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帖子
账号
关于
o9UeGqmbwk4qMnacWTJ9majDgk5eZZtQEi
Bulletin#F49A621DF5D385CC5065328CED70156D
o9UeGqmbwk4qMnacWTJ9majDgk5eZZtQEi#3804
@2021-03-12 16:00:00
上一篇下一篇

![cover_image](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jnDIM6gq2cWhV4daaWr2KUrplySeqy1jtJNQfSBh91CVoJredJtu0J1B1OtShic5NXdSnDEkFAFXB8t1Eia0qibmQ/0?wx_fmt=jpeg)

# 开播15年了,人们为什么还在不断重温这部军旅剧?

原创 康洪雷 [ 底线思维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V3fiaozrnfBJkrIeXgjOXvO8IrAST4l2xiaLC3iaZ1CibYNq9Aq7CWdLdNyJly3aS1AC6awKMTI0fhOg/640?wx_fmt=jpeg)




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2006年播出的经典电视剧《士兵突击》距离今天已经15年了。

15年时间《士兵突击》的经典场面依然在我们眼前,该片依然是各大网络平台评分最高、最受年轻人喜爱的国产剧之一。更可贵的是,《士兵突击》一直是最佳征兵宣传片,激励一代代有志青年投奔军营、保家卫国。

观察者网采访了导演康洪雷,与他一同回忆了电视剧的创作细节,探讨当今影视市场的种种现象和问题。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v4vz52CcB13fsL5NB940hdhAMOdQT7icOJDjlEnYnNJAeSv7OsSh1C8P9kiae2yibwu3dRiciczaWeibZ9BY11kBI9yQ/640?wx_fmt=gif)

【采访/观察者网 新之】

**“士兵”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观察者网:**
康导您好。虽然《士兵突击》的首播距离今天已经15年了,但它在各大平台依然非常受欢迎、讨论度也很高,是很多青年朋友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重温、细细品味的经典。作为导演,您认为是什么让这个片子有如此大的魅力?

**康洪雷:** 首先,我认为《士兵突击》的成功是我们中国文化自信和文化复兴的一个佐证。同时,也是中国的青年观众对自己优秀人格的充分认可。

之所以很多观众会时不时把《士兵突击》拿出来重温,因为在这个故事里暗流涌动的优秀人格和品性是亘古不变的,虽然在现在这个时代藏得更深了,但是它一直都在。

在如今这样一个转型期社会,这样一个商品经济时代,年轻人面对现实也会迷茫、也会有苦衷,也会找不到方向,也会把士兵拿出来看一看,其实是在看自己,给自己鼓劲加油,让自己有勇气去面对昨天可能不想面对一切。我认为士兵突击的魅力在于它的精神内核可以帮助处在困难和彷徨中的人,尤其是青年人找到方向。

****

许三多这个人物是一个农耕文明中中国人的写照,他的成长是中国农耕文明中优秀文化的胜利,我觉得也是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农耕文明可以拿出来在世界上与其他文明比照、抗衡和借鉴。在许三多、钢七连所展现的人格力量,是我们可以在整个世界影视文化中展现的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

**观察者网:** 所以有很多人说,《士兵突击》是一部“成人童话”,它是写实的,更是写意的。

**康洪雷:**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使用艺术的真实来打动观众,用艺术形象来感染观众,一切都是为艺术、为这个剧服务的,没有写实和写意的区别。所以这部剧中所有的真实都是一种艺术化的真实,但是这种真实也是来源于生活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hV4daaWr2KUrplySeqy1jEr8zib6jaONshicGlajXR9MUrfCFGgRe4ibtVtzqiahjH2Bm5uEpRGb9dQ/640?wx_fmt=jpeg)

许三多身上凝聚这农耕文明孕育的优秀品质 (图片来源:豆瓣)

**被当成“最差新兵”,王宝强被训到自闭**

**观察者网:**
您提到《士兵突击》是一种源于生活的艺术真实,作为观众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这部剧里的“士兵”们给人的感觉特别真,从主演王宝强到一系列的配角比如班长史今、班副伍六一、七连长张国强等等,都给人一种很强的代入感和子弟兵的亲切感。这样的效果是怎么做到的?

