个事件趋向于平息。所以美国现在依旧想要传递这种威慑信息。
另一方面,对于美国来说,他希望以色列现在无条件的冲进加沙,然后把加沙彻底铲平,至少把北部彻底铲平。把所有的楼房全部摧毁,把地下的地道系统全部挖出来,达到所谓在北部地区全面清剿哈马斯的目标。
而现实是,以色列迟迟没有发动对加沙地带的地面行动,这意味着以色列国防军今天在地面的战斗力,可能已经不如打出第五次中东战争奇迹的那支军队了。他们现在更加习惯于被错误军改以后形成的特殊的治安战模式,可以说整体战力是下降的。同时,也有记者看到以色列征召和集结的部队在进行立正、卧倒等基础训练,因此可以看出以色列国防军正处于战力下降,不敢直接进入加沙的尴尬局面。
整个局势比较复杂,但更加微妙的是内塔尼亚胡同样也有国内政治的需求。对于执政的利库德集团来说,非常重要的是维持民众的信心,第一是维持民众对于利库德集团的信心,相信以强硬而著称的利库德集团,继续有能力运用国家机器去保障以色列的安全,能够践行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强硬报复策略,消除哈马斯带来的威胁。第二是更广义上来说,需要维持以色列的定居者和普通民众对于以色列国防军的信心,这个可能比内塔尼亚胡和利库德集团执政的信心更加重要,它关系到以色列的根本利益。
因此拜登离开后不久,就有消息传来以色列国防军将展开大规模行动进入加沙。毫无疑问这个消息是有一些出入的,拜登到以色列是要看以色列的作战计划,那就意味着拜登会尝试说服以色列做出一个适当而有节制的报复,不要过度反应。从拜登的表达来看,他认为这次袭击事件对于以色列来说,就像美国遭遇了911袭击,但是他劝诫以色列:可以感到愤怒,但是不要被愤怒所吞噬和支配。
所谓被愤怒吞噬和支配,就是以色列头脑一热开始进行大规模报复,把大量军队投到加沙地带,然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进展,形成了巨大的人道主义危机。如果再次出现重大人道主义危机,出现非常惨烈的交战画面,对于拜登来说,在美国国内政治中所引发的反响可能是出乎意料的。真到了那个时候,他对以色列的支持又会陷入到一种极其尴尬的两难境地。
当然对于拜登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色列能够听劝,能够以美国的利益为优先,但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以色列如果能够有那么理性和听美国劝的话,中东局势可能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Ue2tk6fy4iaxMCSWrOhNib9GloRdxAokiaekL6wIyUHqwAJxDE8N71gpicXIGcvrCBOTZhF8kibIIgSWQ/640?wx_fmt=jpeg)
拜登访问以色列,但内塔尼亚胡听劝吗?
但美国国内局势也不是拜登所能够控制的。今天在美国的国会山有300人被捕,因为两个明确反对以色列中东计划的所谓温和派犹太人的非政府组织,资助了亲巴勒斯坦的示威游行,要求在加沙地带立刻停火。以色列国内对于巴勒斯坦问题有两派立场,所谓的温和派也不支持两国方案,不支持巴勒斯坦独立立国,而是倡导一国方案,让巴勒斯坦进入到以色列内部,成为以色列的一部分。当然巴勒斯坦人还是某种意义上的二等公民,比如他们不接受军事训练等等。
强硬派则希望以色列能够占领巴勒斯坦的全部土地,把巴勒斯坦人赶出去。他们在加沙南部和埃及的沙漠中已经开始修建了一些帐篷。大家听到修建帐篷定居点,可能觉得好像还有点人性,但是我告诉你,这一点人性是不存在的。根据国际法,以色列的这种行为事实上是在进行种族灭绝或者叫做种族清洗:把特定族群的人赶离原有家园并驱赶到一个事实上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区域放任他自生自灭,这在事实上构成了种族灭绝和种族清洗。
然后我们看到了非常有趣的一个现象,就是对于种族屠杀等概念和词汇非常敏感,经常挂在嘴边、动不动就给其他国家贴标签的欧美精英和媒体,在这个问题上集体保持缄默,就像没有看见一样。他们愿意进行一些人道主义的表达,但是在触及实体问题对性质的定义上,他们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坚定地站在了以色列这一侧。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欧美发达国家的政治正确和与以色列之间的关系等这些问题的底层色彩。
这些底层的色彩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以色列作为这样一个国家,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下,为什么在国际社会明明已经有两国方案的条件下,巴勒斯坦的独立建国进程却迟迟得不到落实?因为以色列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策略,在加沙地带进行驱离、封闭,把整个地带改造成为一个大规模的露天监狱,对它进行封堵。