**康洪雷:**
一部好作品首先源自好的剧作。我们的编剧兰晓龙同志,他对于部队、对于战士的生活是有着深入了解的。他下部队6个多月的时间,创作出《士兵突击》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所以我觉得《士兵突击》能够把兵写得真实又真挚首先是和编剧的伟大,和编剧对于兵的感情分不开的。

其次,我觉得对创作者来说,要拍好军旅题材,就要对当代军人、特别是基层军人,这些最可爱的人始终报以崇敬的心情,用崇敬的目光去注视他们,觉得这是有意义的事,从内心深处愿意为他们讴歌,为他们做事儿,为他们书写他们在边关大漠、保家卫国的生活。

再者,就是我们这个剧的演员全体都被下到基层连队体验生活,这是艺术创作必须要经历的途径。当时我们的这批演员是被送到了特种部队,比普通战士受到的训练还要严很多。

据我所知,王宝强去的第一天就被带队干部骂惨了。因为王宝强当时被送入了新兵连,我们没有透露他的身份,所以带队班长不知道他是演员,以为他只是从别的连调来训练的新兵。结果一训练发现这个“战士”的单兵素质居然这么差,于是班长恼羞成怒,把他调出来单独训练,骂得他狗血淋头。于是,王宝强就在极度屈辱、极度孤独、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下,度过了他部队体验生活的第一天。

通过这样的特殊经历,演员就不言而喻感受到了部队这种必须要有能力、必须服从纪律、必须不能掉队的环境。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hV4daaWr2KUrplySeqy1jnEzIoEsXA0vj0icOh2GME3Eib1w1ibn1JSapswAsUJopNLamQjYUNrxhw/640?wx_fmt=jpeg)

电视剧中刚来到新兵连的许三多 (图片来源:豆瓣)

在为期15天的体验生活中,给了《士兵突击》每一个演员——毕竟他们不是兵嘛——在社会上、在影视圈里完全经历不到的那种心理体验、环境体验和技能体验。所以当他们出现在我的剧组的时候,每一个人的眼神都有兵的样子。至少他们穿上军装之后像穿军装的人,而不会给观众一种他们只是脱下西装穿上军装的演员。

果不其然,在后面的拍摄中我们的每一个演员,像李晨啊、邢佳栋啊、张国强啊,张译就更不用说了,他本来就是军人,拍《士兵突击》的时候还是现役,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在剧组发挥了部队里老兵传帮带的优良作风。我们的摄制组不仅仅是摄制组,还像是一个准军事单位,给演员提供了这样一个环境,再加上演员体验生活,剧本本身写的也是这些,几位一体就很好地体现了兰晓龙剧本中的场景。我想这就是《士兵突击》使人信服的内在因素。

**观察者网:** 那您作为导演,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了解军旅生活的呢?

**康洪雷:**
我们是每年都在了解。每年我都会找机会到最基层的连队里去,哪怕走马观花也要去走一走。我的目的就是我想写他们,想讴歌他们,这是我多年来一直想做的事,既然想做就要提前做很多准备。

就像这次中印边境在加勒万河谷的冲突,那是最远最远的边疆,陈红军、肖思远、陈祥榕这些烈士靠什么,靠的就是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优秀的精神传承、集体主义和保家卫国的责任。如果没有这种担当和责任感、没有长期以往的训练,关键的时刻你可能是冲不上去的。

中国军人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血液、一种胆识,是融入到灵魂里的责任。必须来自长期以往的训练和长期以往的人和人之间的信任,你才可以产生这样一种让你在关键时刻拿得出手、顶得上去的勇气。这样的感情你不到最基层去体验,怎么能看得到,怎么能找得到呢?坐在家里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到基层部队去,因为那里的生活是火热的。当演员们体验生活的时候,我已经准备好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hV4daaWr2KUrplySeqy1jlPca831NqSibLeAKFT7MJeHDSQMY0dAviaLvrpJkM2XnkZHu7icVESibvA/640?wx_fmt=jpeg)

**“流量”只是赚个吆喝,没有质量凭什么看你?**

**观察者网:**
然而我们看到现在的娱乐圈商业浪潮中,这样一种扎实的创作越来越稀少,取而代之的是流水线式的“速食”产品,您会不会担心上面您提到的那种工作方式和文艺工作传统被抛弃,被高度商业化,甚至是“流量经济”所取代?

**康洪雷:**
我一点也不担心。我认为随着商业化的成熟,行业会更加需要“工匠精神”——十年磨一剑,才能做出最优秀最精准的产品,它绝对不会浮光掠影。现在的老百姓要的是货真价实的东西,对于艺术作品也是一样的,尤其是电影。随着时间推移、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业化要求要精准,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扎实的底蕴和高超的工艺,你凭什么能作出一部让如今这些受世界电影滋养的青年人认同的作品?你觉得靠“抖机灵”就能让青年观众认同你?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觉得青年导演可能比我们那时候更加艰难。因为他们必须更加懂得深入生活,到第一线去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用他们的技术手段来呈现一部让今天的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甚至世界观众认可的中国影视作品。

你刚才说到的那些现象,我认为是短暂的。一个国家在转型期向市场迈进的时候,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觉得不要慌张,美国当年大萧条的时候,不是也出现很多令人不耻的事情吗。我们的社会在发展,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骗人是无法长久的,骗子会被列入“失信人名录”的,逼着你要诚信。

艺术创作是同样的道理,逼着青年导演去掌握一手资料,逼着青年编剧投入到一线火热的生活中去,你才能采集到和我们心灵深处紧密相连,扑面而来鲜活的生命。现在电影的票房越来越高,这些票都是观众用兜里的钱买的,凭什么看你的电影?凭流量?不见得。

**观察者网:**
但是我们看到的情况是,现在的电视剧市场网剧成为主流,市场下沉,流量成为指挥棒。可能你花了很多精力、很多时间去做一个好作品,不如一个情节比较幼稚无脑的剧能赚钱?就导致好像“烂剧”越来越多,而好剧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了。

**康洪雷:**
我一点也不担忧,我认为我们要允许这样的现象。我们的社会在发展,互联网是一个新型的载体,你总得允许有一个开始,总得有“流量”吧;但是也不要忘了,拼到最后,进入“耐力赛”的时候,拼的永远是人格、是人物、是故事。就像一个新产品出来,一定会有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但存活下来最重要的还得靠品质。

现在只是一个时代的开篇,开篇我们总得开好吧,赚个吆喝,吸引大家往这里看。网剧才刚起步几年时间,互联网会不会完全取代传统媒体我们还要再看,但毫无疑问互联网是年轻人的平台,年轻人也希望获得有营养的东西,而且这种营养应该是持续的。艺术产品一定要是有营养的,因为它是一个精神产品。

除了养眼球,还得养思想、养内心、养人格,对吧?一定是这样的。现在年轻人很辛苦,谁愿意996干12个小时的活儿、回家躺在床上连上wifi拿起平板看一两个东西,结果还乱糟糟的——你这里面的苦难还不如我生活中的,我凭什么看你啊?你对人生的阐述还不如我大一的认识,我凭什么看你?

所以流量一定是暂时的嘛,最后还不是得靠真才实学?演员同志们不都是这样吗?你流量演员的青春容颜能有多少年,能跟你一辈子吗?最后还是要靠实力说话。实力是什么?是你对丰富生活的认知,是你艺术技能的精湛,是你演员与演员之间合作的和谐。

“流量经济”的现象确实存在,但咱们不着急,我们应该有包容心。但是我特别相信,它最终一定会回归到内容,回归到艺术创作的本性上来。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和流量对撞,我们始终低头走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当我们回来的时候,可以讲出更加至纯至美的故事,手法会更加精纯。

**“士兵系”为什么牛?因为我们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观察者网:**
咱们回到《士兵突击》,这部剧不仅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时代经典,也向中国影视行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演员,不仅主角王宝强,还有陈思诚、张译、段奕宏、张国强、邢佳栋等一批配角也都随之走红,成为中生代男演员的中坚力量,这批人当年被称为“士兵系”。您觉得是什么造就了“士兵系”男演员群体,他们有哪些共性和个性?