反观在约旦河西岸,犹太定居点的定居者不断进行强势拓展,就像拓殖团一样,在以色列占领军的保护下,对整个约旦河西岸进行事实上的蚕食,最终达到占领的目的。在美国的偏袒下,以色列在事实上占据整个约旦河西岸,从而达到独占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的最终战略目标。
在做这期节目之前,披露北溪管道爆炸案真相的美国著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提供了这样一条消息,说有匿名的以色列军官跟他讨论了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行动计划:以色列准备在不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对加沙地带进行某种类似于广岛式的轰炸,用大规模的、高强度的常规轰炸配合具备把楼房拆毁、对人员进行大规模杀伤的种类丰富的弹药,把这个地区炸成一片废墟,必要的时候还要挖开地面,在事实上把整个地区变为一片平地。然后把巴勒斯坦平民驱赶到南部,把哈马斯消灭掉,用这样一种方式对整个加沙北部做一次彻底的清理。
听到这里,大家就能感觉出究竟是不是以色列炸毁了这些医院、学校等民用基础设施了。当整个以色列开始报复的时候,以色列国防部长说过一句话:“在整个行动中,以色列将是不受任何限制的”,这意味着以色列将解除所谓的交战规则。以色列占领的每一寸土地,都将是巴勒斯坦人的血染红的。
再回到美国。从战略博弈的视角看,美国在中东的布局是很有意思的,历史上以色列是英国在阿拉伯殖民地中建立的犹太国家,将其作为分化阿拉伯世界的抓手。美国则同样继承了这一战略,继续将以色列作为美国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战略资产。美国需要一个合适的角色作为火苗让它在中东地区持续的燃烧,因此美国给了以色列大量的武器装备,确保它能够在战争中占据优势但又无法一家独大。对于美国来说,恰到好处的纷争和战乱状态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战略,执行这样一种战略对美国的决策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我们看到,美国的决策者其实并不具备对这个局面进行系统的、长期稳定的操控能力。
今天在加沙问题上,这一届以色列政府所推行的战略,事实上已经让以色列逐渐成为美国的一个负面战略资产,可能就像一个debuff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对美国的伤害会持续性生成和发展。而对美国政府而言,这又是一个有国内政治约束的政治禁忌和政治红线,必须要为以色列的行动擦屁股,哪怕为此透支美国的威望和影响力。
当然另一个方面美国之所以能够实施这种战略,是以阿拉伯国家长期未能实现有效整合为前提的。因此要解决巴以问题,不仅是实现政治和外交意义上的和解,还需要整个中东地区国家对巴以问题形成协同一致的政策,要克服一些自我中心的利益计算,真正能够去为巴勒斯坦的福祉、为中东地区的长治久安贡献一些自己的力量。
同时从全球范围来说,美国这种霸权力量在中东地区的相对优势仍然是比较显著的,缺乏一种有效的制衡。这种缺乏有效制衡的霸权秩序与以色列这个国家独特性格和行为模式相结合,再加上阿拉伯国家的政治态势,形成了一个几乎在战略上无解的局面,而且这个局面正在持续发酵。
这次巴以冲突以一种非常血腥和残酷的方式,对世界上所有人提出了一种拷问:我们还要让这种世界秩序无限制的持续下去吗?未来如果要构建一个更好的秩序,让这个地区变得更加有希望,消除这种暴力的报复与反报复以及持续加深仇恨的恶性死循环,各方能够为此做些什么?
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也许在理论和逻辑上找到一个答案并不那么困难,但是要让这个答案不是停留在纸面上,而是变成一种行动和中东现实,需要各方做出更多的努力。我们也真诚地希望各方能够发挥自己的智慧,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再加上实力层面的博弈,尽早找到一个有效的、务实的解决方案,至少尽快结束当下正在发生的人间惨剧。
对于各个国家来说,这都是一种考验,每个国家拿出的方案、战略、主张,都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究竟是推动历史前进还是不惜以当地人民的生命和鲜血阻挡历史的车轮,我们正在亲身见证,同时历史也将作出公正的裁决。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Ue2tk6fy4iaxMCSWrOhNib9GLqrOFTFAFX2kDbrtyyaUFGFfmJKxQtRdOR7SrKk8QA6f9MpkK8Oq5g/640?wx_fmt=jpe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