**康洪雷:**
这批通过《士兵突击》成名的演员,我觉得他们的共性首先是他们通过自己精湛的演技诠释了中国文化自信,赢得了无数的中国观众们对他们的最高认可,成为了他们的拥趸。要说个性,我们每个演员都有个性。在选演员的时候,我们当时坚持“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hV4daaWr2KUrplySeqy1jXLNZhcMtia9C70KztPSqkwedNyNRqQCTtejhbukglkYCricYhDmKJz9Q/640?wx_fmt=jpeg)

“士兵系”成为了一批优秀演员共同的名字 (图片来源:网络)

比如王宝强,我们当时给选角导演组提供的演员要求就一句话“唇红齿白,一笑一口大白牙”,所以王宝强来了。第二,王宝强的成长经历和许三多有极高的相似度,于是演员和人物在某个节点突然接近的时候,这就是一个不得了的事情,艺术的闸门和生活的闸门会突然同时打开,两股洪流汇聚在一个渠道里,成为大家想要看到的有营养的涓涓泉水。许三多就是这样诞生的,演员和人物极度弥合,所以王宝强就贡献了这么好的一个人物,非常高级的一种表演。

在《士兵突击》里有很多这样堪称教科书的高级表演。比如钢七连的伍六一,他的腿在集训中坏了,这样一个优秀的士兵在那个时代专业意味着这么多年的努力全完蛋了,他身边的朋友一起帮他想办法,在钢七连连长高城的斡旋下让他做了一个司务长。按说是一个好事,结果伍六一不买账,他认为“部队哪有瘸子当兵的”,坚持要走,不愿意给部队抹黑。于是就产生了激烈冲突,最后高城一个大嘴巴打在他脸上,两人抱头痛哭。在现实中这段戏感动了很多人,很多观众说就喜欢这种铁骨铮铮。还有一个场景,当伍六一受伤,矮小的许三都背着高大的伍六一一步步往终点挪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叫朋友。

再比如,成才这个人物也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实成才和许三多是同一个人,他们是一个人身上的AB面。他们来自一个村,但是性格和为人处世完全不一样。成才身上充满了当代的“技术性”,充满了表面的交际性,而许三多身上充满了原始、本色甚至不自信的味道,但是他体内又潜藏着很多优秀的文化基因和人格,在部队环境下慢慢点燃了文化长河中孕育的优秀品质,而成才的“技术性”随着人与人交往的展开反而越来越吃不开。我们在社会上,用什么样的方式存在,用什么样的方式和人打交道,是每个年轻人摆在每个年轻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hV4daaWr2KUrplySeqy1jSR8P2uAFicHic1HLiazrmWTEbBrg0qiaWULib7iaezN8UQYbQcOvYiaK9SKwA/640?wx_fmt=jpeg)

成才与许三多是人性的AB面(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所以这一批演员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是人物帮了忙,靠人物、靠故事,靠他们身上与人物接近的气质被人们记住,拥有了粉丝。演员和这个人物接近,就可以来,如果不接近就不能来。

不能像现在很多剧选演员看“流量”,只要这个演员有流量,不管合不合适非要人家来;结果人家来了,反而破坏了作品。一个戏,不是拿来孤芳自赏的,总得“高级”一些吧。“流量”如今确实代表了价值,但是有些人物他不合适啊。很多年轻人古装剧的步伐都没有学会,你让他穿上袍子演古人他就不会走路,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古代生活,但是我们有感知啊,它不是那个味儿,就减弱了我们观影的体验。

《士兵突击》中,比如李晨饰演的吴哲是城市背景高学历的海军技术兵。李晨本人对工业技术、机械、汽车、模型这些很喜欢很有研究,喜欢新生事物。张译本人当时正在经历离开部队,纠结到底留在部队当干部还是离开部队继续演员事业。当时他很纠结,他饰演史今退伍的那场戏当天正好也是他退役,当车经过天安门广场时,张译嚎啕大哭,那份无奈和眷恋已经说不清是自己还是人物了。这场戏成为《士兵突击》最经典最催泪的场景之一。

总而言之,演员对了,一部戏就成功了一半。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hV4daaWr2KUrplySeqy1jqs1bMWjdrA6FVsibkjPKaK20paBQDnt8obZoWS8jmYxtiaWhvyyOrBYA/640?wx_fmt=jpeg)

史今班长退伍前的最后一个愿望是看一看天安门(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搞CP?耽改剧?我对《士兵》同人喜闻乐见**

**观察者网:**
《士兵突击》火了以后衍生出一系列有趣的现象,很多可能是超出您预想的。比如说,这部没有情感戏份、全员男性角色的戏吸引了大批女性粉丝,带火了一大批以本片为蓝本的网络同人文学创作,甚至很多作者将里面的人物组成CP,创作“耽美”题材故事。近期有消息称,一部最初以《士兵》人物关系为题材改编的同人小说《麒麟》将要电视剧化,您对此怎么看?

**康洪雷:**
我觉得影视作品最大的市场是唯一性。《士兵突击》这部剧所处的环境、故事的进程就没有女性角色,所以我没有想过要人为干预,非要加入女性角色,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要浑然天成。

至于能得到这么多女性观众的喜爱,我一开始是没有想到的。其实在我的眼中,无论是男性观众,还是女性观众,都是一样的观众。分析男观众、女观众各自爱看什么,我觉得是理论家的事,作为创作者一定要尊重观众,但在创作过程中又不要太多考虑观众。

对于你提到的二次创作改编,我觉得只要是有利于中国影视的发展,只要改编的东西有营养,对观众的需求有促进,耽美也好,CP也好,如论怎么改编我觉得都是好事。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也让我们改编名著,因为这些作品有很强的文学性。文学性强,人物刻画好,为什么不去改编?你说的CP也好,网络文学也好,耽美也好,包括《麒麟》都是源于此,是大众对人物理解的角度更进一步了,在这个基础上改编一些优秀的作品,更符合现在的口味,没有什么不好。

**我主动请缨《冬与狮》,兰晓龙的剧本太漂亮了**

**观察者网:**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广大影迷非常期待的,您与兰晓龙老师再度合作的抗美援朝题材电视剧《冬与狮》,现在的进度怎么样,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呈现给观众?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hV4daaWr2KUrplySeqy1jfobs5pGbUWDI4JWkLPVjfmys8jvWgFBhklCOwFHgcZkHUp8RGvBv0A/640?wx_fmt=jpeg)

《冬与狮》讲述了抗美援朝志愿军的故事(图片来源:豆瓣)

**康洪雷:**
这部剧是2月20号开机的,其实去年我们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由于疫情太严重,被迫推迟到了今年年后。由于制片方的要求,具体细节不便透露太多,但是有几个方面我非常愿意和大家分享。

首先这是一个战争戏,我对这部剧信心满满,也做了大量的案头准备。兰晓龙老师的剧本写得非常漂亮,我是主动请缨才得到了这次导演的机会。其次,我认为这部电视剧是中国目前最难拍的一个电视剧,因为它是工业化极强的一部电视剧,考验着从出品人到制片人、到导演、到整个团队,甚至到我们的演员,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业自觉和工业的协同能力。只有这些环节过关了,这部电视剧才能拍好。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nDIM6gq2cWXDvK4vTtELxWiceuy78ktSZTx0ITRINkHCzPFibibI7icgHmmSTM34NUrvD7ibh8zKUYxWZym7J6ayUA/640?wx_fmt=jpeg)

点一下右下角“在看”,让我们做的更好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v4vz52CcB128kB3dqU7xYytGQTwrbdy7kof4lnHElibMFrcX8IeqCgyRYj7QqLkCawecFgW781KcNAzIp5y0Rkg/640?wx_fmt=gif)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


oxo